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Art therapy is a unique and supernatural psychotherapy method, whose effect for metal patients shows very particular and obvious. Film therapy is one new approach of art therapy as well as a new medical thought. Clinical practice indicates that it is be beneficial to some type of metal sufferers especilly BPD by playing some special elected films to them in a closed private room. Those patients’ nerve and consciousness often are irrigated fully, whose painful memories can be recalled and soul can be pacified, by which their spirit will peaceful even to crue illness. Film therapy is a intercross and amalgamation between physic and film study, also which is a foreland to both humanities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with a hprful and prospective future. 【Key words】Art therapy Metal patients Film therapy BPD Irrigated fully Intercross and amalgamation 一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精神科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且伴随多种冲动为特征,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精神障碍。有学者描述此症的典型特征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但是,近几年的临床表明,电影治疗[Art therapy by seeing films; Film therapy]对抑制乃至治愈此症,效果独特。 电影治疗是一种兴起于21世纪初的艺术治疗方法。艺术治疗[Art therapy],广义上讲,起着人类精神生活调剂的作用,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欣赏艺术时得到解脱,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发泄,艺术治疗完全是自觉和自发的行为和应对应激的一种方式。狭义上讲,艺术治疗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在与患者的艺术互动中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或康复的方法和过程。电影治疗,主要是让不同病症的患者在完全私密的空间观看不同内容、节奏、类型的电影,以抑制和治疗其病因乃至病灶的艺术治疗方法。 英国艺术治疗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UK’s Art Therapy]对于电影治疗如是界定:一种艺术治疗的方法,在艺术治疗师的协助下,患者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私密房间,长时间观看、揣摩各种不同风格的电影,藉影像把藏积于内心未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情绪向外呈现,使患者的内心冲突包融入电影之中,并在互动关系中得以合理解决。美国艺术治疗协会[The America’s Association of Art Therapy]认为电影治疗是通过电影艺术的非语言表达和沟通,使患者与环境内外取得平衡、一致,它探求两个目标: 一是观摩即治疗过程,从而可以缓解情绪上的冲突,并有助于患者自我认识和自我人格的完善;二是通过伴随观影的个人反应,如观看色情电影时的手淫、观看暴力影片时的发狂砸物等,缓解患者内心长期的积郁,从而使个人与环境达到统一,直至恢复健康。由此二定义可见,电影治疗的关键在于,要给患者一个绝对私密的观影空间,这完全不同于电影院,也不同于家庭;同时,影片的选择十分关键,治疗师要熟谙电影史,通晓电影心理学,了解类型电影。电影治疗不同于传统的艺术治疗,后者长期以静态的、平面的视觉艺术为主,首推绘画。诉诸听觉的音乐进入艺术治疗迄今只不过20余年,而融合视听的综合艺术——电影进入艺术治疗,刚刚肇始。 二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激烈。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无法准确回答。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不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澳大利亚精神病专家、艺术治疗师R.G.Annie给其播放世界电影史上探究人生终极目标的电影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后,患者普遍感到震惊,能平静近一个月。该片的主人公,狂热地沉浸在回忆与忘却的主题里。在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戏剧演出正在进行,男人x与女人a相遇。x告诉a,一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相见,她曾许诺一年后在此重逢,并将与他一起出走。a起初不信,但是男人不停出现在她面前,并且不断描述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于是,a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重要的是叙述与回忆,在讲述中,形成了强烈的风格,一种对于回忆的迷恋,与往事相纠葛的现实,从无法置信到若有所悟,似乎是镜中之镜,叠现出日常中不见的自己。该片在崭新的叙事时序中,营建了属于内心世界的空间和时间。影片中用了特别多的闪回,用法大胆,闪回中套闪回,最多时三重闪,连续不断地闪,仿佛是切入内心的X光。沉迷在回忆之中,有时候记忆只是一种表象,如果不去发现、去提醒或者就会失却真实的内心想法。导演Resnais Alain(阿伦·雷奈)打散人名,角色甚至没名字,只有英文字母代号,没有时间、与地点的确定性,走进对怀疑的思考,他在封闭的时空内逡巡,加上和画面并不相应的画外音。画面时空也不知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世界,还是主观内在的思想。《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未知,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存在和虚无紧张关系的实验。片中,现在与未来、回忆与幻想、真相与错觉循着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互交织,扑朔迷离,难以索解,几乎全是意识流。BPD患者在这恍芜的叙事中,自我身份产生强烈的失重,满灌之余,陷入沉静的思索。其间,饮食增加,好转明显。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BPD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在惊慌、恐惧、兴奋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他们的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日本心理分析学者、神经医学博士久成平度教授给患者播放过越南电影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青木瓜之味》)。此片素以节奏悠慢著称,在唯美的境界中,诗意地讲述了越南少女梅的成长故事。影片涉及导演Anh Hung Tran(陈英雄)孩提时候的记忆,有一部分是他对过去生命的回顾。柔和清澈的画面,晶莹清亮,有时略带诙谐的音乐,都过于精致,以至于埋没了苦难,平息了激情,唯美得好像一切都与现实无关。这部在法国精心搭建的摄影棚里摄制的影片,其实讲述的并非现实中的越南,而是一个存留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温暖的精神故乡,一个被艺术纯净化了的诗意现实,源于导演内心深处对于越南这块故土的美好记忆。影片清新,致远,含蓄,洋溢着充满禅意的东方美学。镜头语言非常丰富,对话不多,但却余韵悠长。少女梅浑然不觉身外的乱世,默默体会着大自然给予她的小小的喜悦,眼神那样清醇晶莹,过目难忘。生活细节在陈英雄的摆弄下竟可如此之美,富有生机和诗意,令人感动。日常琐事,梅这样静谧地做来,这样全身心浸染于生活中,有禅的美妙,而无禅的枯寂。散发着优雅颓败气息的木屋,穿过走廊的轻轻的风,晶莹剔透的木瓜瓜子,翠绿鲜嫩的蔬菜,无风的夏夜吱吱哑哑的越南弦琴,午后一串串漫不经心的钢琴旋律,还有断断续续的主题音乐,是Achille-Claude Debussy(德彪西)抽象迷幻的风格。在这部关于女人的影片中,那些善良、美丽、隐忍、静谧的传统越南女子是那么的美。BPD患者精心观摩后,心境变得平和,明显稳定。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BPD患者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他们非常害怕孤独,担忧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进而乞求甚至以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吸毒、淫乱来排遣空虚孤独感。美国纽约州立精神卫生医院在电影治疗中,长期选择世界电影史上禁映电影Lo,Caligola(《罗马帝国艳情史》)。该片描述了罗马帝国史上最荒淫的暴君卡里古拉王荒淫无度、凶残暴虐的一生。他长期与妹妹保持着不伦之情,心理和精神上都极度不正常,所以,他的所有行为都伴随着荒谬、疯狂和不可理喻。本片和其他情色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场面的壮观,数百人的裸体出演,人山肉海的群交场面,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影片纠缠在乱伦、同性恋、口交、群交和肆意妄为的酷刑与杀戮之间,除了欲望还是欲望。欧洲电影学者一直称其为“情色电影史上的史诗性巨作,颠峰之作”,的确当之无愧。早在启蒙运动时期,西方政治学及精神病理学研究就昭示出专权独裁程度越强烈,君主的纵欲心就越强烈。该医院还曾使用过同为禁映电影的Salon kitty(《纳粹疯淫史》)。片中,为了进一步控制军官,纳粹精选了一批思想忠诚、信念坚定而又年轻美貌的女子,把她们训练成淫荡的妓女,专供纳粹军官淫乐。但,这些妓女又是纳粹特工,专门负责收集那些军官的心里话,从而辨别军官的忠诚度。玛葛塔,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也加入这个队伍。起先,她对纳粹思想忠贞不渝,后逐渐明白了纳粹的邪恶本质,于是,她奋起反抗,一举毁灭了以韦伯格为首的纳粹监狱机器。通过对比,患者观看前片的反应要比后片强烈得多,100%的BPD患者在观影的过程中多次手淫,90%的患者摔砸电视机、录像机,60%的患者在性高潮虚脱后沉沉入睡,55%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提出在后续电影治疗中唯一使用此片。 此外,临床证明,BPD患者存在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儿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儿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这种冲动性[Impulsivity],如同美国影片Taxi Driver(《出租车司机》)描绘的那样,表现为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正所谓人性的《七宗罪》。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这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过度手淫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事实上,这是应激性的精神病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历时短促,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三 针对BPD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标准,是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这个诊断标准起源于1967年,在精神分析师Stern和Knight的工作基础上,Kernberg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 epersonality organization,BPO]的概念。边缘人格结构包括了多种严重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的共有特点是:1)身份认同弥散[Identity diffusion]; 2)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认、投射、付诸行动和投射认同;3)现实检验能力一般来说是好的,但是很难承受变动和失败。 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提高对BPD的治疗和了解。同时,此症仍然倍受争议,尤其当女性病患远远多于男性病患时,学者开始质疑性别偏见。尽管缺乏确切的数据,但在美国有1~2%的成人是BPD患者。此数据来自于一项政府的统计:每33个妇女中有一个是BPD病患,而男性是每百人中有一个病患,并且通常是在刚成年阶段。 与传统的美术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陶艺治疗、文学治疗、书法疗法等相比,电影治疗属于综合性艺术心理治疗。德国精神科医生D.Alein Buenlien 于2008年将电影治疗的具体疗法归纳为以下几种:观时发泄法、观后热评法、模仿片中人物法、观后自画像、集体沉思法、反复回忆法。Naumburg早就指出,通过电影,譬如看Ingmar Bergman(伯格曼)的Smultronst?llet(《野草莓》)和Hitchcock(希区柯克)的North by Northwest(《西北偏北》),可协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从精神病动力学分析,这是一种无意识间的交流。与电影相关的心理治疗,可以在言语和非言语两个大类中进行,前者强调加强面谈,构建和谐的人际传播,促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后者注重让患者自由模仿影片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借助一种人性化的身体重现,寻找自我,并使自我客观化。同时,追求自我实现,达到升华、净化、内省,培养洞察力以及自知力。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有一段很长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提出,其实,人们认为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是有精神疾患的,只不过这种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Prichard观察的很多患者,就是今天所云之BPD患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Borderline(边缘)”这个词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personality]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描述了“好像”人格[As-if personality],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and Polatin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研究这些案例。1970s中期,对边缘状态的研究开始大规模展开,积累了很多的案例。精神分析师Kernberg总结了精神分析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术语,并且理清了其诊断要点。Gunderson等人把精神分析界的这些描述性案例经验工作进一步整理,变成了可操作的定义,DSM-III的诊断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他们的工作框架来进行的。1990s至今,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各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成为国际精神病学界的主流研究课题之一,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齐头并进。 电影治疗之所以在20世纪晚期渐趋成熟,在于20世纪的世纪病尤其是世纪之交的深重积诟。在观影中,倾泻你的伤痛;在模仿中,抚慰你的心情。面对痛苦的你,我和你一样,无言以对,但,我愿帮助你洗逝心灵的苦痛,重建生活的秀美。这时,电影,不是审美意义上的电影,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是一种生理的渴求。BPD患者面对各种特定的电影药剂,会不自觉地进入自己的潜意识,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的“闪回”。 电影,是一种心灵之旅,灵魂之旅,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把电影创作、电影作品以及将电影形象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都能起到得天独厚的心理治疗效果。经历创伤的人,右脑中往往印刻着很多的灾难图景与情绪,而电影治疗则可以作用于右脑,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作用。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电影治疗是一门极其综合、极其专业的学科。普通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往往对肉体疼痛收效甚微,而电影治疗对于治疗常见创伤也独有疗效。为什么我们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就是走不出自我的遮蔽?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的左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语言去劝说自己脱离痛苦,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是依靠言语来进行的。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类似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2012》般的灾难性画面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因此,针对右脑进行情绪调节则是一种有效的出路。重回灾难现场,而后复原在电影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创造安全的气氛,陪伴患者(经历者)一点点接近创伤性场面,并借助适当的影像材料(电影药剂)用视觉图像直呈反复闯入的毁灭情景。这时的电影作品,可使患者的部分记忆与情绪被唤起。继而,患者通过一次次的讲述或模仿,逐渐使创伤性画面远离现实,不具伤害性,受伤者能够分清现实与想象,慢慢地从严重的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心理的困扰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直至恢复平静。 Athor Robbins(阿瑟·罗宾斯)在《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应用》中的部分论述,是电影何以成为艺术治疗新秀的学理。这部经典著作,探索了艺术治疗师如何将美学和心理动力学整合到治疗过程中。心理学现象都有其相对应的美学部分,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就会推动治疗进程。治疗师对病人使用色彩、空间、形式、构图和叙事,意即一例特选的电影药剂,患者可从中获得心理召唤和痛苦慰藉。治疗师运用其艺术修养以及作为艺术家的禀赋,比如电影史学识和人文积淀而不是冰冷的手术器械和生化试剂,确定每味电影药剂的心理动力学含义。罗宾斯提出,美学形式的复杂性说明了人格的发展性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人格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和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的要求有关。他还强调治疗师的个人魅力,譬如长相、身高、身体是否易于性的召唤即是否性感、语言是否幽默等,对于艺术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实践表明,饱受电影熏陶且风韵十足的成熟女性治疗师,对BPD乃至其他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始终是首屈一指的。 四 电影携手电视,共同铸成艺术治疗之新宠。在电影治疗的前沿,可依靠电视的互动特质,屏蔽电影的单向被动接受性。美国精神科医生从数字电视技术入手,已经把电视虚拟现实手段融入电影治疗。 位于纽约的The American’s Multi-media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reation toward Utilization Center(美国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中心)的专家与Art Therapy Association of USA(全美艺术治疗师协会)共同研发的Brian Smart Ambience Therapy System(大脑智慧情境治疗系统),首创把电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电影治疗,利用发达的立体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改良传统的艺术治疗进程,尤其适用于治疗身心饱受虐残的BPD患者以及其他重度精神病患者。 “大脑智慧情境治疗系统”为电影治疗提供了新的沟通媒体。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与接受治疗人士的躯体动作产生互动,帮助患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让治疗师进入他们的內心世界,协助他们面对及克服负面感觉或自尊受损等情绪创伤。“顏料飞溅”为该研究小组发展的其中一项虚拟治疗游戏,治疗师会指导治疗对象选择不同的顏色,并要求他们在观看特选电影时把顏料泼向屏幕,从而让治疗师了解当事人內心的感受。另一项虚拟治疗活动名为“超越威胁”,系统会显示一个被困的虚拟人物(象征患者)正面对一只立体猛兽(象征“威胁”)的步步进迫,然后,治疗师会鼓励接受疗者克服恐惧和愤怒,面对并击杀这只猛兽。在虚拟互动中,协助受疗者重新面对过去受虐的痛苦经过。 虚拟现实技术,最早是电视抠像的延伸,在电影中也被广泛使用。将此技术运用进电影治疗,主要是让患者的身体变得主动。进一步开发和展示“大脑智慧情境治疗系统”的应用潜力说明,受疗者逐步会用自己的身体当画笔,表达内心的苦痛。先进的视听转换与呈现技术,把患者的身体活动瞬时转化为立体绘画或音乐,使电影治疗不再单向度,患者在服用精神分析电影药剂譬如Robert Siodmak(索德马克)的The dark mirror(《黑暗的镜子》)和David Lynch(大卫·林奇)的Blue Velvet(《蓝丝绒》)后的身体行为最为强烈,一位入院9年的62岁老年男性患者曾在疗后成功康复,并提出性要求。 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日益广普,电影治疗在精神病乃至普通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以为,应鼓励医学工作者,熟悉、掌握、探索电影治疗的原理、规则与方法,使患者更为有效地摆脱心理障碍,忘却往昔的苦痛,走向自治、自尊、自信、自立,健全心理,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Campbell J.Creative art in groupwork.Oxford,U.K.Winslow Press,1993. 2、Jung C.Man and his symbols.London,Aldus Books,2004. 3、Mc whinnie HJ,Carl Jung and Heinz Werner, Implications for foundational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nd art therapy.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2005,12:5-9. 4、Wadeson H, Film psychothe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8. 5、Robbins A,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creative the movie therapy, London,Jessica kingsley,2004. 6、Waller D and Gilroy A, How Movie to therapy:A handbook, Buckingham,Open Universi ty press,2008.5. 7、Naumburg M.An introduction to art therapy.New York,Teeachers College Press,2000. 8、闫俊、崔玉华:《一次集体电影治疗尝试》,[J]《中国临床康复》,2003, 7( 30) : 4160~4161 9、高颖.艺术心理治疗[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0、饶宏孝. 艺术治疗方法初探[J]. 医古文知识,1994,(2):25-27. 11、龚鉥. 艺术心理治疗[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4) : 231-233. 12、费明, 梁国伟, 范振玉等. 精神病人集体艺术治疗的初步探讨[J]. 中国康复,1991(1):22-24. 13、费明, 范振玉, 梁秀兰等. 绘画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J]. 上海精神医学,1992,(4):219-221. 14、魏源. 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性研究回顾中国临床康[J]. 2004 ,8 (27):5946. 15、孟沛欣, 郑日昌, 蔡焯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 心理学报, 2005, 37(03):403-412. 16、王丹. 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 社会福利, 2007,(06) :50-51. 17、陈琨. 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8、汤万杰. 绘画审美治疗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 19、崔明, 敖翔. 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四川精神卫生, 2003, (02) :85-86. 20、蔡宝鸿. 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07,(29):22. 21、陶琳瑾. 艺术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 中国临床康复, 2007,(17)3393-3395. 22、周晓荣,张尚军,李小妹.放松训练的应用研究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2) : 129-130. 23、王祖承.艺术治疗.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 :104-106. 24、陆雅青.艺术治疗.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10. 25、黄人健,王红丽,刘芳君,等.护理定义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40. 26、严文华.心理画外音.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2005,305. 27、(英)卡洛琳·凯斯(Caroline Case)、苔萨·达利(Tessa Dalley)著,黄水婴译,《艺术治疗前沿》,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8、沈建洲:浅谈艺术治疗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中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选登》,内刊,2006年第7~8期 [注]本文获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驻华办公室“2009-2010中美传播学者国际访学交流计划”资助,写作中得到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传媒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思想与学术史研究中心的鼎立支持,谨表谢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