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红楼梦里到底都写出了什么?估计没人有把握给出一个确切解释,不过如果把问题稍作调整??红楼梦的大方向是什么?脂批里就有现成的答案??大旨谈情。 红楼梦包罗万象,自古有过很多什么类似儒家看礼数,厨师看菜谱,中医看药方,佛家看色空,阴谋家看诡计等等的说法。我承认红楼梦里涵盖的知识的深度和综合性之空前绝后,甚至说他是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也不为过,但是他绝不是百家思想的总会,只要稍作品读,就会明显看出来作者对各家思想的也有着明显的高下扬斥之分,可以说其中相对比较赞同的算得上是道家,但是这当然也不能说明作者是举着老庄的旗帜意欲弘扬道家思想,而那些因为宝玉出家等情节干脆把它归到佛教里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 那么作者通篇花了大力气融合了各家思想的巅峰精华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要炫耀一下自己高深的学问和文化内涵?绝对不是!!开篇一个标新立异的“正邪两赋”论,已经把曹雪芹的哲学头脑充分的演绎出来,所以周老所谓的“文,史,哲”其中的哲学理论也是红楼梦最大的看点之一。 那么究竟曹雪芹的哲学立场是在哪边?我个人观点,作者之所以在书中一一融述了诸家之顶尖思想,目的有一个??作者在向世人说一句话,这一句话我以作者的口吻把它分为先后两半,前一半便是:“各家的思想我都明白,甚至可以说懂得恨,儒家讲克己复礼,佛家讲色即是空,道家讲‘及吾无身’,这一切却都异曲同工的需要做到一点??放弃自己的情感,” 那么下一半是什么? 在红楼梦中,有几个人跟宝玉是同一天生日:平儿,四儿,岫烟,宝琴。 而在介绍秦家的时候有脂批道:“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此乃本书大讽刺,大比托之处?”何为大讽刺,大比托?能有资格算上是红楼梦的大讽刺,大比托的东西那会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一再提高秦可卿的地位与形象?甚至在那句脂批里可以跟宝玉的“玉”字平起平坐?对于秦可卿的名字,把它谐音成“情可轻”的说法目前非议不多,如果说“秦”对应的是“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玉”理解成“欲”?当然这个欲是广义的,包括所有人类的欲望,可以是“想”的意思,而不是狭隘的物欲或情欲。这样一来再看与宝玉同一天生日的几个人,不妨大胆的谐音揣测??休情屏欲或者休情似屏欲......虽然有些牵强,不过尚能讲通。 难道作者也像前几家圣人的观点:克制自己的欲望,放下个人的感情?我认为,恰恰相反!书中无数类似“劝诫”宝玉种种“不好行为”的情节,包括袭人的软语相劝甚至是贾政的“棍棒教育”,起因无非都是宝玉的多情,而结果往往都以未能奏效而告终,这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包括宝玉如果最后出家,我认为那也不是看破红尘的无情,而是情至深伤至痛的绝望。或者用作者“风月宝鉴”的笔法,更可以大胆的想象:都说人间是最充满感情的地方,而人世却是如此残酷和无情;那么既然空门被认为是最无情之处,宝玉就要选择那里作为一切情感的最终归宿...... 那后半句话仿佛呼之欲出??“......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就算如此,让我放弃自己的这些感情,我就是做不到!” 所以说个人拙见,作者就是在阐述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后,又用自己巧夺天工的作品告诉世人,“我依旧把情放在第一位!”所以说作者的观点,是不同于以上任何一位圣人之论的,曹雪芹唯一推崇的就是情!作者自言其痴,不妨称之为“痴家”,那么儒释道的三足鼎立之势将被其打破,孔子讲礼,老子讲道,释迦讲空,雪芹讲情!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情才是充斥着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从出生的一刹那,到熄灯的一瞬间,从为离开过情(欲),所以个人认为,曹雪芹的情,比之其他诸圣的所推崇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考虑到文学上的深厚造诣,曹雪芹的“功力”似乎更在他人之上! 若如此,早在清朝,中国文化便已出现了一个新的“门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