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客家山歌的魅力和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徐秋菊 参加讨论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也是客家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作为劳动人民一种口头文学,创作素材是以劳动人民生活为基础的。本来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优美,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深为客家人民所喜爱。但由于目前艺术种类繁多,电视、电影、戏剧、舞蹈、话剧、轻音乐的冲击,还有CD、VCD的多种选择,现在的中、青年观众(听众)不太喜欢山歌了。相比之下,山歌显得“下里巴人”了,甚至“土得掉渣”。我认为这是偏见。山歌有它的文学价值、魅力和作用,这是其它艺术种类所不能代替的。
    客家山歌有很多种类:重点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来组成,还有习俗山歌、叙事山歌、尾驳尾山歌、虚弦歌、拆字歌、叠字山歌、拉翻歌、竹板歌、庙堂山歌等等。它之得以长期存在,千古流传,一直为广大人民喜闻乐唱的重要原因,就是继承了我国民间文学传统的精华,在表现手法上承袭了十五国风里的“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它吸收了梅州当地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加上客家语言本身的丰富表现力,使得客家山歌能在我国民间文学中独具一格,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统客家山歌中的赋体山歌,一般是一事一首。它的写法是平铺直叙的。从头到尾,层次分明,文字简朴,就事论事,讲究启承转合,语言流畅,且多为即兴、即情、即景。如:去年11月梅州市音协有6位代表到河源参加广东省音协举办的“中国音乐文化·客家音乐研讨会”,回程时手中的东西过多,山歌大师汤明哲叫苦,服务员来帮忙又不要报酬,我即兴唱了一首仄韵山歌,“七包八袋真真苦,喊到小姐来帮手,拿小费拒晤要,留等人情正过久”。大家开心地笑了。
    客家山歌运用比喻手法,一般是以物寄情,表面讲的是物,实际上是言情。比喻有三种:明喻、隐喻和借喻。明喻如:“共产党来恩情民,唔知从何开言章,好比鲜花千万朵,朵朵红来朵朵香”。又如:“八角开花心里黄,菊花泡茶透心凉,哥是兰花妹是桂,任人去讲也清香。”这山歌里的“哥是兰花妹是桂”是采取隐喻手法。还有一首借喻的手法如:“蜜蜂飞上凤凰台,千里迢迢采蜜来,蜜蜂见花团团转, 见亲人心花开。”这首山歌形象地借用“蜜蜂见花”的情景来比喻自己在国外演出时见到客家乡亲的高兴心情。这类比喻的特点是:形象直观、通俗,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使人听后印象深刻。
    客家山歌中还有一种叫“兴”体山歌,多是触景生情而作,它是即兴联想,通过眼前的景物联想到某一件事,借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如汤明哲所写“明月辉映在梅江,两岸美景入画廊,天上嫦娥偷眼看,想下梅州做新娘。”梅江两岸美景太美了,联想到神仙“嫦娥偷眼看”到后,也想下凡来这里生活,这种联想给人以情景交融的感受。
    再讲客家山歌中的双关手法,它往往是结合其他表现手法(如比喻等)应用的,有高度的语言艺术。如:1990年山歌节,我参加山歌擂台赛斗歌,对方先开口赞扬我的山歌多,要我“唱等来”,我当时就觉得对方都那么客气,自己应该谦虚一点,就唱道:“唱等来呀唱等来,软节烂巴么口才,画眉落笼唱晤出,芋荷缠颈会野该(颈)”。原意是“撞唔出”,为“唱唔出”,“会野该”为“会缠颈”,即同音或同义的意思,一句话关联两件事,意义双关,谐音双关。
    客家山歌特点,是这一方水土的人民群众数百年积累而来,代代相传的,由而成就了这一带颇具文化特质的民风,也成就了许多优秀的山歌大师。有个故事,叫山歌酿豆腐(范晴先生整理)。兴宁有个女山歌大师陈贤英,80多岁了,没读过书,但山歌唱得非常好,才思敏捷,有一年她家里砌新灶,按客家的风俗规矩,家里砌新灶,要酿豆腐,炒猪肠,取其又富(与腐同音)又长(与肠同音)的兆头。她家里种有黄豆,自己磨豆腐。但酿豆腐必须用猪肉、鱼肉作馅,只好到街上去买了。
    她来到肉档前,说要买二斤猪肉。卖猪肉的刀手一看是著名山歌手来买肉,就说:“如果你能唱一首山歌打好我肉档的景致,我送几斤猪肉给你。”那时有10多个顾客作证,陈贤英微微一笑便开口唱道:
    猪肝心肺好名声,食味唔当夹心尖。总爱猪肉卖上价,送减二斤还有赢。
    顾客们热烈鼓掌,刀手也很高兴,一刀下去,送她二斤猪肉。
    她提着猪肉到鱼档去买鱼,背后跟着许多听众,鱼档的老板听说她的猪肉是山歌唱来的,也说:“如果你能打好我鱼档的景致,我的鱼子也送给你,”在听众助威下,陈贤英又唱道:
    东走江湖西走山,南游沧海北游关,有马唔骑坐[1]行路,直路唔 坐弯(鲩)[2]。
    鱼档老板只好送一条鲩鱼给她,
    陈贤英提着鱼、肉要回家了。背后还跟着许多听众,她回过头来又唱:
    人家鱼肉爱钱花, 买鱼肉靠喙码,山歌拿来酿豆腐,孝敬 家灶君爷。
    以上例述的山歌,不禁使人惊叹,客家山歌这种演唱样式不仅以文学价值和特有的魅力吸引人,更主要的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国籍中发挥它的作用。在大革命时期,它不仅用来宣传革命真理,鼓舞人们的斗志,也是用来向敌人作斗争的锐利武器,如:“一条大路曲弯弯,一直透到八乡山,手擎红旗闹革命,要为穷人把身翻”。“你莫苦来你莫愁,自有云开见日头,等到革命成功日,茅屋烧了盖洋楼”。解放初期,号召群众起来大闹生产,丢弃旧时懒怠的习气,就唱道:“今个世界唔相同,劳动生产正光荣,懒古(汉)难讨好老婆,懒嬷难嫁好老公”。
    梅州有个风景区叫“天伯公”,每天早晨都有很多群众去上山晨运,有个人每天都提着一个鸟笼捉画眉卖,山歌大师汤明哲先生就唱道:“朝朝看你上山峰,日日看你车(提)鸟笼,如果画眉都捉尽,大家都听西北风。”很多群众都叫好。后来,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去捉画眉了,保住了这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梅州地区的文艺工作者经常应邀去国外演出。1987年我们到泰国演出,演出那天来了特别多的客家乡亲,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刚不久,很多华侨远离老家日久,当听到我们演唱山歌时,真是老泪纵横,到后台来拉着我们的手说:“听了你们唱的山歌,我们仿佛回到了家乡‘大夫弟’的门槛,那门口的池塘、田野就好像在眼前。我们真想尽快回老家看看。”果然,自我们那次出访后,泰国的华侨陆续回来探亲的就不少。
    1988年我们到了美国旧金山参加“世界客属第九次恳亲大会”。由于人为的隔离,大陆与台湾的客属乡亲很难共桌同坐,相处尴尬,于是我们采取主动,用山歌来联络乡情侨情。我们即席唱道:“千年榕树共条茎,天下客人一家亲,千山万水难阻隔,隔山隔水共条心。”又唱:“山歌一唱笑连连,唱得客家大团圆,各位听了身康健,万事如意乐无边”。再唱:“鱼爱水来鸟爱林,客家乡亲爱乡音,永远不忘客家话,山歌连情心连心。”哇!一下子很多台湾乡亲,各国乡亲涌上前来向我们敬酒,问长问短,气氛沸腾起来。中国驻美大使说:“我们难做的工作,给你们几首山歌就搞定了,山歌的威力真厉害”。
    对客家山歌的文学价值和劳动人民创造的才智,嘉应著名诗人黄遵宪作过高度评价:“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如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
    既然山歌有那么宝贵的文学价值,魅力如此吸引人,作用如此之大,作为现在的年轻一代山歌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客家山歌的继承和发展工作,使其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姿的艺术光彩。
    注释:
    [1]坐—偏
    [2]坐弯(鱿)—偏走弯路。
    原载:《广东艺术》2002年第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