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使用“人民”这个词。我认为“人民”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应该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士。延安时期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现在是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而“人民”的范围要比“工农兵”更宽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强调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这巨变恰恰是中国梦的体现。 以往,在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和受众之间,有着一条不小的鸿沟。在当时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士兵中间,识字的人是不多的,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由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和中年人不仅都会读报,还有一定的写作、表述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有研究生教育背景,在高校学的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毕业后服务于各种新兴行业,战斗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各年龄段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者,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见得多,善于比较。上面所说的那条“鸿沟”变得不明显甚至不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现在文艺作品的受众对文艺工作者的期待要比72年前高,甚至高出许多。而且,这种期待,并不是单一的。中国的现实五彩缤纷,他们期待的密切联系现实的“真善美”的表现形态,也是五彩缤纷的。 且以我的家乡浙江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从农村、乡镇走出大量个体户、商人、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业家、公司雇员、自由职业者,也有不少作家和艺术工作者,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他们的孩子过着跟他们小时候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些得益于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们总想对自己的家乡有所贡献。在他们的家乡,还有不少人继续从事农业、养殖业和多种经营。所有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和国家政策紧紧相连的。一般来说,迅速改变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人,对文艺作品的期望不很稳定,或者说有待形成。要在这样的社会创作出人民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说他们的趣味始终停留在某一层次,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要负一点责任。但是,为什么不以积极的态度反映以这些普通人为主体的生活经历?文艺工作者根据具体的观察和经验把上述变化写出来,不就是在讲述着中国梦的故事吗? 如果做一些社会调查,不难发现,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家境都比较好,有的出自大户人家。而当代作家不然,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农村,年幼时生活艰苦。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得益者,也是有力的推动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得到今日中国前进的步伐,也看得到中国梦如何实现于个人。北京的打工者中间有着非常活跃的文艺活动,据我所知他们之中还有出色的歌词作者、诗人。谁能断言他们中间出不了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呢?我曾经在鲁迅文学院讲过课,那里很多学员来自社会基层。“基层”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多元了。我见过一位北京郊区的农民,他也从事文学创作,不久前还曾出国探亲,他的女儿在海外工作。他说的一句话我不会忘记:作家不问出身,作品决定尊严。这样的声音以往是听不到的。他还说,自己已经近七十岁了,但是不畏惧死亡,他把死亡当做节日,只求为那个节日写出优秀作品来。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是非常可贵的。这位业余作家是农村户口,他的语言新鲜活泼,从不装腔作势。要写出让他满意的作品,绝不简单。这样的人民中的一员,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候着“消费”文艺作品,他也会坦率、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他也可以是批评家。 在这种背景下,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加倍努力,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才有可能不负众望。正因为我们面临鉴赏水平大大提高了的人民,尤其不能松懈。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而体现其基本精神的作品必须是具体而形象的。文艺应该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念最深刻、最细腻的体现,这些观念并不是口头禅,它们渗入人们的潜意识,内化为本能或习惯。文艺工作者并不是在消极地记录价值观念,他们还在不断改变旧观念,形成新观念。正是在此意义上,他们走在时代的前面。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4年10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