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奶奶、五奶奶、舅奶奶和姑奶奶之谜 ——红楼谜话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红楼梦》作者确实是象写史书一样来写作这部奇特的作品的,为了保证作品的史书品格,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因此,《红楼梦》中的大量内容的史实内涵,都必须在与相关历史事实的联系中才能发现。
    27回有如下一个重要细节:
    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里出现的“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姑奶奶”和“舅奶奶”,都是十分确定的历史人物,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写出了顺治和他的真正的皇七子曹宣的长寿之事。
    这里的“我们奶奶”在作品中指王熙凤,在生活中指顺治的第二位皇后即康熙朝的仁宪皇太后,死后谥为孝惠章皇后者。
    “我们二爷”在作品中指宝玉,生活中指曹宣。
    “五奶奶”指孝庄文皇后,因为她在崇德五宫中排在最后,故为“五奶奶”。所以作品称隐写了顺治的贾芸为“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后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这两个说法中的头一个字组成“西后”,即“西宫后妃”的意思,因为孝庄为西永福宫庄妃,就好比住在“西廊下”一样了,这也是作品大量采用《西厢记》中的情节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团聚即“会真记”的原因之一:出生在西永福宫的顺治就好比住在“西厢房”一样,故写曹宣与顺治关系的《红楼梦》就好比《西厢记》一样了。
    这里的“舅奶奶”指太宗兄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的长女,她被太宗养为己女。她生于1615年2月2日亥时,死于1637年7月19日,活了23岁。她嫁给顺治生母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曼珠习礼,故是顺治的舅母即舅奶奶。
    “这里的姑奶奶”指顺治四姐雅图。她生于1629年1月8日,死于1678年闰3月,活了50岁。她是顺治的儿子和女儿们的亲姑姑,所以为“姑奶奶”。因为她是顺治的亲姐姐,故为“这里的”,而舅奶奶并不是顺治的亲姐姐,故不用“这里的”来称谓,其用语的细微差别,只有在谜底中才能凸显出来。
    把这段话的史实寓意依次翻译解释如下。
    “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的谜底是:仁宪皇太后问候隐居在五台山的顺治好。之所以有这个说法,自然是由于二人是夫妻关系的缘故。“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的谜底是:等孝庄文皇后身体好些,仁宪皇太后就和她一起来看望顺治。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是因为康熙第二次去五台山的时候(这里所说的康熙去五台山的次数,是按照《康熙实录》中的记载算的),即1683年9月,孝庄文皇后和仁宪皇太后都去了。《康熙实录》卷112:“己卯,上奉太皇太后巡幸五台山。”《清史稿.后妃列传》:“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上奉太皇太后谒孝陵,幸盛京,谒福陵、昭陵,出古北口避暑,幸五台山,皆奉太后侍行。”
    孝庄此次五台山之行,并没有见到顺治。因为从《康熙实录》中看,康熙和她9月11日从宫中一起起身,康熙却先行一步在9月19日到菩萨顶呆了3天,在9月22日出菩萨顶来接奶奶,驻跸龙泉关。然后次日即9月23日在龙泉关外20里处接到了奶奶。以康熙对奶奶的孝敬和尊重,一般来说是不应该出现此种离开奶奶单独行动的情况的。这显然是康熙在快到顺治居处善财洞的时候便先行一步,去作说服工作了:希望父亲能会见奶奶。“谈判”的结果应该是顺治拒绝见母亲,这从以下的记载中就可以窥知一二:《康熙实录》对9月23日康熙接到了奶奶后的记载是:“太皇太后曰:予以积诚瞻礼五台,今行至此,遽尔中止,于心未安。明日至长城岭,如万不能登,可再酌行止。”这显然是收到了顺治不见母亲的信息后孝庄为自己无功而返的结局在找借口。果然对次日就有了如下记载:“太皇太后谕曰:岭路实险,予及此而止,积诚已尽,五台诸寺,应行虔礼者,皇帝代我行之,犹我亲诣诸佛前也。”因为康熙还要把奶奶的意愿再传达给父亲,所以还要再返回菩萨顶,故这个记载同时也为康熙返回父亲居处找了借口,否则康熙抛下奶奶又返回菩萨顶就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当然,顺治当时也不一定就居住在菩萨顶,但肯定离其地不远。
    顺治不见生母的原因,可能是他对母亲把自己记成死人的这个过激做法不满吧。此次孝庄文皇后之行,被作者概括成了《芙蓉女儿诔》中“发轫于霞城,返旌乎悬圃”的诗句。1683年9月11日的干支为己卯,前一天即戊寅日康熙曾到奶奶宫中请安,自然一起商量了去五台山之事。戊寅和己卯的纳音五行为城头土,古人用十干配天文,戊土为霞,己土为云,故康熙和孝庄文皇后五台山之行就是“发轫乎霞城”,孝庄无功而返,就是“返旌乎悬圃”了。
    之所以把五台山比作“悬圃”,是因为悬圃在昆仑山上,而瑶池也在昆仑山上,作者根据吴梅村写顺治出家五台山的《清凉山赞佛诗》中“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以及“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即通过穆天子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来类比顺治出家五台山好比入了仙境)等构思,将顺治隐居之处五台山比作瑶池。其他像探春花名签为“瑶池仙品”,诗句中有“神仙何幸下瑶台”,“偷下瑶池脱旧胎”,警幻仙子“瑶池不二,紫府无双(五台山在《道经》中最早被称作紫府山)”,都是这个构思的体现,别处再细说。
    “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的谜底是:曹宣在顺治出家后最终也离开了皇宫,流落曹家即“不在皇宫中的家里”。他在1698年康熙第三次去五台山时因顺治的惦记也被康熙带去了。所以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曹宣离开了皇宫流落民间,他虽然晚来了两天,但请你放心,他一定会来和你相认的。
    曹宣之所以被称为“我们二爷”,是因为:在康熙最后去五台山的1710年,顺治的儿子们中,只有康熙和曹宣还活着,单看二人的排行,康熙就是“大爷”,曹宣就是“二爷”了。
    顺治在出家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七子即后来流落到曹家的曹宣,但他本人并不知道曹宣流落曹家之事,所以需要在此通过红玉的这种说法向顺治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显然是康熙第一次和第二次去五台山时顺治向他打听过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的缘故。
    曹宣的真实生日是1660年2月6日。康熙第三次去五台山时,即1698年,按照顺治的吩咐把曹宣也带过去了。康熙到达菩萨顶的日子是2月8日,和曹宣的39岁生日即1698年2月6日晚了两天,故说“虽然迟了两天”。虽然顺治当时不一定居住在菩萨顶,但从有史可据的角度看问题,作者自然可以把康熙到达菩萨顶的日子,作为顺治和曹宣父子二人相认之日来写了。凤姐在散花寺所抽的签上“行人至,音信迟”的说法与此处“迟了两天”的说法的寓意是一样的。即顺治和曹宣父子相认于1698年2月8日,对于曹宣来说,此时再最终确定他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显然一切都太迟了。就是说,“迟了两天”的说法,是在与曹宣真实生日的联系中,来准确地写出父子相认之日的隐语,是一种十分精确的史书笔法(当然如前述这个日子不一定是父子相认的日子,但却是能代表父子相认的日子的最恰当的日子了)。
    “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的谜底是:从顺治被记成死人的1661年也就是他离开皇宫去五台山的1661年,到孝庄文皇后、仁宪皇太后、康熙、福全和常宁去五台山的1683年,为23年,这23年来孝庄文皇后一直挂念着在五台山生活的儿子顺治。五奶奶打发人来问这里的奶奶好,就是指孝庄对儿子顺治的挂念。这种挂念之所以通过舅奶奶来表现即“舅奶奶带了信来了”,是因为这位舅奶奶活了23岁,正好可以暗示从顺治被记成死人的1661年到康熙第一次和二次去五台山的1683年这23年。
    “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的谜底是:在1710的时候,顺治和曹宣还都活着。这是因为:从1661年到1710年,为50年,而“姑奶奶”即顺治四姐就活了50岁。就是说,光是“舅奶奶”,只能把顺治的寿命从1661年延长到1683年,但“姑奶奶”的50岁寿龄,就能把顺治的寿命延长到1710年了。而1710年时顺治是73岁,正是舅奶奶和姑奶奶两个人寿龄之和,所以舅奶奶还需要向姑奶奶寻药,即通过二人年龄之和来写1710年时顺治的年龄特征。之所以算到1710年,是因为康熙此年最后一次去五台山,把顺治和曹宣从五台山接回了宫中的缘故。因为曹宣早在1701年就已经去五台山和亲生父亲团聚去了(这是我从作品中的大量情节和细节中发现的),而曹家不得不在1705年上半年左右对外人说曹宣已经死了(此说的根据是曹寅在1705年致汪绎的信中自称“期弟寅”);而顺治在世人眼中,早在1661年1月7日就死了。故舅奶奶和姑奶奶所寻的延年之药,就是两丸:一丸象征顺治的长寿,一丸象征曹宣的长寿。故把顺治和曹宣的寿命延长到1710年的“舅奶奶”和“姑奶奶”的寿龄之药,就是“延年神验万全丹”了:其中的“神验”二字最为紧要,因为难得舅奶奶和姑奶奶的寿龄既概括了1661年到1683年(舅奶奶的寿龄),和1661年到1710年(姑奶奶的寿龄),同时也概括了顺治的寿龄为73岁(从1638年到1660年为23年好比舅奶奶的寿龄,从1661年到1710年为50年好比姑奶奶的寿龄,合起来就是顺治的寿龄)。因为此药在写顺治和曹宣二人的长寿之时显然要以顺治为主,故此药要和“这里的奶奶”即顺治来讨。
    舅奶奶和姑奶奶寿龄之和为73岁,若落实到曹宣身上,即他73岁的时候,就是1732年,故这里的“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同时就暗示了顺治和曹宣父子都活到了1732年。之所以把顺治的寿龄也写到此年,则是因为,当作者通过李治来写顺治长寿的时候,1732年12月4日干支丁巳,和李治死于12月4日丁巳的月日和干支是完全一样的的,这一点我已经多次提到了。我们还没有提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以古喻今法,可以用梁武帝的皇七子萧绎来指代曹宣,则萧绎的父亲萧衍就可以指代顺治了。而萧绎的皇九子萧方智因其是皇九子的缘故,也可以指代同样身为皇九子的顺治了。萧衍生于464年,萧方智死于558年,从464年到558年为95岁,故当作者通过萧衍和萧方智来指代顺治的时候,顺治95岁的1732年就好比萧方智的死亡之年了。此其二。这个构思的意义是重大的,“龟呈洛浦之灵”、秦可卿的棺木以及“画梁春尽落香尘”等细节,都是为了体现这个重大构思而设计出来的,别处再细说。
    “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这个说法的谜底是:顺治和曹宣都是长寿之人好比长命百岁一样。“奶奶”即“这里的奶奶”指顺治,奶奶打发的人,是指曹宣,“我们奶奶”如前述是指仁宪皇太后,“舅奶奶”如前述是指岳托长女。为什么会有上述说法呢?首先是因为,仁宪皇太后生于1641年10月3日,死于1717年12月6日,活了77岁。而“舅奶奶”即岳托长女活了23岁,故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100岁。曹宣作为《红楼梦》的最终作者,他是知道顺治死于何年的,由于顺治死于何年并没有史书上的材料佐证,所以曹宣可以借助李治、萧衍和萧方智来写他活到1732年即暗示顺治乃长寿之人(或许顺治就真的死于此年也是可能的);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死于何年,故对自己的长寿就只能通过“长命百岁”的说法来暗示了。所以此药需要先送到“我们奶奶”即仁宪皇太后这里(扣77岁寿龄),然后再给“那边的舅奶奶”即岳托长女带去(扣23岁)。其次是因为,在曹宣性命攸关的时候,这位仁宪皇太后看在当年董鄂妃对自己的情谊上面,出面救了曹宣,也就是作品中的“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故此药需要送到“我们奶奶”即仁宪皇太后这里。
    在上述人物中,“舅奶奶”和“姑奶奶”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核心人物,因为二人的年龄,恰好交代和暗示了从1661年到1683年和1710年之间的这段历史时间,同时也交代了顺治1710年73岁之事。也就是把顺治被记成死人之事,和康熙第一次、第二次去五台山(即1683年)和最后一次去五台山(即1710年)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暗示了顺治与康熙去五台山之事的内在联系。于是我们自然就可以发现,这绝不是什么巧合所能够解释得了的了,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了。就是说,如果康熙第一次去五台山看望顺治的时间是1680年,作者就要选择活了20岁的“舅奶奶”或者其他什么奶奶来构思了;如果康熙最后一次去五台山看望顺治的时间是1700年,作者就要选择活了40岁的“姑奶奶”或者其他什么奶奶来构思了。
    综上所述,小红的这番话,结合康熙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去五台山时顺治年龄上的特征和其他相关内容,通过历史上相关人物的年龄,极其准确和巧妙地写出了顺治和曹宣父子二人的长寿之事,是相当精准的史书笔法。不知道《红楼梦》谜底和没有发现作者的谜语手法的人,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发现这其中的寓意的。作品中与之相呼应的细节很多,下面只举两个例子。
    贾母80岁生日时随母亲来的四姐,就是指这里的姑奶奶即顺治四姐。但这并不是说顺治80岁即1717年的时候顺治四姐还活着,而是想通过此人来写顺治的长寿。如上所述,顺治的这位四姐承担的任务是:写出从1661年到1710年这50年间,顺治一直都活着的历史真相。而且,顺治四姐的生日是1月8日,而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是1月7日夜子刻,按照作品中通过湘云之口所暗示的“阳尽阴生”的“阴阳一理”的大道理,则1月8日就是顺治“阳尽阴生”即“死而复活”之日了,在这个意义上,顺治和他的这个四姐的生日就是一个日子了,故用她来写顺治遭遇就更有依据了。贾母生日时,一个喜鸾,一个四姐,都是贾母十分喜欢的人物。这是因为,“喜鸾”即一部红楼的核心内容即“凤求鸾”故事中的“雏鸾”,也是顺治其人长寿之事的指代符号,这一点别处再细说;同样,四姐则是在与顺治四姐的联系中来写顺治长寿之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金钏之死,王夫人为什么给了50两银子撵出大观园呢?这是隐写顺治离开皇宫和回到皇宫即从1661年到1710年共为50年,这和姑奶奶即顺治四姐活了50岁的寓意是一致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一是指清皇宫中的畅春园,二是指五台山中的顺治隐居之处比如善财洞等。由此就能发现领金钏出大观园的她的母亲为什么会是“白老媳妇”了。1710年1月29日即顺治73岁生日的干支是乙未,1710年3月5日即康熙从五台山回到出发地畅春园的日子的干支是庚午。在古代算命术中,两个日子的天干庚和乙是夫妻关系:庚好比夫,乙好比妻。庚五行为金,金五色配白,该年顺治73岁了,故1710年3月5日庚午这个日子好比一个白姓的老人;而1710年1月29日乙未即顺治73岁生日就好比“白老媳妇”了。而木生火,故庚金娶乙木为妻,乙木生丙火为男,生丁火为女。则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即1661年1月7日丁巳就好比这两个日子的“女儿”即金钏了。故若反过来看,1710年3月5日就好比康熙从畅春园起身去五台山去了,也就好比离开大观园即被撵出大观园一样了。
    由此就能发现“金钏”命名在隐写顺治时候的寓意了:1、在史书的记载中,顺治死于1661年1月7日夜子时,故此日的戌时和亥时他还活着,而此日的戌时是庚戌时,亥时是辛亥时,而庚戌和辛亥的纳音五行是“钗钏金”,反读就是“金钏”。就是说,“金钏”是顺治还活着的隐语。2、在史书的记载中,1663年6月6日的戌时,将顺治骨灰葬入孝陵的工作结束,《康熙实录》卷九:“六月丁酉朔。……壬寅,恭奉世祖章皇帝、孝康皇后、端敬皇后宝宫送至地宫,至戌时,安奉石床毕。”而此日即壬寅日的戌时也是庚戌时,其纳音五行也是“钗钏金”。3、如我多次提到的那样,立春日是顺治身份的象征和标志,而康熙第一次和第二次去五台山的1683年的立春日是1月8日,这个日子的干支是庚戌,纳音五行也是钗钏金。4、用李治来指代顺治,李治活了56岁,顺治56岁时是1693年,据此,1693年1月7日也就好比1661年1月7日即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了。而1693年1月7日的干支是辛亥,其纳音五行还是“钗钏金”。5、用唐懿宗的皇七子来指代曹宣,则唐懿宗就好比顺治了。把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落实到唐懿宗身上,就是856年1月7日。因为1661年时顺治24岁,而唐懿宗生于833年,856年时是24岁。而856年1月7日的干支是辛亥,纳音五行是钗钏金。等等。
    发现了这里的“迟了两天”的寓意,与之相关,再结合其他信息,就能发现凤姐在散花寺所抽的花名签的史实寓意了,尤其是其中的“婚再议”的说法,透漏了一部红楼中最难发现的隐秘:曹宣在曹家的头一个正式妻子即曹玺的某个女儿,为康熙看中而入宫(但却没有妃子的名分,这就是元春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即侍奉皇后这个细节的寓意所在),她和曹宣所生的孪生儿子中的小儿子被抱进宫中(这就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名鲍二的寓意即“抱二”),这个小儿子就是康熙的十三子允祥。允祥实际上是曹頔的孪生弟弟,故作品中便有了“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的说法。所以曹頔才在出生后过继给了当时还没有儿子的曹寅(曹頔之前曹宣还有大儿子曹顺,他应该是曹宣和另一个非正式妻子即妾所生的),所以曹寅才有了“骥儿新带虎头盔”的诗句,因为曹頔和允祥都生于1686年丙寅即属虎。而由于顺治的干预,康熙在1710年终于答应将皇位传给允祥(这就是“王熙凤弄权鉄槛寺”和“水月庵掀翻风月庵”的史实内涵,于是康熙在1712年再次将胤礽废掉,好为将来传位给允祥做好准备。而最后允祥却主动将皇位让给了雍正。这就是雍正登基后一直对允祥特别重用的真正原因,恐怕也是允祥在45岁的壮年时便“死了”的真正原因吧。这或许才是己卯本避允祥之讳的真正原因:允祥本来是位可以登基的皇帝。而研究者普遍认为己卯本乃怡亲王府藏本的推断,实际上却是不正确的。因为《红楼梦》中的避讳问题,其实是暗示人物的帝王身份的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批语在51回庚辰本夹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法,避讳也。”这是在暗示《红楼梦》作者曹宣需避顺治这位皇帝同时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的讳,因为顺治生于1638年戊寅年属虎,寅即虎也。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避祖父之讳的结果,其实也是不对的。又比如甲戌本中的玄字据冯其庸先生等人通过放大镜认真查看,发现先是避康熙讳即玄字缺最后一笔,后又加上了一笔而变成不避讳。其中的奥妙是:《红楼梦》作者曹宣应该避康熙这个皇帝的讳,而顺治却不需要避自己的这个皇帝儿子的讳。因为甲戌本是暗示顺治和曹宣父子关系的最重要的本子,也就是所谓的“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的说法中所提到的《风月宝鉴》,就是说,甲戌本的“凡例”和“楔子”,其实就是所谓的“棠村之序”,因为棠村实为顺治的化名;这个批语,主要目的是在暗示顺治是《红楼梦》一书初稿的作者,顺治创作时可能真的曾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风月宝鉴》。曹宣在顺治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等等。而曹頫之所以能受到允祥的特别关照,就是由于曹頫实际上是允祥的异母同父的亲弟弟的缘故。凡此种种,我们别处再接着说。
    有了上述诸多发现,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真谛了。唐寅诗作中的诗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也正是《红楼梦》作者心境的绝妙写照了,只不过已经不在诗句的原意上去体味,而是需要在作品谜底的真实性之中去体味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