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出新意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崇敬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关心国家治乱。宋仁宗时中进士,受到欧阳修的奖掖;仁宗、英宗时他初入仕途,很想干一番事业,但此时政治抱负未得施展,政论文却写得充满了革新精神。诗歌也才情奔放,意境恣肆。宋神宗时因与王安石变法不和,以求外调,后来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居黄州五年。这次打击使他的思想、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哲宗时启用旧党,苏轼被召还朝,却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和,再次请求外调。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贬官惠州,再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南迁岭南是他创作的又一变化时期。徽宗时他卒于常州。
    

苏轼的一生基本是在新旧两党漩涡之中度过来的。他在政治上既反对王安石为首的激进的改革派,又不满司马光为首的因循守旧派,一贯的不合时宜,在党争的夹缝中受尽了挤压和迫害,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计民生的关切,同时因多次外调任地方官、多次被眨,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近人民,接触广泛的社会生活,贬谪的生涯使他与人民的关系相处的很好,在地方官任上也有不少兴利除弊的政绩,这些都促进了他文学上的光辉成就。苏轼思想的主题,是儒家思想,又吸取佛老思想当中他认为与儒家相通的部分。居黄州后,佛老思想日益严重。
    

苏轼几经挫折仍能保持达观、保持操守,保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和他的处事态度有关。正因为如此,不管遇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他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对事物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社会人生始终采取挚着的态度,从而也始终处于政治斗争漩涡之中。既使在险恶的政治形势、严酷的迫害面前,他也不缄默,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敢于揭露社会和政治弊病,同情并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如反映农民痛苦的《吴中田妇叹》,是他外任杭州时写的;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荔枝叹》,则是他被贬岭南时写的。
    

总的说来,儒、佛、道三家思想,在苏轼身上和谐地统一,造成了他思想的复杂性,使他始终没有忘记国家和百姓,也使他在困境当中没有消极,他的世界观和政治态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
    

苏轼的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最能概括他文学理论的是这样的两句话“出新意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苏轼创作有两个鲜明而突出的特点,即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革新解放精神主要指在题材、构思、手法、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旧的传统有所突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 浪漫主义情调,则是指作品中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气势磅礴,色彩瑰丽的艺术特色,指他把平淡而普通的事物写的新颖可喜,使之具有浓厚的趣味、美感,这样的创造能力。
    

先看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从这短短的十几个字里,可以找到苏轼是在怎样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及有关线索。
    

第一、它告诉了我们作品的写作时间、地点,提示了作者当时的现实处境及心情状态。“丙辰中秋”,即1076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当时正贬官谪居在山东密洲,而且与弟弟子由七年没见面了。政治上的贬官失意和与亲人久别离愁左右夹击,可想而知,苏轼当时的现实处境和心情是比较忧闷和压抑的。但作者的世界观又长期深受老庄“游于物外”、与世无争和知足常乐思想的影响,生活上一贯采取超然和洒脱的态度。这样,虽然现实环境令人不快,但他却仍然能自我排遣、苦中寻乐;对酒当歌,“欢饮达旦,大醉”。实际上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醉心不醉。
    

第二、小序还表明了作者写作的部分用意。“作此篇,兼怀子由”,这说明怀念弟弟是作品的内容之一,也是作品的感情线索之一。请注意“兼”字,兼就说明怀念弟弟并不是作品的主要立意。根据当时的处境和他不愿或不便将主要写作目的明写在序中这两点,我认为,苏轼“作此篇”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思亲怀人委婉地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境遇中激愤回荡的思想感情和对弟弟苏辙由衷的怀念。他是借问天、问月来排遣这苦闷。(“丙辰中秋”这一夜,他赏月赏得很高兴;他只喜欢饮酒,以致“欢饮达旦”,直到天明,喝得“大醉”,因而写下了这首词。)所以一起头就乘着酒兴,对月抒怀——向月亮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注意“把酒”的“把”,是动词,是手里拿着的意思。苏东坡这时手里拿着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劈面而来的四句词,连设两个诘句,构成了词意上的第一个层次。在意思上它们是连贯的,不过因为要照词调来安排,“把酒问青天”这话必须摆在第二句,因此就把这两个问句隔开了。“几时有”,是“从什么时候就有”,问明月从多么远古的时候,就己经出现了。不是“到什么时候才有”。当然,苏东坡也并不是真要计算从月亮产生以来的宇宙年代,而是在抒发一种感想。开头两句,是由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找我今停杯一问之”诗脱胎变化而来,从月亮引出许多浪漫主义遐想,由人间寻到天上,由当前追溯到以往又转向未来。看见明月,极其自然地就会想到月中的广寒宫殿、玉兔嫦娥这些美丽的神话。他想到了月宫里的嫦娥仙子。这嫦娥不知可是真的?能不能到?忽而又想起另外一桩神妙的传奇来,于是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仍是前两句“问青天”所问的内容。“天上宫阙”照应“明月”,因看到月亮,会想起关于月亮的传说,月里有广寒宫殿。“今夕是何年”照应开头的“明月几时有”。苏轼自己推想天上,如今是什么年月。“明月几时有”,明月何时存在,何时才有的?这是向空间发问;“今夕是何年”,现在到了什么年月,这是就时间发问。这些发问,既是作者一种奇特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又是作者灵魂深处思想矛盾的一种婉曲表达。这对月忽生上天奇想,显示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它表现出了词人豪放的感情,自由的想象和开阔的胸襟,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走过来的曲折的人生道路的一种回顾。(意思是说,今天晚上,在月府宫阙那里,不知是个什么美好的日子,以致使得人间都成为这样一个美好良辰,得以这样的赏心乐事。)用问句开头的填词方式叫逆挽式,以这种形式开篇,显得气势非凡,醒人耳目、引人入胜。从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看,这又是一种倒装句。倒装的目的在于突出要写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明月”;因为中秋节主要是赏月,月亮是中秋之夜的中心景物,整首词就是紧扣“明月”来展开的。
    

上片的第二个层次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词中作者思想感情转折的中心环节。正因为天上宫阙有喜事,所以他也要“我欲乘风归去”,到月府里去看一下,那里真不知有多么美丽多么有趣啊!道出词人对月宫——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归”字好像他是从天上来的仙人似的。去了没有,不可能。于是产生犹豫,到月宫去,那太高了。我在地上赏月,至夜深还有些寒意,如果到达月宫,那不知更有多么寒冷呢!。从头四句“把酒问月”中对月亮的疑惑转而“欲乘风归月”,但又轻轻一转,“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改变了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方向,从向往月宫仙境(“欲乘风归月”)转折到不愿去月。这犹豫彷徨,表现出词人那出世之念与入世之心所产生的尖锐矛盾。然而,苏轼毕竟是热爱人生的,所以还是别去,就在地上欢乐欢乐吧。“胜”念平声,“不胜”,就是禁不住的意思。从这一大起大落的转折看,它开拓了新的意境,给我们以新鲜美妙的艺术感受。
    

上片的第三层次“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苏东坡并不甘心,他又进而大胆想象,(人们传说,在月宫里大桂树下,有许多素娥仙女穿着皜衣,跨着白凤,翩翩起舞。他想你们在那种美妙的仙境里起舞,和我们人间的这些凡人,因赏月光而歌舞,两下里比一比,不知道究竟有怎么样的分别?)即以入世否定出世,从奔月的幻想回到现实中来。“弄”字更能写出嘻乐的情态。“何似”,不要解释为“哪里像”,古代此词一般都是把两件事物拿来对比的意思。天上“何似”人间,就是说若论天上,倒不知比起人间来又是如何?并不是“天上哪里像人间”这种简单的话语。有人以为苏轼在这里是鄙弃天上、赞美人间,我认为无论从当时的词语上讲,从东坡的思想上讲,都不太恰合。这里将上一个层次后面收落的“不愿去月”的思想感情再推进一步。从地到天,从天到地;从人间到仙境,又从仙境到人间。这就是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是作品写作思路的发展脉络。
    

整个上片,作者的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把酒问月”、“欲乘风归月”、“不愿去月”,直至赞美人间,思绪恰似春潮翻滚。这种感情的波澜在词的结构上就表现为宛转跌宕,大起大落。追根究底,这种翻腾的感情和跌宕的结构,正是作者在贬官远谪的现实压抑下,头脑里个儒家“入世”和老庄“出世”两种思想意识激烈斗争的相应反映。
    

下片从景写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换了一种笔墨,变为深婉细致了。这里展现的是一幅组画,是一组非常细腻和优美的连环画。月亮转过朱红楼阁,向西坠落,低下去与楼阁的雕花窗格相平,月光从窗户射入楼阁之中,照着满怀心事、彻夜无眠的孤独之人。“转”字,写光阴暗地,缓缓地、令人不易察觉地,逐渐西沉的神情。“低”字,更见出月已平西,渐渐斜下去,没下去了。仅仅两个小字,经济之极,却传神之极!而且又传达了赏月人的心情:刚才是当歌对酒兴高采烈,渐渐地,随着夜深,豪兴已经收敛,转入到一种沉沉的思绪里面去了。“朱阁”,就是红楼。“绮户”,是雕镂精美的窗槅扇,这应是古代闺门秀女的居处。月照“无眠”的人。写出了女郎因心怀离别之情,她对此佳节良宵,辗转不寐,大睁着双眼,直望到月光低得平射进绮丽的窗户。有人认为是作者自己写自己的“欢饮达旦”,我想不妥。“欢饮达旦”绝不能用“无眠”来形容。再说作者也绝不会把自己安插到“朱阁”“绮户”里面去的。东坡这一笔,是泛写节日里有的人庆幸欢乐;有的人却对景伤情,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联系小序“兼怀子由”,可视为,在写词时有怀念弟弟苏辙的含义,但我们所看到的,却不仅仅是那一点兄弟之情,苏轼的思想仍是一贯阔大的,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个人的形象。由此才转到他的最后一个问题:“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园?”这无理而有情的发问,抒发了月圆人不圆的悲慨。(月亮啊,你心中是没有什么愁恨的人了吧?可是为什么你却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反而清光越发皎洁呢?难道你不能使人间没有离别,而在亲密的人们团圆的时候,再凝辉飞采,能这样那不是更好吗?)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他的伟大愿望,但愿人间都没怨恨,所以人们都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这种怨恨情绪须臾之间就被旷达的气度和深邃的理性认识驱散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仍扣住月与人,从自我宽慰,以理遣情的描写中,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苏东坡也深深知道这只是一种空想的善良的愿望罢了。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苦乐辛酸,月有阴晴圆缺、天时不定,哪里能有都永远配合得尽如理想的条件呢?愿望既然难以实现,那我们就只有从对事理的认识上去解决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长久”,是康健、幸福的意思。“婵娟”,指姣洁的月亮。以月光普照表达对弟弟的美好祝愿和深切怀念,也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只愿亲密的人永远都活着,纵然不能在佳节里得到团聚,那么千里虽遥,但能共同仰望这一轮明月,享受这种美好的境界,也就非常满足了。)全词以月起头,以月收尾。这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文字畅朗自然,感情真率动人。它浓缩和凝聚了人们送别亲友时最真挚纯洁的情意,它是发自肺腑、饱含思亲深情的良好祝愿,它是人类善良心声的结晶。
    

从艺术风格来讲,这首词写得既挥洒自如,又结构严谨。纤细的刻画,豪爽的兴致,深沉的哲理,真挚的情意融为一炉,炼出了中秋月夜抒怀思亲的最美的合金,谱出了音冠天下的千古绝唱。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特色:
    

一、豪放兼之婉约,飘逸而又深沉。
    

词分豪放、婉约两派,可苏轼这首词却扬二家之长、避二家之短,形成了豪放兼之婉约、飘逸而又深沉的特殊风格和非凡神韵。无论写景、抒情、想象、说理,都给人一种豪放和飘逸的感受,而且蕴含着一种细致曲折、婉约深沉的动人韵味。
    

二、结构严谨。
    

全词紧扣中秋赏月的中心景物——月亮,来展开思绪和进行描绘。同时,章句又随感情起伏而跌宕:慷慨激昂时则“把酒问青天”,气冲牛斗,用语突兀;思亲怀人之际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步一顿,语气平缓。跌宕而融贯,起伏而舒展,这才是真正的严谨。另外全词以月贯穿全词,借月抒怀。全词从月起头,绕月行文,以月收尾,上片对月独饮,下片对月怀人,上下片感慨虽然不同,却也浑然一体,不能不视为结构之巧妙。
    

三、语言自然、流畅、精美、铿锵。
    

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两句,不但字数相同、句式齐整、词性对应、结构一样,而且还有巧妙的声调关系——两句中的重音位置和停顿间歇完全一样。因此念起来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四、优美与壮美和谐统一的旋律。
    

词中展示的“乘风”“起舞”之态,“明月”“青天”之问,场面开阔,气派豪迈,无疑是壮美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意,“照无眠”“不应有恨”之情,无疑是优美的。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中,则既有壮阔旷达的处世思想,又有深沉缠绵的恋亲之情。总之,全词就像是一曲优美与壮美和谐统一的旋律,读之令人赏心悦目,余音缭绕。
    

这首词中是如何层层转进地表达词人的情感心理和人生哲理的?
    

上片缘月生情,驰骋想象,思索人生。先由望月而生羽化登仙的遁世念头,继而担心“高处不胜寒”,以为人间远胜于天上,从而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终于做出立足于现实、热爱人间的抉择。上片反映了词人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情感心理的演进历程。
    

下片对月怀人——对弟弟的怀念,借月比附,先以月光照见无眠之人,显现人间的别离之苦。继以对月生怨,表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以强化中秋思亲的感情。最后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冷静分析,阐发了月有圆缺,人有离合的人生哲理。词末两句,是作者的美好祝愿,他祝愿亲密的人长久健在,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共赏明月,以寄思念。下片反映了词人不为离别所苦的旷达态度。
    

苏东坡的哲理,或者说他的人生观,从我们今天看来,也许不都是正确的,但他的感情比较健康,思想比较阔大,给人的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感受还都是舒畅的。他的乐观精神,也给读者以安慰,以鼓舞。
    

词人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说理熔为一体的?
    

全词以青天为背景,明月为中心线索,构成清澄辽阔的境界,这一境界感发起作者希冀、徘徊、惆怅、达观等复杂感情和心理。在这心灵的历程中,作者又以理入词,以哲理性的思辨来遣释感情,达到感情的平静。作者把三者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像“人有悲欢离合”诸句,颇具议论化的特点,但它是融合着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通过完美的艺术意境来表现的,因此绝不使人感到枯燥,而是增加了艺术感受的深度。作者触景生情,以理遣情,这样的作品,在宋词中并不多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