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博物馆始终是创新的机构。在近代公共博物馆发生之初,知识的创造、积聚和传播都是在博物馆中进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统治巩固之后,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向知识传播、科学普及转换。但实际上,在当代博物馆中,培养观众的创新精神仍是主要目标。当代博物馆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重要场所。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博物馆学、博物馆管理、博物馆教育。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英、法的高校及博物馆研修博物馆管理。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译文60余篇。出版专著《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 人们看到的博物馆,多是其最鲜活、最生动、最亮丽的一面,但在博物馆的后台,还有许多不为大众所知的业务性工作。博物馆除了可以给社会提供一些展览之外,还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今天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讨论博物馆是什么,能够为社会发展做些什么?也就是讨论博物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一方面是分析现代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博物馆并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机构组织或社会现象,它是近代史上被西方势力突破国门以后,中国在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种社会机构。在西方传统以及现代西方的文化中,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对“物”、对“馆”的认识,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美和生活的和谐,是对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赞颂。” 公共博物馆的由来 在解读博物馆的时候,常常会把这三个字拆开,并据此讨论博物馆的特点和性质。但是这类解读多是在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对博物馆的认知。其实,博物馆并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机构组织或社会现象,它是近代史上被西方势力突破国门以后,中国在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种社会机构。中国近现代公共博物馆是向西方学习而来,或者说是向西方借鉴过来的。 在欧洲文化传统中,博物馆有其自身的内涵,是欧洲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发展需求共同促成的一个文化现象。博物馆一词从古希腊文演变而来,英文“museum”大致要到17世纪中叶才进入英文词汇。在古代希腊文明中,museum是个复合词,是“缪斯”和“场所”两个词组合而成,直接翻译是“缪斯的宝座”或者是“缪斯的圣殿”,其意思是“供奉缪斯的场所”。 缪斯是欧洲古代传说中的女神,最初是三位女神,后来随着希腊神话的演变增加为九位女神,她们各司其职,掌管着与人的记忆和艺术有关的事情,如历史、音乐、诗歌、悲剧、喜剧、舞蹈等。缪斯们的父亲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她们的母亲被尊为记忆女神。缪斯的传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博物馆的文化渊源,它植根于记忆,同时又赞颂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结果是给人们带来艺术和快乐。所以,在西方传统以及现代西方的文化中,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对“物”、对“馆”的认识,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美和生活的和谐,是对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赞颂。 在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间展厅中,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拉斐尔用壁画描绘了缪斯在奥林匹亚山上的情景,缪斯们围绕拉小提琴的太阳神阿波罗,她们和阿波罗一起把历史和艺术带给天上的众神和地上的庶民。在缪斯壁画的对面,就是著名的壁画“雅典学院”,古希腊和西方文化的先哲智者汇聚一堂。这两幅壁画的内容和位置反映了西方文化对缪斯所代表的记忆和艺术的重视,科学、理性与艺术、想像,一边是客观的实在,一边是人的创造力。 古希腊时代的智者通过相互论辩,探求客观世界的真谛,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古希腊的学者们开办的教学机构被称为学园,学园中建有庙堂式的建筑,老师和学生在绿树环绕的露天广场中讨论切磋。当时著名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曾开办过学园。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后,他的亲密朋友托勒密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按照柏拉图学园的模式,建了亚历山大博学院,英文名称就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博物院注重希腊文化的传承,注重科学研究,发扬光大了亚里士多德的治学传统,广泛收集实物标本,注重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成为古代世界的科学中心,奠定了近现代科学知识主要门类的基础。博学院约在公元3世纪被毁于大火,此后,西方中世纪时代就再也没有叫博学院的机构了。 博物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要到文艺复兴的时候。从侧重对人的智能的开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转向文艺复兴时期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用实验实证的方法对世界发展规律进行探寻。这个时候的重要代表是培根爵士,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提法。培根主张对客观世界要观察,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为此,要收藏和收集自然界和人类的物品。怎么让有限的生命服务于无限的知识发现?就要把收藏标本从个人所有转化为社会所有,公共博物馆由此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博物馆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是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成于1683年5月21日。这座博物馆开办时,主要收藏的是约翰崔生父子收藏的植物、动物、岩石标本,阿什莫林继承以后,又增加了一些他个人收藏的古籍,一并捐给牛津大学,建成了这所博物馆。此后,牛津大学对阿什莫林博物馆进行了扩建,陆续建设了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 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作为知识集聚和物质证据的博物馆事业日渐发展起来。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刚建成时,它还是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逐渐演化为对文化物品的收藏,注重对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的收藏和展示,原有的自然类、科学类的藏品则转到了大英自然博物馆。刚建成的大英博物馆是“精英”的博物馆,每天只允许数百位观众参观。1793年法国大革命成功后,夺取政权的资产阶级将原为皇宫的卢浮宫开放为公共博物馆。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把所占领地区的艺术品运到卢浮宫,以展示法国的胜利和力量,博物馆不再只是知识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国家强盛的象征。经过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公共博物馆在工作模式上逐渐成熟,理念也渐渐形成。早期公共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人的知识的创造和体现,藏品是作为人的知识的来源。博物馆在近代文化史、科学史、思想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艺术史上存在缺憾,博物馆只是艺术展示的场所。 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博物馆在世界各地也逐步发展,1773年到达北美,1778年博物馆来到亚洲,1812年南美洲出现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19世纪60年代由西方人在上海建立。博物馆事业既是一个文化事业,也是为了政治、社会发展需要开创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博物馆起到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的作用。对殖民地而言,多数博物馆是由西方等宗主国掠夺或者控制殖民地资源后建立起来的,很多殖民地的博物馆,目的是了解殖民地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成为殖民掠夺的桥头堡。 最初的博物馆是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博物馆自身也有了新气象,工业技术类博物馆开始出现,起因是最早的世博会即英国万国博览会的影响。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展出了世界各地的众多展品,受到观众追捧,展会结束后,英国将这些展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展示,这就是V&A博物馆。现在这个博物馆的目的也是为了展示人工设计的制品来体现人的艺术设计力及想像力,为人类今后的设计提供样本和借鉴。这一类博物馆被称为设计类博物馆。从这类博物馆可以看出,博物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有了更紧密的互动。 历史类博物馆的出现,折射出资本主义制度渐趋稳固。这类博物馆最早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结束后发展起来的,有代表性的是华盛顿特区的福特剧院,即林肯总统遇刺的剧院。早期历史博物馆是对特殊历史事件的记录。到19世纪末,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从而催生了另一类博物馆,即露天博物馆。以瑞典斯坦森博物馆为代表,博物馆把散布在瑞典各地的农舍搬迁过来,由工作人员模仿农民,在田野中演示农业耕作,在农舍中再现传统的农村生活。这类博物馆是对已经逝去或即将消失的历史传统的展示和保存。 19世纪后期,对普通劳动者和公众的教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社会教育的要求下,儿童博物馆在欧洲特别是在北美发展起来,以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为代表。这类博物馆主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多样的活动条件,场馆和活动都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条件及需求,博物馆馆舍多为生动的造型,饰以鲜艳亮丽的色彩,陈展内容及活动充满趣味性,比较适合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叶,世界博物馆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知识民主化进程的加速,普通人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成为知识创造的主体。博物馆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贴近人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展览开始出现。1971年,国际博协第九届会员大会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因为1960年代后期,工业污染对环境的破环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于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法国博物馆同仁提出博物馆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生态博物馆概念提出以后,内涵不断扩展,不仅是要保护自然生态,还应有社会生态、文明生态和文化生态等大的生态概念。生态博物馆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与公众的结合,人们认为,博物馆的主导者是当地居民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结合,博物馆要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发展进程,博物馆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和动力。 到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形式的博物馆开始出现。各国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突破博物馆物质、物理上的局限,把若干个博物馆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呈现出来,使更多人能够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资源。 当代博物馆已成为社会文化遗产的守护所,地域文化创新的发动机,民族文化交流的推进器,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支持。但是,博物馆也会面临一些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博物馆的收藏、馆舍和业务活动可能受到损害。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馆舍、陈列和藏品都受到很大破坏。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也都严重影响博物馆的安全。这些突发事件促使人们对博物馆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加以更深入的思考,认识到博物馆不再仅仅是对历史的保护、保存,它对国家民族的发展、生存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可以增强民众对本民族特性和文化身份的认同。 中国土地上最早出现的博物馆是西方人开办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上海博物馆,它是由英国人办的人文类博物馆,另一个是法国传教士开办的自然类的震旦博物馆。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博物馆则是南通博物苑,创办者张謇先生不仅是中国博物馆的先驱,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拓者,他创办南通博物苑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师范教育,让学生和南通市民学习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博物馆都是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紧密相结合,与培养有现代知识和开拓意识的优秀人才密切相关。 清王朝覆灭后,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性质被国人所重视,许多与文物保护和辅助现代教学相关的博物馆纷纷建立。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着清王朝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过去的皇宫成为公共场所,皇家的私藏成为民众的文化财富。从博物馆学研究角度来说,这是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的体现。之后,受到国内时局和战争的影响,博物馆事业发展跌入低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才渐渐恢复并得到重视。 2008年,文物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有1800余所博物馆免费开放。但是,随着博物馆的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博物馆开始被社会选择性地关注,出现了不少针对博物馆的负面消息。这对博物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只是打开门让人进博物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要让观众更多地关注博物馆,关注博物馆背后的工作。这其实反映了老百姓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他们希望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同时,社会发展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不仅要更多融入国际文化,还面临着如何表达本民族文化的挑战。我看到一段对大英博物馆馆长的采访资料,他特别提到在中国博物馆里面只展出中国的文物和文化产品,中国的百姓在博物馆看不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他建议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博物馆界应该将视野打开,积极融入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新信息传播技术在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和服务对象的同时,也改变着博物馆以物件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传统。在新的信息传播条件下,博物馆怎样保持社会教育的地位,怎样发挥博物馆收藏的社会教育作用,值得思考。 从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博物馆始终是创新的机构。在近代公共博物馆发生之初,知识的创造、积聚和传播都是在博物馆中进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统治巩固之后,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向知识传播、科学普及转换,知识创新的作用逐渐被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取代。但实际上,在当代博物馆中,培养观众的创新精神仍是主要目标。当代博物馆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