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当下已经进入一个泛文化时代。在这种泛文化氛围的时代大背景下,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已经日渐式微而逐渐边缘化。那种极其深刻地表现我们这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巨大变革的伟大时代的洪钟大吕之作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的历史抗鼎之作依然非常罕见,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最值得我们矻矻以求的文学经典 我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同志的委托,就繁荣我省文学工作谈几点粗浅之见,以就教于出席全省文艺创作工作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新闻界的朋友们。昨天,我刚刚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的七届六次全委会,聆听了中宣部领导和中国作协领导的重要讲话,会议还没结束,今天又赶回来参加省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全省文艺创作工作会议。如果我没记错,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召开这样规模的文艺创作会议了。虽然我们曾经有过诸如戏剧大省、吉林电视剧现象、吉林歌舞现象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辉煌以及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二人转、杂技、民间文艺等各个门类的不俗表现,但真正坐下来,实事求是、条分缕析、认真总结我们以往的经验和不足,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目标和措施,更加有力地推进我省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多年来还很鲜见。我真切地感觉到,我省的文学艺术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历史阶段。一种久违的温馨感觉浓浓地笼罩着我,于是在谈及省作家协会的工作之前,我仍然抑制不住先谈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我们仍然需要文学。 这似乎是个常识。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文学了?但恰恰是常识,恰恰是老生常谈,恰恰是人们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被人们忽略不计。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学是指那种格调健康、思想深邃、语言精美,能够潜移默化传递人类美好情感、净化和提升人的灵魂和境界的真正意义的文学。不可否认,当下已经进入一个泛文化时代。无论何种事物和现象,无不冠以文化之头衔,仿佛只要镀上一层金灿灿的文化肤色,其底里的含金量就成几何倍数无限增值。当然就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说,凡属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都可称之为文化。于是走进书刊市场,触目即是理财商机、养生之道、餐饮服饰、时政要闻、花鸟虫鱼、事变掌故、名人八卦、宗教传说,可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经纬天下,纵横古今。其实,这种汹涌澎湃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浪潮,也许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它毕竟也来源于并紧紧牵引着千百万人置身其中的世俗生活场景。我想表述的是,在这种泛文化氛围的时代大背景下,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已经日渐式微而逐渐边缘化。吸引人们眼球的文学也大都是谍战、职场、青春、白领、戏说、情爱、猎奇等等,而伴随着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的兴起,各种写法也纷纷闪亮登场。诸如悬疑、推理、穿越、玄幻、通灵等等。平心而论,这些通俗文学似乎也有其存在的根据,甚至其中也不乏既充满健康情趣、又呈现鲜活的生活情状和美好情愫的好作品。但我仍然要强调的是,在这种泛文化的大背景下,在这种通俗文学大行其道的氛围下,那种极其深刻地表现我们这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巨大变革的伟大时代的洪钟大吕之作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的历史抗鼎之作依然非常罕见,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最值得我们矻矻以求的文学经典。无需掩饰,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更大规模的展开,欲望横流,金钱至上已经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通过其享誉全球的《浮士德》向人类发出这样的诘问:“你知道什么是人之所需?你知道什么是人之所求?”其实,当代中国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无论其尊贵贫富,就其灵魂深处,都在潜意识中无法回避这个尖锐话题。诸如对幸福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对崇高的认同,对个人价值的评估,等等。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列宁称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说,真正意义的文学其实就是社会的良知、人类前行的灯火。人们不能只醉心于品尝大众文化的芳香爽口,不能只沉溺于通俗文学的赏心悦目,还要呼唤具有醍醐灌顶功能的真正的文学。杯水微澜,固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毕竟不能表现大江东去的浩瀚雄浑;雕虫小技,虽然可以在书斋里欣赏把玩,但实在不能酣畅淋漓地抒发葱茏的诗意和细致入微地传递人们无比丰富的情感。苏东坡曾经慨叹:“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这个“匹夫匹妇”,我理解就是最普通最善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所谓“匹夫匹妇之心”,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情感和希望所在,就是世道人心。有出息的作家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济世之志、历史担当和忧患意识,应该拥有宏大的艺术视野和细致传神的笔墨功夫。中国古代一直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我始终认为这是文学与生俱来的功能之一,至今依旧散发着颠扑不破的真理光芒。总之,文学就是要在万花筒般的多元文化语境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文学要为时代立传,为祖国讴歌,为历史见证,为人民代言,要在人民的伟大中赢得艺术的伟大。 纵观艺术各个门类的相互联系,文学最具基础意义。翻开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和艺术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鉴于时间关系,不在这里提及。我要强调的是,如果说我省文艺现状面临一种厚积待发、蓬勃兴起之势,狠抓文学创作这第一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产生全部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前提。鉴于这种认识,省作协重视和培养中青年作家健康成长,关注和发挥老作家余热,催生文学精品力作,显然就成为作家协会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多年来,省作协一直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2008年夏季,中国作协主席团会议在长春召开前夕,荀凤栖部长亲自过问并拨专项经费,直接策划省作协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并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约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莅临长春讲学。好多中青年作家都说收获颇丰,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他们的文学理念和创作思维。 迄今为止,我省拥有140余名中国作协会员和1800多名省作协会员,加上各地市州的作协会员,已经形成一支庞大的文学创作队伍,这无疑是我省文学繁荣的希望所在。多年来,我省广大文学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己的文学创作,深刻回眸历史,密切关注现实,热情拥抱时代,文本意识越发自觉,艺术风格越发纷呈,对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理解越发精准。有些作家在某些题材和体裁领域,例如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均在全国文坛或声名鹊起登堂入室,或崭露头角引起关注。他们的作品有的以浩瀚的长白山为写作背景,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闪耀着令人感动的生命意识和令人敬畏的大自然灵性;有的依托广袤的关东大地绘制生命的意象,书写源远流长的家族史诗;有的独具慧眼在惯常习见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性的光芒。他们的作品有的在全国散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鲁迅文学奖、儿童诗评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和全国人文学科评奖中都榜上有名。进入2009年,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和文艺处的指导下,省作协启动了扶持长篇小说重点工程。以弘扬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为重点,兼顾历史题材和其他题材,每年确定一批文学重点选题和“五个一”重点文艺图书选题,采取座谈摸底、专家评估、鼓励督促、跟踪服务等方式,力求在长篇小说这个最重要的文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目前,在2009年的选题中,已经有五部作品,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发行。另有16部2010年度的长篇文学选题和10部拟参评“五个一工程”文艺图书重点选题正在紧锣密鼓创作中,有的即将出版,有的正接近尾声,处于润色加工阶段。下步将和省内相关出版社合作,力求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并由我省作家创作且在我省出版的文学丛书。此前省作协曾动用多年积累的文学资金,为15位中青年作家出版了《垒土丛书》,为18位老作家出版了《合抱丛书》,同时正在筹划规模较大的吉林文学精品书库,充分调动我省专业作家和广大业余作家的创作积极性,酣畅淋漓地表现我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传统和地域风情,要将文学的巨大影响力贯注于吉林省蓬勃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中。为确保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省作家协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坚决贯彻省委宣传部《关于促进吉林省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将繁荣文学创作、为作家服务并力求推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和较大影响的作家群体,作为省作协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目标和任务,力争推出十几部有较大影响的吉版长篇文学作品,要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数量,要在稍长时间内实现“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 第二,大力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文学是人写的,写人的,给人看的,使看的人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写的人的。世界上全部生产力中,人是第一要素,文学创作也不例外。目前,我省作家队伍大致由五个方面军组成:一是省作协和各市作协的专业作家;二是省文学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特聘作家;三是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四是不在上述三个范围内但依旧笔耕不辍的业余作家;五是依旧宝刀不老的老作家。省作协要对这五部分作家认真细致地调查摸底,重新建立作家文学档案,对有创作实力并且势头好、有苗头、有培养价值的中青年作家要给予充分关注。建设一支以少量专业作家、适量签约作家、多数特聘作家三位一体的文学创作骨干队伍,同时调动全体作协会员的文学创作积极性,及时发现文学新人,集合队伍,整合资源,整体布局,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学创作优生环境。 第三,制定文学事业发展和文学创作长远规划,做好文学创作、培训、交流和组织工作,定期举办文学培训班、读书班、作家班和各种文学体裁形式的优秀作品研讨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高水准的东北亚文学论坛,以此推动全省文学创作向更高水准迈进。实施重点文学选题遴选、论证、扶持计划,做到跟踪服务,关注进程,充分发挥专项文学资金作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在全国获奖的优秀文学作品给予再奖励,对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要给予重奖。 第四,大力加强省文学院的人员建制、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兄弟省市组织文学创作的经验,省文学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平台。要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国部分兄弟省市作协考察,力求将省文学院办成集培训、服务、扶持、研讨于一身的文学工作职能部门和作家资料档案以及国内、省内文学现时动态、发展趋势、重要倾向等相关内容的文学信息中心。 第五,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省文学期刊的平台,大力宣传和推介我省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要充分发挥“长白山文艺奖”和“吉林文学奖”的引领作用,选优拔萃,鼓励我省文学顶尖人物脱颖而出。同时要加大文学评论力度,要同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和我省各高校文学院、系合作,充分发挥省作协创作研究室的功能,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文学创作本体规律上来,倾注全部心力,为我省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六,要为专业作家、签约作家体验生活创造各种条件,探讨专业作家和签约作家体验生活的新方式、新路径。2007年,省文联、省作协曾组织40多人的作家、艺术家采风团深入榆树市、蛟河市和一汽大众集团,好多作家、艺术家迄今还念念不忘。省作家协会要把这种短期考察方式和长期体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效果,使作家们深深触摸时代前行的脉搏,熟谙世道人心,体味人生沉浮,丰富内心情感。 第七,加强省作协机关工作建设,确保各个部门都要围绕繁荣文学创作这一中心环节有效开展各部门的工作。 第八,努力加强作家自身思想修养和艺术功力。文学作品的诞生是个复杂的精神流程,成于内而形于外,关键是作家自身对生活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真正做到自知,才能抵达高度自觉。作家要依据自己最熟稔的生活积累和最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在题材挖掘和体裁选择上,都要科学制定创作规划和选题方向。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玩味。他在一篇游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之焉”。文学创作也和游山一样,要寻找奇伟瑰丽非常之景观,就是说,要寻找生活中的与众不同之处,要寻找能够表现普遍意义的独特个例和生动细节。所有的叙述体文学,无非是怎样更精彩地讲述一个内涵丰富且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可以有若干种叙述方法,如同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世界上好多国家好多剧团都上演,各有各的解读,各有各的妙处。这虽然很不容易,不啻于游山过程中的弄险,但惟其如此,文学创作才有无穷的魅力,才能激发我们为之血脉贲张而乐此不疲。我深信,在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家协会新一届党组的领导下,我省广大文学工作者,一定会书写出更加灿烂的文学篇章,我省的文学面孔一定会更加妩媚,更加生动。 (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 杨廷玉 在全省文艺创作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原载:吉林日报2011年03月31日 原载:吉林日报2011年03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