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逊 参加讨论
 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已经播完,虽然播出时遭遇了世界杯足球赛,但依然在观众特别是红迷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或贬或褒,争议纷起;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新版《红楼梦》有它的优点和特点,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名著的改编永远会有见仁见智的争论,有争论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以引起我们对原著的关注,进而达到推广和普及经典的目的。新版《红楼梦》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它注定会成为《红楼梦》改编史上一部无法绕开的作品,就如同以前的越剧《红楼梦》、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一样。
    忠实原著,到位
    看了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它是“正说”,不是“戏说”、“歪说”,即作者是抱着对原著敬畏的态度,进行阐释和再创作。其中,主创人员忠实于原著——这里主要指120回本原著的改编原则,形成了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一大特色。
    众所周知,87版《红楼梦》的一个特点,是在曹雪芹原著80回以后完全抛开了高鹗续写的后40回情节线索,吸纳了红学研究中的探佚学成果,重新编撰故事和人物命运结局,其中包括宝玉、凤姐等一度被捕入狱,丫头小红设法“狱神庙慰宝玉”等故事。这一尝试应该说取得了成功,它不仅使观众看到了另一种面目的《红楼梦》,而且普及了红学研究的成果。
    在红学研究中探讨前80回和后40回的思想艺术差异是必要的,但在改编为影视作品时过分强调两者的差异则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后40回确有不少精彩的篇章,诸如黛玉之死、众姐妹离散、贾府抄没、宝玉出走、雪地拜别,无论是情节的设计和描写,还是环境氛围的渲染,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新版电视剧确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在这些地方都有精彩的演绎和不俗的表现。
    新版《红楼梦》的忠实于原著,集中体现在它用了大量的小说正文文字作为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并用字幕打出。《红楼梦》的语言堪称我国古典小说之冠,其中人物对白尤其生动传神,如果按照今天的习惯随意改动这些对白,不仅会味同嚼蜡,而且会从根本上失却了人物之神。新版电视剧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所有小说中堪称经典的那些对白和词语,它都一个不漏地保留了。还有人物的内心独白,《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重视心理描写的,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精彩之笔,在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时,往往总不如诉诸文字的心理描写来得细腻,真切。新版《红楼梦》在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诸如宝黛二人感情冲突时的内心描写,宝玉在平儿遭冤时的体贴和同情,都用了有关小说正文作旁白,深化了人物的情感表现,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有一种旁白是原来小说的叙述语言,为了使观众明白情节的过渡和转换,在镜头推进或画面切换时加上这类旁白也是很必要的,如“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集,就大量使用了这一手法,应该说效果也是不错的。正因为此,其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以前的87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往往作为“经典代读”的今天,这种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笔者认为,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作为视觉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影视,理应充分调动其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其特点和长处,否则,便有可能使影视变成小说的图解。新版《红楼梦》忠实于原著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处理手法也相当不错,但总体上缺少对原著富有个性和新意的阐释,以及对时空的重新处理。
    如何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融入富有新意的阐释,如何在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又发挥影视艺术的特点和长处,这是经典改编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只要对经典抱着敬畏的态度,在认真阅读和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阐释和再创作,虽然其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总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人物造型,错位
    围绕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争议,很多不满都集中在剧中人物的外貌、年龄和妆扮上。
    诚然,新版《红楼梦》很多剧中人物的选择并不符合很多人的想象,不仅仅一个“黛玉丰满,宝钗清瘦”问题。例如凤姐,缺少那种“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感觉;贾母,眼神犀利有余,慈祥不足;宝玉,聪明灵气不够,痴傻愚顽也不够;黛玉,少了一点“怯弱不胜”的病态美,和大观园内首屈一指的女诗人气质;宝钗,不仅不符合“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外貌特征,而且也少了一点“藏愚”“守拙”的味儿;平儿、袭人、紫鹃……只怕也都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个模样儿。
    我们还可以找出剧中人物更多的不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我们对《红楼梦》太过热爱和熟悉,因而总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妥;从另外一方面讲,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红楼梦》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所以我们不妨把新版《红楼梦》中的人物看作是李少红眼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这样也许就可以释怀了。再说,角色的被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现在大家都拿87版《红楼梦》说事,其实当初放映时很多人对宝玉、黛玉的人选也未必人人首肯,因为在它之前,越剧《红楼梦》中徐玉兰、王文娟扮演的宝玉和黛玉已经深入人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观众慢慢认可这部电视剧时,今天的争论和指责也就渐渐被人忘却。
    关于剧中人物的年龄偏小,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对照小说原著,新版《红楼梦》的确比较符合小说描写的年龄,以前的越剧《红楼梦》和87版《红楼梦》,都把人物年龄放大了,就这一点而言,新版《红楼梦》更符合原著的描写。只是我们在看小说时,因为有文字这道中介,我们往往会忘掉人物的年龄,只关注他们之间发生的那些感情纠葛。但看影视作品就不同了,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稚嫩的脸,特别是宝玉那张充满稚气的脸,我们不能不疑惑:这样小的年龄能懂得那些男女间的感情事吗?加上小演员的表演确也有不尽如人意处,这就更使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人物年龄在接受度上大打折扣。所以年龄偏小虽然符合了小说描写,却未必符合我们今天对成熟年龄的理解。
    最后再谈一下人物的造型问题。现在剧中凡贵族小姐和太太都有贴片,即所谓“铜钱头”,这种妆扮从昆曲旦角而来,很多观众看了不习惯。李少红介绍她导演这部片子是有意追求昆曲的一种美学意趣。导演自有她的理由,但影视中的人物套用戏曲人物的妆扮,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夸张,不够生活化。同时,按照小说的描写,如薛宝钗,小说多次写到她平时“穿着家常衣服”,“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可见贵族小姐的服饰妆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定要与众不同。那种从妆扮上就要区分人物身份的做法,其实是戏曲的程式化套路,于影视作品并不可取。
    唯美风格,越位
    新版《红楼梦》的整体艺术风格,也许可以用“唯美”两个字来概括,这也是李少红导演的一贯风格。
    “唯美”首先表现在画面和镜头的唯美,新版《红楼梦》把电视剧当电影拍,镜头上很下功夫,画面也很讲究。有两类画面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一类是表现宝黛爱情的画面,如黛玉葬花、宝玉恸哭,拍得极有诗情画意,很好地表达了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以及这种美的终将被毁灭;再有一类是表现一些大事件的画面,如元春省亲、贾府抄没两集,场面铺陈,气势恢宏,前者鲜花着锦之盛,后者寒风枯枝之败,前后映衬,形象地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家族的兴衰,让人看后感慨系之。
    通观全剧,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李少红导演对于昆曲的酷爱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上述“铜钱头”上,还体现在贯穿全剧的昆曲音乐上。特别是片首音乐和片首曲《红楼梦引子》,不仅昆曲味很浓,而且用得恰到好处,令人心动神摇;其它如时不时穿插于剧中人物情感纠葛或剧情跌宕起伏时的昆曲背景音乐,对烘托画面、渲染气氛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总体感觉似用得多了一些,因为多了,反而显得不珍贵了;而理应贯穿始终的片尾曲《飞鸟各投林》,却反没有了昆曲的韵味,变成一首普通的通俗歌曲了。
    与音乐一起引来非议的还有色调的问题,有网友批评全剧色调偏于“阴郁”,比较“压抑”;应该说全剧总体色调是偏于昏黄,但也有明亮的地方;而偏于昏黄正符合处于末世的封建大家族的基色,就如同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昏黄是其应有的色调。而“阴郁”、“压抑”更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如果明亮、高亢则不是《红楼梦》了。
    属于艺术风格范畴的还有一个画面特技手段的应用,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新版《红楼梦》在处理人物行动时经常会突然加速前进,或加速打转,给人感觉非常突兀。这类特技手段用在《聊斋》、《西游记》这些超现实作品和人物身上也许是非常妥帖的,但用在《红楼梦》这种高度写实的作品和人物身上则是不可取的。
    最后提一点小小的建议,既然新版《红楼梦》不惜工本打了那么多小说正文文字作为字幕,又何不在每个重要人物出场时,用字幕交代一下人物姓名和身份呢?因为每个看《红楼梦》的人,最难弄清的就是人物关系,不要说像“厨房风波”中那些比较底层的媳妇和小丫头,就是大观园众姐妹,以及宝玉和众姐妹的大丫头,也不是每个人都弄得清谁是谁的,包括研究专家有时也会犯晕。所以犯不着在这些地方测试观众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
    (本文作者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原载:《文汇报》2010-07-16
    
    原载:《文汇报》2010-07-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