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被腰斩的君特·格拉斯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北京晨报 唐山 参加讨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去世,让其代表作《铁皮鼓》再成焦点,而国人对它的了解,则多从电影来,这部施隆多夫导演的同名佳作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施隆多夫比格拉斯小12岁,两人都曾经历荒唐岁月,创作上心有戚戚焉。 
    因对成人世界的虚伪感到失望,主人公奥斯卡3岁起拒绝长大,他用敲铁皮鼓表达郁闷,谁抢他的鼓,他便发出能让玻璃粉碎的尖叫。奥斯卡毫无道德感,他冷眼旁观母亲与表舅的偷情,以及表舅与父亲的死亡,他用孩子的视角串起威廉帝国、一战、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上台、柏林被攻占的德国史,一切如此荒唐,可大人们却沉浸其中。 
    在手法上,《铁皮鼓》有点像《阿甘正传》,用“魔幻”色彩来冲淡平铺直叙的琐碎,这构成独特的悬念,令人“入乎其中又超乎其外”,从而在娱乐性与思想性之间达成平衡。 
    显然,奥斯卡是一个象征,我们可以认为他代表了德国人悔罪意识,他拒绝长大,所以无法承担责任,因为原则与现实落差太大,在一个普遍堕落的世界中,被迫成为旁观者。当然,也可将奥斯卡看成是德国的象征,先是拒绝融入现代化,后又因过快发展而畸形。而象征之妙,恰在于其解释的多元。 
    与原著相比,电影存有刻意的误读。 
    首先,它腰斩原著,主人公奥斯卡21岁时突然决定长大,结果成了一个丑陋、驼背怪物,他参与战后德国的政治生活,从而对德国文化与社会进行了更深刻的嘲讽,缺此部分,原著反讽意味大打折扣。 
    其次,在君特·格拉斯笔下,奥斯卡是个怪物,他走到哪里,便把厄运带到哪里,而电影将其处理成正面人物,突出其孩子气、可爱的一面,无怪乎电影只能拍一半,否则后半部分奥斯卡形象变化太大,与前者无法统一。 
    其三,细节处理粗糙,比如犹太老板马库斯的自杀很突兀,而原著中描写了他遭遇的种种侮辱。再比如奥斯卡母亲每周先偷情后忏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君特·格拉斯在此带有很强的亵渎口吻,电影显然没把握住。 
    据说,君特·格拉斯对电影并不满意,他认为“到了1945年的时候,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这个社会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下去,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施隆多夫的解释是,电影不可能拍那么长。 
    其实,问题关键在于对历史忏悔的深度。施隆多夫认为,批判并嘲讽了战争本身,就已足够,而君特·格拉斯则认为,德国的罪恶带有原罪性质,是其历史、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不改变这一切,灾难迟早会重来。所以,奥斯卡在君特·格拉斯笔下是不可接受的,在施隆多夫的胶片中,他却是可以接受的。 
    这多少也弄醒了我们,电影有时只能表达浅层的东西,而思想之趣,看原著才更靠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