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涌现出大批有影响的戏曲新作,展示了新时期戏曲创作的实绩,也带来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其中两出戏对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义,这就是江苏昆剧团演出的《桃花扇》和安徽黄梅戏一、二团合演的《徽州女人》。 《桃花扇》是改编的传统剧目。改编首先梳理了剧情脉络,删除侯方域李香君周围的陈贞慧吴应箕及卞玉京寇白门等人,使剧情高度集中于侯李二人,突出以男女爱写亡国情的主题。其次将史可法的戏推到前台,他和侯方域反对拥立宏光失败,清兵南下,福王出逃,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史阁部投江,侯朝宗出家,写出昏君佞臣当道,文臣武将回天无力的满腔悲愤。这段戏处理得简洁悲壮,一杆旌旗,几束追灯,营造出一种历史纵深感,白龙驹追随主人赴难,更突出悲怆气氛。侯方域追至江边,大段吟唱后一褪戎装而露出玄服,将出家转折处理得清晰形象,很有创意。然而,这出戏编得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在此剧的结尾处。 孔尚任原剧以张道士喝断情缘,朝宗香君双双出家为收煞,表现的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国破家亡、世事沧桑、人生如梦、不如于归的出世思想。欧阳予倩改编的《桃花扇》,以侯方域降清入仕,李香君怒斥其行并碰阶自尽来结束。对侯方域“为了你,我不能死”的辩解,李香君毅然说:“我为了你,死也不闭眼!”“我死了,把我化成灰,倒在水里,也好洗干净这骨头里的羞耻!”体现的是反对投降主义,崇尚忠贞气节的彻底革命精神。这两种结局,对突出各自主题,都有妙用。然而江苏昆剧团的《桃花扇》,恰如鲁迅在给黎锦明《尘影》作序时称道作者的话,在结尾处给我们“喝了一口好酒”。 结尾“余韵”一场,安排在侯方域出家的寺庙前。苏昆生和李香君为寻找侯公子路过此地,在寺前小憩,昆老持琴调音,香君应声唱起《牡丹亭》。侯方域蓦闻此声,不由步出寺外随声应和,意识到是香君时,更惊喜莫名,急趋山门正欲开启,忽听到门外对话———香君闻声先疑为侯生,但苏昆老不信,香君转忆起侯君的壮士胸怀,家国抱负,认定他此刻必驰骋沙场,岂肯苟安山野,终于否定疑念,决定继续启程,追随心中英雄而去。侯方域听到此时开门手落,万念俱灰,心潮难平,步步后退,与香君形成极具张力的反向运动。此时,一直作为幕后背影的巨大扇页突然断裂,惊心动魄的裂帛声中,透露出二人爱情结局,并带来“国破山河草木惊心”的沧桑感。 在形式上,这个结尾妙用了戏曲虚拟布景的传统手法,让两个朝思暮想的离散情人相聚在一堵假山门前,给表演留出充分的阐释空间,尤其是槛内知情的侯方域,要在静态中展现内心剧烈的感情波澜,为演员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著名昆剧小生石小梅就将这段戏表演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在意寓上,则通过咫尺天涯的距离,将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退隐与抗争、挣扎与无奈、闭门思与开门行等等人生选择,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人思考乱世中个体生命的多重抉择。这个结局不像孔尚任原作那样消极,也不像欧阳予倩改作写侯方域降清外化侯李二人的矛盾冲突,而是深入人物内心,并列侯李二人都有存在理由,但又截然不同的生命选择,体现的是生活本身的丰富复杂。最关键的是,这个结局跳脱前两种收煞只有惟一价值取向的封闭处理,开创一种开放式结尾,使这个传统剧目摆脱陈旧框架,霍然向现代性洞开,这种开放意识、批判意识和反省意识,完全是现代人体验,它将传统剧目与现代体验接轨,使我们联想体悟到人生随时在进行的种种两难选择,这个在爱情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交汇点上恰到好处的结束,令人欲罢不能地久久回味。 和《桃花扇》改编传统剧目不同,《徽州女人》是用非常现代手法策划创新之作,其产生过程极具戏剧性———著名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有感于著名画家应天齐一组版画,认为“这样美的环境中应该有一个同样美的故事”,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执笔创作并导演了这部戏。陈薪伊声称,她特别想做的是:“把戏剧尽量归到对人的审美的地位上,把它所负载不了的那部分担子暂时卸下来”[1],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出淡化情节的、“唯美的、象征的”[2]戏。全剧分“嫁、盼、吟、归”四幕———一个俊俏的小妹欣喜地嫁到她曾瞥过一眼背影的读书郎家中,代拜天地的却是小叔,反对包办婚姻的丈夫逃走城里,临行前剪下发辫被新妇要了去做伴。二幕时已过了10年,外出人毫无音信,公婆想为儿媳另觅他人但议而未决,女人想外出寻夫然不了了之,此时信报丈夫当了县长,满心欢喜的女人重坐嫁床盼夫回返,族亲们却得知男人已在外娶亲生子,公公为此气得猝亡。三幕时已过了20年,公婆都命丧黄泉,明白真相的女人“无孝尽无人盼”,开始春心难耐并蒙发死念。小叔送儿给她做养子,女人找到活下去的支柱。四幕时已过35年,宦海沉落的男人携妻还乡,女人平静地洒扫庭院悉心安置,男人请教这从未谋面的女人是谁,答曰“我是你伢子的姑姑”。 陈薪伊确实是艺术感觉极好的导演,舞台场面美仑美奂。韩再芬吸取流行唱法特点略带沙声的唱腔极为迷人,形体动作则是广泛借鉴芭蕾舞、民族舞蹈等,设计得丰富而富于表现力。我同意专家的看法,这部戏“形体语言的开发,在黄梅戏表演史上当属空前”[3]。尤其结尾处女人从长长的石板路摇曳生姿姗姗走来的镜头,令人过目难忘,是寓意深远,余味无穷,具有历史纵深感的设计,堪称可圈可点的舞台创意。然而惟其如此,剧作在文本创作上的许多根本性缺陷,则显得非常刺目。 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剧情构设有许多明显的漏洞,男人仅仅因为包办,连新妇一面都不见即背井离乡已属离奇,离家10年音信杳无也不合情理,“远近闻名的孝子”在父母双亡后竟不回来奔丧更不可思议,其出走———不归———还乡之间,缺乏逻辑关系。从女人的角度看,只见过一个背影就痴心不改,等了10年后公婆认为外出的人已死主张她另嫁,她却说“死了我也等,不做媳妇做女儿”,在对方完全无视她存在的情况下,一等就是35年,也很难想像其心理依据。实际上,这是个非但没有冲突,甚至没有对立面的戏———男人的出走,按女人的说法,只是因为没有看到她,“看到了他就不会走了”。而家中公婆慈祥,小叔讲理,邻里和睦,族亲友善,大家都为她好,是谁造成这个悲剧?原因不明,肇事者缺失。 主演韩再芬认为:“这女子被一种信念支持着,……这信念就是爱与美。”“爱就包含着一种牺牲的精神,甚至有了殉情的意味。因此,使得该剧蒙有一层非常规的宗教色彩。也许这就是《徽州女人》这部戏强烈的内在戏剧冲突之所在”[4]。主编陈薪伊则说:“人在苦难与悲痛中都能长期生存下去,引导他们在命运之路上永远前行的是其心中对未来的希望。对这个女人来说,对丈夫的期盼甚至比与之真正生活在一起要美好深沉得多。这是人生的本质状态”[5]。这个没有外在冲突的戏,要找到“内在戏剧冲突”,必须给女人的“希望”定位,为她的“牺牲“赋值,她希望什么?为什么牺牲?离开她的男人是个“宦海沉落复还乡”的市侩官僚,既非反传统斗士,亦非为民请愿的清官,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轨道,非常自私(置父母和女人生死于不顾)、非常鄙俗(娶妻生子做小官)地过一辈的人,女子的牺牲,丝毫不具有“闸起黑暗的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的伟大。女人的“希望”在剧中出也有具体的描述———“你渴了,/一盏香茗忙送上,/你饿了,端来一钵小汤圆。/三伏天,在一旁轻摇扇,/十冬腊月,/煮一碗姜汤给你驱风寒。/夫呀,你灯下写字吟诗画青山,妻我给你纳鞋裁衣做长衫。/我的娘啊! /相夫教子真是美啊,/我的夫啊。/只要盼得这一天呀,/再等你十年也情愿。”我们以最大的想像力,也看不出这种贤妻良母式希望有何“宗教色彩”和“殉道意味”,体会不出这种只有在具体生活中才有些平实价值的生活情趣,为什么非在期盼中才会“美好深沉得多”,并成为“人生的本质状态”?女人这种相夫教子,夫唱妻随的理想,就是主创人员认为的“美与爱的信念”? 也许专家评论家能告诉我们更多一些。有的专家认为,这个剧展示“一种缺陷的人生”,“令人心旌颤动的,是剧本对于女人的悲剧人生所采取的平静体味的态度”[6]。也有人认为,“这个戏究竟在写什么,我理解它是写人一种自然的、躲不开的苦难”,并进一步阐释说,在现代哲学中,有个最有名的论断,人能否成为真正的人或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在多长时间内甘于寂寞[7]。”还有人将女人定义为“被时代变革的流弹误伤的女性”,认为她们“为这个时代的前进付出了大代价”[8]。我们可通过剧中女人的行动线索,看看她怎样造成“缺陷人生”,如何“甘于寂寞”,为何“付出代价”。在嫁入空房后,女人曾有过两次心理波动:第一次是等待10年后,女人萌发了外出寻夫的念头,放弃原因是踩到小青蛙———“可怜的小青蛙也,你可知井外不安全?欲寻夫,觅无边,天太高,地太宽,茫茫人海寻夫难”。第二次是等待20年后,处于“无人等无孝尽”的绝望中起了寻死之念,转念的缘由则是想到入冥界的孤单———“冥冥幽幽公婆牵手结伴行,/我若踏上这条路,你这孤魂野鬼啊,/谁人同你一路行? /不,我要等,我要寻,/我要登高望归人”,最后在养子身上找到心灵归宿。从真实的人性角度看,这两次放弃均不近情理———深爱丈夫,却因为怕“不安全”,宁愿独守空房不外出寻找;身前20年不怕独身寂寞,临死却畏惧魂魄孤单,这都不像一个有七情六欲活人的选择。从戏剧结构来看,这种行为和转折,也不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必然率和可然率”的要求。如果我们接受剧本给予的解释,结论只能是:女人的命运就是她自己的选择,是她自己促成缺陷人生,剧作者让她无怨无悔得这样彻底———一度懊丧丈夫没有看到自己,否则就不会走了,转念又笑道:“不走怎么求功名?还是没看见地好。”对养大成人的养子她的希望仍是“好好读书,等你书读成了,也到外面去求功名”,“等你功成名就了,把娘接出去。”剧本使我们看到,支撑她的全是最陈腐的封建观念:逆来顺受,从一而终,在家从夫,夫去从子,夫荣妻贵,母以子荣,她既没有为他人幸福牺牲自我,也不曾为个人幸福努力抗挣,只是惰性地随着命运浮沉。然而,作者和评论者又要我们相信,这是“躲不开的苦难”,是为“时代前进付出的代价”。女人的行为是“爱与美”的,这二者之间显然有太大的距离。至于将这种苦难圣洁化,上升到“宗教”、“哲学”的高度,更是出离于荒唐之上。 这个剧是另一种主题先行模式,主创人员受到一些美的因素的诱惑(如应天齐版画),想写一个如沈从文笔下人物般纯美的故事,在淡化情节放弃外在冲突的同时,却没有理清人物心理线索,抽空真实的人性内容,使内在冲突虚假,关键处的戏剧转折都处理得含糊牵强。稍有戏剧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出戏的高潮是全剧统一性的关键,它决定所有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如果高潮缺乏强度和必然性,剧情进展必定逻辑混乱,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能使冲突最终解决的内存依据。《徽州女人》处理高潮的第三幕,是全剧最糟糕的,前面已分析过它转折之处的虚假拙劣。尤难忍受的是,让女人在过门20年后才开始“思春”,真是不忍卒睹,不可思议,非常破坏美感。实际上,沈从文纯美的故事都建立在原始健康的人性上,而这个剧却写了一个非常残酷的故事,让一个如花少女毫无理由地幽闭苦等35年,老族长还说出“等”字是由“笑”头和“寺”字组成,“等人的人是笑着的”这样毫无心肝的话。由于从既定框架出发,无法正视其人的真性情,毫不批判地取封建伦理观念充作主角心理,出现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败笔。看后给人的感觉是暧昧的,令观众不知如何认同———同情女人?尊重她的选择?憎恶男人?归于命运不公?其意寓不是开放,而是混乱。与其非常现代化的表演形态相反,剧作内蕴非常陈腐,形成一个创作过程极其戏剧化、剧作本身毫无戏剧性,演出形式极富现代感、演出内容毫无现代性的物殊文本。 由于对文艺作品简单等同宣传工具观念的清算,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作品如果经不起审美的评价,也就经不起社会历史等其它评价。故此,许多淡化社会意义的创作,也往往以“审美”为号召。但我想说的是,一个作品如果连常识的评价都经不起,也就更谈不上审美评价了,空洞的“爱与美”并不比空洞的政治说教更有价值。传统戏曲要想不成为活化石,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一直是文艺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戏曲改革的途径,应该是在形式上继承发扬群众喜闻乐见、有各自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内容上注入现代感受,吸引广大观众,使观众真正能达到审美共鸣,这需要在剧作文本上下功夫,使其真正成为“剧”而非仅仅是“戏”,真正成为综合艺术而非仅仅是观赏艺术。但如果说我们在昆剧《桃花扇》中,欣喜地看到除了艺术表现手法的革新,更有价值的是内蕴的现代性,具有向观众意识敞开的创造性、否定性和超越性的话,我们在黄梅戏《徽州女人》中,遗憾地发现的恰恰是观念陈腐、以角带戏(四幕女角通演,最后一幕才出现男角)、重表演不重文本的传统劣习。 戏曲本身就是中国乐感文化的产物,许多文人创作中的批判忧虑意识,都在艺人表演时被淡化略去,使戏曲成为只诉诸感性的视听玩赏。从本世纪初起,有识之士就为改革戏曲文本、用戏曲表现现实生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可喜成果。到本世纪末,却出现只重表演不重文本、只重戏剧物质型态不重戏剧精神内涵的剧作,并引起一片赞赏声,是令人困惑的现象。社会是多元的,生活也需要多层次的娱乐消遣,本无需强求一律。但社会的严肃文化,应体现各自时代的艺术水准和精神境界,《徽州女人》作为以严肃艺术为追求目标的创新之作,在剧作立意上却走到远不及《牡丹亭》的陈腐观念一路上去,实在令人很难释怀。我非常清楚,传统戏曲的改革仍举步维艰,现在还在大力扶持之日,远未到求全责备之时。但惟其如此,应有真正的责任感和艺术良知,敢于说真话实话,对艺术和观众负责。《徽州女人》在艺术表现、舞美设计、唱腔身段等许多方面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其创新之处不可抹杀,但剧本创作的逻辑失序,常识失误,尤其是贯穿意识的陈腐,也是历历在目,不难识别的,应该褒贬各别给予公正评价。现代戏曲不是唱腔加身段,一部戏剧必须有“魂”,有真实的人生感悟和鲜明的好恶,剧本的质量永远是第一性的,任何出色的表演和物质形态的创新,都无法从根本上弥补剧本的先天缺陷,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但在许多方面,我们仍需一再地回到常识层面。 注释: [1]陈薪伊:《〈徽州女人〉创新的思索》,《中国戏曲》1999.10。 [2][3]龚和德:《〈徽州女人〉创新的思索》,《中国戏曲》1999.10。 [4]韩再芬:《关于黄梅戏〈徽州女人〉创作过程的谈话》,《剧本》1999.8。 [5]陈薪伊:《关于黄梅戏〈徽州女人〉创作过程的谈话》,《剧本》1999.8。 [6]廖 奔:《关于黄梅戏〈徽州女人〉创作过程的谈话》,《剧本》1999.8。 [7]马 也:《〈徽州女人〉创新的思索》,《中国戏剧》1999.10。 [8]傅 谨:《〈徽州女人〉创新的思索》,《中国戏剧》1999.10。 (作者通讯地址:南京大学中文系,邮编:210093) 原载:《文艺争鸣》2001年第03期 原载:《文艺争鸣》2001年第0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