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古龙的「剑道」与「人道」--从西门吹雪与叶孤城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林保淳 参加讨论

    一、前言
    古龙在整个武侠小说发展史中的地位,至今虽仍无定论(1),但「金」、「古」齐名,同为武侠小说史上引人瞩目的两颗巨星,对武侠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则应是人无异辞的。
    大体上,金庸以其「宗师」的地位、优质的创作,为武侠小说开启了步入文学殿堂的大门,这是金庸最值得称道的「功绩」;而古龙以奇诡俶傥之才情,一力变化求新,紧扣时代脉动,并以「去历史化」的寥阔场景,为武侠开辟出另一境界,则是古龙最得力之处。一「正」一「奇」,诚如陈晓林所说:「金庸叙事平稳,古龙则跌宕多奇变」(2),古龙的「奇」正来自于他的「变」,所谓「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3),古龙早在1971年就甚有「求新求变」的自觉:
    所以武侠小说若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得变!若想提高读者的兴趣,也得变!不但应该变,而且是非变不可!
    怎么变呢?有人说,应该从「武」变到「侠」。若将这句话说得更明白些,也就是武侠小说中应该多写些光明,少写些黑暗;多写些人性,少写些血!(4)
    事实上,古龙在《浣花洗剑录》(1964年6月《民族晚报》开始连载)中,就已经剑及履及,积极拓展他的武侠事业,是武侠小说领域中最早将「创新」的理论 形诸文字的作家。他不只一次的公开为文批评武侠小说「学艺」、「除魔」的俗套与公式,并宣示其以「东洋为师、非变不可」的决心。他强调:「要求变,就得求 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尝试去吸收。」他反诘:「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样写,才能算『正宗』!」(5)因此,他率先采用散文体式行文,运用诗化的语句分行分段,造成文字简洁明快的效果;撷取意识流的错综时空,布设蒙太奇式的场景组合,加快小说的节奏感;并以「正言若反」的笔法,塑造特立独行的人物与诡异离奇的情节;更独创一种特殊的「非叙述人」的对话体,自问自答,极为别致。凡此,都是古龙在自觉意识下求 新、求变所作的开创。
    古龙的「变」,是全方位的「变」,无论从文字运用、场景变换、叙事手法、情节变化、主题意识,都曾经对后起的作家造成广泛的影响,而其始则是透过对「武功」的新颖描写开辟出一条坦途的:从《浣花洗剑录》发轫,经《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年)酝酿,而在《大游侠》中完成。本文即拟以《大游侠》书中象征古龙「剑道」达臻圆熟境地的代表人物——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为中心,探讨古龙在这方面的成就。
    二、从陆小凤传奇说起
    短幅的故事,单一英雄的传奇,是古龙后期小说最喜爱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意,因为短幅故事不仅迅起迅结,摆脱了旧式武侠小说动辄数十万言的长篇压力,足以在节奏迅速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多数的读者;同时,精简而紧凑的情节张力,也最适于表现他奇诡、多变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藉单一故事的烘托,英雄得以在情节中崛起,展现不凡的风采。其中楚留香(6)拜电影,尤其是郑少秋主演的港剧之赐,最富盛名;而陆小凤则是继楚留香之后崭露头角的另一典型。
    陆小凤最先是在《大游侠》(1973~1975年由南琪陆续出版)中露面,分〈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五段故事;其后则又有《凤舞九天》(7)(1975,南琪)、《剑神一笑》(8)(1981,万盛)两部,总计七个故事。
    在短幅的系列故事中,楚留香营造了胡铁花这一相当成功的第二男主角。胡铁花的粗率、直爽,与楚留香的风流蕴藉,正好相得益彰,在此,古龙充分撷取了传统小说中的人物对衬手法,相信《水浒传》中的宋江与李逵、《说岳全传》中的岳飞与牛皋,皆是他取法的模范。在陆小凤系列中,古龙刻意塑造第二男主角,不但人数、份量远较楚留香为多,就是作用也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说,在陆小凤故事中,古龙掌握了更重要的人物技巧,赋予了人物更多样化的性格特征。在陆小凤故事中,古龙开宗明义提到了熊姥姥、老实和尚、西门吹雪和花满楼四人,此外,还有「偷王之王」司空摘星与「大老板」朱停。这几个人的出场次与作用不一,其中尤以老实和尚、西门吹雪、花满楼与司空摘星最为重要,屡次在几个故事中占有关键的地位。
    陆小凤当然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古龙曾将陆小凤与楚留香作了个对照:
    楚留香风流蕴藉,陆小凤飞扬跳脱,两个人的性格在基本上就是不同的,做事的方法当然也完全不同。他们两个人只有一点完全相同之处。他们都是有理性的人,从不揭人隐私,从不妄下判断,从不冤枉无辜。
    不仅性格不同,就是形貌的摹写也颇有出入,楚留香「双眉浓而长,充满粗犷的男性魅力,但那双清澈的眼睛,却又是那么秀逸,他鼻子挺直,象征着坚强、决断的铁石心肠,他那薄薄的,嘴角上翘的嘴,看来也有些冷酷」(9)。塑造楚香帅,古龙已力图摆脱武侠小说中「俊男」的造型,但用语及形容,还是不免有几分「帅哥」意味,而且,楚留香永远文质彬彬,不曾狼狈出糗,就是连他 「摸鼻子」的习惯性动作,也颇为「风流蕴藉」。陆小凤则不同,他的形貌,只有「眉很浓,睫毛很长,嘴上留着两撇胡子,修剪得很整齐」(10),古龙舍弃了一切俊美的形容词,只为陆小凤留下了他的注册商标——「四道眉毛」。简洁有力,读者于想象中自不难捕捉到其神貌。陆小凤经常出糗,不但拥有 「陆三蛋」、「陆小鸡」、「陆笨猪」等不雅的绰号(楚留香则是「老臭虫」),而且在语言上也常吃亏露丑(尤其碰到司空摘星)。更重要的是,陆小凤虽然武功深不可测,拿手绝技「灵犀一指」总是「来得正是时候」,却不如楚留香的万能;如果没有周遭的朋友相助,陆小凤不可能完成任何「事业」。换句话说,陆小凤比楚留香多了一分「平凡」之气,更易使人觉得分外亲切,而「平凡」二字,正是古龙晚期小说刻意塑造的。
    尽管如此,楚留香和陆小凤系列还是有相同点,那就是以「破案」贯穿整体故事。陆小凤与楚留香,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神探」的化身,专门负责破解各种迷离诡异的案件,因此,古龙脍炙人口的诡奇风格,也在此系列中表现无遗。
    不过,诡奇之于古龙究竟是利是弊,不但学者颇有异见,就是古龙自己也常质疑,就在撰写陆小凤系列的同时,古龙也逐渐意识到情节的诡奇变化,已无法再吸引读者了,同时认为唯有「人性的冲突才是永远有吸引力的」:
    武侠小说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再变化,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写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11)
    两段引文在后期古龙所发表的文章中屡屡出现,无论是对其他一力规模古龙的后起作家或古龙自己,皆不啻是暮鼓晨钟!可惜的是,古龙虽身体力行,在后期作品中极力描写其所谓的「人性冲突」,但一则他「为变而变」,陷入了人性反复的死胡同中,无法作更深层的解构;一则自1977年以后,酒色交攻下虚弱的身体也大大削减了他的创作动能(12),以致不得不再度找「枪手」代笔。最后只有齑志以殁,空留侠名在人间。
    三、西门吹雪与叶孤城
    从情节而言,陆小凤传奇系列作品显然仍以奇诡变化为主体,无论是《陆小凤传奇》中青衣楼的霍休与假大金鹏王、《绣花大盗》中监守自盗的名捕金九龄、《决战前后》出人意表的谋叛、《银钩赌坊》中一连串的「假局」、《幽灵山庄》中西门吹雪「真、假」追杀陆小凤,或是未完的《凤舞九天》的「隐形人」,都极尽其诡谲变化之能事;不过,此时的古龙,真的很想写「人」,写「人性」。于是,在「平凡」的陆小凤之外,古龙也「开宗明义」地提到了熊姥姥、老实和尚、西门吹雪 和花满楼四人(13)。其中花满楼以一失明之人,用「心」去感受世间的一切美丽,正可与《蝙蝠传奇》中的原公子作一对照,古龙是刻意藉此一角色的灿烂笑颜凸显世情温暖的一面,但出现场次相对较少;西门吹雪则是此一系列中极力推扬的角色,且藉他的另一「化身」——叶孤城,两相对照,不仅将「剑道」入于「人道」,圆融了他自《浣花洗剑录》以来开创的武功新境界,更昭示了他所强调的「人性」。
    西门吹雪在陆小凤系列中已完成的前五部中,出场甚是频繁,在《陆小凤传奇》中,西门吹雪力战独孤一鹤,初露剑神锋芒;《绣花大盗》隐隐伏藏了他与叶孤城的「世纪之战」;《决战前后》则是他与叶孤城的「决战」;《银钩赌坊》中他轻取罗剎教的枯竹;《幽灵山庄》中则扮演着「假追杀者」。大抵上,西门吹雪所扮演 的是个剑术通神的角色,陆小凤只要一遇上武功高强的敌手,就非请他出山不可,甚至不惜剃掉自己的「注册商标」——四道眉毛中的「胡子」。
    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他剑上的血。(14)
    「这名字就像是剑锋一样,冷而锐利」(15),西门吹雪以「雪」为名,喜着一身白衣,性格孤傲绝俗,如雪般冷冽寒酷;他热衷追求「剑道」,一看见新奇的武功,「眼睛更亮了」,「就像是孩子们看见了新 奇的玩具一样,有种无法形容的兴奋和喜悦」(16)。他杀人,杀人后习惯的动作是吹去剑锋上的血,显示了他对人命的轻蔑,而「雪」的白与「血」的红,形成强烈而鲜艳的对比,血色的灿烂,无疑更榇托出雪白的 冷岸、无情,「当你一剑刺入他们的咽喉,眼看着血花在你剑下绽开,你若能看得见那一瞬间的灿烂辉煌,就会知道那种美景是绝对没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17),花满楼曾评论西门吹雪道:
    因为他竟真的将杀人当做了一件神圣而美丽的事,他已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件事,只有杀人时,他才是真的活着,别的时候,他只不过是在等待而已。(18)
    以「剑道」为性命的西门吹雪,显然颇有以杀人试剑的意味,冰冷无情,如霜似雪。不过,西门吹雪还是有朋友的,虽然不多,「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两三个」(19),也正因为「朋友」二字,西门吹雪变成了陆小凤有求必应的福星,甚至还颇有点「两肋插刀」的义气(如《幽灵山庄》故事中,他不惜牺牲名誉,假称妻子受到陆小凤调戏,演出假追杀戏码)。事实上,西门吹雪第一次出场,古龙就刻意凸显了他「侠义」的特征——他不远千里,在烈日下驰骑三天,焚香沐浴,斋戒三日,赶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为了一个陌生人(赵刚)去杀另一个陌生人(洪涛),只因为洪涛杀了赵刚,而赵刚却是个「很正直,很够义气的人,也是条真正的好汉」(20)。
    相较起来,白云城主叶孤城则似乎少了一点人情味。叶孤城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在陆小凤夜探平南王府之时,当时陆小凤险些丧命在他那招著名的「天外飞仙」之下;而叶孤城显示出的冷酷、孤傲、寂寞,也正与西门吹雪相同,「他们的人也都冷得像是远山上的冰雪」,陆小凤觉得:
    他们都是非常孤独,非常骄傲的人。他们对人的性命,看得都不重——无论是别人的性命,还是他们自己的,都完全一样。他们的出手都是绝不留情的,因为他们的剑法,本都是杀人的剑法。他们都喜欢穿雪白的衣服。(21)
    但叶孤城是个「骄傲的人,所以一向没有朋友,我并不在乎,可是一个人活在世上,若连对手都没有,那才是真的寂寞」(22)。西门吹雪在杀了苏少英时,曾感慨:「你这样的少年为什么总是要急着求死呢?二十年后,你叫我到何处去寻对手?」(23)两个同样孤高、寂寞的人,同样是以剑道为性命的人,对他们来说,「剑道」其实就是「性命之道」,是他们身心性命的安顿之处。西门吹雪幽居万梅山庄,叶孤城隐遁南海孤岛,欲探求「剑道」;殊不知「剑」是「入世」的,故其「道」仅能于人间世的历练上探求。于是他们飘然而出,踏临人世,藉两柄寂寞孤冷的剑,相互印证。陆小凤一直不愿,也不懂「决战」的发生及意义,但经由一句,「正因为他是西门吹雪,我是叶孤城」(24),陆小凤哑然无言:
    这不算是真正的答复,却已足够说明一切。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命中注定了就要一较高下的,已不必再有别的理由,两个孤高的剑客,就像两颗流星,若是相遇了,就一定要撞击出惊天动地的火花。这火花虽然在一瞬间就将消失,却已足以照耀千古!(25)
    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宗师,不但世间仅能有其一,而且也唯有藉其交迸出来的火花,才能照亮「道」的途辙。「既然生了叶孤城,为什么还要生西门吹雪」(26)?因此,此战势在必行,这已是追求「剑道」者的宿命。
    这场两雄相遇的宿命决战,从《绣花大盗》牵引而下,「月圆之夜,紫金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27),地点在天子驻跸的紫禁城之巅(太和殿屋顶);时间选在凄迷的月圆之月。无疑,这极富传奇的意味,也极富「剑道」与「人道」的省思。
    四、古龙的「剑道」
    古龙的武侠小说,自《浣花洗剑录》(1964)精确的诠释了「无剑胜有剑」(28)的武学境界后,开始以气氛的酝酿、气势的摹写、简洁的招式、迅快的比试,取代了传统武侠中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武功描写,这是他取法日本剑客小说家吉川英治、小山胜清、柴田练三郎描摹宫本武藏的「剑道」而推陈出新的突破。
    在《浣花洗剑录》中,古龙借紫衣侯之口,道出武学的奥秘:
    我那师兄将剑法全部忘记之后,方自大澈大悟,悟了「剑意」。他竟将心神全都融入了剑中,以意驭剑,随心所欲。……也正因他剑法绝不拘囿于一定之招式,是以他人根本不知该如何抵挡。我虽能使遍天下剑法,但我之所得,不过是剑法之形骸;他之所得,却是剑法之灵魂。我的剑法虽号称天下无双,比起他来,实是粪土不如!(30)
    不拘囿于一定的招式,就是「无招」,「他人根本不知该如何抵挡」,则是「胜有招」,古龙是以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诠释的,故下文以自然万物的原理为证, 草木荣枯、流水连绵、日月运行等,皆是顺应默化、生生不息的,唯是生生不息,故方能破除集狠、准、稳、独、快于一身的「迎风一刀斩」。
    此一开创,到《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则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古龙在书中藉上官金虹、李寻欢与天机老人的语言机锋,写出了所谓「无招」的三层境界,这是武侠小说论武功境界「经典中的经典」:
    手中无环,心中有环! (上官金虹,页954)
    在心里,我刀上虽无招,心中却有招。(李寻欢,页956)
    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就差不多了……妙参造化,无环无我,无迹可寻,无坚不摧!(天机老人,页962)(31)
    无刀无招,却是「有刀又有招」,此一境界,在《浣花洗剑录》中已经揭示,但此书将刀(环)、招与「心」相联系,无疑更进一层,武学的境界,直等于人生的境 界了。但天机老人却显是不以为然,更提出了第二层「环即是我,我即是环」,将「人与剑」完全结合;但人剑虽是合一了,仍有人与剑之别,故又提出「无环无我」的相忘境界,此方为武学的真正巅峰!在此,古龙以禅宗神秀与慧能的偈语印证,实则与庄子的「吾丧我」观念亦相吻合――这真是所谓的「仙佛境界」了。
    「剑道」发挥至此,至矣,盛矣,蔑以加矣!
    还是古龙的「绝境」,但如仙如佛固是高妙绝伦,却分明与「人」之间有所扞格,陆小凤系列故事以「人道」为重,只讲到「人即是剑」的境界,并未「剑我两忘」。盖无论西门吹雪与叶孤城是多孤高悬绝,是「剑」就要入世,既入世就不得不受「人道」的拘限,而也唯有将「剑道」落实于「人道」,侠客的生命才有意义 ――这正是陆小凤系列故事的主题。
    公孙大娘曾评论叶孤城的「天外飞仙」一剑:
    这一剑形成于招未出手之先,神留于招已出手之后,以至刚为至柔,以不变为变,的确可算是天下无双的剑法。(32)
    剑、招、神、意四者相通,不变而有变,其实正是「人即是剑」的境界,故叶孤城可以笃定的说「我就是剑」(33)。西门吹雪的剑道境界,也造臻于此:
    ——他的人与已与剑溶为一体,他的人就是剑,只要他的人在,天地万物都是他的剑。
    ——这正是剑法中的最高境界。(34)
    人在、剑在、道也在,这是古龙后期最高武学境界的论断,明显与《多情剑客无情剑》不同。从哲学思想上论,此说正如禅宗菩提、明镜的「是」与「非」一般,是落于「剑道」下乘的,可是,这却和古龙后期企图发掘的「人性」息息相关。
    五、「人道」与「人性」
    「我即是剑,剑即是我」,是陆小凤系列中欲刻意强调的道理;然而,所谓的「我」,究竟为何?何者之「我」才是古龙所肯定的?我们不妨先看看紫禁城顶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斗前的对话:
    西门吹雪忽然道:「你学剑?」
    叶孤城道:「我就是剑。」
    西门吹雪道:「你知不知道剑的精义何在?」
    叶孤城说:「你说!」
    西门吹雪道:「在于诚。」
    叶孤城道:「诚?」
    西门吹雪道:「唯有诚心正意,才能达到剑术的巅峰,不诚的人,根本不足论剑。」
    叶孤城的瞳孔突又收缩。
    西门吹雪盯着他,道:「你不诚。」
    叶孤城沉默了很久,忽然也问道:「你学剑?」
    西门吹雪道:「学无止境,剑术更是学无止境。」
    叶孤城道:「你既学剑,就该知道学剑的人只要诚于剑,并不必诚于人。」
    西门吹雪不再说话,话已说尽。
    陆的尽头是天涯,话的尽头就是剑。
    紫禁城上当代两大剑客的决战,就是在这段机锋式的语言后开展的。学剑者该「诚于人」还是「诚于剑」?是这段对话最重要的部分。西门吹雪指摘叶孤城「不诚」,而叶孤城亦已默认。的确,叶孤城在这段传奇中用尽了心思计谋,布弄各种疑阵,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藉这场轰动天下的宗师对决吸引天下人的耳目,以暗遂其弒君篡位的诡计,西门吹雪所称的「诚心正意」,显然是非常儒家式且道德化的,这与历来武侠小说中所设计的侠客形象如出一辙,叶孤城自觉亏欠,自然只得默认。「诚于人」是「人道」,故西门吹雪后来评述此战时,也宣称叶孤城「心中有垢,其剑必弱」(36)。
    不过,此战的结局,真的就是西门吹雪胜了吗? 从「冰冷的剑锋,已刺入叶孤城的胸膛,他甚至可以感觉到剑尖触及他的心(37)看来,西门吹雪终是最后的生还者;但是,就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剑时,情况是:
    直到现在,西门吹雪才发现自己的剑慢了一步,他的剑刺入叶孤城胸膛时,叶孤城的剑必已将刺穿他的咽喉。
    这命运,他已不能不接受。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忽然又发现叶孤城的剑势有了偏差,也许不过是一两寸间的偏差,这一两寸的距离,却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这错误怎么会发生的?
    是不是因为叶孤城自己知道自己的生与死之间,已没有距离?(38)
    对叶孤城来说,此战「胜已失去了意义,因为他败固然是死,胜也是死」(39),「既然要死,为什么不死在西门吹雪的剑下」(40)?叶孤城是不败而败,因此剑势略作偏差,而满怀感激地承受了西门吹雪的剑锋——这不是技不如人。陆小凤旁观者清,早已看出叶孤城剑如行云流水,而西门吹雪的剑,「像是系住了一条看不见的线——他的妻子、他的家、他的感情,就是这条看不见的线」(41)。西门吹雪的入世精神,本就是古龙欲加强调的,而入世的结果,牵连起心中冰藏已久的感情(孙秀青及腹中小儿的亲情爱情、陆小凤的友情),有牵系,就难免有羁绊,此时的西门吹雪已不再是「剑神」,而是「人」,「因为他已经有了人类的爱,人类的情感」;而叶孤城呢?陆小凤「从未发觉叶孤城有过人类的爱和感情」,「人总是软弱的,总是有弱点的,也正因如此,人才是人」(42),故西门吹雪所体会出的「剑道」精义落实于人与人诚挚真实的相处之道。这是「入世」了,然而「入而不出」,西门吹雪以「性命之道」为「剑道」极致,得道而失剑。叶孤城「入世」的结果,依然了无牵挂,「叶孤城的生命就是剑,剑就是叶孤城的生命」(43),「入而能出」,以「剑道」为「性命之道」,得剑而失道。
    「剑道」的精义,由此可见,实应「诚于剑」;然而,「剑道」如若不能「诚于人」,如叶孤城一般,究属何益?在这里,古龙事实上已否定了「剑道」与「性命之道」的关联性,剑道的极致是「诚于剑」,而「性命之道」的极致才是「诚于人」。问题是,人生当追求「剑道」还是「性命之道」?叶孤城临战心乱,西门吹雪耐心等候;叶孤城临战一语,视破坏了他周详计划的陆小凤为「朋友」,叶孤城早已决心死于西门吹雪剑下,因为他已无所遗憾,「剑道」对他而言已经印证完成,但人生在世,或者「性命之道」才是更具意义的——这是古龙最后的「悟」。
    事实上,叶孤城是否「不诚」于人呢?当陆小凤窥破阴谋,飞身救驾的时候,叶孤城慨然而叹:「我何必来,你又何必来?」(44)的确,名动天下、洁白无瑕、冷如远山冰雪的白云城主,缘何会堕入凡俗,阴谋弒君呢?他也诚于人,诚于「南王世子」(即《绣花大盗》中的平南王世子,他的爱徒)。这恐怕才是叶孤城心中最大的「垢」。
    叶孤城是西门吹雪的另一个身影,如果西门吹雪经此一战,终于能明白,「剑道」须「入而能出」,即可如《剑神一笑》中的他一样,可以抛妻弃子,一如天上白云,悠游于山峦岗阜,无瑕无垢,无牵无绊,终成一代剑神。
    但是,这样的「剑神」,就很明显不是古龙所欲追求、凸显的「人道」、「人性」了。1971年,古龙在《欢乐英雄》一书的卷首宣称:
    武侠小说有时的确写得太荒唐无稽、太鲜血淋漓;却忘了只有「人性」才是每本小说中都不能缺少的。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的。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看重其中丑恶的一面呢?(45)
    古龙的「人性」其实正是指「人道」,因此极力欲排除人性中也有的丑陋面相,而发挥其积极乐观的一面,尽管后来诸作,有时并未依循此一原则创作(如1974年的《多情环》甚至强调「仇恨」),但陆小凤系列作品则显然是他此一主张的最具体实现!
    注释:
    《古龙的“剑道”与“人道”--从西门吹雪与叶孤城说起》,作者林保淳,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 尚无定论的原因在于论者对其小说的成就与意义有极分歧的看法,“拥金”、“拥古”之争,颇似《红楼梦》的“拥薛”、“拥林”派,而缺乏深入且足以信服于人的讨论。
    (2) 见《奇与正:试论金庸与古龙的武侠世界》,《联合月刊》第23期,1996年7月,页23。
    (3) 见《南齐书·文学传论》。
    (4) 见《欢乐英雄·代序》(春秋版),此文后来略为改写,收在桂冠版25开本的6种古龙小说前面,作为代序,流传很广。
    (5) 同上。
    (6) 楚留香系列作品最初有收在《铁血传奇》(1967,真善美出版)的《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3个故事;其后《侠名留香》(1968,春秋版)则有《借尸还魂》、《蝙蝠传奇》两个故事;最后又有《桃花传奇》(1972,春秋版)、《新月传奇》(1978,汉麟版)两个故事,计7个故事。1995年,真善美出版社将《铁血传奇》更名为《楚留香传奇》重新发行。
    (7) 《凤舞9天》是古龙未完成的作品,分别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香港武功版题为《隐形的人》,故事未完;台北南琪版则用《凤舞9天》之名,故事完整,据闻为薛兴国所续。这两个版本,在页245“他忽然发觉自己已落入了1张网里。1张由49个人,37柄刀织成的网”(台北皇鼎版)以前全同,自此而下,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结局。
    (8) 《剑神1笑》以西门吹雪为要角,但显系伪作,盖其中故弄玄虚、颠倒错乱之处极多,根本无法延续之前的人物性格与相关情节(如陆小凤在《凤舞9天》中最后是于沙曼相偕,而此书误作牛肉汤),而且也有两种不同的版本(结局不同),但不知作者为谁。由于是伪作,故本文的讨论不取此书。
    (9) 见《楚留香传奇》(真善美1995年版),页8。
    (10) 见《陆小凤传奇》(皇鼎1978年版),页28。
    (11) 这两段引文的原始出处,见《天涯明月刀》(1974年,南琪出版社原刊本)首章《武侠源始》,其后以《关于武侠》为题,刊登在香港《大成》杂志(1977年6月到11月);万盛新版书(1978年)则改为《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但后来又在《联合文学》(第20期,1983年3月)以《谈我所看过的武侠小说》之题发表。均1字不易。
    (12) 1977年以后,古龙仅有《碧血洗银枪》、《新月传奇》、《英雄无泪》、《七星龙王》、《午夜兰花》、《猎鹰·赌局》6部可视为是他自己创作完成的作品,其它皆为冒名伪书。
    (13) 这4人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都有1定的重要性,可惜的是,熊姥姥此人明显被忽略了。熊姥姥在《绣花大盗》中有相当杰出的表现,她是“红鞋子”组织的大姐,精擅易容,能化身千万,公孙大娘才是她的真正身份,而1手远绍自唐代公孙大娘的剑器,更是出神入化,无人能敌;但是,在《决战前后》中,却未曾正面露身,就死得不明不白了。古龙小说“重男轻女”,人所共知,可是居然“遗弃”此1如此具有特色的女性,却也让人不解。至于老实和尚,古龙让他依违在“老实”与“不老实”之间,仍然属于奇诡的运用。
    (14) 《陆小凤传奇》(皇鼎),页7。
    (15) 同上,页144。
    (16) 同上,页150。
    (17) 同上,页122。
    (18) 同上。
    (19) 同上,页119。
    (20) 同上,页7。
    (21) 《绣花大盗》,页117。下文有谓叶孤城不喝酒、不喝茶,只饮白开水之文,但西门吹雪是喝酒的,古龙于此处稍有未照应之失。
    (22) 同上。
    (23) 《陆小凤传奇》,页150。
    (24) 《决战前后》(皇鼎版),页76。
    (25) 同上。
    (26) 同上,页268。
    (27) 《绣花大盗》,页269。
    (28) 此说大抵始自金庸的《神雕侠侣》(1959),但未曾细摹,《倚天屠龙记》(1961)进1步写“无招胜有招”,直到《笑傲江湖》(1967)才算正式籍“独孤9剑”诠释清楚。
    (29) 参见叶洪生、林保淳《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远流出版社,2005),第2章专论古龙的部分。
    (30) 见《浣花洗剑录》第8章,网路版。
    (31) 《多情剑客无情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
    (32) 《绣花大盗》,页219。
    (33) 《决战前后》,页253。
    (34) 《银钩赌坊》,页273-274。
    (35) 《决战前后》,页253-254。
    (36) 《银钩赌坊》,页273。
    (37) 《决战前后》,页271。
    (38) 同上。
    (39) 同上,页269。
    (40) 同上,页272。
    (41) 同上,页270。
    (42) 同上。
    (43) 同上,页269。
    (44) 同上,页251。
    (45) 见《说说武侠小说》。
    原载:热血古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