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是谁?不仅大多数国内读者没有印象,连许多资深出版人士也鲜闻其名。这不奇怪,因为张翎是一位定居加拿大多年的兼职作家,她的正经饭碗是多伦多市一家医院的听力康复师,不仅与汉语无关,与写作无关,与中国主流文坛更是隔山隔海。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业余写作以来,张翎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1998年,张翎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望月——一个关于上海和多伦多的故事》;2001年,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邮购新娘》。2000年至今,张翎先后获得第七届、第八届十月文学奖,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年)……但是,张翎仍然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其作品仍然不畅销、不走红。 导演冯小刚相中张翎的作品竟然成了她“可能会红”的契机。她2007年的中篇小说《余震》被冯导看中,成为冯氏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雏形;随即,讲述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加拿大华人奋斗史的长篇小说《金山》,一经《人民文学》分上下两期刊载,就被北京十月文艺和华东师范大学两家出版社相中,并最终同时出版。 “可能会红”的张翎因华东师大出版社新推出的《张翎小说精选》将出现在本届上海书展上。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些文学评论家和张翎本人。 海内外写作为啥不一样 “每天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张翎冲记者亲切地一笑,笑得有些消毒药水味儿,这奇异的联想来自于记者总忘不了她是一位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张翎1986年赴加求学,而后的十几年里,取得了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这两个毫无关联的学位。期间,她做过包括热狗销售员、翻译、教师、行政秘书以及听力康复医师在内的多种职业,在多个城市生活过,搬过二十几次家。 这些与生存直接相关的沧桑经历并没有刻画在张翎的面容上,她的眸中反倒有一种特别的清澈。“每个星期,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加起来也只有几个夜晚。如果一个星期有三四个夜晚能安心沉浸于写作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如能一口气不被打断地写上两个半小时,那是‘写作之夜’的极限。”她微笑着说。 文学评论家白烨被张翎的异常勤奋所打动:“作为海外作者,坚持写作的困难非常大,因为她不必写作也能生存。从她的写作方式到作品呈现,都接近于近年来国内主流文坛罕见的‘传统’。” “张翎为了写《金山》里跨度百年的历史细节,从一粒纽扣、一块肥皂、一把枪,到广东开平人的方言、起居和生活习惯都有考有据。她几乎是‘以不变应万变’地用百科全书式的方法打下了作品的底气,体现了作家的定力。”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说。而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的评价是:“这是一部老实的作品,不是靠想象写成的。这和国内文坛相比是一种非常突出的写作精神。我非常喜欢《金山》的历史学价值。”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一直想找出答案。”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施战军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张翎、严歌苓等一批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作家,参照的仿佛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精神传统。当我们国内作家在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把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学技法掰了又扔了的过程中,海外华人作家却自觉地续接、找回和修补上世纪80年代那一脉文学写作的血肉。” 海外作家缘何不易红 “不错,我不靠写作维生;但我剩下来的时间还是用于写作,因为写作是我飞翔的翅膀。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故土、童年、母语的回忆是终生无法改变的。” 旅居海外勤奋而出色的华人作家,张翎当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施战军列出了一串他认为很重要的当代海外华人作家名单,但这些名字同样是大多数读者感到陌生的。 《江南》文学杂志主编袁敏说:“这些几乎从不参加宣传也不炒作自己、勤奋刻苦地写作的海外华人作家,也许只有作品替他们发言。也许就是因此而使他们失去了很多蹿红的机会。” 偶然地,成为冯小刚新片原作小说作者的张翎,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业内人士所熟悉,她的海外身份也倏忽间闪亮起来。好几家出版社联系张翎,要为她出书,甚至出作品全集;新作《金山》也迅速引起影视界的关注,几家公司开始与她的意向性接触。“我的名气是大幅度提升了,很高兴冯小刚帮助了我。但我想这名气不会影响我下一部作品的质量。”张翎淡淡地说。 原载:《文汇报》2009-08-13 原载:《文汇报》2009-08-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