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乐府诗集》明清校本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尚丽新 参加讨论

    校书由来己久,大约有书之始即是校书之始。在一部典籍的产生、流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校勘行为。《乐府诗集》一书亦是如此。《乐府诗集》的校本,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应是元至正年间彭叔仪校本,元至正刻本即据此而来。可惜找不到更多资料来了解元末至明末《乐府诗集》的校勘情况,从著录与传世状况看,《乐府诗集》校勘的黄金时期,是在明末和清代。今天还能清理出来的主要校本有:冯班校本,王咸毛晋校本、赵均校本,钱孙保校本,钦远游校本,陆贻典校本和劳权校本。当然上列仅是传世的较为重要的几个校本,实际上远不限于此,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所藏明修本上都有无名氏的校勘,由于学养所限,无暇顾及这些校本的研究,只好暂付阙如。下文即对这些主要校本一一评述,以阐明它们对于《乐府诗集》版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  冯校本
    (一)冯班和冯校本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常熟人。好藏书,以诗文名于清初。著有《钝吟杂录》、《定远集》、《钝吟诗文稿》等[1]。冯班是明末清初校勘整理《乐府诗集》和进行乐府研究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校勘、评析和研究三个领域内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冯氏《钝吟杂录》中对乐府、歌行相关的论述,学界公认为清代乐府研究的上乘之作。可惜冯氏对《乐府诗集》一书所作的校勘和评析工作却罕为人知。实际上,早在明崇祯年间,冯班即以钱谦益藏绛云楼宋本校元本,在时间上要早于毛晋。明末和清代的校勘家大都推崇冯氏校本,冯校本被辗转传抄、影响较大。校勘之外,冯班尚著有《<乐府诗集>评本》一书,此书己佚,从保存在清代劳权校本《乐府诗集》中的片鳞只爪来看,亦相当有价值。
    冯校本出于绛云楼宋本,今藏于上海图书馆的陆贻典校元本跋云:“冯子定远,向游牧翁之门,曾借校元本。”陆跋又引明末赵均跋云:“崇祯丁丑(1637)五月二日借海虞冯氏所对宋本订过。”可知冯校本应产生于1637年之前。毛晋、王咸以绛云楼宋本校勘《乐府诗集》在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晚于冯校本。冯校本自产生之后,在常熟一地辗转传钞,发生了较大的影响。正如陆跋所言:“邑之校是书者,多取衷于冯本。”“至他氏校本,多用冯本以勘元刻,取其按图之易,涉笔而已,良不能无遗脱。”陆跋中较为详细地反映出冯校本对明末赵均校本和清初陆贻典校本的影响,现将之钩稽而出,以编年的方式排列于下:
    明思宗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
    赵均借冯校本订过。“崇祯丁丑(1637)五月二日借海虞冯氏所对宋本订过”。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
    陆贻典借冯校《乐府诗集》订过。与友人孙岷自共校。“余少时同孙子岷自,从定远借校毛氏刻本。”
    清圣祖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
    陆贻典二次校勘《乐府诗集》,再参冯校本。“向借冯氏校本勘一过,距今已二十八年矣。顷从毛黻季借得亡友赵灵均冯校本,再勘,是正弘多,颇怪向时之粗略太甚也。”
    清圣祖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
    陆贻典三校《乐府诗集》,三参冯校本。“余既与捕季校入赵本。又从叶子石君,借得冯氏原校本,己失去前七卷,即其所存者,补赵校之阙。”
    冯校本以借阅传钞的方式发生影响。上文提到的赵均校本、陆贻典校本都以抄录冯校为主。此后,冯校在道光年间仍有流传。今存于上海图书馆的劳权校本《乐府诗集》可证。劳权曾用元本校勘汲古阁本,这个元本上即有“冯校”。劳权跋云“元版度旧校中有引冯校似钝吟校本”、“前所传旧校有称引冯校云云者,似曾见其本”,“旧校”指劳氏所借原陈棋芳藏元本之校记。(参下文劳校本)劳权得以参录冯校,说明冯校的流传和影响己不限于常熟一地(劳权主要活动在南京)。正是由于这种辗转抄阅,使得冯校在原本亡佚的情况下得以流传至今。
    冯校本自产生起至嘉庆、道光年间一直在常熟一地递藏。大约在1639年前后,它是冯班的藏书,据作于1639年的陆跋“庚辰仲冬朔,借定远本补勘毕”可知。1669年,此书已归叶树廉,且己失去前七卷,成为残册。作于1669年的陆跋云:“又从叶子石君,借得冯氏原校本,已失去前七卷。”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晚的记载冯校本的收藏状况的是陈揆(1780—1825)的《稽瑞楼书目》:“《乐府诗集》八册,冯氏校本”[2]。至于《稽瑞楼书目》所载之冯校本为冯氏原本,还是抄录本,已经不可得知了。总之,我们据文献记载所能推知的冯校本的递藏状况为:冯班→叶树廉→陈揆。
    (二)冯校本钩沉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冯校”,一是来源于陆贻典校本,二是来源于劳权校本。陆贻典跋云:“大要冯氏所校,即未能详,而确有可据,今用为主。俱用从朱笔,其余从青笔。以备考索焉。”“首七卷,冯本既失,聊取赵氏冯校本,朱笔勘入。”由是可知陆贻典校本上的朱笔校记即是冯校;由于冯校本的前七卷在陆氏校勘《乐府诗集》时已佚,所以这七卷的冯校是抄录赵均校本上的冯校而来。“余向怪初校之粗略,而逊赵本为美备。顷得冯本雕勘数四,方能悉举。赵校所及,亦才得其六七耳。余校此书,每本必至再至三,而于冯本尤不惮烦。”陆氏对冯校推崇备至,所录冯校应该是极为详细可靠的。而劳权校本上的冯校,通常都是劳氏在校记末尾注明了“冯校”。这样就可以根据陆校和劳校来复原冯校,以下即列举数条,以窥见冯校之大概(为便用查找,页数为中华书局点校本《乐府诗集》之页数):
    

    卷/页
    

    篇名
    

    宋绍兴本
    

    元本
    

    冯校
    

    陆校
    

    劳校
    

    2/25
    

    黑帝歌
    

    晨晷促
    

    晷
    

    宋咎误
    

    

    12/167
    

    迎俎酌献
    

    太山比赫
    

    比
    

    北
    

    

    13/193
    

    晋宴会歌
    

    听朝有暇
    

    有
    

    以
    

    以
    

    40/592
    

    李白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枯木
    

    鸟
    

    鸣
    

    鸣
    

    44/639
    

    清商曲辞小序
    

    辭典而音雅
    

    典
    

    曲
    

    曲
    

    47/693
    

    李群玉乌夜啼
    

    既非蜀帝魂
    

    魂
    

    魄
    

    魄
    

    51/745
    

    梁武帝桐柏曲
    

    參差列鳳管
    

    列
    

    别
    

    别
    

    51/747
    

    李白上云乐
    

    西海栽若木
    

    西
    

    四
    

    四
    

    通过对辑出的全部校记的分析比较,发现劳校所引冯校与陆校所引冯校二者有一定的出入,大抵陆校要详细一些,出校比劳校要多,但也有劳出陆不出的情况,下举几例:
    卷一《宋南郊登歌·飨神歌》“权火通”之“权”:“宋本作‘权’,恐与‘爟’通用。冯校。”
    卷三十《长歌行》古辞:“此本二诗,乐工合之以协长歌之声耳。严沧浪不读宋、齐诸书乐志,起为两篇,不知乐府多自如此也。冯校。”
    卷七六晋傅玄《何当行》“管鲍不世出”之“世出”,元本作“出世”,冯校作“‘出世’,恐是‘世出’。冯校。”
    卷八四《京兆歌》解题“常二辅是也”,王咸校作“三”,陆贻典本未出校,劳权引冯校“广汉为京兆,故呼冯栩、扶风为二辅耳。毛改三,谬。冯校。”
    卷八四《京兆歌》一例殊为奇怪,冯班校《乐府诗集》在毛晋、王咸之前,此称“毛改三,谬”,难道是冯班见过汲古阁本后又校?应该不是。因为陆贻典所引冯校中无此条。陆氏在1669年第三次校勘《乐府诗集》时,距离冯班辞世仅有两年,而冯校本此时已为叶石君所有;陆氏所见到的冯校本应该是冯氏最后的定本。“毛改三,谬”这条按语有可能是传抄时混入的他人的校记,总之,陆贻典所引冯校是确凿可信的,我们用以为主,劳权所录冯校仅作参考。
    (三)冯校本的价值
    冯校本在《乐府诗集》版本研究中的意义是:第一,它是绛云楼宋本复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绛宋研究的主要资料。绛云楼宋本己经亡佚,全赖冯班之校与王咸、毛晋之校得以部分保存。对绛云楼宋本的研究可以推进《乐府诗集》宋本的研究,突破只有一种宋本的传统看法。第二,它是研究王咸、毛晋校勘的参照。只有剖析比较二本,了解冯本略而精、毛本详而实特点,方可相互参照,不偏不废。在下文“王咸、毛晋校本”中我们将对比二本。
    二  王咸、毛晋校本
    (一)王咸、毛晋校本概述
    1639年,王咸、毛晋以绛云楼宋本校明修本,从而产生了汲古阁本的祖本。毛氏校书常延请名士,近人庞鸿文《常昭合志稿》卷三二《毛凤苞传》云:“藏书数万卷,延名士校勘。[3]”王咸大约就是这样一位名士。王咸(1591—1676),字与谷,一号拙庵。江苏常熟人。咸为毛晋友人,崇祯十五年(1642)为毛氏画《虞山毛氏汲古阁图》。[4]在校勘分工上,王咸完成了全书绝大多数的校勘工作。张金吾(1787—1829)《爱日精庐藏书志·续志》卷四云:“自卷一至卷六《朝日乐章》,毛氏子晋手校,卷末俱有子晋手识校勘时日,其《夕月乐章》以下则长洲王与公所校也。”[5]我们的统计与张氏相伺,由是可知毛晋仅校勘了目录和前五卷半,其余部分由王咸完成。
    全书共有毛晋、王咸校勘手识三十五条,毛晋跋一。分布于以下几卷之末:一、二、三、四、五、九、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三、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二、四十六、五十、五十三、五十六、五十九、六十三、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二、七十六、七十九、八十、八十五、八十九、九十二、一百。手识详细记载了校勘时日,以及校勘时的心态,偶有赏评,是研究汲祖本的宝贵材料。手识之外,卷末还有毛晋的跋,与汲古阁刻本之跋稍有出入。大抵刻本之跋更注意修饰文字,且加入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可谓抗行周雅、长揖楚辞,当与三百篇并垂不朽。”
    汲祖本现藏国家图书馆。藏印有:“毛晋秘箧”、“铁琴铜剑楼”、“瞿启科印”、“瞿启文印”、“瞿秉渊印”、“瞿秉清印”、“识字耕夫”,卷中还有“毛姓秘翫”、“汲古阁鉴定”二朱印。“毛姓秘翫”为毛晋之子毛表之藏印。表字奏叔,号正庵。毛晋第四子。[6]结合藏印与文献记载可推知此本的递藏状况为毛晋→毛表→?→张金吾→瞿镛→瞿秉渊、瞿秉清→瞿启文、瞿启科、瞿启甲→瞿凤起→国家图书馆。
    (二)毛晋、王咸校勘述评
    据卷一末毛晋识:“己卯二月望日,依宋版较正。”卷一百末王咸识:“腊月廿四日,灯下阅完。是夕爆声如雷。”可知二人从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二月至腊月共花了将近十个月校毕《乐府诗集》。正如毛晋跋云“手自雠正,九阅月而告成”。
    毛晋、王咸的校勘工作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排列绛宋本的异文。第二,偶有案断。为了便于分析,列举王咸、毛晋部分有代表性的校记于下。
    
    卷/页
    
    篇名
    
    傅宋本
    
    元本
    
    王、毛校
    
    冯校
    
    陆校
    
    劳校
    
    2/25
    
    黑帝歌
    
    晨晷促
    
    
    咎
    
    宋咎误
    
    
    13/193
    
    晋宴会歌
    
    听朝有暇
    
    有
    
    以
    
    以
    
    以
    
    36/530
    
    傅玄秋胡行
    
    回目流采章
    
    采车
    
    来车
    
    来车
    
    
    47/693
    
    李群玉乌夜啼
    
    既非蜀帝魂
    
    魂
    
    
    魄
    
    魄
    
    50/738
    
    李白凤吹笙曲
    
    李白
    
    李白
    
    沈佺期
    
    沈佺期
    
    
    59/861
    
    胡笳十八拍解题
    
    又有契声一拍
    
    声
    
    
    家
    
    家
    
    82/1155
    
    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火
    
    宋刻作少误
    
    
    
    84/1179
    
    刘琨扶风歌
    
    列列悲风起
    
    悲
    
    長
    
    
    
    90/1274
    
    李白横江词
    
    海鲸东蹙百川回
    
    東
    
    更
    
    
    
    94/1321
    
    刘禹锡堤上行
    
    长堤缭绕水徘徊
    
    水
    
    太
    
    
    
    显而易见,同出绛宋的冯校,与毛、王二人的校记是有一定的出入的。这表现在:首先,较之冯校,王毛之校更为详细。我们曾对全书做过一个详细的统计,从数量上来说,王毛校可能要比冯校多出一倍不止;其次冯出校王毛未出校的情况亦有,但不多,应属于校勘中的自然现象,校勘中人为的疏漏在所难免。惟王毛校倍于冯校这种现象颇难解释。清初陆贻典发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冯氏有据而王毛引据他书、忝加臆改是造成冯略毛详的原因,陆跋云:“大要冯氏所校,即未能详,而确有可据。”“惟毛氏刻本,亦出之牧翁宋刻,而与冯校往往不合。盖冯校失之略,毛校颇详,而未免引据他书,忝以臆改,宜其相去径庭也。”经过对王毛校和冯校的分析比较,我们否定了陆氏的说法,理由是:
    第一,陆氏此说建立在“毛氏刻本”与冯校的对比之上,毛氏刻本是以汲祖本为底本的付刻本,与汲祖本的差异很大,有较为严重的“忝加臆改”的倾向。
    第二,王毛出校、冯氏未出校者,可能有引据他书者,但更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引据他书的。我们在笺校《乐府诗集》的过程中,比较全面地接触了“他书”,诸如正史、野史、杂史、笔记小说、总集、别集等,即使将典籍亡佚的因素考虑在内,我们所涉及的“他书”的范围和数量也不会不及于毛晋、王咸。我们将王毛出校、冯氏未出校之处核之于“他书”,却发现这种异文常常是唯一的,它与各书都不相同。诸如卷八四刘琨《扶风歌》“冽冽悲风起”之“悲”,《文选》、《文选集注》、《艺文类聚》、《初学记》、《诗纪》俱作“悲”,唯有王咸出校为“长”。卷九十李白《横江词》“海鲸东蹙百川回”之“东”字,宋蜀本《李太白文集》、清缪曰芑影宋本《李翰林集》、元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丛刊影郭云鹏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鲍松刻影宋咸淳本《李翰林集》、清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文苑英华》、《万首唐人绝句》,俱作“东”,惟有王咸出校为“更”字。再如卷九四刘禹锡《堤上行》“长堤缭绕水徘徊”之“水”,宋绍兴本《刘宾客文集》、丛刊本《刘梦得文集》、《万首唐人绝句》俱作“水”,唯王咸出校为“太”。这些例子说明,王咸所出校的确实只能是绛宋本的异文。这更印证了绛宋是一个晚出的、舛误甚多的本子。
    第三,王毛出校、冯氏未出校还有一些其它情况,诸如王毛明确出校为“宋刻作某,误”者,在这种情况下冯氏不出校,可能是因为这些错误太过明显,如卷八二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之“火”字,王咸出校“宋刻作少,误”。再有卷十四傅宋本、元本皆作《上寿酒歌》,冯未出校,独王咸校为《王公上寿酒歌》,实则是根据目录本校得来,亦非据他书增改。
    总之,我们对王毛之校持肯定评价,我们认为,较之冯校,它更为详细地反映了绛云楼宋本的面貌。
    王毛校记除了详细地排列绛宋的异文之外,尚偶有按断,如最为常见的“宋刻作某,误。”此外,还有对显误者的判断,有时亦稍有考证。下列几例:
    卷六一曹植《当事君行》“好恶随所爱增”之“增”,王校曰“应作憎。”
    同上曹植《当车己驾行》“侍者打觞”之“打”,傅宋、元本俱作“打”,王校“应作行。”
    卷六二梁刘孝胜《妾薄命》“复传苏国妇”之“妇”字,毛晋明修本、丁丙明修本、陆贻典明修本作墨等。王咸补一“妇”字,出校为“宋缺臆补”。陆校作“宋本缺毛增妇。”
    同上唐李端《妾薄命》“市里共乘舟”之“舟”字,傅宋、元本俱作“舟”,王咸校曰“市里非可乘舟,疑作辀。”
    上述所列诸例亦同样证明王咸、毛晋的校记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绛宋本的原貌。
    (三)王毛校本的评价
    无疑,王毛校本在《乐府诗集》版本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用绛云楼宋本校过的,是复原绛云楼宋本的最重要依据。在绛宋亡佚的情况下,它与冯校就是绛宋研究的最宝贵的材料。第二,它是汲古阁本的祖本,是研究汲古阁版本系统的基础。可以说,它是绛宋本与汲古阁本之间的枢纽。
    王毛校本的底本虽然是一个无补版的明修本,但属于后期重印本,漫漶、断板现象比较严重,这决定了它会不可避免地保存底本的一些失误。用作对校的绛云楼宋本,是一个比现存的傅宋本晚出的本子,脱漏、讹变、臆改现象严重。毛晋、王咸二人的校勘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绛宋本的原貌,虽偶有按断,对绛宋的讹误稍有纠正,但要保留古本之真就必定要不可避免地保留绛宋本的诸多失误。绛宋本和明修本的版本价值在客观上决定了汲祖本的价值,也就是说,王毛校本是一个有先天缺陷的版本。
    虽然它是一个有先天缺陷的版本,但它出现在明末元本将亡的情况下,以宋本勘定,并且是为了刊刻而产生的一个校本,在其基础之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版本系统——汲古阁本系统。在《乐府诗集》流传的历史上,亦可谓功不可没。
    三  赵校本和钱校本
    (一)赵校本
    赵校本即明末赵均校元本。
    赵均(1591—1640),字灵均,吴县人。赵宦光之子。曾据家藏宋椠刻《玉台新咏》。[7]赵校本已佚,陆贻典在其跋中记载了赵校本的由来始末,并在其校记中保存了赵校。据陆跋所录赵跋“崇祯丁丑五月二日,借海虞冯氏所对宋本订过”,可知赵校本成于1637年。仍据陆跋“顷从毛黻季借得亡友赵灵均冯校本”,可知赵校本一度归于毛氏汲古阁,此后未见著录。赵校本出于冯校本,但与冯校本有出入。它所过录的冯校有阙失,陆贻典经过核对冯氏原校本,认为赵校所录冯校亦最多为原校之十之六七:“余向怪初校之粗略,而逊赵本为美备。顷得冯本雠勘数四,方能悉举。赵校所及,亦才得其六七耳。”但1669年时冯校本前七卷阙失,己非完璧,陆氏前七卷的冯校赖从赵校中辑出:“首七卷冯本既失,聊取赵氏冯校本朱笔勘入。”
    我们从陆校本中辑出赵校进行分析,发现赵校还有两个特点:第一,据他书改;第二,无版本依据的径改和臆改较多。如下表所列:
    
    卷/页
    
    篇名
    
    影傅本
    
    元本
    
    陆校所录赵校
    
    备注
    
    5/64
    
    唐祀昊天乐章雍和
    
    铿锵八音
    
    铿
    
    赵作鉴,误
    
    误改
    
    24/354
    
    祖孙登紫骝马
    
    侯骑陌楼兰
    
    陌
    
    赵改指,诸本俱陌
    
    英华、诗纪
    
    39/583
    
    鲍照煌煌京洛行
    
    古来兵歇薄
    
    兵
    
    皆,赵改
    
    玉台
    
    41/602
    
    李白白头吟
    
    一朝将娉茂陵女
    
    娉
    
    聘,赵改。冯仍娉
    
    径改
    
    41/610
    
    怨诗行解题
    
    卞和得玉樸
    
    朴
    
    冯仍朴,赵改璞
    
    径改
    
    61/889
    
    驱车上东门行古辞
    
    下有冻死人
    
    冻
    
    赵增陈
    
    文选
    
    70/998
    
    鲍照行路难之五
    
    今暝没山去
    
    山
    
    赵作尽,当误
    
    诗纪
    
    70/998
    
    鲍照行路难之六
    
    安能迭燮垂羽翼
    
    迭燮
    
    蹀躞,赵改诸无
    
    鲍参军集
    
    赵校本为我们提供了明末清初文人校勘《乐府诗集》的一个范例。它于冯校本的意义在于其保存了部分阙失了冯校。
    (二)钱校本
    钱校本即钱孙保校元本。钱孙保(1624—1671),常熟人,一名容保,字求赤。其父钱谦贞为钱谦益之从弟。《藏书纪事诗》卷四引周星诒语:“校雠精审,日读书夜必记于卷尾:某日读若干页;某日起某日竟,其勤如此。”[8]
    1667年,陆贻典二校《乐府诗集》时曾借阅钱孙保校本。“十二月十一日,又借钱求赤校本订过。”陆校保留的钱校总共不过十几条,过于零星,使我们无法对钱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幸钱校本尚存,只是随陆心源藏书流往日本。陆氏《仪顾堂续跋》卷十四“元椠郭茂倩乐府跋”云:
    《乐府诗集》一百卷,题曰:太原郭茂倩编次。前至正初周慧孙序,至元六年李孝先序。元椠本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卷首有“彭城”二字,朱文椭圆印;“钱孙保一字求赤”,白文方印;“秀水盛柚堂”,朱文长印。每册有:“盛百二”,白文方印;“孙保”,朱文方印;“钱氏校本”,朱文方印;“天启甲子”(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钱孙保生年),朱文方印。卷中朱笔皆求赤笔。[9]
    此跋中“彭城”、“钱孙保一字求赤”、“孙保”、“钱氏校本”、“天启甲子”为钱孙保的藏印,“秀水盛柚堂”、“盛百二”为盛百二(?1756—1774?)[10]的藏印。
    又《静嘉堂秘籍志》卷十二:
    元刊《乐府诗集》,有“钱孙保一字容保”白文方印、“彭城”朱文腰圆印、“钱孙保字求赤”白文方印、“孙保”朱文方印、“钱氏校本”朱文方印、“天启甲子”朱文方印、又有“钱兴祖印”白文方印。[11]
    钱兴祖,钱谦贞的族孙。《藏书纪事诗》卷四引《海虞诗苑》“钱兴祖字孝修,号幔亭。久馆京师,晚历边徼。年踰五十,以客死。”[12]
    据上《仪顾堂续跋》和《静嘉堂秘籍志》可知此书的递藏为:钱孙保→钱兴祖→盛百二→陆心源→静嘉堂;此书地域流传为:江苏常熟→浙江归安→日本。
    四  钦校本
    钦远游,常熟人,生平无考。我们仅能在陆贻典的跋文中窥见其蛛丝马迹。陆贻典第三次校勘《乐府诗集》时,曾借得钦氏以宋本校元本,即陆跋所云:“郡人钦远游,以廉价购得宋本。初未知其佳,自余倩毛子黼季物色嗟赏,遂秘不出。黼季郑重求假,扃藏愈固,仅得其所校元本。”陆贻典对钦远游以宋本所校元本的评价是:“视冯本倍略,且似错以毛刻,而杂引乱真、臆改失据。又岂能无流弊哉。余推其旬,本无意于存真去伪,止以塞一瓻之请耳。然且不敢轻废。”对于钦校本,我们亦采取陆贻典的“不敢轻废”的态度,将陆校本中的钦校辑出,对钦校本进行部分的复原。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复原钦校本来研究钦宋本。
    (一)钦校复原
    我们共从陆校本中辑出钦校五十七条,对之做了分类统计。做这样一个统计的目的是:第一,判断钦宋本是否存在;第二,如果钦宋本存在,判断钦本与绛宋、傅宋的关系;第三,检验陆贻典对钦校本的评价。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绛、钦、傅相同十五条
    第二,钦同傅宋不同绛宋十六条
    第三,钦同绛宋不同傅宋四条
    第四,钦同汲古阁初刻本且与绛、傅不同者六条
    第五,钦与傅、绛、汲古阁初刻本都不同十三条
    第六,三条无法判断。对于傅宋亡佚的部分,无法判断钦宋与傅宋是否相同。
    (二)钦宋复原分析
    根据前三个统计,我们认为钦宋本存在,且可能是一个与傅宋较为接近的本子。陆贻典由于没有见过傅宋,仅从冯校、王毛之校中窥得绛本之貌,故而对钦宋本持较重的怀疑态度。
    陆贻典对钦校本的评价中还提到了“错以毛刻”的问题,所谓的毛刻,指的是汲古阁初刻本。陆贻典、钦远游校勘《乐府诗集》时,汲古阁系统的第一、第二次校改本尚未产生。钦校本与汲古阁初刻本相同与他本不相同者六条,由此看来,钦校本确实参考过汲古阁初刻本,确如陆氏所言“错以毛刻”。
    陆氏认为钦校本还存在着一个“杂引”、“臆改”的问题,在钦本与诸本都不同的十三条中,有一些明显是据他书而改,有一些是径改,还有一些来历不明。这都说明钦远游在校勘过程中,参校他书成份相当重,且可能确有臆改。
    因此,对于钦宋本和钦远游校宋本,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钦宋本存在,且与傅宋本极为接近。
    第二,钦校本参考了汲古阁初刻本。
    第二,钦校本喜引他书。
    五  陆校本
    (一)陆校本概况
    陆校本即陆贻典汇校元本。陆贻典(1617—?),字敕先,号觌庵,清常熟人。毛扆之岳父。精校审,富收藏。与冯班、叶树廉有无通假,勤于迻录。《藏书纪事诗》卷三引黄廷鉴《爱日精卢藏书志序》“吾邑藏书,绛云之后,尚有汲古毛氏、述古钱氏羽翼之者。叶石君、冯己苍、陆敕先诸君子相互搜访,有亡通假。故当时数储藏家,莫不以海虞为称首。”[13]
    陆氏原校本现藏上海图书馆,著录为:“《乐府诗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郭茂倩辑。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16册。清陆贻典批校,清陆贻典跋。14.722.5,11行20字,白口(按:应为细黑口),三鱼尾,左右双边。目录及卷95配有清抄页。”
    藏印:“顾广圻印”、“思适斋”、“顾涧藏书”、“陆贻典印”、“余园藏书”、“品禺轩主人长寿”、“高阳博明珍藏图书”、“高氏校阅精抄善本印”。“顾广圻印”、“思适斋”、“顾涧藏书”三印为顾广圻藏印。“高阳博明珍藏图书”应为许厚基藏印。其它“余园藏书”、“品禺轩主人长寿”、“高氏校阅精抄善本印”,不知为谁氏之藏印,俟考。据藏印可知其为陆贻典、顾广圻、许厚基递藏。再据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十九之王颂蔚标注《乐府诗集》:“刘泖生有元本,陆敕先所校,顾涧薲旧藏。”[14]可知此书曾归刘履芬。傅增湘跋宋本《乐府诗集》“忆癸丑、甲寅(1913年)之间,厂市见陆敕先所临冯定远校本《乐府诗集》……陆校本为袁寒云公子所得”,[15]则又归袁克文(1891—1931)。可见陆校本的递藏大致为:陆贻典→……→顾广圻→……刘履芬→……→袁寒云→……→许厚基→……→上海图书馆。
    陆校以传抄的形式在藏书家中流传。就我所知,清代及近现代过录陆校者至少有三家。第一家,无名氏。劳权校汲古阁初刻本所用的元本上有陆校,如劳跋所言“此用元至元刊相□本,又以陆敕先校本覆勘,敕先殆亦据元本也。”“元版度旧校中有引冯校似钝吟校本。陆敕先校同上似亦据元版。”劳权虽参陆校,却并不注出某为陆校,所以从劳校本上分辨不出陆校。第二家,傅增湘。傅氏《藏园群书题记》卷十八“昨岁见寒云主人收得陆校此本,……从主人假陆校原本移录,十许曰而毕。”[16]第三家,邓邦述。邓氏《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卷七“己未之岁,江安傅沅叔同年借得陆敕先手校《乐府诗集》以元刻本过校,丹黄凌厕,限日而毕。余欣羡不己,即出余所藏元本假以过录,不能如沅叔之敏也。”[17]传世三本,陆校本原书藏上海图书馆,傅增湘过录本及邓邦述过录本藏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二)陆校本分析
    陆校本的底本是一个无补版的明修本。陆贻典校勘此本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校本,二是对校的其它版本,且以校本为主。它所参用的校本有:冯校本、赵校本、王咸毛晋校本、钱校本、钦校本。对校的其它版本有:诸校本的底本、诸校本的抄补、嘉靖补版本、汲古阁初刻本。诸校本的底本大抵都是明修本,但明修本与明修本之间由于修补重印时间不同,在内容上亦稍有差异,陆校颇详,对于此种差异亦有反映。汲古阁初刻本在陆校中称为“毛刻”或“毛氏刻本”。陆氏批校用朱、青、黑三色,朱笔所出为冯校,蓝笔所出为赵校、王毛校、钱校、钦校,即如陆跋云“大要冯氏所校,即未能详,而确有可据,今用为主,俱用从朱笔,其余从青笔。”墨笔所出则多为陆氏自己的按断。
    陆氏校勘《乐府诗集》,可谓用力颇劝,用心良苦。他不殚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校勘。现将陆氏三次校勘的过程略加描述。我们所依据的主要是陆贻典的跋,陆跋有三篇,分别作于1640年、1667年和1669年。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陆贻典二十三岁,第一次校勘《乐府诗集》。他与友人孙江从冯班借得冯校本,用以校勘刚刚问世的汲古阁初刻本。陆跋中记录这次校勘活动的内容有:1640年的陆跋“庚辰仲冬朔,借定远本补勘毕。敕先识。”1667年的陆跋“向借冯氏校本勘一过,距今已二十八年矣。”1669年的陆跋“余少时同孙子岷自,从定远借校毛氏刻本。距今己三十年矣。随以其时稍校此本。亦都不记忆也。”庚辰即1640年,“距今三十年”,“今”为康熙八年(1669),故三十年前应为1639年,可知陆孙二人此次校勘历时将近一年。
    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陆贻典五十岁,二次校勘《乐府诗集》。陆跋所谓:“顷从毛黼季借得亡友赵灵均冯校本,再勘,是正弘多,颇怪向时之粗略太甚也。此书毛氏刻本远胜元本,惜乎世无有识之者。丁未季冬七日,贻典识。”“丁未十二月十一日,严寒中又借钱求赤校本订一过。敕先。”可见这一次校勘陆氏所参的主要是赵校本和钱校本。
    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年),陆贻典五十二岁,三校《乐府诗集》。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校勘。此次校勘的参校材料有:叶树廉所藏冯校本,赵校本,钦校本,王咸、毛晋校本。“庶几诸本俱列,以冀少存宋刻之面目也。校毕,重汇粹诸家,附入此本。”陆氏此次校勘用力更勤“余校此书,每本必至再至三,而于冯本尤不惮烦。”通过这次校勘,陆氏建立了各校本的认识和评价:第一,对冯校本的认识和评价。“大要冯氏所校,即未能详,而确有可据。今用为主。”第二,对赵校本的认识和评价。陆氏在1667年借校赵本时,用赵校所录之冯校订正自己第一次校勘,“是正弘多,颇怪向时之粗略太甚也”,认为赵校是“美备”的;但经过冯校本与赵校本的对比,发现赵本亦有疏漏,“赵校所及。亦才得其六七耳”。第三,对钦校本的认识和评价。“视冯本倍略,且似错以毛刻,而杂引乱真,臆改失据。”第四,对汲古阁初刻本和王毛校本的认识和评价。“惟毛氏刻本,亦出之牧翁宋刻,而与冯校往往不合。盖冯校失之略,毛校颇详,而末免引据他书,忝以臆改,宜其相去径庭也。”
    (三)陆校本的价值
    陆贻典校勘《乐府诗集》,尤其是第三次校勘,是典型的清代校勘家的校勘。清人特别讲究校勘,他们一般会遍搜宋元旧椠,精心校对,订正讹误。推究陆氏校勘《乐府诗集》的目的,正如其跋所言“庶几诸本俱列,以冀少存宋刻之面目也”,目的是求得古本之真。所以他采用的方法是广参诸校,排列异文,而少于按断。这样,陆校本在客观上成为记录明末清初《乐府诗集》版本流传状况和明末清初常熟文人校勘《乐府诗集》的“实录”。这正是陆校本的最高价值所在。具体来说,陆校本的“实录”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陆校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冯校。冯校是进行《乐府诗集》版本研究相当重要的材料,它是绛宋本研究的基础。冯氏原校已佚,保存在劳校本的冯校仅有片鳞只爪,且似有造伪之嫌。只有陆校本中保存的冯校最为真实可信。
    第二,陆校保留了钦校,为钦宋本研究提供了惟一的材料。由于钦远游的秘藏不借使得钦宋本不仅在当时未能发挥影响,且后来湮灭无闻。钦宋的蛛丝马迹都是通过陆校本保存下来的。我们对钦宋本的研究是建立在陆跋关于钦宋的叙述和陆校所引钦校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陆校客观地记录了明末清初常熟文人校勘《乐府诗集》的状况。它是研究常熟派藏书家校勘《乐府诗集》的重要资料。它几乎汇集了常熟文人的主要校勘成果——冯校,赵校,钱校,王毛校,钦校。可以说,如果没有陆校,冯校、赵校、钦校就不会流传至今。陆氏对诸家校本的评价,诸如冯校略而有据、王毛校详而多改、钦校杂引臆改、其它取冯校者多有遗脱等等,虽不一定为确当,但为我们提示了许多线索,启发了我们的思路
    第四,陆校本展示了明末清初《乐府诗集》诸版本的流传状况。陆氏就其力所能及,收集了他所见到的所有版本:无补版的明修本、有补版的明修本、汲古阁初刻本。他详细地记录了各本的差异,甚至对因修补重印时间前后不一而造成的明修本的差异和讹误亦有反映。他描述了元本缺版处抄补的流传状况:“若元本经久缺板,抄补诸幅,焉乌帝虎,人殊家异,尤无可据,求其定本则又难之难者矣。”并在其具体校勘过程中详细地列出各家抄补的异文,为我们研究元本的流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还反映了清初《乐府诗集》的刊刻流传状况——汲古阁本尚不为世人所识,通行本仍为元本。“此书毛氏刻本远胜元本,惜乎世无有识之者。”此外,通过冯校、王毛校和钦校,陆校本还反映出绛宋本和钦宋本的流传状况。可见,陆校本或详或略地展示了明末清初《乐府诗集》的宋本、元本、汲古阁本系统内部诸版本的流传状况。
    第五,陆校本是研究汲古阁本《乐府诗集》的一个重要参照。陆贻典对王毛校本和汲古阁初刻本都给以相当的关注。汲古阁初刻本刚刚问世,陆氏就以冯校本校之,后来又从毛表处借得王毛校本作为参校本之一。陆氏对汲古阁校刻《乐府诗集》有褒有贬,既认为汲古阁初刻本远胜元本,又认为它有引据他书、加以臆改之弊,故而在实际校勘中以冯校为主,王毛校和初刻本都用以为辅。我们在陆氏的基础上,更严格地区分了王毛校与汲古阁初刻本,对二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从而能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此外,我们还利用陆校中所引的“毛刻”、“毛氏刻本”,推得汲古阁一次、二次校改本都产生于陆氏康熙八年第三次校勘《乐府诗集》之后。
    总之,陆贻典以其实事求是、客观审慎的校勘态度为我们保存了一批《乐府诗集》版本研究的珍贵材料。
    六  劳校本
    劳校本即清劳权以元本校汲古阁初刻本。劳权(1818—1861?),浙江仁和(杭州)人,字平甫,又字衡子,号巽卿等。精于校雠之学,所校有《元和姓纂》、《大唐郊祀录》、《北堂书钞》等,引证博而精,世称善本。我们所见的劳权校《乐府诗集》亦是如此。
    劳权校评《乐府诗集》集中在1843年和1853年两年中,大致1843年为校勘阶段,1853年为点评阶段。我们以编年形式来描述一下这一过程,所据为劳跋。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
    劳权借读曲楼本传校,六日始毕。
    咸丰三年(1853)三月一日至十五日
    “从知不足斋捘得池上草堂摘录钝吟老人《〈乐府诗集〉评本》一帙,度录一过”。
    咸丰三年(1853)三月二十八日
    “覆审,并录池上草堂题识,不知其为谁氏,当候访问得之。”
    咸丰三年(1853)四月中旬,癸丑
    “用《玉台》、《才调》二集中乐府覆勘,传其评点,以绿笔别异,阑下以朱规记别。”
    在《乐府诗集》诸校本中,劳校本无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校本。以下我们先分析劳权校本的校勘状况。
    劳校本校勘分析
    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劳权用元本相校汲古阁初刻本。他所用元本的来历可以考知者有:
    第一,劳权借校元本的递藏状况。据劳跋可知,这一元本“卷尾署‘子寿’款,卷端有‘陈祺芳印’、‘字子寿’两印;又有‘一字延年’一印’,可知其本为陈祺芳的藏书,但陈氏为何人?劳权未能考得,我们亦未查出,仅能存疑。再据劳跋“借读曲楼本传校”可知,陈氏此书归读曲楼,读曲楼为何人之藏书楼或别号,我们亦未考知,仅可推断其应为与劳权同时同地人。综上可知,劳权借校的这一元本的递藏状况略为:陈棋芳→读曲楼。
    第二,劳权借校的元本上有冯校和陆校。劳跋云“元版度旧校中有引冯校似钝吟校本”,“陆敕先校同上似亦据元版”。对于冯校,劳权一般在校记之末注明“冯校”,但陆校则未注出。参上文“冯校本”和“陆校本”中谈过了。
    第三,劳权借校的元本上还有毛房的校记。卷八六《得体歌》之“得”上有一条校记:“得,音近谪,丁纥切;体,音董。(冯校)《佩觿》:玄宗朝引船歌云‘得(丁纥翻)董纥那也,纥那得董邪。河裹船车闹,扬州铜器多。’扆按此‘得’音丁纥翻,‘体音董’。后下条是毛斧季校。冯‘体’。”莫非是冯校本后归汲古阁,毛扇又加校勘?还是毛扇校本亦有流传?亦或是汲扇本的底本?可惜证据不足,无法推知。
    第四,劳氏还过录了借校元本上的题识。如目录终“丙戌十一月二十日灯下借陆救先本覆勘一过。”卷三末“二十一日侵辰校一二三卷。”卷五五末“此本在兹所校丙戌腊月覆勘一遍。”“原校此本四一至五五。”由这些题识可知这个元本校勘于丙戌年,从陆校产生的1669年至劳权校勘的1843年,其间共有三个丙戌年,1706年、1766年和1826年。至于是哪一个丙戌年,这些题识又出于何人之手,由于材料匾乏,都不可考知了。
    劳权校勘所用的底本是一个汲古阁初刻本,此本原是余怀的藏书。其上旧有校记,劳权以“别校”称之,“别校,此本元有校字,与旧板元版不合者,注别校二字以别之。”此“别校”不知何人所为,经过分析,这些“别校”无版本依据,可能是据他书而来。现录几条:
    1.卷四五晋宋梁辞《上声歌》“新衫绣两端”,诸本皆作“两”,别改作“裲”。
    2.卷八八《后汉桓帝初京都童谣》解题“至延熹末”,汲古阁初刻本误刻作“廷”,别改作“延”。
    3.卷九十于鹄《公子行》“少年初拜太常秋”,诸本皆作“常”,别改作“长”
    4.卷九七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天宝末年时世妆”,诸本皆作“世”,别改作“势”。
    劳校本产生在道光、咸丰年间,那时的通行本是汲古阁二次校改本。重视版本的劳权偏偏收得一个“毛氏元本”——汲古阁初刻本。初刻本的臆改讹误非常严重。故而劳权又据元本来改正汲古阁初刻本。虽然订误甚多,但意义不大,因为这种工作在汲古阁一次校改本那里己经完成,且当时通行的二次校改本远胜元本。劳权校勘的真正意义在于所参用的元本旧校透露出的关于冯校、陆校、毛扆校的信息,为《乐府诗集》的版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线索。
    结论
    传世或有记载的较为重要的《乐府诗集》的校本,按照出现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作产生于明末清初和清康熙以后两个时段,且集中产生在前一时段。明末清初的校本有冯校本、赵校本、王毛校本、陆校本,清康熙以后的校本有劳权校本。从地域上来说,除了劳权校本,其它集中产生在常熟一带,这是因为明末清初的常熟荟萃了一大批优秀的藏书家,当时常熟书籍事业之盛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而且,钱谦益绛云楼宋本的出现和毛氏汲古阁本的刊刻也是刺激常熟文人校勘《乐府诗集》的直接原因。
    这些校本在校勘的目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或以求古本之真为目的,详细排列各本异文而不断事非;或以求事实之真为目的,多据他书改底本。各本出校详略不同,校勘价值亦高下不一。我们并不把评断各校本的优劣作为校本研究目的,我们更看重的是它们的史料价值,看重它们为《乐府诗集》的版本研究提供的材料和线索。这样一来,冯校本、陆校本和劳校本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正是这些校本提供的材料帮助我们复原了绛宋和钦宋,使我们比较细致地了解到明末元本的流传状况和汲古阁校刻《乐府诗集》的诸多细节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2]陈揆.《稽瑞楼书目》[M].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册第61页.
    [3]庞鸿文.《常昭合志稿》.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
    [4]《藏书纪事诗》卷三.第316页.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第181、274页.谢巍.《中国画学家著作考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434页.
    [5]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续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清人书目题跋丛刊》本.第699页.
    [6]《藏书纪事诗》卷三.第310页.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70—272页.潘天祯.《汲古阁主人毛晋诸子生卒年试考》[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6期.第49—51页.
    [7]《藏书纪事诗》卷三.第287页.
    [8]《藏书纪事诗》卷四.第341页.
    [9]陆心源.《仪顾堂续跋》[M].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第41页.
    [10]郑伟章.《文献家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62页.
    [11](日)河田罴.《静嘉堂秘籍志》[M].日本大正六年(1917)日本静嘉堂铅印本.
    [12]《藏书纪事诗》卷四.第342页.
    [13]《藏书纪事诗》卷三.第329页.
    [14]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90页.
    [15]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15页.
    [16]同上.
    [17]邓邦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M].1929年江宁邓氏刻本.第32页.
    [18]《藏书纪事诗》卷六.第673页.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1月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