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繁荣文学创作 展示多彩生活 ——盘点2011年贵州都匀文学创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罗义 参加讨论

    2011年,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按照“出人才,出作品”的工作宗旨,树立创优意识,实施精品目标,都匀的作家和作者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行文学创作,积极开展各项文学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用手中的笔,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讴歌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为繁荣当地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都匀作协的凝聚力逐步提高,会员队伍不断壮大,正日渐成为一支创作水平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成绩较为突出的文学组织。
    一批文学人才和活动引起社会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一年来,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近百篇(首),公开出版个人作品集1部,内部出版文学作品选集1部,部分作品获奖和收入各类选本。
    沈茂昀、李友华、黄鸿林被贵州省作家协会批准为2011年度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陈中山、邓雪灵、杨萍、杨志娟、冉隆甫、李佳燕、苏晓燕、陆武舒、蒙有才、吴红强、粟方华、韦荣宪、田胜平、孙超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已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并多次获奖。经个人申请,他们14人被都匀市作家协会批准为2011年度都匀市作协会员。
    在2011年都匀市“3.18科技活动日”中,杨启刚、陆武舒、吴治由受到表彰。其中,杨启刚被中共都匀市委、都匀市人民政府授予“都匀市政府特殊津贴奖”;陆武舒和吴治由被中共都匀市委、都匀市人民政府授予“都匀市优秀科教人才奖”。杨启刚、文勇、顾先福被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评为“2010年度都匀市优秀通讯员”。文勇当选由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黔南州环境保护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生态卫士、环保使者•黔南州首届环保人物评选活动”“黔南州首届环保十大人物”。
    1月15日,都匀市作家协会“水族文学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都匀市奉合水族乡中心学校隆重举行。据了解,这是贵州省首个“水族文学创作基地”。创作基地的建立,引起了省内外有关媒体的关注,纷纷对创作基地进行报道。中国作家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文学网、中国水族网、云南丽江旅游网、金黔在线、多彩贵州印象网、贵州信息港、贵州广播网、《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劳动时报》以及香港大公网等中央、省、州、市以及香港新闻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也对创作基地的挂牌进行了报道。
    4月16日,索恩乾倡导发起成立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据了解,这是贵州省首个中小学教师阅读写作协会,黔南州首个全市性教师阅读写作团体;10月22日,协会在都匀市教育局会议室召开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协会理事会及领导班子,索恩乾当选会长,石艺、李琦、苏晓燕等当选副秘书长,陈萍昭、曹成荣、蒙富春、李佳燕、吴治由等18人当选理事。
    6月6日,为了培养文学新苗,《都匀时讯》报“休闲·文娱”专栏推出“六一专版”,刊发了都匀市作家协会“水族文学创作基地”——都匀市奉合水族乡中心学校四位小学生的文章,他们分别是杨长碧的《家乡的变化》、王承美的《难忘一次洗衣经历》、杨希希的《六一的纪念》和王秋华的《我的自画像》。
    9月,黎明轩、李国清、尹卫巍、朱朝访、陈中山、杨启刚、班雪纷、黎玉松、顾先福、文勇、吴英文、吴治由等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和都匀市第四中学图书馆捐赠一批公开出版的个人文学专著和文学作品选集。此次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捐赠的图书共有10种20本;向都匀市第四中学图书馆捐赠的图书共有20种36本,这些作品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和都匀市第四中学图书馆永久收藏。
    11月7日,《都匀时讯》报“休闲·文娱”专栏以整版篇幅推出“校园文学”作品专版,刊发了都匀作协索恩乾、李佳燕、石艺、尹卫巍、李琦、邓守强等6位校园作者会员的文学作品。这些短小精悍、风格各异的作品,都是都匀作协校园作者会员近期创作的最新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都匀市作家协会全年共编辑17期《都匀作家简讯》共81条信息报送贵州省文联、贵州省作家协会、黔南州文联、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和对外交流,这些信息先后被贵州省文联工作月刊《贵州文艺界》、《贵州文联简报》以及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季刊《作家通讯》等报刊、网站采用和转载。
    一批作品在省内外报刊上公开发表出版
    朱朝访的短诗《这个冬天的冷(外二首)》在香港《新文学》杂志第1期发表;短诗《阵痛》在《新文学》杂志第3期发表;短诗《大瀑布》在《贵州日报》2月18日发表;短诗《森林之子(二首)》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第3期发表;短诗《快乐至死的蚂蚁(二首)》在贵州《经济信息时报·今日兴义》3月25日发表;短诗《关于清明》在《贵州日报》4月1日发表;组诗《2010中秋纪事》在四川《中外文艺》杂志第1期发表;诗歌《蚂蚁和大象》在《世界诗人》(季刊)杂志(混语版)总第64期发表;诗歌《窗外的鸟鸣》在《中国诗歌报》夏季卷下卷发表;诗歌《猴场记忆:冷暖一夜间》在《贵州作家》丛书第21辑发表;诗歌《一粒尘埃(外一首)》在广东《清远日报》“北江”文学副刊10月16日发表;诗歌《月亮挂在钻塔上》在《贵州日报》11月11日发表。诗集《蚂蚁诗意》(中英文对照)8月由环球文化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精选了作者创作的反映蚂蚁的诗歌作品28首,系黔南州首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中英文对照诗集。
    杨启刚的组诗《颂辞——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包括《静夜重读〈可爱的中国〉》《长夜苍茫》《旗帜永恒》《秋天的歌唱》4首)在香港《黄河诗报》杂志第1期(总第13期)“头题特稿:‘吹响金号角’: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作品专辑”栏目发表;短诗《大雪之时》在山东《作家报》1月31日—2月10日合刊发表;短篇小说《爱情版本》在香港《新文学》月刊第13期发表;散文《水书》《马尾绣》(原载北京《民族文学》杂志2010年第11期)被内蒙古《西部散文选刊》杂志第4期选载;组诗《流经黔南境内的三条河流》在贵州《经济信息时报》8月10日发表;诗歌《幸福生活》《跟儿子说起北京》在《贵州作家》丛书第21辑发表;评论《“80后”青春四重奏——读〈高原格局——贵州四人诗选〉》在《贵州民族报》“民族文学周刊”10月21日发表。
    吴治由的短诗《我又看见了白鹤》《小船搁在湖边》在《诗刊》1月号(下半月刊)发表;诗歌《金丝菊》在《贵州日报》2月18日发表;组诗《在高处》(包括《有一个人穿上了我的身体》《这个春天》《在高处》《清晨翻书》《大路尽头》5首)在《山花》杂志第5期下半月刊发表;短诗《这个春天》《大路尽头》在《诗刊》杂志5月号下半月刊发表;短诗《倚窗风景》《跟母亲打电话》分别在《贵州日报》5月27日和6月17日发表;组诗《站在北京的天空下》在贵州《经济信息时报》7月11日发表;诗歌《落雪》《金子》《有一个人穿上了我的身体》《只有空》在《贵州作家》第19辑发表;短诗《与一只鸟相遇》在辽宁《诗潮》杂志第11期发表;诗歌《站在北京的天空下(外二首)》在《民族文学》杂志第11期发表。
    刘功明(剑江之鱼)的微型组诗《诗作坊》《苗乡春早》《风雨桥》《苗岭飞歌》《夜宿苗寨》在《贵州政协报》2月17日发表;微型组诗《中国风度》在台湾《葡萄园》诗刊(季刊)2011年夏季号(第190期)发表;诗歌《春天事件:日本東海岸(三首)》在美国《新大陸》诗刊6月第124期发表;诗歌《思想的葡萄(外一首)》在台湾《葡萄园》诗刊2011年秋季号(第191期)发表;《列车晚点四十三分》在香港《文萃》文学月刊第9期发表。
    吴英文的短诗《一条河流向我摊开底细》在《贵州都市报》8月15日发表;学术评论文章《媒介革命下的文论逻辑——读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在湖南《理论与创作》杂志第4期发表。
    伍亚霖的短诗《清明雨》和《一场大雨》分别在《贵州日报》4月1日和6月17日发表;评论《我们的现状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糟》在香港《新文学》月刊第20期发表。
    李友华(木子)的诗歌《一篇墓志铭》在《贵州作家》丛书第21辑发表;散文《蓝色的河》在《贵州日报》11月18日发表。
    吴昌红的组诗《走过岁月的风口》在四川《星星》诗刊8期发表。
    丁玉辉的散文《没有喧嚣的村庄》在河南《散文选刊》杂志(下半月)第7期发表。
    黎玉松的散文《山桃花开》在《贵州日报》2月11日发表。
    尹卫巍的散文《布依山乡的田园牧歌》在《贵州日报》6月10日发表。
    陆绍芝的散文《在季节拐弯处》在《贵州日报》8月12日发表。
    杨志娟的短诗《雪的季节》在《贵州政协报》3月24日发表;短诗《未接电话》在《贵州政协报》4月28日发表。
    沈雪的报告文学《守护你,到你静静离去》在《贵州日报》“视点”栏目12月7日发表。
    蒙耀远主编的《都匀水家人》一书近日问世(内部出版),该书共收入都匀水族作者和域外作者以都匀水族为创作题材的小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71篇(首),15万字。
    一批佳作被收入各类选本
    杨启刚的短篇小说《爱情版本》入选《〈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获奖作品集(短篇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长诗《澳门啊澳门》入选《<民族文学>30周年精品选·诗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组诗《陕北•陕北》入选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诗歌选集《照亮中国》(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诗歌《故土之秋》入选《纪念建党90周年贵州文学精品集·诗歌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诗歌《风中的向日葵(二首)》入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散文《最后的土司庄园》和《三官彝寨的美好春光》入选散文集《磅礴乌蒙·宜居毕节》(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吴英文诗歌《只有时间静静流淌(七首)》入选《2010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3月第1版);诗歌《一些事物被我看见(六首)》入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吴治由的诗歌《整个夜晚都在落雪》入选《中国网络诗歌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诗歌《月亮是一粒悬而未落的泪滴》入选《纪念建党90周年贵州文学精品集·诗歌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朱朝访的诗歌《森林之子》入选《纪念建党90周年贵州文学精品集·诗歌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伍亚霖的诗歌《细节(七首)》入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刘功明(剑江之鱼)的微型诗三首《建筑民工》《青花瓷》《我的人生》入选《网络微型诗300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丁玉辉的散文《宁静的三官寨》入选散文集《磅礴乌蒙·宜居毕节》(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沈雪的散文《情系三官寨》入选散文集《磅礴乌蒙·宜居毕节》(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一批力作在各种征文比赛评奖中获奖
    朱朝访的散文《一首民谣写活了一个乡村》2月荣获由贵州省荔波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荔波县联山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主办的“‘联山湾’全国游记散文征稿活动”一等奖和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和《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柔软的锐痛》荣获由陕西《北边的风》杂志社、北风文学大赛组委会主办的第一届“北风文学大赛”二等奖;四川《星星诗刊》杂志第三届“名广杯”诗歌大奖赛提名奖。
    杨启刚作品《生命的内涵》3月荣获由云南省作家协会和北京《散文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第一届“‘和谐杯’全国散文创作大赛”优秀奖;散文《一条江,一段路,一种浪漫》9月荣获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和《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短篇小说《鸿福茶楼》11月荣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
    吴英文的诗歌《只有时间静静流淌(七首)》3月荣获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作家网、包商银行主办的“包商银行杯”第一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诗歌组优秀奖;诗歌《一场春雨的反面》7月荣获由贵州省作家协会、《山花》杂志、沿河县等共同主办,《诗歌杂志》协办的首届“‘乌江潮’全国短诗大赛”纪念奖。
    伍亚霖的散文《久达情怀》7月荣获由省国防工会举办的“我为跨越发展做贡献”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
    丁玉辉的散文《绿色在喀斯特高原流淌》9月荣获由中国散文学会、神州诗书画报社、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2011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散文《没有喧嚣的村庄》11月荣获由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海外文摘》杂志社和《散文选刊·下半月刊》杂志社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
    顾先福的短篇小说《大姨妈回来了》11月荣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二等奖。
    尹卫巍的评论《从踏向边城的脚步谈文化的张力与文章的魅力》12月荣获“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评奖二等奖。
    吴治由的短诗荣获由四川省写作学会、《荒原》杂志社、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10年全国乡土诗歌大赛”优秀奖。
    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经信委、省文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工商联联合举办的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为主题的贵州省第十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9月20日揭晓:黎明轩的电影文学剧本《乌江天险》荣获影视类二等奖;班雪纷的小说《深山里的梅(外一篇)》荣获小说类三等奖;刘功明的小说《抛锚》和黎玉松的小说《幸福风吹来》荣获小说类优秀奖;郭明的散文《母亲的火车》和伍亚霖的散文《走进卡蒲》荣获散文类三等奖;胡凤林的诗歌《中国红》荣获诗歌类三等奖;朱朝访的诗歌《森林之子》荣获诗歌类优秀奖。
    努力开辟新渠道新领域对外创作交流取得新进展
    2011年,都匀市作家协会的部分作家们还参加了一系列笔会和采风创作活动,加强对外创作交流:
    1月22日,应凯里市文联、凯里市作家协会和凯里市“飞龙雨”文学社的邀请,都匀市作家协会选派黎明轩、尹卫巍、刘登广等老中青三代作家赴凯里参加两地作家座谈联欢会暨第三届“飞龙雨杯”全国征文优秀作品颁奖大会”。都匀、凯里两地作家欢聚一堂,进行座谈,共同交流探讨两地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民族地区文学创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两地的资源共同打造民族风情和山水风光。
    3月26日,吴英文受邀参加以“诗歌与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湖南“第三届湘江诗会”。
    4月1日,由文勇独立策划的以“独走黔滇缅抗战路”为主题的公益采访宣传活动,在贵州省独山县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启动。文勇以一个作家和记者的身份,独自从贵州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出发,行走晴隆“24道拐”抗战遗址——昆明——保山——腾冲——龙陵——德宏州芒市——陇川——畹町——瑞丽——缅甸南坎为终点,以日记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穿行黔滇缅近4000公里采访抗战历史,及时向媒体发送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4月27日,抽派刘登广、刘功明、顾先福到都匀市作家协会“水族文学创作基地”——都匀市奉合水族乡中心学校,为生活学习在山区的该校师生举行新闻通讯、诗歌、小小说以及应景作文的培训讲座。讲座分为三个场地、分不同层次,具有针对性地为该校师生进行写作培训,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这次培训,使师生们从思想认识上和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为该校的教学及校《水韵》文学社注入了活力,对师生的写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月7日至8日,为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让作家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组织杨启刚、丁玉辉、尹卫巍、朱朝访、班雪纷、文勇、沈雪、伍亚霖、蒋红梅等都匀籍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到独山县上司镇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进行采风创作。采风创作活动上,作协理事、都匀学府书店经理冉隆甫和都匀市作家协会还联合向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捐赠了价值3000余元的400余册各类书籍以及都匀本土作家杨启刚、尹卫巍、班雪纷、文勇、沈雪创作出版的个人文学专著和都匀作家文学作品综合选集。
    5月15日,杨启刚受邀参加由贵州民族学院主办,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贵州民族报》社、《山花》杂志社、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联合承办的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的“当代贵州文学创作中的‘民院现象’学术研讨会”。
    5月14日,杨启刚和吴治由受邀参加由诗人、评论家赵卫峰和姜东霞策划统筹,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文化局主办,贵阳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山花》杂志社、《诗歌杂志》、贵阳市南明区文联、贵阳市南明区文化馆、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政府等协办,主题为“美好家园•城市建设者之歌”的贵阳诗歌朗诵会。
    5月3日至20日,吴极受湖北《前卫》杂志和广东《家庭》杂志(月未版)邀请,分别前往长江三峡和云南丽江参加笔会。吴极近年来在积极为《知音》、《家庭》等杂志撰写纪实类稿件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突破自身写作风格,为国内不同刊物撰风格各异的相关文章。能受到不同风格的杂志邀请参加笔会,是对他多种风格写作成绩的肯定和鞭策。
    5月14日至20日,朱朝访受邀参加由贵州省作家协会和贵州省地矿局联合组织的贵州作家“地矿一线行”采风活动。在为期7天的时间里,沿黔渝、湘黔边界,涉足遵义、铜仁两个地、市的务川等县,行程3000多里,分别走访了三个地质大队。
    7月29日至31日,尹卫巍受邀参加河北邯郸笔会论坛。
    9月4日,组织刘登广、尹卫巍、顾先福、刘功明、伍亚霖、岑建军等部分老中青三代作家、诗人与《黔南日报》社新闻部记者一行15人组团同行到距离都匀市区38公里的都匀市阳和水族乡潘硐村“过端”,进行采风采访创作。
    9月27日,贵州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94名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朱朝访、杨启刚、班雪纷、韦昌国、胡凤林五位都匀作家参会,朱朝访和杨启刚当选为省作协理事。
    10月18日至20日,都匀市作家协会与广东、河南、湖南等省外一些作家到达荔波县驾欧乡联山村,联合开展“送书联山小学活动暨联山村采风笔会”。送书 30余册,这些书籍均为都匀本土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创作公开出版的个人文学专著和文学作品选集。
    10月19日至23日,朱朝访参加由贵州省文联、黔东南州委州政府、贵州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挖掘西部文化遗产·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大型采风活动。
    10月22日至11月1日,吴极受邀参加由湖北《知音》杂志社组织的“法国意大利瑞士”欧洲文艺复兴之旅笔会。
    11月8日至11日,杨启刚参加在黔西县召开的“贵州省作家协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改稿班(民族文学论坛)”。
    11月26日至27日,丁玉辉受邀赴北京参加由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海外文摘》杂志社和《散文选刊·下半月刊》杂志社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
    12月2日至4日,丁玉辉、尹卫巍、杨启刚参加在贵阳召开的“贵州省写作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
    都匀的文学创作虽然在2011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些作品意韵浅显,苍白乏力,情感和思考投入不够,使许多作品与当今文学走向和风格相距甚远。一是多数作家创作水平、作品质量仍然不高,作品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作协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且在单位上都是骨干力量,都要承担单位上的大量工作任务,很难抽出时间来组织开展采风创作、联谊交往等活动;三是经费有限,给开展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011年12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