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新旧作者说的通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华天 参加讨论

    《红楼梦》中的假故事与其中隐藏的真故事,是“处处并行的”。但是,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关系,则是随时变换的。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也只有将作者“处处并行”于假故事的亲历亲闻都还原出来,才算真正揭开了“真事隐”。这样,我们所确立的作者,才会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当今的几十种新旧作者说,都没能达到还原真事隐这个程度。大多是在假象上进行七拼八凑的解读。读者们最常见的就是:在解读某个情节时,总是在前、中、后等多处不同章回中,抽取毫不相干的内容,拼凑成一个说法或一个事件。这就是典型的“以假证假”的牵强附会。
    书中的情节事件,是由先到后有序进行的。作者决不会将某一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人物身上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分散在前前后后的多个章回中去隐写。这样的话,作者本人都将找不到头绪,我们又怎么可能解读出来呢?作者既然用了“狡猾之笔”,用了换演员,换替身的艺术手法来著书,就完全可以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将这个隐情,用这种艺术手法,继续完整地隐写下去,又怎会分散到其它章回中去隐写呢?
    假故事是以作者的亲历亲闻为蓝本设计的。作者说:“不过实录其事,并非假拟妄称------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那么,他并行在假故事中的亲历亲闻,就一定在时序和事件进程上,是非常有序和严谨的(除个别错综补笔外)。所以,不同章回的真事隐时序,是各不相同的,在事件性质上,也是相去甚远的,怎么能往一起拉扯呢?
    之所以很多人都这么去解读,是因为这样做省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能达到“自圆其说”的绝佳效果。但是,这只能圆自己的牵强附会,决圆不出所确立作者的亲历亲闻。
    为什么很多另立作者说的人,都做不到[从假故事上,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的还原“真事隐”]呢?其原因在于,有的连书中有隐都不承认,连作品艺术形式的皮毛都没摸着。有的对作品的自传性和真假辩证艺术形式理解不够。更在于对作者“换演员”的艺术手法认识不足。尤其在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找不到感觉。更对“满纸荒唐言”视而不见。
    这样,就难以驾驭和应对作者频繁换演员的节奏和频率。因此,在确定某个章回中的某情节的“所谓象征性”后,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就找不到两者在真事隐中的紧密联系了。只好到其他毫不相干的章回情节中去凑证据,以其表面假象进行互补。
    其实,他们在每个情节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都缺少分辨和确认过程,这就找不到真正的象征关系。而且,这是要随着作者时时换演员,来时时加以区别的。但是,在七拼八凑者的解读下,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人物象征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拿过来就说,某某回某某人的那个事,也指这个情节之事说的。又说,那回那个事,也是指这说的。其实,这种解读方法,是找不到真作者的。这种解读,也是绝大多数另立作者说者的致命伤。
    我们只有一个情节紧接一个情节,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地还原真事隐,我们的解读,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才会在事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鲜明而又合理的因果关系。才能使作者有扎扎实实的立足之地。
    而那些看不到书中有隐的“以假证假”者,和那些只发现星星点点的影射迹象,便以其为据者。大多将书中不同章回的情节,进行七拼八凑,这里摘句脂批,那里引个史料或野史传说,再断章取义地附会其一孔之见。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根本还原不出真事隐的。这样的立说,无论有多大学问,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论体系,无论有多么自鸣得意的几百万字专著,无论炒作手段多高明,无论自吹自擂得多么动听,也给不了所立作者以丝毫的立足之地。
    作品的自传性,决定了作品内证的权威性。所有的外证和所有的作者说,都必须由作品“自传性”的内证来验证。还原不出作者亲历亲闻的自传(真事隐),我们拿什么给作者立足之地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