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现代作家资料的搜集编纂及研究 ──编辑《王统照全集》[1]的断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洪承 参加讨论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王统照(1897—1957字号、常用笔名剑三),是一位默默耕耘而又多产的第一代新文学作家。他一直未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积极承载传统文化,重构文学史的当下,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类似“王统照现象”的现代作家应该还有一些。我在编辑《王统照全集》时,倍加感到此现象有着作家内外的多重因素,很值得反省。
    王统照的作品涉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评论、译著等各类体式,总字数达数百万之多。20世纪初年,他就有作品问世。还是中学生的王统照就参与了五四新文化的建设。1916年他便给新文化重要阵地的《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写信,发表“疾时愤俗”[2]而热情的感言;大学生时代就主编社会文化刊物《曙光》,并在刊物发表译介列宁和苏俄社会革命的文章;“五四”爆发反帝爱国运动,作为青年学生的他参加了天安门示威游行,亲历了“火烧赵家楼”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他的长篇小说《山雨》与茅盾的《子夜》齐名,1933年被后来人称为“子夜山雨年”[3]。这些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已是久远的事了,王统照的名字也淹没在长长的中国作家行列之中,甚至对许多初读现代文学史的人来说也很陌生。这不单纯是历史过去了一个百年,也不只是作家本人过早地离开我们的原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史,现代文学伴随着一个新的社会新的时代的诞生而发展。政治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最初,中国现代文学史较多地受政治理念的影响,王统照就是一位始终没有在这样的文学史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作家,长期被强调主流社会话语看重时代政治书写的文学史所冷落。早在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家田仲济先生就直言呼吁:“王统照的创作贡献与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他60年代开始着手整理收集王统照的作品,已经完成编辑《王统照文集》[4]的工作,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待出版。不想,一场“文化大革命”浩劫发生了,将“文集”出版推迟了近20年,直到80年代初,文稿几经周折才辗转到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文化大革命”刚过,国家百废待兴,思想逐渐在解放,文学史的观念也在更新的过程中,《王统照文集》六卷本尽管有田仲济先生主编并一再呼吁,出版过程仍然非常艰难,前后竟然长达5年之久。作为整套的“文集”第一卷发行了13000册,而最后一卷仅仅印刷不足3000册,险些夭折。所以,全国各地高校图书馆目前有完整六卷本全套的“文集”并不多矣!在众所周知的历史激变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得王统照著作的出版受到严重阻碍。这与王统照文学遗产一直没有得到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有密切关系。
    我因较早接触王统照先生的作品,20年前写过一本《王统照评传》[5]的小册子,也曾经参与田仲济先生主编的《王统照文集》部分卷的编辑工作。这些年,我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尤其关注王统照研究的新进展。这次虽得王统照亲属的信赖举荐我担当“全集”的主编,但我仍然感到为难,学识和资历不济。本来,此事最合适的人选是青岛大学的刘增人教授,他从事王统照研究30余年,既有长期资料收集整理的功底,1983年就出版了《王统照研究资料》[6],又系统地写作过王统照的传记[7],并有厚重的作家作品研究专著《王统照论》[8]。只是因为他现已退休离岗,考虑到编辑中一些具体工作做起来不太方便。所以,他也积极荐我来做此事。编辑“全集”虽然有原“文集”的基础,但是搜集整理作家佚文遗稿,校勘辨正旧稿,修订“文集”错漏等等工作量甚大。刘增人教授说,我手头还有几个博士、硕士,可以带着他们一边学习专业一边做这项与专业相关的大事,不妨。我也就无法推托了。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七卷本《王统照全集》,较过去《王统照文集》的不同之处有五:一是增补了“文集”中缺漏的重要作品,如作家译诗译文、日记、剧本等,其中部分作品是作家手稿,首次辑集出版。二是搜集了作家各时期,尤其早期散落较多地在报刊杂志上的文言小说、旧体诗,以及新诗、白话小说、佚文等创作。三是原“文集”第四卷的《剑啸庐诗草》是作者早年手录的两个旧体诗集《剑啸庐诗草》、《剑啸庐诗存》部分作品的选辑,现在还两个旧体诗集的原貌。四是原“文集”六卷中的“微音集”和“论文集”的文章做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其原则区分两个集子文章的类别,前者的散文随笔杂文为主,后者明确是文艺论文集。同时,将收集到散落的两类文章分别插入其中。五是对能够收集到的遗稿文字力求尊重作家尊重历史,作家非纯文学的论文,或者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文字和表述不做修改,仍然保留初稿写作或发表时的样子。这次“全集”整理编辑的工作,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努力仍然难以尽遂人意,虽然不可能包揽王统照的创作文字之全部,但是基本可以还原王统照生前写作的实际情景了。作家在各个历史阶段各种文体创作的面貌均在七卷本中得到了展示。同时,为了呈现作家作品编纂的历史过程,“全集”也继续保留了原“文集”中叶圣陶先生的“跋”,田仲济先生的“序言”。感谢刘增人教授再一次对原“王统照年表”进行了认真修订,较多充实内容后,赠于“全集”作为附录,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作家作品的研究资料,从而为“全集”画上一个饱满的句号。
    王统照小说创作十分丰富,作为新文学的第一代小说作家,他的《春雨之夜》《号声》《霜痕》等短篇集,和《一叶》《黄昏》等长篇小说,奠定了五四小说创作写实与唯美相结合的独特风格之基调。他还是新文学最早尝试长篇小说创作的开拓者。30年代,他用心写一个作家的独特感受社会和大时代的激变。长篇小说《山雨》北中国乡村的朴素叙事,农民生活力透纸背的记述,描摹出一幅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历史画卷,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一部别致的作品。自然,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和其思想价值的文学史考察,可以随着文学观念的不断调整变更,还能够读出多种新意。但是,合理性阐释最重要地莫过于纵览作家全部的小说创作。这次《王统照全集》第2卷中补充了20余篇小说,主要是作家散落在报刊杂志上的早期作品,过去未收入任何集子。它们对于作家小说创作道路完整梳理提供了更准确丰富的依据。这些作品大部分是王统照早期小说创作,今天读来无论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比较简单而幼稚。作家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写作的过程很值得我们关注。当年,作家悔其少作,自编小说集、各种辑本均被有意弃之。后来,又因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各种选集版本,以及“文集”中均未收录。王统照早期小说文言的《新生活》《秋夜赋》《车中人语》等,与白话小说《纪念》《战之罪》《苦同学共产记》《真爱》《夜寒人语》《秋声》《她为什么死》等作品,基本都在叙述有志少年对人生、对社会,对美、对爱的思索、感叹,尤其不乏感时忧国,对现实的战乱愤愤然而又困惑不解。一个个故事的编织,明显渗透着自我人生的经历和叙述个人的体味。在这些小说里,作品人物简单,一般三四个人物活动其间;结构也不复杂,多为线型历时性第一人称自叙或第三人称转叙,偶尔穿插倒叙回述;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多有传统古典诗词抒情表意的底蕴。它们是作家小说创作的一个初始过程的记录,由此能够发现在他第一个白话小说集《春雨之夜》出版之前创作演变的真实轨迹。王统照的这些文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出现代中国小说如何由文言到白话的文脉路向。王统照是第一代在现代中国小说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五四前就有大量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而又在五四后致力于新文学最勤勉、最活跃的作家。寻找他的创作发生发展是有典型意义的,而今真正细致而完整地清理作家这一部分小说创作,并将他们与作家创作的整体联系起来、与现代中国小说的发生发展结合起来之考察,尚是王统照研究的一个空白点,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公允评价,必然也会由此受到一定的影响。王统照文言小说不仅可以重评小说家的王统照,而且会对现代小说的发生有新阐释的可能。
    王统照也是新诗与旧体诗创作时间早而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一本《童心》新诗集,1925年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的一种出版,所收辑的是1919—1924年间150余首新诗作品。后来,他以小说创作为主,但是从未间断新诗创作,先后出版新诗集有7种之多。30年代,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评价他的小说时,就说“诗人气质的王统照始终有他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始终以“裸露的真诚”、“独行的歌者”抒发自我的真实情怀,领受人生的苦痛,吟唱时代的悲歌。1934年他自印《这时代》诗集,在“自序”中说:“我相信诗的真实创作更是一个明镜,能够照清自己的外形与内心。只要作者不是存心开玩笑,骗世人,谁能够逃避开这不容情的现实,老是仰头去看空中的楼阁?我们这时代,风卷波翻;我们这人生水深火热!我们一样是具有一般人的躯体与精神,那一个作者敢说一句他是时代外的‘游仙’?我们的时代不是黄金的涂色,也没有玫瑰的娇艳,更不是翠绿色的鲜明,在这样的时代中要叫我们唱一支什么样的歌?作一首什么样的序曲?虚伪的赞颂,伪造的讴歌?无力的诅咒?娇柔的满足的狂唱?我们要怎样才能呼诉出我们对于时代这的真感?”正是这样的人格力量、创作态度和其不懈的创作耕耘,王统照生前与闻一多、臧克家、王亚平、田间、臧云远等现实主义诗人过往甚密,与他们一样在新诗史上也是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在“全集”编辑过程中,王统照大量的旧体诗创作至今尚未得到更多的人关注,最为令人感叹。王统照早在1918年前后,就开始写旧体诗。1923年自编《剑啸庐诗存》时说,“四年前之夏,予既已重录旧诗凡千余首,装册备存矣,然幼耆涂抹,自髫年为此,其间零星散佚或未经录稿者岂止此数。”原收在“文集”里的旧体诗实际只有作者创作量的1/10吧!王统照的旧体诗的创作高峰主要集中在五四前后的青少年时期,40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样几个时段中。“全集”中主要还原了作家自编存留的《剑啸庐诗存》旧体诗集的全貌,并且尽可能将散落在各时期各种报刊上的旧体诗收集,显然还有较多遗漏。许多作品是首次发表,对研究作家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像王统照这样新诗旧诗同时写作,作品多影响大,文学史中还有郭沫若、郁达夫、朱自清、老舍、胡风等许多作家。可是,我们对他们旧体诗创作的研究远远不如他们新文学的创作。现代作家旧体诗的创作能否进入文学史的书写一直是个争议性的问题。旧形式的格律诗与新诗自由体究竟是什么关系?不同体式的书写统一在作家身上有没有精神联系的一致性?旧体诗创作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价值意义究竟何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入文学史的视阈认真思考和辨析,还可以深化对新文学本体的认知,反思新诗创作和发生发展的得与失。读王统照的旧体诗创作能够鲜明的感受到他的这些旧体诗作品并不受限于其“现代性”思想的表达,诗人在每个历史阶段新文学创作的思想和美学追求,都可以在他旧体诗创作里找到内在的精神的联系,而且旧形式的写作使得作家内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心灵更真实更无保留的表露。诗人现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旧形式传达,往往是欲说还休,充满着种种的精神困惑,恰恰是现代人与旧形式表层的矛盾和悖论,折射了创作者最真实的自我内心世界,旧体诗作品往往具备了更饱满的张力。王统照的旧体诗创作研究可以对当下争议问题的讨论有启发。王统照旧体诗中的现代意识独特的表现,是他思想的重要内容。关注王统照的旧体诗创作,对于作家整体研究的深入,应该是值得重视的切入口。我想打破新与旧传统体式的对立,真正将现代作家旧体诗创作进入我们的学术视野,切实解剖几个像王统照这样的作家个案,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性研究定会有大的突破。
    作为现代戏剧作家的王统照远没有作为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被文学史得到广泛认可,这是因为其公开发表的创作甚少。这次,“全集”中首次发表的两个剧本,可以改变我们既有的认识。王统照有剧本创作,还有关于现代话剧、戏曲的理论探讨的文字多篇。1925年他就在《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上发表七幕话剧《死后之胜利》剧本。这是现代话剧创作的起步期,当大部分剧作还是以独幕剧形式讲述反封建的故事时,王统照在剧作中将那个时代爱情、婚姻、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运用更为现代艺术化的话剧形式展现出来。他比同期话剧作家要有更多自觉话剧艺术的探索和新追求。全剧七幕多场的设计使得舞台艺术更为逼近生活的情景,而且在剧中人物和剧情发展上突破了当时写实剧两三个人物的单一对话,以现实、浪漫相结合的手法,并且吸取了西方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艺术方式,营造了十分强烈的现代话剧的艺术氛围。因为作家这一剧作之后再没有话剧创作问世,所以该剧对早期现代话剧初创的努力,在现代话剧史中的积极意义,至今尚没有得到较多关注和充分肯定。现“全集”收录了王统照1948—1950年前后写作的《海滨惨案》(四幕剧)、《前途》(三幕剧)两个剧本创作的手稿。两个剧本都是以现实为题材,前者写于1947年山东解放前夕,国民党的统治下,美军自由出入的青岛港,剧情是对这个海滨都市现实生活的图景和民众悲剧的几个场景的辑录;后者是展现1949年深秋,山东解放初期靠近黄河的某乡村正处于百废待兴,政府与村民农村土地革命中几则生活片段的连缀。两剧作在艺术方式、戏剧表现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谓叙事性的纪实剧。倒是人物对话,事件描摹有鲜明的山东半岛鲁南地域特色。王统照自早年《死后之胜利》创作之后,间断了20余年后又进行话剧创作,但是作品并未因为随时间推移进化发展了,为什么?作家写完《海滨惨案》《前途》之后一直没有发表,其内在因素何在呢?这些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王统照并不乏戏剧知识理论的积累和创作实践的准备。还是中学生时他自编过《云南起义》话剧本,自演蔡锷将军;大学时代就翻译英国作家的滑稽短剧《不平鸣》发表于1921年的《曙光》第2卷第2号上,这期间他还与曙光社、晨光社、文学研究会等新文学同仁多次通信讨论外国剧的翻译、戏剧戏曲理论的诸多问题,1921又在《戏剧》杂志第1卷第6号上发表论文《剧本创作的商榷》,探讨新剧发展中剧本、演剧者、外国剧翻译等问题的重要性。四五十年代,王统照还写过不少有关戏剧评论的文章,如为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出世》撰写译作序言、论高尔基的戏剧《野蛮人》、评京剧《打严嵩》,及评点地方吕剧、越剧等作品,晚年对如何努力发展山东戏曲工作他有自己建设性的意见,等等。现在“全集”第六卷的几个集里收集了这些文章。仔细阅读王统照戏剧创作和其理论探讨的文字,并且将它们与作家整体的创作、生活的经历联系起来,我想中间有许多题目可以做的。同时,王统照前后戏剧作品数量少反差大,也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创作现象。
    现代作家在某一时期选择某一文类进行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类问题。由创作体式的调整反映出的作家思想的动向、创作的变化,是王统照研究中可以深入的课题,而且可以由他的话剧创作引发对作家创作现象的再思考。现代文学中不乏更换文类,改变自己创作的作家,有些作家发表过某一个文类作品,以后就不写了,这些作品有的成功,有的也不过仅仅是试笔之作,为什么?如小说家茅盾、诗人徐志摩写过一两个剧本,以写小品文见长的周作人早年发表过几篇小说,戏剧家陈白尘写过不多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家李广田也写过不错的《金坛子》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引力》等等。现代作家中有许多这样非主导文体创作现象,还没有被引起重视。当我们在整理编纂作家“文集”和“全集”过程中注意到了作家史料和作品的全面收集,但是通过完整、全面地掌握作家史料而深入作家研究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树立,特别是遇到像王统照这样的作家,我们研究留下了的空白点较多还与史料没有到位有关。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往往还是不太看重作家非主导的创作样式,忽略作家量少的文类作品与作家创作的整体关系,这显然对准确把握作家作品有害而无利。
    王统照的翻译作品和作家生前没有公开的《民国十年日记》《欧游日记》《病中日记》是“全集”的亮点之一。王统照早年求学北京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大学英国文学专业学习,有着非常好的英语基础。就是这个时期王统照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均有,还有社会政治、宗教、美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列宁的论文《旧治更新》翻译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王统照译作涉及英、法、美、苏俄等多个国别,并且写过泰戈尔、叶芝(今译“夏芝”)、拜伦、法郎士、叔本华等著名外国作家专论长文;40年代,他在上海“孤岛”自费印一册古色古香的线装本《题石集》,共翻译了英、美和波兰等弱小国家诗人诗作33首,假外国诗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诗篇,释放他在那个特殊环境中的心声。现“全集”最大的遗憾,也是在其翻译作品的搜集上未能穷尽。目前,还主要集中收录的是王统照发表于《曙光》上的译作和散见在其他报刊上很少的部分作品。王统照的三个日记,恰恰记录了作家青年、中年、晚年人生三个重要阶段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这里要感谢作家亲属的无私奉献,才使这些“潜在写作”能够与读者见面。“日记”独特的文本形式是它的个人化私密性和非公开性。这就有了特殊的性质和功能。作家写作时对自我精神、心灵世界是完全开放的,可以毫无保留地袒露所思所想和记叙生活最真实最微末的细节。因此,“日记”在作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民国十年日记》《欧游日记》经作家亲属整理后,近年才在刊物上发表,《病中日记》是未刊手稿首次面世。现“全集”将它们一起推出,给作家生活文学活动增添了最有说服力的鲜活素材,给作家创作也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其意义对研究作家无可估量。将王统照的译作和日记编纂于“全集”中,作家创作全貌的还原还是次要的,我认为王统照青年时代的大量各类译作一方面表现出他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他广泛地吸收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学文化,确定他新思想的路径非常必要。这以后他的译作有所选择,不如早期集中,有作家个人的爱好和环境的因素,这又是全面了解作家思想变化的重要线索。如王统照积极创办《曙光》,热心文学研究会的活动,以及隐姓埋名的“孤岛”生活,均可以在他翻译的作品中透视出的思想动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怀。如果说翻译是间接的,那么“日记”就是直接呈现作家真实思想的资料了。王统照的《民国十年日记》里的初恋记叙、《欧游日记》里每到一地异国风情的记录和感怀、《病中日记》里病榻前的篇篇读书笔记,使得我们更完整地把握同期作家的人事与创作。它们必会改写我们既定的许多王统照的基本认识。比如,王统照早年意气风发的思想,《曙光》里的译作能够找到其源流。早期小说虚构的故事能够在日记里发现真实的素材。这样王统照早期作品意义就不是现在文学史给定的了。他的成长就有了鲜活的个案性。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尤其考察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学的转型、文学的发生,还有什么能比一个个现代作家自己的人生之路,更有说服力呢!我们需要新的理论开启新的思维空间,以重新阐释文学史,但是我们更要深入细致地把脉历史的细节,寻找作家那些被各种各样因素所遮蔽的史料,来支撑我们的新认知,真正达到接近或可能还原文学历史的真实。
    最后还想说的是,弹指一挥间,新时期改革开放今年整整30年了,《王统照文集》出版也有20余年了。十分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到王统照家乡山东省诸城市委宣传部的积极响应,经济上鼎立相助,开始启动在“文集”基础上的修订旧稿、增补佚文,筹划出版《王统照全集》的相关事宜。原本想在2007年,正值王统照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50周年的日子完成此事,以资纪念。结果因这一文化工程的巨大,涉及各方面的较多因素而延误了。“全集”今年能够顺利出版面世,也应该值得庆幸了,要感谢中国工人出版社同仁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尤其要提到王统照先生长子王济诚先生以91岁高龄亲笔写下放弃家属稿酬的声明。而三子王立诚先生也是耋耄之年,携子王存英、王含英不辞辛苦在北京各大图书馆搜集查找原刊原稿,奉献存刊、孤本、手稿等珍贵史料,令我们十分敬佩和感动。在此,对他们的大力支持也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全集”的编纂固然是为了保存作家创作,最重要的还是一项文化积累的工程,为作家的研究提供方便。我和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尽了最大努力在做这项工作,编辑中有一些想法也想与读者、研究者交流,因此有了上面的话,权为编后记。我们工作的疏漏,甚至校勘不到位之处,欢迎每一位读者、研究者诚挚的批评指正。随着“全集”的出版,我们期盼着现代作家王统照研究将有一个新局面的出现。
    注释:
    [1]杨洪承主编:《王统照全集》7卷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
    [2]王统照:《致记者信》,《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4号。
    [3]吴伯箫:《剑三,永远活着》,《前哨》1958年1月号。
    [4]田仲济主编:《王统照文集》6卷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1985年版。
    [5]杨洪承:《王统照评传》,河北花山出版社1989年版。
    [6]冯光廉、刘增人编:《王统照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刘增人:《王统照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刘增人:《王统照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杨洪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编210097]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6期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