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写《金山》并非心血来潮,从第一次无意间在洛基山山脚下发现修筑铁路的华工的墓碑开始,这个故事已经在她心中酝酿了二十余年。2003年夏天,她受邀参加海外作家回国采风团,在著名的侨乡广东开平第一次看到了后来成为联合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碉楼,碉楼里的一件粉红色的旧式夹袄,如电流般再次深深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激发了她的写作灵感——“裹在这件年代久远的绣花夹袄里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呢?这些被金山伯留在故乡的女人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隔洋守候中,她们心里,有过什么样的期盼和哀怨呢?” 从动笔到杀青,她耗费了整整五年的气力。张翎自言,这是在“尘封多年且被人遮掩涂抹过的历史里寻找突破口”,因此“这本书和现代都市小说的书写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所涵盖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巨大的历史框架里,而且它牵涉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难从现代生活里简单地找到依据。必须把屁股牢牢地黏在椅子上,把脚实实地踩在地上,把心静静地放在腔子里,把头稳稳地缩在脖子中,准备着久久不啃一声地做足案头研究——极有可能会在这样长久的寂寞中被健忘的文坛彻底忘却。” 张翎并不是职业作家,她赖以谋生的工作是多伦多一家诊所的听力康复师。她在帮助病人在嘈杂的世界里捕捉听得见的声音的同时,也在历史深处努力捕捉着祖先们那几乎被遗忘的微弱却真实的声音。她用女性作家纤柔丰盛的浪漫情怀和悠长婉约的语言演绎着山川巨变、滚滚风云中跌宕奇突的人物命运。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8-08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8-0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