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唐音》:唐诗的经典选本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杨金花 参加讨论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而出现的一个奇迹,千百年来,受到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唐代诗人辈出,诗歌更是浩如烟海,仅《全唐诗》所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多人,诗歌五万余首,这就难免使人对之而兴望洋之叹,从而给阅读和流传带来很大的不便。正因为如此,从唐代元稹《箧中集》开始,各种唐诗选本就开始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唐诗选本就有五百多种。这些选本,或出于个人好尚,或为了标宗明派,或致力开蒙普及,都为唐诗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在这众多的选本中,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唐音》的重要性,概括而言,约有以下数则:
    一、审定音律,选择精严,非诸家所及。在杨士弘之前,唐诗选本已经颇为众多,但这些本子或选择不精,或有所遗漏,或详略不当,都存在这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杨士弘看来,一个优秀的唐诗选本要各体皆备,不能详此而略彼,也不能只选一种体裁;选唐诗要包容唐代的各个时段,不能只选某一时段人的诗;选诗要择其精萃,选编出能代表一代诗歌成就的作品。《唐音》贯彻了他的选择标准。全书分“唐诗始音”“唐诗正音”“唐音遗响”三个部分。《始音》只选择王杨卢骆四家的诗歌,不分类编排。《正音》以体裁分卷,依次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卷内又分子卷,以区分初盛中晚。遗响部分不分体,或选未见全集不足以名家者,或选方调不入正音然不可弃者,或选能卓然名家但堕于一偏者,或选方外、闺阁、无名氏几近乐府唐音者,“以见唐风之盛,与夫音律之变”。
    二、眼光独到,自成机杼,颇具史家意识。《唐音》选诗,区分正变以音节而不以世道,在《唐音》中,既有如“正音”的晚唐诗歌,也有入“遗响”的盛唐诗歌,这就更能突出初唐、盛唐诗歌的成就;它给予初唐四杰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在诗歌发展的历史地位;它首开“以言为次”的诗集分类方法,首创“排律”之名;它关于“初盛唐、中唐、晚唐”的分期方法,开启了后来的唐诗四分法。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杨士弘独到的眼光和史家意识,极具文学史意义。
    三、传播广泛,流传久远,具有较大影响。独到的眼光、精严的选择,使得《唐音》一问世就得到了各家的追捧,所谓“天下学诗而嗜唐者,争售而读之”(明宋讷《唐音辑释序》),而梁潜则称《唐音》之后,其他唐诗选本几乎废而不见。祝允明、何良俊等人也均给予此书以极高的评价,而它的选诗标准、著述体例纷纷为后诗选家所效法,在唐诗的传播史上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因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所以《唐音》的存世版本也颇为众多,不过这些版本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失与漫漶不清之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音评注》,以张震注明刻本为参照底本,参之以元刊本十四卷本、明初十一卷本给予增补,而缺失的注释部分则依据四库本、另一明刻张注本给与补录。此书的问世,对于研究者来说,是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资料;对于广大读者,则提供了一部精审、经典的唐诗选本。其价值不异宝珠发于川渎,精金披于沙石。
    《唐音评注》,(元)杨士弘编选,(明)张震辑注,(明)顾璘评点,陶文鹏等整理校点,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54.00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