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修建曾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上的大铁路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均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青藏铁路建设实际上也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发展的大事,其漫长的决策历程以及这项工程本身之壮丽,堪可惊天地、泣鬼神,已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富矿,受众有强烈的心理预期,理应得到当代文学浓墨重彩的表达。能不能写得富于文学的光彩,作品能不能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作家是不小的考验。目前我们看到的徐剑所著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之所以在同类作品中卓有特点,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观察现实问题,写出现实的历史支撑点,同时,作者的文学表达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有很强的感染力,值得推荐。 作品读下来你会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所震撼,作家善于挖掘深厚的历史富藏,表达悠远历史情怀,因而作品的底蕴极为厚实。青藏高原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在写西藏历史的时候,作家着意找寻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突出团结统一的主题、和睦相处的主题。作者以第一人称的亲切叙述饱含深情地回顾了文成公主进藏的经历,咏颂了这个率先联结起汉藏血浓于水民族之情纽带的不平凡女性。他始终怀着莫名的感动和崇敬,触摸既往的历史,在检视唐蕃遗址和藏汉团结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历史通往未来的道路。作家在古人那些为祖国统一和发展而奋斗的壮举中,不断领悟民族精神的伟大,不断吸取创作的动力。作品不仅写文成公主的段落为本书添上了极富光彩的一笔,在对清末民初西藏传奇般历史进行的描写,也有很强的可读性,作品着力刻画的清朝最后一位管带陈渠珍与藏地头领彭错女儿西原生死相依的情愫,更是惊天动地,让人难忘。作品这些回溯历史的篇章,全身心关注人的命运与精神,关注人的情感世界。作品深入挖掘青藏铁路沿线的风尘风俗,把“冷冻下的史诗、宗教、风情和风光”写得气象非凡,从中我们可以遥想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与伟大,引发我们对民族历史的崇敬之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文学创作是激情的事业,熟悉所要进行文学处理的素材、题材,是报告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时,对所要处理的题材是否有感情,也许具有更为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部作品有厚实的素材积累,但更有理想和激情的精神支撑,因而能把作品写得大气雄浑。曾长时间在西藏老书记阴法唐同志身边工作的徐剑,对青藏高原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厚感情,他多次聆听老书记对这片神奇土地的陈述,八次踏上雪域高原,自他头一次沿着今天的青藏铁路线走进去的时候开始,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博大精深,感觉到了它对自己写作甚至生命的意义。他“蓦然觉得自己走进了一片如意的高原,走进了命运的福地”,它的圣洁令人的一切欲念和思想的杂质荡然无存,他在这里一次次地感受人性的净化,不断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找到了“文学高度”,似乎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都是为青藏铁路的写作而准备的,更找回了“一种生命极限的高度,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度”。他满怀激情,决意以自己的写作去用力彰显“民族的精神海拔”,这种理想与激情,这种认识的、情感的高度,决定了作品有着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的灼人温度。 如何把一条冰冷的铁路的修建写得富于意趣,需要寻找到超乎“物质之硬”的新的写作路径。从这一点上说,《东方哈达》的写法显示了作家的睿智与悟性。在徐剑看来,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路”,还是人们通往西藏这个神秘地方的精神的、文化的桥梁,在处理青藏铁路这个题材的时候,作家不仅把它作为推动中国进步的现实的物质的大动脉来看待,更是把它作为一条沟通之路、文明之路、发展之路来看待,从它可以在完成文化的沟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角度,认识和表现其意义。作品全面回顾了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决策青藏铁路的历程,把这条大动脉的连通,放在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来认识,他揭秘青藏铁路决策的细节,叙说青藏铁路修筑中的难题,告诉大家筑路人鲜为人知的一个个故事,点染了其中的历史现实光彩。 作家受呼啸而过的列车的启示,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结构,更是独具匠心。这种写法能够方便地把历史和现实贯穿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与照应。“上行列车”历经十一站,有三个重点线索,一是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几个国家决策者构筑青藏铁路之梦的路途;第二条线是以中国第一位高压病院士吴天一教授、青藏铁路首席冻土专家张鲁新为代表的各个一线指挥长的业绩;第三条线索是最普通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他写这些普通筑路人的梦,写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写几代人为青藏铁路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我们看到夫妻咫尺天涯相望的刘正道、方文红,风火山观测站的守山人周怀珍、孙建民,隧道出口队罗宗帆、任少强等等,作者为他们树起无名的纪念碑,镌刻下他们的业绩,让我们铭记生活的伟大与人的伟大。“下行列车”则用铁路道岔来结构,一个道岔讲述一段跟青藏铁路有关的历史,突出这条铁路所凝聚的非凡意义,同样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9-11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9-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