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战争烟云下的人生本相——读丁朗长篇新作《突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柏中 参加讨论
比我老的老头丁朗,最近出版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突围》,拜读之下,不禁拍案称奇:这位年届八旬的老先生,皓首伏案,孜孜不倦,写出来的竟是一部充满青春的浪漫激情、鲜活的生命体验,具有大胆的思想艺术冲击力的书!
    丁朗其人,可谓“少年布尔什维克”。这位北京学子,17岁就参加革命,就读于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8岁随军挺进新疆,万里戍边。解放初期,他和马寒冰一起创办了新疆第一份汉文文学期刊《新疆部队文艺》,主持编务,写了不少散文和评论。这也为他今日能创作出《突围》这样的长篇,从史料、创意到历史细节作了多方面的准备。
    现在可以来看看这部书究竟有何奇处。
    首先,它和一般的战争小说大异其趣。我军这支劲旅从敌后突围仅仅是解放战争中一个小小的局部战役,作者主要不是写敌我双方交战的具体过程,而是把战争当做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来写,一种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写;正是从停战——被困——突围这一激烈紧张、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中,作者广泛描绘了从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从战斗英雄到懦夫孬种,从政工干部到知识青年等各色人等的命运轨迹和情感激荡,以及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矛盾纠葛,从而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军人形象。可以说,全书展开的是一幅幅战地生活的人生百态图,真实地还原了人在战争中的种种生存本相。
    在作者塑造的人物群像中,较突出的是这样两组人物:一组是掌握着战争机器的各级指挥员形象,一组则是参军不久的知识青年形象。他们不仅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大活人,而且大多有着丰富的人性内涵和性格光彩。在一群可爱的知识青年中,冯苗和贺薇敏是两个贯穿始终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俩同样受过大学教育,一个攻新闻,一个学历史;她俩同样青春美貌,聪慧过人,在男多女少的军人世界中,成为男性艳羡、追逐的对象。但她们心灵世界又是如此不同:军报记者冯苗为避免因姿色而招惹是非,刻意将自己扮成“大肚皮”来掩盖青春靓丽。当她因救人反被杨茂所救,原本喜欢杨茂的她爱上了这位最先发现她“秘密”的英雄连长,以致断然拒绝了旅政治部柳副主任的求婚。这位从革命到恋爱都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善于思考、开朗乐观的女记者,在人际关系上却又单纯、轻信到愚傻的地步:女友告了她的黑状,她照样坦诚相待;因推断出“声东击西”的军事策略,被怀疑为“泄密”,她仍浑然不觉;直到身处险境,被“严密监控”,她还陶醉在对军情的观察和秘密的恋爱之中。最后因档案上“特嫌”两字,而决定了她终生的命运。这样一位超凡脱俗、才貌出众的优秀女性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是全书留给读者思考的一大问题。贺薇敏则是一个爱虚荣、善作秀的姑娘,极度的妒忌使她对冯苗心生敌意,表面上她和冯亲如姐妹,暗地里却察访其“隐私”,向上告密。当冯苗落难,被尹麻子这样的小人当众羞辱之时,她又真心地同情起冯苗来。这个本质上娇弱、自私的女性,在被俘后变节,也就不足为怪了。冯苗和贺薇敏的人格和心性形成了极大反差,但命运却都是不幸的。
    在各级军政干部中,有大将风度、又不失人情味的赵龙副司令员,战场上是虎将、生活上却贪欲无度的孙学义旅长,善于化解矛盾、连停妻再娶这样棘手的难题也能安然度过的团政委龚言斌,正派干练、痴情而又刚毅的团参谋长李立春,都能留给人较深印象。但我以为最有创新意义和人性深度的,还是独立旅政委张子学与政治部副主任柳燕荪的形象。张政委机敏自信,好学深思,威高权重,他把威信看做命根子,被人称为“独立旅的毛泽东”;他善于审时度势,敢和上级较量,胸有成竹地顶住了赵“南下”的主张。他同时又是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人,每接家信,总会偷偷地吻妻儿的照片。特别是冯苗向他反映孙旅长生活腐化问题,他以惊人的坦率、入情入理的分析,收服了这个难对付的女子,同时在内心深处又浮起“权威遭遇挑战”的不快。待人处事的热和冷、严和宽、原则性和灵活性,他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是一位在“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下久经锤炼的领导干部,具有多重的人性内容和性格色彩。另一位政工干部柳燕荪,尽管他也掌握着某种生杀予夺之权,但身上仍未脱书生的“呆气”和因小失大的个人打算。他利用职权把冯苗调来,原以为有十足把握把这个大美人“拿下”,却反让冯苗“借船出海”,败下阵来;他和贺薇敏突击结婚,却处处受这位娇妻的掣肘搞得狼狈不堪。他在情急之中在冯苗档案上写下“特嫌”二字,虽是革命警惕性的表现,却也不无公报私仇的成分;但在被俘后严峻考验面前,他又保持了一个革命者的凛然大节。柳燕荪和张子学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高级干部,全书用丰富的细节描绘了他们各自的命运轨迹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冯、贺一起构成了军内两代知识分子形象。
    《突围》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在于用如此密集、浓重的笔墨来写战争岁月中各色各样的婚恋故事。本书原名《花月风烟》,顾名思义,男女婚恋是作为全书切入点的。这不仅因为两性关系最能显露人性中最原初也最隐蔽的一面,而且还因短暂的停战为这些年过而立的军队干部提供了转瞬即逝的难得机会,对他们而言,婚情和军情同样紧急,而性爱则成了他们压抑已久的激情的喷发。难得的是,作者借助性爱多方面地发掘出人性的善和恶、美和丑、光明与幽暗,并在战争的屏幕上予以放大、凸显了,着实让人叹为观止。作者用一种温情、浪漫、幽默的调子,来写一个个战地婚恋曲,但结局几乎都是悲剧。我以为此中有深意存焉。全书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这支部队官兵一致的高涨士气,军民同心同乐的背景气氛,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不易的真理,也显示了解放战争不是一般的内战,而是正义之师的决胜之战。但战争本身带给人类特别是普通人的总是一场灾难:惨重的代价,无法弥补的伤痛,心灵的磨难。正像那篇附录《拖死梁去来》所写的,时至今日,牺牲者早已淹没在荒草丛中、庄稼地里,而幸存者则终生留下了拂之不去的苍凉而痛苦的回忆。这就是残酷的真实。作者把战地生活的温情和战争暴力的残酷纠结在一起来写——喜剧背后是悲剧,从而让人想得很多很远,这或许是本书的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
    我所以说这是一本厚积薄发、有血有泪之作,是因为它凝结着作者毕生的人生经验,包括对战争的体验和理解,对人性的洞察和发现。作者是从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中走过来的,在和平时期,他又经历了那么多生生死死的劫难。他的人生就是20世纪后半叶在苦难中前行的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他写的是战争小说,却能引发你思索人性深处那些最原初最本真的东西,思索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何以会走到今天的历史密码。譬如在“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下的乌托邦理想,那种掩盖着的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那种以革命名义而丝毫不受制约的专制特权,就成为历史血脉延续到和平建设中来,曾给我们的民族带来过多么深重的灾难。我甚至觉得,作者倾注最大感情塑造冯苗这一形象,就寄托着他的血泪教训和深切期盼:但愿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活得更加尊严,但愿像冯苗这类悲剧不再发生!
    从小说艺术说,《突围》也有自己的探求,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某种融合。全书的叙述方式显然回到了中国小说的说书风格,有一种久违了的民族风味、中国气派。作者就像一位说书人,以全知全能的视角,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彼此勾连、前后呼应,又起伏跌宕、悬念丛生的人生故事,让你欲罢不能,亦喜亦悲,亦颦亦笑。与传统说书不同的,是在叙述人物的言行举止时,常常穿插进点染式的心理分析,透视出人物微妙的感情波澜和行为动机;有时也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梦境幻觉,透露出潜在的隐秘的心理或生理欲求;有时作者干脆直接面对读者作导引式的评点,给作品增添了理性的亮色,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审美的间离效果。这些既得传统小说神髓,又融入某些现代手法,总的看运用得相当自然得体。作者的叙述语言能简能详,能张能驰,或不动声色,微言大义,或放达恣肆,激情飞扬;或轻灵幽默,淡然一笑,确有几副笔墨。再者,那么多人物,那么多故事,作者能将他们细针密线地交织在一起,又能如剥茧抽丝,细细叙来,既变化多端,又层次分明,足见其结构能力。要说不足的话,我觉得前面节奏较为缓慢,最后要交代各色人等的命运结局,又显得匆忙,特别是大洋马(杨茂)之死,显得突兀,悲剧不悲,壮烈气氛不足,令人略感遗憾。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8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