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勇 参加讨论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国内学者最早涉入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有学者提­出把中国现当代文学推出去,将港台海外华文文学引进­来,加强双向交流和学术往来。[1]从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性研讨会络绎不绝,一些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在各地高校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比较集中的海南、广东、­福建建立起来,更多的高校开设了世界华文文学课程,一­批专业刊物,如汕头大学的《华文文学》、江苏社会科学院­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北京的《世界华文文学》(已停­刊)等相继创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异军突起,而­新华文学则是其中学者涉入最多、研究最早的领域之一。­
    与此同时,新加坡方面也主动加强了与中国和世界­华文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1979年新加坡作家协会率先­组团到中国访问,在新加坡他们发起组织了国际华文文­艺营,邀请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参加,并积极到中国参加­历次研讨会,扩大新华文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期间,­大量的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女作家尤今一人就有多­达50余部作品在中国出版,掀起国人阅读华文文学的热­潮。­
    台湾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柏杨主编的五册­本《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香港也出版了“新马­文学论丛”,收编战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马作家撰写­的文学史论和评析专集”。此后更多的新华文学作品在­港台出版。­
    以上种种为新华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华文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成就斐然。
    ­一 专著­
    新华文学研究专著在经过了大约十年的积累之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已面世的专著约有十多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微观的个案式研究:作家、作品评论集­
    作家、作品研究是综合性宏观研究的基础,亦是新华­文学研究最早开辟的园地和收获领域之一。1991年,陈­实《新加坡华文作家作品论》可谓是国内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该书侧重于“择取新加坡华文文坛­中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重点评­析了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原甸、杜红、苗芒、苗秀、流­军,现代派代表人物陈瑞献、英培安、郭永秀,以及女性代­表作家蓉子、孙爱玲等。
    与陈实不同的是,潘亚暾基于对海外华文作家创作的不易和研究者资料的难求,对华文文学多采赞赏和鼓­励的态度,对华文作品“见一本评一本”。多年来经他评­论的新华作家、作品不少于七八十人(篇)。2002年他撷­取其中58篇汇编而成《新加坡作家作品评论集》,由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全书分论说、诗歌、散文、小说四部分,­全面评析了当代新华文坛的创作现状。
    ­此外,钦鸿的《海天集———我看新马华文文学》及后­继之作《遥望集———东南亚华文文学漫评》,共收录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写论文64篇,其中既有宏观的­86高屋建瓴,又有微观上的具体述评,所涉内容尽管不完全­是新加坡的,但“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始终是作者学术关怀的重点。
    ­1994年王春煜教授《尤今评传》和1997年杨国良博­士《黄孟文评传》则是作家研究方面的代表作。­
    (二)综合性宏观述评­
    2003年,由周宁教授所著的《新华文学论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早在1996年,该书即作为《新加坡研究》­(李一平、周宁合著)的“下编”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其“中肯可行”的评论赢得了新加坡同行的认同。[2]此次­应新加坡方面之邀、经作者修订再版,又充实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内容。全书分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全面、­客观地评述了新加坡建国以来新华文学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正文”则按照四种主要的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逐一评论,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开阔的学术­眼界,在欧美和世界文学发展的框架中思考新华文学发­展的诸问题。­
    1996年王振科《同根的文学》则从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都是“从中华母体文化同一根系分蘖出来的枝­干”,在“同根文学”的关照下,对马华文学尤其是新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纵向述评。
    ­(三)专题研究­
    在新华文学的研究中,目前仍集中于小说、戏剧、诗­歌三种文学体裁。小说方面主要有李志《漂泊的家­园———新马战前华文小说研究》、苏菲《战后二十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及黄万华的《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三­书历史地评析了新马华文小说的发展。在小说史的分期­方面黄书别具一格。该书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作为分期依据,将百­年新马华文小说史划分为: 1919~1960年的“现实主义的­兴盛和误读”、1960~1980年的“现代小说艺术的自觉和­探寻”、1980~1998年的“双重传统和典律构建的艰难实­践”三个时期,并结合各时期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作者试图摆脱以方修为代表的新马华文­文学的传统历史分期[3],以文学思潮流变代替旧的文本­分析架构,在新马华文小说的再阐释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戏剧方面,继1993年赖伯疆以新马戏剧为讨论重心­的《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之后,2007年周宁主编新作­《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上下)以国别戏剧史的形式,集中­探讨中国戏剧的影响、中国戏剧的跨国界发扬与世界华­语戏剧的“同质核心”问题,以及东南亚华语戏剧的创造­性本土化趋势与特色传统的形成过程,其中第三部专述­新加坡华语戏剧。此外,2004年郭惠芬《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则填补了诗歌研究方面的空白。
    (四)文学史研究­
    尽管陈贤茂与其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的­同仁集体努力完成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稿》及其扩充后­的四卷本《海外华文文学史》多遭诟病,但后者仍被誉为­世纪末世界华文文学中“最为恢宏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4]扩充后的《文学史》由《初稿》中的66位华文作家­增加到了350多位,字数也由60多万字扩充到200多万­字,其中有关新马的部分占了80多万字,篇幅超过全书­的1/3,第一卷即集中论述了“1965年以前的新马华文文­学”和“1965年后的新华文学”,全面展现了新华文学70­多年来由稚嫩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
    ­
    二 论文­
    根据吴丽琴等人整理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资料­目录索引”的相关资料,1979年曾敏之在《花城》第3期­发表《新加坡汉语文学掠影》一文,是为新华文学介绍之­始。自此至1994年大陆各类期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新华­文学的文章共计达到128篇。[5]­
    在首批研究者队伍中,曾任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华文文学》杂志主编­的陈贤茂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早在1983年,身为归侨的­陈贤茂就率先提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设想,并先­期发表了一系列包括新华文学在内的华文文学研究论­文。如《新加坡华文文学简论》、《新加坡华文诗歌发展­的轨迹:读新加坡华文诗歌四首》、《新加坡华文诗坛的历­史回顾》、《新马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新加坡五月诗­社的艺术追求》及多篇作家作品论评。不仅如此,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诸问题,他最早也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在《香港文学》发表的一篇题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前景》的长文中,他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范围具体界定为:“主要对中国(包括台港澳)以外­的世界各国用华文(即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并对其特点和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2005年《陈贤茂自­选集》出版,其中“上册”收录了作者几十年研究(新)华­文文学的结晶。1993年、1999年两部史著的问世更被认­为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时期的学者中,较重要的还有王振科、钦鸿、陈­实、凌彰、李元洛等。作家出身的王振科,充分利用其亲­友在新马的便利条件,将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延伸至对­新马华文文学的研究上,相继写作了《那“一丝小小的­爱”:评周粲的散文新作〈都市的脸〉》、《万变中的不变:­王润华散文印象》、《艺术地表现生命本能:评〈韦晕小说­选〉》、《提高到文化的层次上来看:评黄孟文小说〈安乐­窝〉》、《这个流军》等多篇文学论评。他的另一些文章,­如《血浓于水———试论新马华文诗歌的“泛中国化”倾­向》、《空蝗延伸:新马华文文学与现代文学史的关系》­等,则对新马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同根性”问题作了更深­入探讨。钦鸿、陈实、李元洛等的文章多集中于作品评­析,且表现出一定的学术水准,如钦鸿的《美的艺术的享­受:尤今短篇小说欣赏》,陈实的《苗秀前期小说创作­论》、《从〈蜈蚣岭〉看流军的小说创作》,李元洛的《海外­的中国管弦乐:读新加坡诗人周粲的〈管〉与〈弦〉》、《挹一掬遥远的清芬:读新加坡诗人蔡欣的诗》等。凌彰的文­章则较早触及到新华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新­华文学的思潮变迁和新华微型小说热的研究等。
    ­以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而论,这一时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譬如,介绍性和描述­性色彩浓重,评析作家作品时随意性较大,有甄别、较深­入地展开学理分析的较少等,使这一时期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表象化或理性分析不足的印迹。­
    以上缺陷在90年代中后期有了较大程度的克服,并­在多方面有了进展。首先,论文发表园地得到极大的拓­展:从以前相对集中于《华文文学》、《香港文学》、《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7年改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有限的几个专业学术期刊,向全国各级、各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扩展,《华侨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暨南学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南财大学­报》、《湖南大学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南京师大学­报》,甚至《甘肃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等都对该领­域的研究予以关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先后开辟“港­台暨海外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栏,充分­说明了包括新华文学在内的海外华文文学的专门研究领­域已为学界普遍认同。其次,论文的质和量都有很大提­高。仅就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华文文学”、“新­加坡”等关键词搜索的相关学术论文即达150余篇,尚不­包括发表在其他各类报纸、非学术性刊物的同类文章。­新华文学的整体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具体体现在:
    ­第一,研究的范围大为拓展。以前被忽略的某些重­要课题,如文艺副刊研究、戏剧研究、文学语言特色分析、­文艺理论批评等被逐渐发掘。李志的《境外的新文学园­地———五四时期南洋地区文艺副刊〈新国民杂志〉研­究》,是这一时期文艺副刊方面的代表作。该文以南洋地­区第一份新文学园地《新国民杂志》为研究对象,透过对­该刊文艺副刊作品的主题、题材、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主­张、新文学运动展开的历程等各个层面的研究,检阅了自­1919年创刊至1925年停刊期间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新国民杂志》的影响,从而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回答了­“中国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关系”这一重大命题。刘小­新、朱立立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后殖民批评实践———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中心的初步观察与思考》,则是文艺理­论批评方面的佳作。文章通过对新、马一批本土学者王­润华、黄锦树、林建国、张锦忠、许文荣等人的后殖民文艺­理论批评实践的综合考察,分析和批评了其“去中国化”­倾向,观点鲜明,笔峰犀利。同样是“评论之评论”的还有­古远清《强化新华文学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存状态考察》等。其他方面,张建英从­语言角度研究新华文学,相继写作《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特色初探》和《南洋都市语境下的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苏琼写作了以新加坡华文戏剧为重点的《东南亚华­文戏剧———别样的意义》一文,等等。
    第二,作家作品类研究质量明显提高。作家作品类­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主体,与前一时期的“随意性”和“推­介性”相较,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注重“选择性”和“分析­性”,重点集中到一批卓有建树的新华作家身上,如黄孟­文、方修、尤今、周献瑞、周颖南、流军、田流、蓉子、怀鹰、­骆明等。同时,主题也更加鲜明了。丘玉杰《多栖性后面­的有益探索———论怀鹰的创作兼及新加坡华文文学的一­种特色》、傅莹《论黄孟文散文的“理性化”倾向》、阮温凌­《人物漫画的面面观———黄孟文短篇小说的〈窃听器〉的­“多框型结构”》、郭正元《马来风情、华夏的根———读新­加坡诗人寒川的诗》、王列耀、蒙星宇《能将文化开南国、­剩有诗情托国风———论新加坡华侨诗人丘菽园诗歌中的­“古典中国”》等,对各个论题都能够作较深入的探讨,前­一时期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通病得以基本克服。
    ­第三,综合性研究数量增多,关注的领域和研究的课­题都有相当拓展:既有对新华文学生存环境的关注、文化­身份的思索,也有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史的梳理、对新­华女性文学和新文学兴起之前的旧文学时期等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尤其是新华文学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普遍的忧虑情绪之余,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进行了探讨。例如,黄万华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在推动新华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新华作家传­承华人文化传统的强烈责任感是新华作家们在“文学无­法养活我们,但我们必须养活文学”的艰难处境中坚持创­作的主动力。[6]周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剖析了新加­坡“多元种族”、“多语并行”和“华语方言分割”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新华文学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7]一些学­者则试图透过作品的个案分析,体察作者传达出的对华­文、华人文化失落的痛惜及“无言”之抗争。
    ­除此之外,李志仍然着重于个案层面的关于“中国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关系”的研究。[1]朱文斌在学术史方面­屡有新作,其《乱花渐欲迷人眼———20世纪80年代后新­马华文文学本土研究述评》,从新马华文文艺报刊研究、­新马华文文学发展的反思与展望、对中国文学与新马华­文文学关系的论述、文学史的撰写与重写以及其他相关­论述等五个方面对新马华文文学本土研究作了较全面的­回顾与展望。其他方面,如翁亦波《论新加坡当代华文新­诗审美传统主体的移位》,具体分析了新华新诗由儒家经­世致用的审美取向向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禅宗的直­觉顿悟,以及现代派纯粹诗的心灵高度净化的审美取向­逐渐移位的“诗性回归”的趋向,立意颇新。赖世和《山­不在高从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新加坡卷谈起》,对当代­新华文坛作了一次总体鸟瞰。
    第四,有关新华文学“文化身份”的讨论成为热点。­东南亚华文文学“文化身份”的问题源自于二战结束后华­人身份认同转变的重大社会命题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二元对立的后殖民话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华文坛,文学“文化身份”的确­立集中表现为大张旗鼓地彰显“本土性”、强调“独立­性”,直至发展到极端地“去中国性”思潮。对此,国内学­界作出了三方面的回应。­
    1.对“独立性”的普遍认同。姚雪垠最早明确指出,­新加坡华文文学是“新加坡人民的文学”,是“国民文学”­而非“中国新文学的一个分支”,肯定了新华文学国家文­学的地位。[8]两年之后,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再次重申,东南亚华文文学“应是世­界华文文学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之地位。[9]新加坡等­华文文学的独立性得到普遍认同。­
    2.对“本土性”的辩证思考。回顾新华文学的发展­史,不难理解,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本土性”主张与­“中国因素”何以成为推动新华文学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味强调本土性而忽视其中国性面向的相关论点,在­国内学界遭到冷遇。通观90年代中期以来的论著,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考察不蒂是新华文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有者如宋永毅对新加坡当代华文诗歌“中国情结”­和“南洋色彩”的讨论,倪金华对新加坡华文文学“关注­现实、感时忧国”的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考察,朱文斌以­“侨民意识”与“本土意识”论争为视角的分析,曹安娜对­新华文学“中华神韵”与“南洋风味”的剖析,郭正元以寒­川的诗为个案的“马来风情、华夏的根”的探讨,甚或李岫­所认为的新加坡等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同根、同体、同步­的发展,等等,无不透视出华文文学的“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
    ­3.对“去中国性”的正面回应。“独立性”或“本土­性”被刻意强调、发展到极端便成为“去中国性”。对之­作出正面回应,积极与新马学界对话,以厘清它们之间的­复杂“纠葛”是当前学界面临的重大任务。在这方面已迈­出步子的除了上文中论及的刘小新、朱立立以外,还有周­宁及近年来在本领域崛起的后起之秀朱崇科等。90年代­末,周宁就不无忧虑地质问:“这种独立是创造了新加坡­华文文学的繁荣发展,还是抽空了文学内在的传统与文­化的滋养?”并旗帜鲜明地提出,“继承、维护华文华语的­完整性与完美性,认同华族文化传统并以审美的形式表­现这种传统,表现华族传统文化或东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华人世界及全世界创立一种新的、审美化的价值与­观念,或许是新加坡华文文学面临的一个必要的转型与­重要的使命。”[10]周的论点某种程度地为新华文学怎样­发展、如何发展指明了路向,至今仍有细细品味的价值。­近年来在学界崭露头角的朱崇科,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的文学史家杨松年,他的系列论著尝试着­与新马学界的直接对话,引人关注。其代表作《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集中反映了他­对“去中国性”的反思。书中,他试图阐明如下观点。其­一,他认为“去中国性”以扭曲“中国性”为基础,终至走­上自相矛盾的极端,陷入本土迷思;其二,他反驳了在新­马学者中存在的中国殖民文化霸权的论调,认为新华文­学中的“中国性”,其主导因素是“内在殖民”而非中国的­殖民文化霸权;其三,主倡“立中国性”。认为中国性是新­马华文文学难以摆脱的内在精魂,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他特别警醒“本土性”概念的使用,批评那种­“肆意预支、过分迷恋本土性或者把本土性当作偏狭的抵­抗工具”的非理性倾向。[11]他最近的一系列文章继续集­中探讨了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的相关问题。(1)
    综上所述,经过20余年的学术积累,新华文学的研­究已有了相当发展,新华文学无疑因其自身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成为世华文学研究领域中不容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不过,也应看到,目前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例如对旧体华文文学的研究须要加强,研究的学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对当代新华文学尤­其是“本土化”相关层面的问题,国内学界应积极主动地­与海外学界多对话、多交流,多勾通,共同促进包括新华­文学在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
    注释:
    [1]见李志《国境之外的“五四”新文学革命———论南洋地区华文文学中的“文白之争”》,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6期;《移­殖与嫁接———海外华文文学滥觞时期的继承关系》,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等多篇论文。
    [2]例如,《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的《本土蜕变:载道的艰难与自我的张力———析[i]论1920、30、40年代马华文学本土变迁轨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的《认同“点染”与本土强化———论新华文学中的鱼尾狮意象》,《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的­《本土楔入:可能与限定———以新马华文文学为例论世华文学研究的新进路》;《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的《当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乌鸦〉与〈我这滥男人〉为例论本土的流动性》等。
    参考文献:
    ­[1]潘亚暾.新加坡作家作品评论集[M].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2: 5-10.­
    [2]〔新加坡〕骆明.序———写在《新华文学论稿》出版前[M]∥周宁.新华文学论稿.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3.­
    [3]〔新加坡〕方修.马华新文学简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1986.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M].新加­坡:T.K.Goh,1978.­
    [4]钱虹.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开端与突破———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之四[J].文艺理论­研究,2004(2).­
    [5]吴丽琴,苏素尽,郑瑞龙.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资料目录索引[C]∥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当代东南亚华文文学多面观.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55-266.­
    [6]黄万华.我们必须养活文学———近30年新加坡华文文学的一种侧影[J].华侨大学学报,1996(2).­
    [7]周宁.试论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6).­
    [8]姚雪垠.关于新加坡的华文文学[J].中国,1985(3).
    [9]庄钟庆.新加坡等华文文学在前进中[M].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3: 51.
    [10]周宁.新加坡华文文学的认同:创造与传统[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2).
    [11]朱崇科.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M].台湾:唐山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勇(1969-),女,湖北十堰人,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讲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华侨华人。
    原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第21卷(总95期)
    
    原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1卷(总9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