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第一书记》真实再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光辉事迹。影片由成功拍摄过《孔繁森》、《横空出世》的著名导演陈国星执导,杨立新、徐帆、宋丹丹、黄宏、蒋雯丽、王刚、刘仪伟等实力派演员演出。创作者历时6个月的精心筹备、拍摄,将一段真实生动、温存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打造出一部优秀的国产故事片。 就影片的题材而言,这是一部人们常说的“主旋律”影片,但它却没有一些“主旋律”影片常见的直白、生硬、做作的通病。影片在人物塑造、故事叙述、细节刻画、氛围营造等艺术环节上,颇下功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人之处正在于人物心理、行为的真实、可信。 影片第一个场景是在机关工作的沈浩,看着年终工作测评上不痛不痒的例行评语,刚刚赢得拔河比赛的喜悦很快就变成了一脸无奈。在得知可以被选派到农村任职的消息后,沈浩经历了犹豫,但最终下定了决心。至此,沈浩到小岗村的理由不是单纯的响应党的号召和一心为民,他首先是一个不甘碌碌无为而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泡机关让他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才去小岗村。而后来的两次留任,除了有对小岗村民的盛情难却,也有对自己事业未竟的不舍。影片把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觉悟与个人的理想抱负自然统一,使沈浩放弃机关工作和城市生活而到农村就职的选择显得真实可信而有说服力。沈浩来到了小岗村,远离家庭,对妻子、女儿和母亲都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沈浩时常会因此而愧疚难过。女儿生日,好不易抽出时间给女儿庆祝,但村里出了事情他必须回去,他纠结的表情深深感染了观众。工作和家庭之间艰难的取舍,让人物真实可信,更能突出沈浩崇高的品质。沈浩也会觉得劳累、困惑,所有普通人应有的情绪他都有,这些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个舍己家兴万家的第一书记,同时也是一个温情的丈夫、孝顺的儿子、慈祥的父亲,一个志远坚毅、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普通人,正是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才更令人动容。 影片讲述了沈浩在小岗村6年时间里的事迹,时间跨度长,人物事件多,在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既要再现沈浩的先进事迹,又要表现家庭与事业间的取舍,还要把人物塑造得丰满真实,营造出情感冲击力,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影片在艺术表现上,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全片用集资修路、重修大包干纪念馆、保护公有财产不被私人占有、架桥通路、招商引资等几个重点事迹把一个目光长远、刚正不阿、吃苦耐劳、执着坚毅的第一书记形象,令人信服地立了起来,再通过如何付农户租金、把妻子买给自己补身体的奶羊送给孤寡老人、领着女儿看猪、帮着农民开饭店等细节的刻画,生动细微地展现了第一书记的优良品质,而且在场景和情节的转接上自然流畅,不拖沓、不生硬,体现了导演、编剧深厚的叙事功力。 影片中,我们看到沈浩原来的上级被提升,原本他是可以接替其位置,但此时他已经是小岗村的第一书记了,妻子惋惜地对他说:“这有萝卜的时候就盼着有坑,现在有坑了,萝卜却没了。”沈浩的回答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谁说我没坑,小岗村那么多土地,肯定有我的坑。”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他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下、官职大小,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就定能做出一番成绩,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无疑,《第一书记》是一部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刻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无论是对党员教育还是引导社会风气,都会起到积极作用的优秀影片。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主动承担向全国发行该影片,毅然高额投入,在未发行前就先洗印拷贝200余个,拷贝数量堪比进口大片。影片在北京试映期间,取得了过千万的票房佳绩。当前,在中组部、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央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正在积极协助全国各省市相关机构,发行、放映好《第一书记》,让这部优秀影片不仅感染你我他,而且感染更多的人。 (作者为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董事长)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03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