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从愤怒到沉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雷 达 参加讨论
王童自称是个“杂家”,倒也符合实情。他写过很多影视评论和作家导演专访,也写过不少国际时评;喜欢摄影,拍摄的照片经常发表,有的还得了奖;他的朗诵水平很专业,记忆力惊人,能大段地背诵名篇;他还爱听古典音乐,这可能使他的作品中,语言多少带上了较强的节奏感;他还喜欢绘画、设计,爱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点子。够了,这就够丰富的了,这一切或许就是王童触角很广的小说创作的来源吧。
    几年前,我曾就王童的一个中篇小说写过评论,我当时就说,王童是一个异类,他的小说很难下笔评述。为什么呢?因为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写:其领域动辄涉及到国际题材,比如波黑、伊拉克、美国、海湾战争等等,甚至拿正在发生的国际时事当题材,其写作姿态也比较偏执,编织的故事有时匪夷所思,其思路和意象常常出人预料。有人称之为“记者小说”,我看不确切。到现在我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命名。在我看来,不管怎样怪异,他的小说的思路和关注点的移动,还是有迹可循的。
    大约20年前他曾对我说,他要写一个名曰“愤怒的青春”的三部曲。等了很久,等来了一个中篇,叫《懂事的年龄》,发在《作家》杂志上,这可说是三部曲中的第一个音符。《懂事的年龄》的突出特征是激愤,王童用难以抑制的诗化语言,且不无粗鄙化地,以卢梭《忏悔录》式的自剖,剖析了“我”与通常人生经验对立的激愤。这个小说据王童说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出来已是九十年代了,有点时过境迁,生不逢时,因而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但这实际上是王童的发韧之作。当时最早审阅王童这篇小说的一位老编辑对王童说:你干嘛要写得这么“张扬”呢?这或许一度给王童造成了创作困惑。由此,他蛰伏了多年。他说他很难找到“共鸣”的知音。这是否如荣格所说:“自觉意识到现在的人是命中注定的孤独者”。但由此可以看出,王童的小说里有一种愤世嫉俗的东西在燃烧。它究竟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追求个性自由的呼声在八十年代的回响,是人的自我发现与周围环境中的习惯势力、僵化观念冲突的反映,是从被群体淹没的人走向肯定个体价值的人的表现。在思潮上,与《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有相通相似的一面,属于当时的青春写作。
    但后来,王童的愤怒似乎没有延续下来。但他并没有停止思索和寻觅。现在看来,他后来写出的《把耶稣逗笑的日子》和《黑姆佛洛狄特通道》,还是与其少作《懂事的年龄》有精神关联,他的带有愤怒情绪的“三部曲”实际上已间接地完成了。另一部《缰绳下的云和海》,视点虽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但仍是王童那股愤怒情绪的延伸发泄,小说中与狼搏斗的惨烈场面同波黑、伊拉克的战争景观有融会贯通之处。让人感叹的是,在写实主义无所不在的风气下,王童的小说却能异军突起,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想象力,这是难得的,虽然人们普遍缺乏接受的准备。
    大体看来,王童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愤怒到沉思的过程,他的小说由痛快淋漓的喷发型,逐渐转变为一种思考延伸型,由激愤逐渐平静下来,陷入孤独的思考之中,于是,或多或少带有一种人类终极关怀的成分。
    小说《把耶稣逗笑的日子》,貌似写的是一个带有荒诞色彩的故事,但最终却在隐隐告诉读者,战争时时在光顾着人类、扭曲着人类的心智。小说中,王童借破译《圣经》的章节预示了海湾战争的轮廓,这成了一个寓言。王童在这部小说中的预感,也已脱离了小说本身文本的架构,作者似乎已成了一个巫师般的预言家。作品中细致入微的人物形态与情绪的描绘都是对终极关怀的烘托。在《把耶稣逗笑的日子》中,“我就在这恐怖的碎裂与呼啸声中穿好迷彩服,系上防弹衣,戴上头盔,像是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往楼顶平台上跑。上了平台,举目四顾,我看见好像有一些闪电般的东西在向大地扑来,同时鞭状的防空火炮则一簇簇一串串与夜空与闪电在碰撞——天空红了、大地白了、血在流、火在烧、人在喊……”的描写,仿佛王童本人已是个身临其境的“战地记者”。“巡航导弹在性交着房间与街道——把精液涂满了天空”,这是《把耶稣逗笑的日子》的结尾。用了非常夸张的语言。这种有张力又有暗示的潜在描述可见出王童的想象力。似这类奇妙的比拟,在王童的小说中经常能碰到。依我看,王童的这类小说也很难写,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兼收并蓄的吸纳是绝难完成的。
    说来也许难以置信,能写这类被评家评为“记者小说”的王童,竟然还写了两篇用内蒙古乡村方言还原故事的《听山》与《山妹子和她的儿子》。这种反差很大的写法,一方面说明王童是个涉猎较广、可塑性较强的作者。另一方面,又说明王童是个不甚安分于某类题材、某种写法的不确定作者。如果说《把耶稣逗笑的日子》与《美国隐形眼镜》描写的是天上的奇观,那么《听山》与《山妹子和她的儿子》就是土得掉渣儿的泥土叙事。这两篇用内蒙古河套方言写就的“乡村小说”,虽说很质朴,但仍能隐隐感到王童那种“终极关怀”的影子,这从小说结尾人物返璞归真的宿命里可以得出结论。小说《听山》中的鲁承业在山顶聆听死人说话与《缰绳下的云和海》中海宝在火山口与鬼魂西行有异质同构的特点,是人鬼人神共欢共难的情境。所以,一个作者最根本的东西总是难以改变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