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分析文学作品,的确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电脑分析欧洲作品,屡屡成功。真是可喜可贺。其成功率较高,是否与欧洲的拼音文字及语法有关系?我以为是值得研究的。 电脑分析《红楼梦》,却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 一、陈炳藻先生推断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均为曹雪芹。 二、深圳大学专家得出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语言风格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 三、李贤平先生推断后四十回是曹家亲友整理原稿并加工补写而成的。 看来,电脑也不是万能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否也可以说:“电脑难断红楼案”。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探索《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是一个巨大而复杂且困难的系统工程。 我想,要将人的思索和电脑的检索结合起来。 首先,要肯定电脑分析《红楼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几位专家的实践,放到大系统里来衡量,只能是初步的尝试。起码在一百年内,应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来尝试电脑分析《红楼梦》。对有关的电脑程序,应有方方面面的改进,要设计得更全面、更完善、更周密、更精细。这样,无论是什么样的结论,都将显得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充分认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和玄奥幽邃,千万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探索《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主要靠的是以文字分析为特征的论文和专著。 再次,要充分认识《红楼梦》后四十回原创者创作手法的高明,充分认识程伟元、高鹗整理手法的高明。一是他们的时代与《红楼梦》前八十回之作者相近,二是他们的文才与《红楼梦》前八十回之作者相近,三是他们既然是续作,其宗旨是“仿真”,在各方面尽最大的可能使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相近。 总之,我们在充分重视电脑的同时,不仅不能废弃思索,而且还要更勤奋的思索。 原载:投稿 原载:投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