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总根于爱。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1927年,面对的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但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心灵环境依然备受污染。文学的力量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因此,在对这个世界怀有大爱的竹林那里,宣扬爱是她一贯的文学主题之一。 竹林的这套“两岸人间大爱系列”包括三部长篇,分别是《净土在人间》、《挚爱在人间》和《天堂在人间》。从文体上说,它们一为报告文学,一为纪实小说,一为虚构小说。从主题上说,三部作品既是统一的,又各有侧重。《净土在人间》讴歌的是博爱,《挚爱在人间》抒写的是挚爱,《天堂在人间》表现的是真爱。 《净土在人间》主要讲述台湾证严法师建立慈济、播撒人间大爱的事迹。证严法师出身富家,天资绰约,秀外慧中,本可锦衣玉食,享受人生,但她心存善念,与佛有缘。她立志出家,献身佛门,将自己献给了更为广大的世界,化小爱为大爱、博爱——爱世界、爱世人。她点滴做起,身体力行,从五毛钱起家,到建立庞大的慈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感动着这个世界、改变着这个世界。现在,台湾每十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慈济会员;全世界每一次大的灾难中,总能看到慈济人的身影,这其中包括祖国大陆。慈济人身体力行着真善美,也引导着真善美的传递:从接受别人的奉献,到奉献别人,直至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净土”并不在天国,也不在遥远的未来,净土在人间。《净土在人间》告诉我们,净土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善念、美行,去开辟、去创造。 《挚爱在人间》讲述的是被海峡分隔数十年的一对父女从相逢、相别再到永诀的故事。小说以纪传体的形式和意识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里,巧妙地穿插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苦难、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故事是真实的。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这样的故事也许很普通、普遍,然而叙述者刻骨铭心的心理体验,将苦难的女儿没有爱、渴望爱、拥有爱到失去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没有爱的悲哀,刻画得惊心动魄。“挚爱”是双向的,既有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也有父亲对女儿的深爱;“挚爱”又是多层次的,爱亲情,更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父亲在海峡的那一边,几十年来对女儿、对母亲的牵肠挂肚,全部包含在对故土的深爱之中;“挚爱”的体现方式还是多样的,女儿对父亲的爱是无比的依恋,在重逢时却如此坚强,没有任何抱怨;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的,却表现得严厉而琐碎。爱的反面是没有爱,在女儿林男成长过程中,她所遇到的艰难、险恶和虚伪的人生情境,多次将她推向异常危险的人生边缘。然而,正是没有爱的悲哀,才衬托出了人间有爱的无比珍贵,正是人间仍旧有爱,才让她一次次渡过难关,坚实地成长。 九寨沟、黄龙是旅游胜地、人间天堂,那里的奇峰怪石、绿草红花、水云变幻无不充满着神秘和诱惑,但是这一切如果与人的生命和情感无关,那它们也只是冰冷的物理现象,算不得真正的天堂。《天堂在人间》讲述台湾电脑公司老板许云龙和四川某高校教授陈松林以及女作家如蓝一行,结伴旅游九寨沟,经历了种种试探、误解和挫折之后,各自找到所爱的故事。小说通过女研究生李星和女秘书沙沙天真而清浅的视角,揭开层层迷雾,发现了一个凄艳而浪漫的“革命加恋爱”的故事。原来,许云龙是故地重游,寻找失散在大陆多年的女儿,当然,他也是在寻找一段失落的爱情。在寻找自己的亲情过程中,他遭遇了昔日的情敌和忘年的爱情。他与古龙虽未相逢,但一笑泯恩仇,而他,则又化爱情为亲情,错认李星为女儿。爱有真假之分,亦有对错之别。如果说,李星从喜欢自己的导师,到转而喜欢承诺让她出国的许云龙,有很大的虚假成分,那么,许云龙喜欢李星,并认她为未见面的女儿,自然是错爱——他错过了自己真正的女儿如蓝。然而,正是假爱和错爱,成就了真爱的传奇。已经四十多岁的如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并在父亲临终的那一刻,赶到了他的身边。虽然父女俩已经没有机会相认,但是,血肉连系的冥冥通感超越了语言,在他们伤别离的刹那,感受到了团聚的极乐。这个时候,人间终于成为了爱的天堂,天堂在人间。 “两岸人间大爱系列”因此可以称为“爱的三部曲”,博爱、挚爱和真爱超越了政治、信仰、贫富、时空等隔膜和局限,沟通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世界、亲情与爱情。它形象地说明,“爱的哲学”并非抽象无力、凌空高蹈,而确实能够实实在在地对世道人心产生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陆和海峡对岸天各一方的今天,只有爱才能跨越中华民族之间因社会政治而造成的隔阂,化解昔日的怨恨,连接两岸的亲情人心,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民族大家庭。 “两岸人间大爱系列”:《净土在人间》、《挚爱在人间》、《天堂在人间》竹林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1-23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1-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