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闯海人,就使人想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段风起云涌的日子:思想活跃、经济改革、政治变幻,梦想激荡和撕扯着那个时代。也正是梦想推开了南中国的大门,于是,十万怀着淘金梦的年轻人和一大批腰缠万贯的款爷同时到了那个海岛。那个曾经让苏东坡倍感失意的地方成了中国人最热闹的乐园。二十多年过去了,海南的经济、政治形势也几经变化,多少人去了那里又回来,也有很多人坚守在那里,把青春乃至生命留在了那里。海南纪念建省二十周年之际,很多人建议建座“闯海墙”,以纪念那些“闯海人”。当“闯海墙”还未建立起来之时,同样是闯海人的作家杜光辉已经抛出了纪念之作《闯海南》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会有很多共鸣的。 遥想当年,不堪回首。杜光辉在《自序》中写道:“十八年前,在路遥去世的第二天,我拖家带口离开了秦地,跨过海峡,踏上海岛。十八年里,我和我的朋友在这个岛屿上,经历了贫穷、卑贱、饥饿、干渴、日晒、雨淋、台风、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的考验,几乎倒毙在南中国的椰子树下。”但他“同时又经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奋斗、自强、挣扎、策略、机遇、成功”。我用一天时间看完了这部饱含着自传性精神历程的长篇小说,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吸引了我。自读关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小说开始认识杜光辉后,他后期的所有小说我大都读过,他那股滚热的血流和正气固执地扯着我去了解他的文学世界和精神立场,但那都是他过去军人的经历,我难以猜想他军人之后的世界。《闯海南》又一次拉住了我,使我也像闯海人一样闯入了他后来的世界,同样也闯入了一个我不曾体验过的淘金梦。 作品的主人公是与杜光辉有同样血脉的退伍军人毕志磊(“志磊”与“光辉”何曾相似)、丁东国,与杜光辉有同样作家梦的杜泓伯(都姓杜),还有研究生涂丽婕、欧阳丽雪、夏侯博,他们又和杜光辉一样都是从陕西来的,这使得小说打上了深深的自传色彩。但毕志磊后来发展成为商业巨子,杜光辉后来发展为一名作家。毕志磊代表了到海南淘金的成功者,于是,这部小说又成为所有闯海人的一部传记。因为毕志磊身上强烈的军人与北方人的血性,使毕志磊与作家本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扭合力,又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深沉的赞美。杜光辉有意将毕志磊描绘成一位英雄,而在他的身上,的确拥有军人的勇毅、果敢、仁义、牺牲、集体主义等精神,他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去寻找工作:在街头擦皮鞋,卖报纸,与地痞流氓斗争,与三教九流交往,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并在最困难的时候渡过难关,又在发展期中大胆迈进、超常规发展,最终成为闯海人的领军人物和商业巨子。即使最后因贿赂官员而被刑拘,他也以军人的牺牲精神领受这一惩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他才成为闯海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领袖。 与毕志磊共同进退的是他的另一位战友丁东国,这个形象是对毕志磊必要的补充。他鲁莽但却勇敢,他知识不多却自信,又忠诚不二。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正义,在毕志磊行贿前曾经给予战友必要的提醒。他与毕志磊珠联璧合,患难与共。没有他,毕志磊空有大志。 与他们二人相关的是女研究生涂丽婕、欧阳丽雪和早就在海南闯荡的石菁菁。她们三人的形象与命运也让人格外关注。涂丽婕美丽善良,但身患绝症,她本可以退回内地,但她坚持创业,与她所爱的毕志磊等人患难与共。后来,在大家陷入绝境之时,她毅然牺牲自己的爱情,为毕志磊等淘得第一桶金——李泊螯的100万。但她最后还是将一缕香魂留在了岛上。她是这群闯海人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欧阳丽雪是那种典型的北方女性,豪迈、热情、勇于奉献。她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她从没有以此而自居,而是脚踏实地做事,她卖过报纸,做过家教,后又办起了秦人饭馆,成为这群闯海人的根据地。她代表了闯海人中那些坚持创业、乐于奉献的女性。 毛丽丽、王杰超等是一些没有什么才能又梦想发财的人。毛丽丽靠出卖肉体生存,后又靠傍大官发财,梦想最终破灭。王杰超喜欢吹牛,又有实干精神,跟着大家创业,因为集体的力量而发财,成功后他又想独自打拼,结果大败而归。还有收买杜泓伯小说的张小姐等,他们都代表了闯海人中的另一极,是靠不正当手段发财的一类人。 小说中还描写了邓凯春等投机者的形象。他们中大部分人狡猾投机,见利忘义,欺骗作假,显示了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一面。毕志磊在被捕的时候也说,这是超常规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没有去海南闯荡,无法体验闯海人的辛酸与欢乐。前不久在天涯网上曾看到一位闯海人写的文章:“也许街上素不相识的人身上流淌着我的热血,因为我在海南献血七千多CC,相当于全身的血量。”这种豪壮的体验也许是那时南北大交融时的集体性体验,他与杜光辉《闯海南》的血气一脉相承。因此,我确信这部小说必将在闯海人中引起不小的波澜。 当然,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憾。毕志磊等人物形象有些单一,不丰满,理想化。 原载:《文艺报》2010年07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7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