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秦晓鹰:“知青”情结影响中国未来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爱思想 秦晓鹰 参加讨论

    一部长达45集的电视剧《知青》的播出引起热议与争论,也让“知青”这个打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名词重新回到今天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突然发现,“知青”这个看似久远的社会学、历史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那些人和那些精神,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中国。不但影响着当今的中国,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对未来政治发生影响。
    那么,具体来说,又是哪些“知青”情结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会长久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呢?有哪些“知青”生活的精神烙印,会在一些社会管理者作决策的过程中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呢?笔者认为,以下诸条甚为重要。
    首先是“知青”情结中对基层百姓和底层疾苦的关注,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常说且难能可贵的“接地气”。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末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发起者的目的如何,在客观上造成1600万(一说为2000万)城市学生来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让他们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国情,即严重的贫困、极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这种低劣的物质与精神状况中的亿万父老乡亲。这对千百万城市青年是一种锥刺般的震撼。这种震撼其实是一种终生不能忘记的共振,是物质的饥饿与精神的饥渴在知识青年与老百姓之间发生的共振。与此同时,无论这些知识青年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他们当年却置身于社会边缘,茫然不知前路。是老百姓用怜恤宽厚善良之心“收留”了他们,也呵护养育了他们。多少感人的故事由此而生。对这分感情,所有知青都会没齿不忘。这种“接”上“地气”的感觉与感恩,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人生的际遇和命运的跌宕,恐怕永远不会产生。
    “知青”情结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承认现实、尊重实践,是不受种种虚幻、空洞、华丽词藻和假革命的诓骗,独立思考问题,寻找矛盾的真实症结所在。狂热的“文化大革命”曾经给全社会泼上了一层极为虚狂的红色油彩。不少单纯的城市青年学生也曾经是这种红色油彩的狂热追捧者。可是,“广阔天地”中的严峻现实,却使绝大多数知识青年看清了真伪,区分出黑白,萌生了反思。他们也正是在逐步清洗着“左”的油污的同时,在内心深处栽下了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根苗,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和眼晴来评判世界。
    在可能对中国未来产生影响的“知青”情结中,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那就是在自谋出路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奋争中,学会了“非正规出牌”,增长了生存的智慧和敢冒风险闯荡世界的胆魄与勇气。我亲眼见过一位当年靠收捡破旧乐器,如今成为国际小提琴制作大师的老知青;也接触过一位当年在县城浴池(俗称“澡堂子”)给人搓背修脚,如今成为名震四方的大律师的老知青……中规中矩的“出牌”,对当时许多家庭出身于所谓“黑五类”、“黑帮”、“走资派”的青年来说,意味着饥饿、凌辱甚至死亡,只有另辟蹊径才是活路。而农民兄弟在各种政治高压下依旧竭力保存一点点个人生存空间(如偷偷搞些小副业)的做法,也使知青学到了某种生存智慧。千万不要小觑这种“本本”上学不到的“非正规出牌”。它们小则可视作生存本领,大则可称为制胜的奇兵。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针,都是不逾矩的“非正规出牌”!谁敢断言,中国在未来世界大格局中折冲樽俎,不需要这种务实的智慧和胆魄呢?
    乱世也出英雄。在“文革”十年动乱中初见世面栉风沐雨的中国知识青年,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痛定思痛、革除旧物、勇立潮头。今天,他们中的多数虽已趋老矣,但“知青”情结依然存在,“知青”中的佼佼者依然活跃于中国的政坛。这会给大变局的中国带来什么?人们观察着,也期待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