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漫谈写温总理的汶川地震诗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美春 参加讨论
   编者按 在2年前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温家宝的人民总理形象深深激发了诗人们久违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描写温总理的诗歌铺天盖地,其中一些诗篇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这些诗篇,铭记那段历史。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出现在抗震救灾现场。灾区随处可见温家宝总理的身影,总理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使灾区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感动了诗人和“草根诗人”,他们情不自禁地赋诗赞颂可敬可亲的总理。在写汶川地震的诗歌中,写温总理在灾区的诗为数众多,且富有真情实感,动人心弦。
    写温总理的汶川地震诗歌,有些主要是写温总理在灾区的“言”。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我们血脉相连》诗中写道:
    我们的总理赶来了/他站在废墟边/用沙哑的嗓音/向被掩埋的幸存者呼喊:/请坚持住,/我们正在救援你们!他站在受灾人群中/传达党中央坚定的声音:/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这深情有力的声音/就是全体中国人的心声
    温总理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传达党中央的声音,铿锵有力而又饱含深情,“就是全体中国人的心声”,诗中对温总理话语内涵的揭示颇为到位。如果说,赵丽宏的诗《我们血脉相连》并非通篇写温总理的声音,那么,诗人鲁川的诗《总理的话》则是通篇围绕总理的话(声音)来着墨的。诗中写温总理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话 “面对失去亲人的小女孩/满怀深情地说:‘不要哭,政府会管你们的’”,仅用了一句原话,其余的都是就总理这句话抒发感慨,或以衬托的手法写总理的话令人震颤:“我曾经遇到过无数感人的场面/我也曾听到过无数动人的话语/但都没有这一次令我振聋发聩/难以自持/但都没有这一次使我/仰天长叹热泪长淌”;或直抒胸臆:“这既是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也是一个老爷爷对小孙女的殷殷关切/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呵/我们的温总理热爱人民可窥一斑//天和地见证了/草与木目睹了/九泉之下的魂灵可以安息了/小女孩在地下的亲人你们可以放心了”。这样写,便使总理的声音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心田里。
    写温总理的汶川地震诗歌,有些主要是写温总理在灾区的“行”。或写其身影。著名诗人大卫的组诗《汶川:废墟与花朵》中的《亲爱的温……》,写温总理很有特色。以“亲爱的温”称呼温总理,很亲切,也很有特色。诗的开篇将温总理的姓与汉语中以“温”组成的词语联系起来,便不同凡响:“亲爱的温,温柔敦厚的温,温文儒雅的温/温良恭俭让的温,温暖的温,温煦的温/震后两个多小时就赶赴灾区的温”;然后着重写温总理的身影:“我看到电视上的你:憔悴了,发火了/流泪了,滑倒了/手臂也划破了……流出的血是温的/——只能是温的”,“亲爱的温,你带来了粮食,棉被,火焰,心跳与坚韧/不想把你瘦弱的身影说成千斤顶/只想说,你走过的地方没有泥泞/鞋坑里的雨水倒映出天空之蔚蓝/两片树叶落在你肩膀上了,这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两只蜻蜓”。如此着墨,便使一个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好总理的形象跃然纸上。或写其动作。这方面,刘国震的诗《废墟上,总理捡起一个书包》与夏竹青的诗《温爷爷捡起了我的书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首诗都是根据总理在废墟上捡起一个书包,书包的主人被地震夺去了稚嫩生命的新闻而写。刘国震的诗写总理在废墟上捡起一个书包,“饱经沧桑的面庞/写满严峻与凝重”,“五颜六色的书包里/装满五彩缤纷的梦/总理掸掉上面的灰尘/扭过脸去,老泪纵横/一只书包的分量/在共和国总理的心头/却有千山万水的沉重/他摩挲着曾经美丽的书包/如抚摸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抚摸着一个民族的伤痛”,以“掸掉”、“扭过”、“摩挲”、“抚摸”等动词将总理的动作刻画得极为细致,将其内心的痛楚表达得很真挚也很强烈。夏竹青的诗,以书包主人的口吻写,除了诗的第一行“温爷爷弯腰捡起了我的书包”与诗中少数几行是实写总理的“行”之外,其余的诗行都是“我”的联想、想象,并以此虚写总理的“行”,虚实结合。“真想扑进您温暖的慈爱的怀抱/这拥抱过矿工后代的怀抱/拥抱过烈士遗孤的怀抱/这拥抱过无数无家可归的孩子/拥抱过灾区受伤孩子的怀抱啊/可是此时您只能紧紧握住我的书包”,“温爷爷,您知道吗/此时此刻,我多想接过您手中的书包/拍拍上面的灰尘然后背好/再然后站得笔直给您敬一个队礼/在递给我书包的刹那/您的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像这样的诗行本身便做到了虚实结合,表达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强烈情感,令人难忘。
    写温总理的汶川地震诗歌,也有些主要是写温总理在灾区的“泪”。面对一片废墟,心系群众的安危,这位人民的好总理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了这一令人震颤的情景,多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捕捉了“泪”这一意象,写就同题之作。其中写得较好的有梁平的 《总理的眼泪》、谷传民的《又见总理含泪的双眼》、赵雅君的《总理的眼泪》、李浙杭的《总理的眼泪》、林海蓓《总理的眼泪》、村夫的《温总理哭了》与王美春的《难忘总理的泪》等,而以梁平的《总理的眼泪》与谷传民的《又见总理含泪的双眼》更具代表性。
    泪,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之诗句,这“涕”便是今天的“泪”。据统计,全唐诗中出现“涕”的有203处,出现“泪”的有622处;全宋诗中出现“涕”的有1416处,出现“泪”的有303处。古诗中“泪”意象往往与惆怅、悲伤等含义连在一起,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李白的“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送杨燕之东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日西江口落征帆,却望城楼泪满衫”(《江宁夹口二首》之二)等。梁平与谷传民的诗,围绕“泪”这一意象下笔,在古诗“泪”意象含义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有所升华,且两首诗之间同中见异。
    梁平的《总理的眼泪》发表于《文艺报》2008年5月31日第3版,并入选数种汶川地震诗歌合集。全诗共6节,前5节每节皆为3行,末节为4行。可以说,形式上是整饬的。此诗写总理的泪,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真实而鲜明的总理形象——既有国家领导人的胸襟,又有普通人的情怀;诗的构思、意象的经营等也都别具一格。谷传民的《又见总理含泪的双眼》在人民网首发,后入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汶川情?中华魂——人民网“心系汶川”征文诗歌精选》。全诗共5节,第1节与最后1节各8行,第2节7行,第3节与第4节分别为14行与11行,形式上于整饬中见自由,似更符合自由诗之特点,与梁诗不同。当然,这种不同还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在写作内容与写法上的不同。这两首写总理泪的诗,感情真挚强烈,且都注意了诗情与诗艺的结合,但篇幅长短不一,梁诗行数少而谷诗行数多,在内容的侧重点与写法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可谓同中有异,异曲同工。当然,就诗的精炼、诗情与诗艺的结合程度而言,梁诗要略胜一筹。
    此外,章德益的 《温家宝的七十二小时》(外一首)、秦安江的《废墟中的光芒》、杨坚伟的《总理,您辛苦了》、潘洗尘的《我在心里叫你:人民的总理》、谭明的《大恩大爱》二首之一《总理的三鞠躬》、杨孟芳的《致敬》与郭新民的《诉与总理》等也都是汶川地震诗歌中写温总理在灾区的感人之作。
    (原载2010年5月11日《西部时报》:http://media.westtimes.com/shtml/xbsb/20100511/22319.shtml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