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母爱陪伴我们走过繁荣和萧条——评《妈妈的银行账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侯萍 参加讨论

    《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实在是太薄太小了。然而,这本不起眼的小书中所蕴藏的母爱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繁荣与萧条。
    我们不知道书中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妈妈一家是上世纪2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的挪威移民。这个家庭的成员有父母和5个孩子,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是个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作者写道:“我记得,每个星期六晚上,妈妈都会坐在破旧的餐桌旁,紧锁着平时舒缓的眉头,数着爸爸装在小信封里带回家来的钱。”
    尽管在移民的眼睛里,旧金山是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但仅靠一个木匠爸爸挣钱养活一家7口人的日子,其艰难程度自不待言。如何在贫困中活得有尊严有品质,妈妈的价值观和智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于是,妈妈便虚构了一个银行账户。每当家里遇到难关时,这个银行账户总是能让儿女们感到心安。“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一样美妙的东西,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它给了我们温暖和安全感。”
    记得有句西方谚语这样说:女人固然脆弱,母亲堪称坚强。但是,母亲的坚强并不是天生的品质,而是来自生活中磨难的砥砺。
    20年以后,妈妈的一个女儿把自己写的第一个故事收到的稿费,交给母亲存到她的银行账户里。妈妈告诉女儿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银行账户,还说她这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女儿没有说什么,这是世界上最善意最感人的谎言。
    普天下母亲的心房里,都盛满了无尽的慈爱。妈妈没有多少文化,家里也没有多少钱财,却把几个女儿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学校,希望把她们培养成小淑女。爸爸很想乘坐直升机,妈妈却一百个不放心,她竟然瞒着家人自己先去坐了一次,觉得很安全才让爸爸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同的妈妈当然也会有不同的理念和行为。譬如,女儿暑假里在药店打工,一个十分要好的同学中午时常去店里看望她。药店里除了卖药,还有一个糖果柜台。小姐妹俩起先饱饱眼福就满足了,继而谁有五美分就买一块巧克力分而食之。最后竟然不断偷吃巧克力,结果被老板希勒夫妇发现了。“希勒太太说得最多的,也是最客气的一个字是——贼。”然而,书中的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小孩子禁不住甜食的诱惑,才犯错做了蠢事。她希望女儿不要在心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是个贼,是个坏女孩。
    西方文化允许人犯错,鼓励人改错,甚至会采取措施防止人犯错或者提醒人不犯或少犯错误。妈妈说:“你也应该笑,女儿。除非你——”妈妈似乎斟酌寻找合适的词句——“除非你的内心是残缺不全的。有些错误在犯了之后会让你抬起头。有些错误犯了之后,会让你带着骄傲继续前进,凯特林。”“你现在可以笑了吧?”她问,“而且你要坚信,你犯了这个错误,并不代表世界末日来临了。抛弃心里那个不停喊‘贼’的声音继续前进吧。”
    东方与西方存在文化差异,共同居住在西半球的各大洲之间也有文化差异。譬如,妈妈是挪威人,挪威比较注重生活质量,认为工作是为了生活,认为人和环境很重要,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依靠。所以,妈妈为了让儿子继续升高中,与家人千方百计凑足学费,最后儿子成了一位医生。妈妈为了说服自愿辍学去找工作补贴家用的长女回校,便动用小金库的钱买了高中女孩都爱穿的红格子套裙。妈妈还用爸爸带回家的变酸牛奶,制成营养丰富的美味奶酪。妈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把紧巴巴的日子过得既体面又滋润,让一家人在异国他乡也不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这本小书英文版的封面上,挪威妈妈正在做饭——她神情安详,身躯挺拔,衣着朴素。一个小男孩站在妈妈身边,沐浴在母爱的温暖光辉里。无论孩子长到多大,不管孩子离家多远,妈妈总能听见孩子小时候喊妈妈的声音。妈妈——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原载:《文艺报》2011年11月18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1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