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谈客家山歌艺术特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恒 参加讨论

    客家山歌产生在客家地区,为广大客家人所喜闻乐唱,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交流感情、娱乐身心、鼓舞斗志,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生动传神,流畅自然,世代相传。
    一、客家山歌的成因
    客家人是西晋、北宋时期从黄河大流域大规模南迁至闽粤赣交界地区的汉民族人民的简称。因此,闽粤赣也就成为客家先民的聚集地。他们带来了祖籍腹地的文化层次较高的中原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较为显著的现象,而且也是汉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吐故纳新的重要动力。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他们与当地的土著人一起,创造了熔铸南北文化于一炉、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浩如烟海,是客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形成的地理、人居、文化背景也极为复杂。大体说客家山歌形成有三个因素:
    1、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客家地区大多属于山区,但山却不高且分布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为客家山歌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故客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喜欢唱山歌的习俗,唱山歌也就成为客家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
    2、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在客家地区,不仅有与江南类似的水田种植,还有着旱地耕作,而且直到清代,狩猎还一直存在着。从气候方面来看,这有利于多种耕作方式的并存,因而也为客家山歌的多样性提供了客观条件。客家人工作较为辛劳,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唱歌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3、传统封闭的文化氛围。其一,客家封建礼教很多,男女间保持严格界限、社交活动也少,连夫妇间在家都过于拘束,故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其二,客家地区没有较好的大众娱乐场所,客家人平时抑制的情感不能获得宣泄,而唱山歌却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故人人对它都情有独钟。
    二、客家山歌的种类
    客家山歌形式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四大类别:
    1、劳动之余形成的山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号子系列”,如船工、木工、打夯、纤夫等号子;又如《赣州调排》,它将唐代诗人李白的绝句改唱成“庐山嘿竹影哇几千秋呦,云锁高峰嗨呦水自流喂。万里长啊江嘿漂玉带呦,一轮的明啊月嘿呦似金球嘿呦。”
    2、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山歌。爱幕、追求、热恋、相思等均可用客家山歌来表达。如上犹山歌:“高岭埂上打呼咒,细妹屋家吃晏昼;细妹听到呼咒声,筷子一扔碗一丢。”它表现了细妹听到情哥唱山歌的呦嗬声,便无心吃饭的天真活泼形象。又如兴国山歌《生死缠》:“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表现了生死不渝的爱情。
    3、表达对家庭情感寄托的山歌。客家人生活清苦,儿女众多,所以教育子女问题在山歌中也有表现,如叹息儿女众多反被拖累的山歌:“苦瓜呦苦啾啾哦,天旱旱死‘过水丘’。乌桕多籽遭籽劫,杨柳哎子多风流。”这首歌艺术化地表现了父母一生照料儿女而无暇自顾的现象。
    4、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山歌。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的这首堪称红色经典的主题歌:《十送红军》以其优美的旋律、带着赣南客家浓浓方言的歌词,再一次让人们在歌声中重温了7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离开苏区客家赣南时,军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由赣南传统客家方言《劝郎调》改编而成的《十送红军》,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旋律婉转优美,歌中的“里格”与“介支个”均是客家方言中的衬词与语气助词,并始终贯穿全曲,带有浓厚客家情感,召唤了三十三万热血客家子弟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当时,兴国、瑞金和于都等地妻送郎、母送子、弟送兄参加红军的感人场面处处可见。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赣南客家山歌像春风,唤醒了大众;山歌又似号角,激励着军民;山歌犹如匕首,瓦解了白军。“一首山歌三个师”、“一首山歌一团火,唱得满山烈火烧”,这些比喻就是客家山歌具有革命感染力的真实写照。同时,革命也促使了客家音乐的发展。浩翰的客家山歌,印着时代脚步,更新革命歌词内容,唱出了人间的真情实爱,成为苏区山歌运动一大特色。山歌运动开启了我国革命史上大众文化新阶段,其中代表作有兴国客家山歌《鸡心岭上金灿灿》:“哎呀嘞哎!鸡心岭上就金灿灿哦,就唤起格工农千百哎万。格镰刀劈碎旧世界,是哎同志格!几哇铁锤就打出哎红江喔嗬山。”
    三、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调式调性、唱腔等方面。
    1、语言丰富,讲究修饰,文学艺术性强:
    (1)注重押韵。在声韵方面,客家山歌很讲究语言流畅,歌曲多以七言四句为基本句式,且都十分押韵,在演唱时,按客家语言押韵。
    如:劝妹积肥莫偷懒(福建)
    有心拉船船上滩,有心积肥堆成山。
    增产全靠肥粪足,劝妹积肥莫偷懒。
    在这首山歌中,“滩”“山”“懒”的韵母是“a n”,押“an”音,韵律明显,唱时琅琅上口。
    (2)对仗工整。客家山歌随口搭,但为了歌唱时顺口,也讲究平仄,有“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
    如:山歌唔唱唔风流,猪肉唔煎唔出油。(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梧桐落叶心唔死,无同妹料心唔休。(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山歌流传赣南石城一带,是典型的客家对仗式语言在山歌上的运用,假如按照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根本就不合平仄,但按客家语音读,则自然成韵。在客家山歌中,绝大多数的发音都是客家方言,很少有与普通话相同的,因此,独特的客家方言对仗成韵,是客家山歌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最为鲜明的语言特色之一。
    (3)唱腔悠长。各地方言歌谣均有自己的特点,陕北信天游音调高昂,江南民歌柔美婉转,而客家山歌则刚柔悠长。
    如:哥是白糖妹是水(福建永定)白糖好食潮州来,白水好食石缝来;
    哥是白糖妹是水,若是有情结缘来。
    月光弯弯在半天,船子弯弯在河边;
    船要下滩赶大水,妹要恋郎赶少年。
    这首山歌是复合式结构,是四句式为基本句型的两段式,演唱时每一段的前两句音调要唱得短促,用说白的语调,与后两句形成一个对比的层次,而第三句则要提高音调,拖长音,唱到第四句时声调要逐渐下降,逐渐减弱直到消失,给人以绕梁三日之感。
    又如: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哎——呀——嘞,打只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哎呀走过几多子石子路,哎呀同志哥……
    这首歌最典型的句法就是“哎——呀——嘞”,是兴国客家山歌的典型音调。它在表情达意上作用很大,能增强感染力,“哎——呀——嘞”这一声曳长有力,远山震响,这和客家人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有关,在两个山头上,人们可望不可及,因为中间隔着深涧,只有以“哎——呀——嘞”声来打招呼,互通情感。
    2、调式、调性多样,音乐个性鲜明:
    由于客家山歌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这就决定了客家山歌的复杂性、多样性。除语言、音调上的差异外,更为本质艺术特点是调式、调性上的特色。
    (1)调式调性朴实无华。客家山歌的调式及其音乐内涵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从现在大量的客家民歌来看,无论是赣南、闽西、粤西北还是更远一点的西南、台湾等地的客家山歌,其音乐基因是相同的,都是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土著音乐文化的交融。它的旋律走向、旋法大同小异,多以宫、徵、羽调式为主,这三大调式构架了客家山歌的主题结构。
    笔者曾经对赣南的部分客家山歌进行调式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少客家山歌中有徵调式的广泛出现,伴有五音音列纯四度的级进上行。如南康横市山歌《吹开朦雾望娇莲》,其调式为徵调式,旋律多次出现五音音列纯四度的级进上行,主干音为“2562”,旋律走向与西北地区的山歌又称“花儿”大同小异,纯度级进上行是西北山歌花儿的特性音阶,2到高音3的七大跳也是花儿代表性的旋法。因此,在现今还流传的客家山歌中,有不少还保留了客家先民的故里——中原、西北汉族音乐的调性色彩,这也体现了客家山歌的历史面貌。
    (2)曲式结构清晰明了。由于低水平的耕作方式,流落四方的生活,长期的与自然的斗争,决定了客家山歌的淳朴、简单、易学易唱,不可能含有丝毫奢华。客家一直崇“简”亲“掘”,贬“奢”抑“侈”。在数量宏大的各类客家民歌中无论是曲调还是语言,都是质朴无华的。大量的客家山歌正是通过简单易唱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反映客家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石城山歌《情哥出门走归化》采自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罗家乡,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爱恋之情的情歌,旋律简单、平稳、语言贴切,它的节奏和落音都有明显的规律,唱腔细腻、抒情、缠绵,旋律材料为音域仅为纯四度的三音列561三个音风格质朴单纯,除此之外并无技法、技艺上的特色。
    事实上,客家人在很多时候是即兴演唱山歌,根本不去考虑曲式布局,如一对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就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即编即唱:“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因此,总的来说,客家山歌的曲式结构是比较单一的,虽然它无法体现更为复杂的东西,但这为它上千年来能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础,也是客家山歌美纯朴而美丽的一种体现。
    3、歌曲内涵丰富,善于表达情感:
    客家山歌由于种类繁多,技法灵巧,艺术形式较完善,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善于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客家山歌的情感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感情奔放,想象丰富
    在客家山歌中,有很多是通过想象来表达一种情感的,如用多姿多彩的喻体鲜明形象地表现主题,使人有如亲临其境的感觉。
    如:兴国山歌
    哎呀勒
    唱歌才能乐呵呵
    唱得山歌流成河
    河水漫过山脚脚
    漂洋过海全是歌
    盘古开天千百载
    心肝妹
    唯有快活才唱歌
    这首歌是凭着歌者当时的兴致而进行自由的二度创作,自由想象,思想奔放,充分体现出民间山野之曲的那种豪放和自如,无拘无束,是最能体现歌曲内涵和意义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之一。
    (2)意于感性、崇尚意境
    在福建中部的客家山歌中,由于其音调上的突出特点是以宫角徵、角羽宫为骨干音,调式色彩为“宫类色彩旋法”和“角类色彩旋法”,这类山歌比较强调感性体验,而音调又比较淡雅、清净,在体验感性的同时又追求一种坦坦淡淡的意境。
    如:《长工歌》
    正月里来是新年
    拿起锄头做长啊年
    问我长年是怎样做噢
    一般工夫一般啊钱
    这首歌是宫类色彩旋法,采用了多种音程关系,1—5纯五度关系,1—3大三度关系,3—5小三度关系,这种大小三度的频繁使用,在其它山歌也很常见,但在客家山歌里,由于纯五度穿插引入,加上以“宫”为基本调式,使音乐增添不少凄苦、悲切的色彩,从而感性地表现了人民痛苦和怨愤的内心情感。
    如:《想妹歌》
    妹是蜜糖甜人心
    哥是清水明如镜
    蜜糖入水水如蜜
    哥妹今生不离分
    这首情歌表现了恋人们如糖水交融,难舍难分,希望今生永不分离的心声,可谓情真意切。
    (3)以物抒情,交融汇合。
    如:郎是岭中长年树,妹是岭中百年藤哎,树死藤生缠到死嘿,树生藤死死也缠,咧嗨哟。郎是岭中长年树,妹是树边长生藤哎,树生藤死永唔离嘿,藤长树生万万年,咧嗨哟。离嘿,藤长树生万万年,咧嗨哟。
    这首歌热烈、朴实,甚至带点野性,歌曲中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把“郎”比着“长年树”,把妹比着“长生藤”,“树”支“藤”,“藤”缠“树”,互相依存,永不分离,表达了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追求。
    客家山歌以其丰富、独特的艺术魅力,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必将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