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汲古阁一卷本《宋遗民录》伪书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潘承玉 吴艳玲 参加讨论

       钱仲联先生以为历史上一代遗民事迹之撰录,大约肇端于明初佚名氏之《宋遗民录》。其序谢正光等《明遗民录汇辑》云:“遗民之有录,奚昉乎?明初洪武中有佚名者所为《宋遗民录》一卷,明末毛晋刊之,附于《忠义集》之后,《四库全书总目》入‘传记类存目三’。其后成化间休宁程敏政撰《宋遗民录》十五卷,都列十一人……” 然而智者千虑,亦有一失。检考文献可知,钱先生所云汲古阁刊一卷本《宋遗民录》实际上是伪书,乃从程敏政撰十五卷本《宋遗民录》中胡乱摘凑而来,后者才是历史上一代遗民事迹总录之嚆失。《四库全书总目》为此所作的提要亦成为其“未尝穿穴全书”,“便率尔操觚” 的又一力证。
    汲古阁本成书先于程书论,出于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一《史部·传记类·存目三》元代部分此书提要云:
    《宋遗民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乃洪武中抄本,毛晋刻之,附于《忠义集》之后。或元人所作,或明初人所作,均未可知。后程敏政亦有《宋遗民录》,殆未见此本,故其名相复欤?
    具体撰作年代虽悬揣无定,“乃洪武中抄本”、“后程敏政亦有《宋遗民录》”等语已经明定二者的先后。据“毛晋刻之,附于《忠义集》后”的叙述,提要所据必明崇祯中期毛晋汲古阁刊《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五集》丛书本。该丛书著录入《中国丛书综录》集部总集类 ,依次收《众妙集》一卷、《忠义集》七卷、《宋遗民录》一卷、《谷音》二卷、《女红馀志》二卷,共五种;其中,《众妙集》、《忠义集》、《谷音》为《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收录,《女红馀志》列入子部杂家类存目,加上《宋遗民录》列入史部传记类存目,五种全部为四库馆臣所注目。就其中的《宋遗民录》而言,这个崇祯中期的刊本,集部总集类丛书所收书中的一种,为什么四库馆臣会以为原是洪武中抄本,而且放在史部传记类中加以存目提要呢?
    笔者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这套丛书发现,果然排在元赵景良辑《忠义集》之后的《宋遗民录》一卷,全书只有23页,每半页8行,单行大字与双行小字均每行19字,除正文第一行“宋遗民录”四字,无任何可进一步表明此书身份的撰者署名或序跋等文字,仅在最后一页第一、第三行有“洪武四年春二月九日题于会试之对读所”和“乙酉夏六月借严二仲木本陆甥抄”两行抄记类文字。四库馆臣“洪武中抄本”的认定当据此。然而,明初整个洪武、建文朝并无乙酉纪年,明初第一个乙酉纪年乃永乐三年(1405)。即便此抄记属实,且乙酉确指永乐三年而不是后面的成化元年(1465)或嘉靖四年(1525),那也只能称此书原是永乐初抄本而不是洪武中抄本。
    更重要的是,此书仅是一个少数元初南宋遗民和纯粹元人的诗词作品选,根本不含任何传记类文字,将之列入集部总集类或可差强人意,放在史部传记类加以存目提要,可说完全文不对题。统计全书收作者十二人,诗五十一首、词四首,依次是谢翱《冬青树引别玉潜》等诗二首、方凤《悼陆君实》诗一首、迺贤《题汪水云诗集后》诗一题二首、李吟山《赠汪水云》诗一首、王学文[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词一首、梁栋《大茅峰》等诗十三首,中间穿插无词牌(实为[摸鱼儿])《登凤凰台》和[念奴娇]《春梦》词两首、林德晹《云门即事》等诗二十七首、王炎午无词题,仅题[沁园春词]词一首、黄溍《喜韶父先生至兼怀山南先生》诗一首、吴师道《和韶父先生诗韵》诗一首、又有方凤《仙华山招隐》诗一首、题“安阳韩性”之《题谢皋羽西台碑》诗一首、题“会稽唐肃”之《西台痛哭诗》诗一首;韩性诗之前又插入无署名(实为谢翱作)《登西台恸哭记》文一篇及张丁、方凤跋类文字各一。即便从诗词作品选的角度来看,此书也乖谬失伦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拿作者来说,据查考,属于南宋遗民的只有谢翱、方凤、梁栋、林德晹、王炎午等五人,其馀七人均为纯粹元人,这与书名中“宋遗民”的范围限制不合;拿文体来说,所选诗五十一首、词四首,加上文一篇,称它是诗歌选本、诗词选本或诗词文作品综合选本,都觉不妥,成了典型的四不象;拿编排来说,一人所选或多达二十七首或仅有一首,或集中排列或分见两处,题下或署名或不署名,署名中或有籍里或无籍里,词作或无词牌或无主题等,全无任何体例规范可言。如此莫名其妙而且文不对题的一个东西,四库馆臣居然把它列入史部传记类存目,岂非咄咄怪事。这是四库馆臣的严重失察之一。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一《史部·传记类·存目三》明代部分又有程书提要云:
    《宋遗民录》十五卷。明程敏政撰。敏政字克勤,休宁人,成化丙戌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事迹见《明史·文苑传》。此书前列王炎午、谢翱、唐珏三人事迹及其遗文,而后人诗文之为三人作者,并类列焉。七卷以后,则附录张宏毅、方凤、吴思齐、龚开、汪元量、梁栋、郑思肖、林德晹等八人。第十五卷纪元顺帝为宋瀛国公子,引余应诗、袁忠彻记以实之,至谓虞集私侍文宗之妃,说殊妄诞 ……
    将此提要与现存程书之最早刻本,即首有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程敏政《自序》、末有嘉靖四年乙酉(1525)其族裔程曾《书宋遗民录刻后》之《宋遗民录》十五卷加以对照,所叙内容和人物先后可说相当准确;唯一有点差别的地方,就是提要将原书各卷首以字行的人名还原成了本名,如原书第一卷首的人名“王鼎翁”,提要改称“王炎午”之类。
    进一步将程书和汲古阁本对照比堪(两书均被影印收入近年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分别在史部第87、88册),不难看出,除最后一页两行抄记类文字,汲古阁本所有内容、文字全见于程书。具体情况依次是:谢翱《冬青树引别玉潜》、《寄方韶卿》分见卷六唐珏录和八方凤录之他人唱酬题咏部分;方凤《悼陆君实》见卷十龚开录之他人唱酬题咏部分(龚开以撰有《宋陆君实传》知名);迺贤、李吟山、王学文三人作品见卷十一汪元量录之他人唱酬题咏部分;梁栋、林德晹、王炎午作品分见卷十二梁栋录、卷十四林德晹录和卷一王炎午录之遗民本人作品部分;黄溍、吴师道作品和方凤《仙华山招隐》见卷八方凤录之遗民本人作品和他人唱酬题咏;《登西台恸哭记》及二跋连同韩性、唐肃作品见卷三谢翱录之遗民本人作品和他人唱酬题咏。二书内容上的这种全面包含关系,使我们确信,不可能是程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了前代已有的《宋遗民录》之名,只能是要么程书完全“抄纳”了汲古阁本底本,要么汲古阁本或其底本完全“抄选”了程书。而从下面四种情况来看,真相只能是后者,而绝不是相反:第一,汲古阁本一些作品标题的缺残全同程书。如王炎午词无词题,仅题[沁园春词],程书亦如此;梁栋词《登凤凰台》词前缺词牌,程书也这样,但程书在词末空一行还有“右调”二字,“右调”以下数格被涂版。第二,汲古阁本成块内容如梁栋、林德晹各自作品,迺贤、李吟山、王学文三人作品,《登西台恸哭记》以下内容,其先后排序也和程书一模一样。如梁栋作品,汲古阁本依次收《大茅峰》、《金陵废宫》、《凤凰台》、《白鹭亭》、《雨花台》、《题寅叔小园》、《久雨小感》二首、《赠嘉兴徐同年》、《登凤凰台》、《金陵三迁有感》、《春日郊游和友人韵》、[念奴娇]《春梦》、《送李北山归健康》二首,共十五首;程书也是这样的排序,只是所收梁栋作品更多,有十九首,在《大茅峰》、《赠嘉兴徐同年》、《登凤凰台》、《金陵三迁有感》之后还分别有《四禽言》,《野水孤舟》、《黄葵》、《渊明携酒图》四首。第三,尽管汲古阁本半页8行,行19字的行款不同于程书的半页9行,行17字,但相同作品大字单行正文或标题加小字双行注释的内容、板式和具体位置,汲古阁本和程书同样一模一样。如《登西台恸哭记》,标题下另其一行有“《登西台恸哭记》者,粤谢翱之所作也”等139字的小字双行注释,大字单行正文第三句“明年别公漳水湄”下有“按:文公丙子七月开督于南剑”等80字的小字双行注释,后数句“其诗具在,可考也”下又有“按:戊寅十月文公引兵至潮阳”等62字的小字双行注释,等等,程书也无不如此。第四,程书刊刻在先,汲古阁本刊刻在后。
    由上可见,汲古阁一卷本《宋遗民录》,乃从十五卷本程书之遗民本人诗文选和他人题咏唱酬文字中任意割截、拼凑而来,沿用程书之名,再加上“洪武”云云印记的一部伪书。程书虽有遗民本人诗文和他人题咏唱酬文字,作品选的味道也很浓,但各卷前面有各人传记材料为之统帅,因此仍不悖其史书传记类总录之属“录”之本体,而汲古阁本一无任何传记文字,哪还能当得《宋遗民录》之名。这正如一棵树是树,砍下它的一些枝叶堆在一起,那就不叫树了。从程书《登凤凰台》词词牌被涂版,[沁园春]词缺词题,仅题[沁园春词],汲古阁本亦依葫芦画瓢,径题《登凤凰台》、[沁园春词],以及其它种种乖张失伦之处来看,这位作伪者要么素质极其低下,拙劣已甚而不以为拙劣,也无从改变拙劣;要么作风极其马虎草率,漫不经心,虽知拙劣已甚而听之任之。四库馆臣著录同名二书,不仔细辨别其异同关联,拿起一书翻到最后一页,见到“洪武”二字就以为是洪武间物,就以为比成化间撰成的另一书早,何其失察之甚!
    但是,说所有见过此书的四库馆臣都懵懂失察,那也冤枉。事实上,《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宋遗民录》提要共有三条,除上引二条,其卷一九一《集部·总集类·存目一》复有一条云:
    《宋遗民录》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矣。此本所录,仅谢翱、方凤、纳新(原本作迺贤,今改正)、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晹、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之作。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为郭落咯(原作葛逻禄,今改正)氏,为元色目人,与宋尤邈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欺也。
    显然,本条所指仍是汲古阁一卷本《宋遗民录》,只是这条提要撰写人这次所见可能已经残缺最后几页,或者太过粗心,所以原书所收十二人之最后两人韩性、唐肃和“洪武”云云的文字都未能看到。但他推断此书乃伪托售欺之物,却是不刊之论。
    一部《四库全书总目》对同一部书两次作出提要,而且取舍倾向几乎完全相反,其良莠驳杂、相互抵牾而缺乏协调,由此也可见一斑。
    提要还著录《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五集》本之《女红馀志》称,“明人已灼知其伪,毛晋乃刻之诗词杂俎中,失考甚矣” ,然则仅此一部丛书其伪已达五分之二。从所收《宋遗民录》一卷中何处大字单行正文,何处小字双行注释的板式和具体位置都雷同程书来看,毛晋所应承担的责任似又绝非仅仅“失考甚矣”而已。
    根据种种迹象判断,一再亲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各朝激烈的民族矛盾,以宣扬“君臣之义,截然有定”(《自序》语)为宗旨的程敏政编十五卷《宋遗民录》,才是现存第一部历史上一代遗民事迹之总录。尽管它有多种不尽人意之处,但无疑对清初诸遗民及其同人如李长科《广宋遗民录》、朱子素《历代遗民录》、朱明德《广宋遗民录》、黄容《明遗民录》等等相当一批著作的编撰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其发轫之功不可埋没。考察历史上一代遗民事迹撰录之始,显然不能以汲古阁本此书为据。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