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刘岩:价值生产与再造穷人——以工人阶级的身份变迁为线索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爱思想 刘岩 参加讨论

    随着电影《钢的琴》成为"2011年口碑第一片",90年代以至新世纪初市场化过程中的工人阶级状况再度引起了知识界的某种关注,其中,财经作家吴晓波回忆的沈阳铁西区的一个老故事被广为转述: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参照新的社会情境(社保体系已在单位制解体后重建)及电影情节(制造"钢的琴",并不是为了脱贫),单纯从"生活艰辛"的角度重述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将工人/父亲的尸体化作一缕尘烟,叹息的微风拂过,烟烬无痕,大历史的天空兀自清洁。穿过铁西区整饬一新的街道与社区,偶尔看到当年的下岗工人像《钢的琴》的主人公们那样在路边"悠闲"地喝着啤酒,你会发现那个沉痛的"故"事已失去了它对当下经验的冲击力。最艰难的"阵痛"过后,做"穷人",对于社会变革代价的承担者已是平淡的日常状态,而如果只着眼于物质生活本身,贫穷将从现实成为神话,遮蔽更为根本的身份变迁。
    经济拮据未必导致家庭或社会惨剧,从买不起鞋到父亲跳楼之间,显然还有着千里万里的距离,如在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同一件物品的缺失,倒是成了展现底层温馨亲情的契机。但问题在于,那个铁西区的老故事并不是底层故事,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在市场化过程中急剧坠落的故事。这种坠落对于原公有制企业职工是惨痛的经验,对于90年代的中国社会则是一般性的常识,但直到新世纪初,经历了十年的剥夺性积累之后,民间的经验和常识才被社会学家复述为一种学术发现。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出版,该报告指出,在90年代初以降的十年里,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经济分层中的地位迅速下滑,已失去经济改革前和改革最初十年的"中等地位"。这份调研报告的另一个"发现"是,当代中国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具有一致化倾向,而前一种地位是由各阶层成员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来反映的。这同样与常识相吻合,不仅大众传媒,许多工人和下岗职工也往往将生活的困窘和自己的教育程度联系起来,并将其归因于特定的历史--被认为轻视知识和文化的毛泽东时代。
    平均主义和知识分子待遇低,无疑是关于毛泽东时代的一般刻板印象,但历史研究的前沿成果却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定型化想象。现当代史学者杨奎松细致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分配制度从供给制到工资制的转变过程,他指出,建国初期的"一个吊诡的现象"是,新政权在以苏联模式为标准调查国民党时期的工资状况时,发现旧工资制"存在着平均主义工资率",难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结果,中共建国后工资改革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破除国民党旧的薪给制度所造成的平均主义的观念和制度障碍,'反对和防止平均主义'倾向,突出强调'它是按劳取酬最大敌人,生产中的障碍,应严格批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9页)1955年后,新中国在国家机关普遍实行划分为三十个等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同时根据劳动技能的差别为国营企业工人建立了八级工资制,工厂的行政和技术人员则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文化教育程度是这种等级工资制中的重要参数,以辽宁省为例(全国不同地区的工资之间存在地区差),初入工厂的学徒工月工资17元,三年后转为一级工,月工资33元,而大学生毕业即为行政21级,月工资56元。这种收入分配的差别贯穿了整个50-70年代。
    但工人的社会地位显然无法仅从分配等级的角度观察,否则便无法解释"老大哥"的身份自豪感,以及人们关于那个时代"均贫富"的历史记忆。物质财富向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力的转化根植于价值生产的系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只有通过交换价值,他自己的活动或产品才成为他的活动或产品","另一方面,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三十卷,第106页)这是以交换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体系而言,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消费体系也是一种生产体系,即具有社会区分功能的符号生产,借助具有符号价值的物,"每个人以及每个群体都在某种序列中找寻他/她的位置,同时根据个人的发展努力地挤入这一序列之中。通过物,一个分层的社会出现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3页)只有在符号价值的逻辑下,"富人"和"穷人"才能被区隔为不平等的社会阶层。
    而毛泽东时代之所以不存在社会区隔意义上的贫富分化,不仅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压缩了商品交换的空间,货币的购买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定,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文化阻断了鲍德里亚所说的"作为一种经济交换价值向符号/交换价值转换的消费"。在60年代电影《千万不能忘记》中,青年工人丁少纯将和在部里做工程师的二姐夫见面,在岳母的怂恿下筹钱买了套价格不菲的西装,以模仿想象中"大工程师"的体面,见面时却发现对方穿着普通的旧中山装,气氛颇为尴尬。在"艰苦奋斗"的社会氛围中,奢侈品或昂贵的物无法构成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尚。章诒和在回忆录中的描述,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为此提供参证,作者着意将旧知识分子家庭描述为"最后的贵族",格外凸显出其在毛泽东时代依然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生活格调。但这种"贵族"身份显然只能在"改革开放"多年后的符号生产体系中被正当化,而无法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中占据上层位阶。相反,物质生活相对贫穷的工人却拥有社会"主人"的尊严。如蔡翔所说,这种尊严并非"仅仅依靠政治,尤其是权力政治的肯定",而是同时诉诸"道德的、情感的,乃至美学的形式",由此达成社会的"普遍赞同",而其前提则是"劳动的神圣性"的确立。(《革命/叙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5-286页)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获得的普遍认同,工人的生产劳动不只是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手段,而且是劳动者本身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而70年代末之后,社会主义向后社会主义的转变正在于,一方面,劳动从价值的源泉被贬低为资本价值增殖的中介,另一方面,劳动对于劳动者而言只是交换价值,日常生活的意义和审美经验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上海女作家王安忆在其书写旧上海灵韵的小说《长恨歌》的结尾,出人意料地以一个堕落的工人标画出主人公王琦瑶生命的终点,她在后来的访谈中将此阐释为"脆弱的布尔乔亚和壮大的无产阶级",即"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大众文化对优雅的旧上海资产阶级文化的致命摧毁。长脚是因肝病休假的化工厂工人,却把前"上海小姐"王琦瑶当作了"老师和先导","有了她的引领,那一切虚幻如梦的情境,都会变得切肤可感","无产阶级"由此建立起对消费之都的认同。但以王琦瑶的立场来看,长脚却是日常生活的僭越者,他混淆了维护"布尔乔亚"城市的主体纯洁性的我/他界限。作为僭越者的长脚最终在深夜潜入王琦瑶的卧室扼死了她,也象征性地杀死了旧上海的精魂,对于后者而言,最为致命的一击在于,杀手已然脱去了清晰可辨的"外乡人"身份,混迹得与消费之都的主体难分彼此,正是这种变乱本源的混杂性使得王琦瑶在生命结束之前便预先见证了自己的象征性死亡--她所守望的优雅时光在"恢复"的形式下真正终结。"上海的街景简直不忍卒读。......说是什么都在恢复,什么都在回来,回来的却不是原先的那个,而是另一个,只可辨个依稀大概的。霓虹灯又闪亮起来了,可这夜晚却不是那夜晚;老字号,名字号也挂起来了,这店也不是那店了;路名倒是改过来了,路上走着的就更这人不是那人了。"这是80年代前期的消费景观,它还没有被组织为层级分明的符号区分体系,却是以自身的混杂性呈现着彼时尚未分化的中国社会。但"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对这一含混景观的批判性叙述意味着,一个重新分层的社会已在建构中。
    王琦瑶于1986年春天被长脚杀死,王安忆在90年代中期讲述了这个故事。一方面,作为畅销小说的《长恨歌》是市场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脆弱的布尔乔亚和壮大的无产阶级"的叙述表明,这一姑妄名之的"大众文化"并不是所谓"精英文化"的对立之物,而是已将后者的原则包纳于其中,以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说法论之,其结构是一种"根源于统治的'精英'(élite)和被统治的'大众'(mass)之对立"的区分网络,"这一基本的对立持续支撑着第二级、第三级或第n级的对立",以至不断涌现出各种在"高雅"与"庸俗"、"精致"与"粗糙"、"聪敏"与"愚钝"、"独特"与"一般"等范畴间进行区隔的具体的审美或伦理判断,这些持续不断的区隔"泄露了一种对于人群,对于无法区分的群氓的挥之不去的恐惧,这些群氓漠视差异,不断威胁着要淹没资产阶级排他性的私人空间"。(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468-469.)90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生产领域的雇佣劳动关系的普遍建立,二是分配领域的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三是消费领域的符号价值生产体系的形成。其中,只有在最后一个层面,分化才能够为自身赋予合法性--妥贴地安置群氓,使他们对"资产阶级排他性的私人空间"不流不离,恭敬地保持距离,又欣羡地翘首以待,符号价值的生产体系不仅将"富人"和"穷人"区隔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以作为客体的时尚和作为主体的消费者身份将分化的社会再现为分享一致的共同体。
    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2001)中,下岗工人的儿子小坚用从家里偷的钱,在二手市场买了辆被盗的变速自行车,藉此和同学打成一片,某种程度上融入了同龄人的消费共同体,与之相对,同样是十七岁的少年,车的失主、送快递的农民工小贵却无法在自己的劳动工具上体验到符号价值,作为消费空间的城市对于他完全是陌生和异己的。但这种差异显然只是阶段性的。作为剥夺性积累释放出的廉价劳动力,城市下岗工人及其子女与农民工共同构成了从事雇佣劳动的新工人阶级的来源,无论分配还是消费,他们都处于相似的层级。当小坚们从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将和小贵们一样从谋生手段的角度感知物的世界,而小贵们终将熟悉同龄城市人的空间,并在其中建立认同。在贾樟柯名人访谈录形式的纪录片《海上传奇》(2010)中,穿插进了世博会工地上的建筑工人的影像,两个青年工人先是用手机拍摄建设中的中国馆,接下来他们出现在工地食堂的众多面孔之中,继而又坐在未竣工的看台上,镜头反打,其中的一个成了表演者,在灯光下随音乐潇洒起舞,同样的旋律延续进了下一个"梦想成真"的空间--韩寒的赛车场,青年时尚偶像笑谈当初改变自身命运的选择和经历。这种蒙太奇无疑是要将阶序化的不平等再现为充满希望的个人奋斗之路,现实的鸿沟无法以流畅的剪辑来跨越,但单个镜头中的"记录"也确已显现出"80后"(或"90后")工人在城市空间获得的超阶级想象,尽管他们的认同不能不同时建立在工地食堂里的那些面孔之间。
    新生代劳工的这种双重身份认同来自消费社会的符号价值生产的塑造。"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著名表述同样适用于符号生产的逻辑,它早已揭示并限定了德里达所说的"延异"(différance):任何具有等级的固定意指关系都不免风流云散,但最基本的阶级关系却获得了再生产。差异性的符号被持续生产出来,在区分中不断瓦解又重构层级,新能指引发的美学和伦理追逐遥无涯际,另一方面,时间层面的延宕又给人以希望,使之幻想时尚和身份的在场。乔布斯已经作古,小贵还没能用上iPhone,但更换新山寨机的强迫重复却不无快感。为消费体系询唤和构造的"穷人"就在这区分/延宕的路途上疲于奔逐又素位而行。
    后社会主义时代制造出一众贫穷的消费主义者,其对时尚的崇拜和追赶源自客观的符号价值生产体系,个体无法通过观念的改变而从中解脱。正如斯拉沃热·齐泽克时常引述的那个故事,一个精神病人总以为自己是粒玉米,医生好不容易把他治愈了,但他刚出院就又回来了,医生不解:"怎么又回来了?"病人说:"门口有只鸡要吃我。""傻瓜,我不是告诉过你,你是人,不是玉米粒。""没错,我知道,但那只鸡不知道。"在今日的太平盛世,穷人或许并不绝望,却在"那只鸡"的凝视下疲惫而惘然地希望着。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记忆与当代文化生产"(项目批准号:12YJCZH1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