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80后”作家的文学狂欢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聂茂 参加讨论
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充分利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文学报刊和图书的平面静态结构,展现出立体的、网状的、多维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亦动亦静的文学景观。网络平台为作品的及时发表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确立了创作者的主动地位,削弱了传统文学报刊论资排辈和层层把关的控制,极大地激发了网络写手的创作积极性和阅读针对性。每个网络写手都是作者、编辑、刊物主编和读者。只要家里有一台电脑,你就是一个潜在的作者,一个有个性的编辑和一个有想法的主编,同时还是一个有效的读者。即便没有电脑,你也可以去网吧将写作、编辑、出版和阅读合而为一。
    正因为此,“80后”作家的作品很少通过文学报刊与读者见面,他们要么通过网络发表作品,要么直接出书面对市场。网络文学跟星光大道和各种选秀赛相类似,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努力满足年轻一代的欲望和想像,推出一个又一个民间神话。网络为“80后”作家的集体表演提供了众声喧哗的舞台,“80后”作家为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提升了品质和人气。这一批作家有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先天的优势,而教育的优势和读者群的优势尤其明显。就前者来言,“80后”作家都受过正规的良好教育,大多是在校学生。他们善于从成长过程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敏感地捕捉点滴的珍贵体验,在生活和创作中不断磨砺自己。就后者而言,他们拥有较为固定的读者群——中学生。中国家庭绝大多数都是核心家庭,即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核心,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觉得读书比什么都强,因而在购卖图书上舍得花钱。
    与此同时,“80后”作家没有把未来和理想、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作为自己的日常消费,而是尽可能满足当前利益的需要。他们不仅为市场写作,更为自己的性情写作,为心灵冲动写作。他们不注重写作背后的意义,写作的本身就成为意义。在他们的作品中高端价值逐渐地被淡化、削弱、遗忘乃至丧失,表现更多的是机智、幽默、调侃、叛逆精神,淡化崇高理想,消解宏大话语。意义的隐遁和消解成为“80后”作家文化镜像的一个缩影。
    网络文学何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80后”写手以及庞大的“80后”甚至年纪更小的读者群体?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因素?可以说,网络平台在积极寻找“80后”作家,而“80后”作家也在努力寻找网络平台。网络是个容器,一个大染缸,它需要强大的内容,最好是精彩的内容。网络的磁力和“80后”的精力在文学魅力的感召和市场擎力的驱动下交融一起。“80后”作家很少有人一开始就有商业意识,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自信,自信到可以靠写作来维持生计。与其说他们后来的商业意识是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造成的,不如说是书商和市场本身的要求造成的。与其说他们要靠写作谋生,不如说他们希望通过网络写作发泄自己过多的精力和压抑的情感。他们有着很大的压力,虽然物质生活远远强于他们的前辈们,甚至比起70年代的作家来说,他们也有着自己不利的一面。但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这种竞争为成长中的他们带来的精神压抑是不言而喻的。网络为他们逃避现实提供了捷径,网络又为他们走向世俗的成功提供了平台。
    从社会因素来看,他们成长的物质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些孩子大多数家庭有电脑。网络写作客观上为他们实现梦想创造了条件,这也催生了“80后”甚至“90后”作家的早熟。他们还来不及准备,就被市场推了出去。他们的青涩他们的苦恼他们的挣扎等都是原生态的。他们的写作是私密性的,是日记式的,是流水作业。他们不要文字的含蓄,不要微言大义。他们写火车就是火车,写水井就是水井,绝对不会把火车当成时代的象征,把水井当成母亲或故乡的代名词。他们的“网络体”最开始就是简单地为自己记事,后来发展进入到公共空间。网络文学的纸制版出来后,又成了大众消费品。他们的作品可以是可口可乐,可以是口香糖,可以是玉米棒子,但绝对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欲说还休的婉转。他们要直接不要含蓄,他们要享受不要思考。他们为了表达的方便,甚至将传统的汉字简化,生造许多网络词语,他们能够在网络世界或网络写作经验中流行。他们以流行的方式逼迫瞧不起他们的大人们正视他们。他们不要向导,不要教化,他们要摸索,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是从网络出发,带着强烈的草根意识。他们追风潮,在意点击率。因为点击率是商品的潜在信号,点击率越高,由纸质媒体出版的可能性越大,赚钱的希望也就越大。“80后”作家出版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人买的,这些人虽然没有购卖能力,但他们背后是强大的有购卖能力的父母群。有人买书,当然就得有人卖书。有人买书,当然就得有自己的代言人。于是,一大批署着古怪名字的“80后”作家群便应运而生。这究竟是文学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显而易见,网络写作、数字阅读的模式对未来整个文学生态与出版环境都带来强大的冲击与影响。
    据《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长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1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7%,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109.7万和69.4万,分别比去年增长了67.7万和2.5万。网上阅读越来越成为大众取代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和分享快乐的生活方式。按照美国学者的标准,一种媒体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20%以上,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作为大众传媒的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计算机网络仅仅用了5年。网络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水平和交互性等特征,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的人们还只是刚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所蕴涵的巨大潜能,还只是开始寻找释放这种能量的生活方式。就文学创作、出版和阅读而言,互联网的应用必将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表层向深层转移,直至抵达人类生活的中心。时势造英雄。“80后”作家及其更年轻一代的写作者将承担着历史赋予的责任,他们在努力实现个体精神飞翔的同时,集体灵魂的皈依决定着网络文学的品质和境界。
    总之,在网络文学的大众狂欢中,“80后”作家已经作出了精彩的表演,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镜像。过于赞美和过于鄙夷都不是理性的做法。重要的是对话与交流,即传统文学作家与网络文学写手要加强沟通和理解,要充分认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当代中国文学才能真正走向共生,实现繁荣。
    原载:《文艺报》2008-7-10
    
    原载:《文艺报》2008-7-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