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现名),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是北京图书馆的统一编目部(负责编制书目及随书配片)。1986年8月之前,社里只有一个编辑部(室),主要出版图书书目、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一些文史类图书和工具书。1986年9月,按专业分工成立了图书馆学编辑室和文史编辑室。1986年10月成立影印组,着手进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的编辑出版工作。1988年3月组建了影印编辑室。 1989年,随着出版社数量、出书品种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文化教育领域以超常的速度和规模填补“文革”所造成的空白效应的日益淡化,单品种图书的征订数量急剧下降,随便什么书动辄发行一两万册的光景再也没有出现。那时我社的一般图书印数大多徘徊在3000册左右,甚至更低,保本已属不易。然而,原先不被人看好的古籍影印图书的征订数,却仍维持在数百册,基本没有下降。由于这类图书定价远远高于普通书,部头又大,所以几百册的发行量利润已很可观。图书市场的变化,凸显出古籍影印出书快、效益高的优势,为规模较小、力量薄弱的古籍专业出版社指出了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编辑丛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可能按类分编,为研究者提供最大的方便。如《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就收历代线装古籍年谱1212种,基本涵盖了国图善本和普通古籍中的年谱著作;加上《丛书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传记资料丛刊》(断代人物)所收古籍130多种以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为人们查阅历代人物资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又如《二十四史订补》,收集了《二十五史补编》未收的相关古籍163种,为研究“二十四史”及使用“二十四史”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再如《国家图书馆藏古籍书目题跋丛刊》、(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历代石经研究资料辑刊》、《历代画录辑刊》、《赋话广聚》、《历代名人谥号谥法文献辑刊》、《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正编、续编、三编)、《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汇编》等丛书,均按学科及学术领域辑录资料,汇为一编,为使用者节省了查询的时间与精力。近几年,出版社还集中人力和资金,搜集整理了大量丛书资料,完成了《丛书集成》三编、四编的编辑工作,共收录200种丛书约8000种古籍,明年即可陆续出版。 即便是单种古籍的影印,也尽量系列化,使有关的文献资料相对集中,便于读者使用。例如在人物资料方面,出版了年谱类和人物传记类大型丛书,又辅之以《清代人物大事纪年》、《中国古代人物生平历史大事年谱》、《历代名人生卒录》、《历代不知姓名录》、《近世人物志》、《古今人生日考》、《历代名人姓氏全编》等大批相关著作。在古典文献学、目录学方面,除有《国家图书馆藏书目题跋丛刊》、《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明代书目题跋丛刊》等大型丛书外,还影印了《宋版书考录》、《玉函山房藏书簿录》、《访书余录》、《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朱修伯批本四库简明目录》等专书,以及多种历代古籍善本书影集、留真谱。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也在资料的搜集与出版上下了很大功夫。如12种存世的重要脂评本,先后影印了7种。又影印了评点本《红楼梦》5种,相关的图谱、考订之书不下10余种,为红学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 原载:《光明日报》2009-09-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