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蓬溪县政协常委、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胡传淮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委员作用,征编文史资料,质量上乘,勤治地方古典文献学,成果丰硕,受到学界关注,于是记者慕名驱车前往采访。 3月30日,记者在蓬溪县见到胡传淮。刚见面,文质彬彬的他给记者留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老夫子印象。在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办公室,胡传淮介绍起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让记者不禁肃然起敬。他的学术成果,有史有论有文史资料汇编,尽都是艰苦繁琐,需要功力的“劳作”。计有《张问陶年谱》《船山诗草全注》(胡传淮第一副主编)、《王灼著述中的遂宁地名考释》(与成镜深合撰)等专著论文30余种,约500万言。在谈到治学方法时,有个细节令记者惊奇,胡传淮说,为了深刻理解、贯通原始材料,他采取抄录的办法,十几年间抄录了《历代射洪县志汇编》《遂宁张氏族谱》《清诗纪事》等古籍10余部,约200万字,写坏钢笔10余支,足见其用功之勤,投入之深。胡传淮特别提到令他最感欣慰的一件事,他用力最多的研究对象是清代遂宁籍大文人张问陶。在清代,我省文人能以诗书见长入选《清史稿》文苑传的仅此一人,由于过去多种因素的干扰,一些文学史对张问陶竟略而不谈。几经努力,《张问陶年谱》终于被省社科院列为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致函说,《张问陶年谱》对新修《清史》中“张问陶传”的撰写有重要作用。 记者向胡传淮请教,“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如此勤奋?”胡传淮爽快回答:“是兴趣、信念和责任使然。”他告诉记者:“我天生性情趋于此道,自幼耳听遗老逸闻,目见先贤遗迹,总是景仰不已,由此萌发为乡土文化存史的宏愿。最值得一提的是,县政协机关为发挥我的专长,专门安排我到文史委工作,这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莫大便利,我唯有尽心履职,多出成果,才能不辜负县政协领导和各位同仁对我的期望和关照,这些因素就是推动我不断奋进的原动力。”陪同记者前往的蓬溪县政协秘书长唐惠评价说:“胡传淮长期从事乡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丰硕,使蓬溪县政协的文史工作走在遂宁市前列,在我省文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功不可没”。 原载:2011年4月16日《四川政协报》第一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