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现在非常发达,拥有大量的读者。河北这几年,散文创作也是硕果累累。近年来有很多优秀散文作品问世,比如刘家科、傅剑仁、张成起等等。作家们为这个古老而新鲜的文体赋予了新的生命。读了程雪莉的《故国中山》,深深感受到了民间历史文化资源对她的滋养。 厚重的《故国中山》,这是青年作家程雪莉的新收获。她热爱这方土地,也热爱文学,从她优美动人的文字中,传达出她对历史的认知,对生命的反思,有着非常久远的文化价值。岁月匆匆流逝,中山国早已离我们远去,而阅读程雪莉的散文,留给我们的却是温婉,是典雅,是悲壮,是强悍,是慷慨,是重信,是思考。战国奇葩,迤逦中山,仁厚崇山。玉衣、书刀、战神赵云、灵寿风水、乐羊沟里的乐羊、中山狼、定瓷,等等,构成了一系列奇妙的文化意象。一个人物,一段历史,一番记忆,一个风物,都是那么雄奇、浑厚、天然、苍凉,弥漫着浓郁的人间气息,一切都是寻找,一切都是追问。作家在问,祖先在我们的周围藏匿了什么?这些藏匿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样的意义?今天的时代,我们多么需要寻找和追问,寻找我们失去的精神,追问生命的来处,追问我们未来的去处。我想,有这样的思考,我们会找到生命本真的东西。 读了其中的《轰然洞开的神奇王墓》《赵佗公园话赵佗》《理谅的中山女性》等篇章,感觉程雪莉的文体风格是自由、平和而自然的。因为传统文化的浸润,她对历史、自然、风物、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理解,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在她的散文里,我们读到了她对古文明的灿烂和劳动者的礼赞,对自由和生命的讴歌。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主旨鲜明而又异彩纷呈。 读《故国中山》让我们想到对历史的再思考。程雪莉的散文是在思索的。我感觉,思想的深度体现在情感的深度上。她是带着感情在写作。从认识的角度说,思想永远处于流动中、追求中;从实践的角度说,思想和人生体悟,是蕴涵在强大的情感之中的。她追求一种面向历史、面向人生的表现深度,这在《银首人俑灯》《馥郁飘香的中山关酒》《寻访灵寿木》等文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她写道:“解读祖先的金钥匙也许会拿到,你会顺利打开尘封几千年的神秘之锁,去那些铭刻着古老名字的原野,俯身拾一些瓦片吧,握在手中,瞬间就能感受祖先的余温,那时你的心会和祖先一起搏动,把时光缩短几千年。”这是属于她自己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力量。她的散文在叙述手法上夹叙夹议、古今对比手法结合得恰到好处,文字简洁洗练,幽默、机智,并富有生活气息。 对于作家来说,存在的勇气就是写作的勇气,而写作的勇气和精神资源来自哪里?读了程雪莉的散文,我好像有些顿悟。从民间的世俗故事中提炼艺术作品,民间的精神资源能给写作以巨大动力。她的写作也说明了我们河北大地有着悠久丰厚的精神资源。 散文要发现美,要去伪存真,《故国中山》在历史性和精神性的结合上,有了新的尝试,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精神上的参与、满足和心灵的再造,从中感受到散文的神奇、悠远、博大。但是,程雪莉的创作中也是有局限的,特别是一些介绍性的内容,影响了文本感染力和深度开掘。我想,如果她能够再加强思想的穿透力就能够更具表现力。再就是要注意节制和提炼,去掉没用的材料,留下更多的精华。这样的话,文章会更有味道,特别是对历史和人生体悟就会更深刻,从而达到佳境。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