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是由胡适先生在确定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述(叙)传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众多红学家为了维护这个结论,经过多年探索考证,却怎么也论证不出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自传成份。这标志着新红学学术体系在"以假证假"上的失败。在无法证明曹雪芹自传说成立的困境下,在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没了"自传说"这个立足之地的绝望下,在逃避"科学考证"失败的无奈下,在曹家本事走不通,还要死抱着曹雪芹著作权不放的矛盾下,新红学学术体系给自己找到了一块最体面的遮羞布:"《红楼梦》是小说!"这真是一个"或可压服口声"的"护官符",同贾雨村的伎俩如出一辙。 "《红楼梦》是小说"。没错!正因为它是小说,作者就可以将自己的"亲历亲闻"用"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创作"到小说中去。作者在开卷就是这样向我们明确交待的。而当今红学学术体系则借助西方关于"小说"概念的文艺理论,来否定《红楼梦》作品中有"隐"。这样既可以逃避探索书中种种不解之迷的无果,还可以盛气凌人地教训所谓的"索隐派"。并借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扼杀本国《红楼梦》的小说文化内涵。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作者开卷之际,向我们明确交待的作品是作者的自传和书中有隐这两个宗旨。研究《红楼梦》的最高学术体系就这样地凌驾于作者头上,歪曲和否定作者明确交待的著书宗旨,"红学界"还有什么美好的前景可谈。 "《红楼梦》是小说"这个定义,用来否定作品中有隐,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实际上,这句话恰恰是新红学学术体系面临绝境下抓住的救命草。可它却大有反败为胜的功效,成了刺向"索隐派"的利箭。谁让我们的"解谜"总停留在"以假证假"又"牵强附会"的"猜笨谜"档次上呢?连一点真正的"隐"都没"索"出来,反而把无辜的"索隐"给连累臭了。长此下去,既便真正弄出点"隐"来,也没人重视了。实际上,我们新红学学术体系八十多年的探索路程,走的不也是一条"以假证假"牵强附会的轨迹吗?(除版本研究史料收集等贡献)谁又笑话谁呢!"《红楼梦》是小说"之谈,只不过是新红学学术体系走向衰亡之际无可奈何的哀鸣。拿它来撑门面,则会更加弱不经风。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作者一笔同时写了两个动人故事。一个是虚构的贾家故事。一个是隐于假故事中的作者亲历亲闻真故事。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艺术创作,是没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艺术形式。 《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的真相在外证上不可考。但决不等于它的真相在书中的内证上不可考,作者肯定会留下种种"迹象"让我们去考证。这些"迹象"就是随处可见的人物和景物"形象"。这些鲜明"形象"都有象征的属性,每个"形象"背后都有一个灵魂。我们通过品味这些"形象"的象征性,就能使它背后的灵魂现出本来面目。书中所有的"象征性",就是作品的内证。"内证"同样是证据。 我的探索不是"学术"论证过程,而是"艺术"鉴赏过程。是对艺术形象的推理考证过程。通过作品给出的一个个艺术形象特征,对他们(它们)进行推理考证,同样可以将真相揭示出来。这一考证方法,不属于"学术规范"的外证考证方法。而是对作品本身诸多艺术形象特征进行考证,看其到底与谁家事真正贴切,并得到史料的验证。世人对作品之谜,都是从"学术"的角度去论证,而我则是从"艺术"角度去探索和考证作品的隐情。"学术"在《红楼梦》面前不是唯一有效的,事实证明,它在解决作品很多不解之谜上无能为力。 我所有的推理考证,都建立在对作品每个情节艺术形象的鉴赏过程上。这些推理考证对象,都是书中的一个个艺术形象,因此就应视为"艺术形象推理考证"。它与"学术的科学考证"有根本区别,这种考证方法,可以将每一个艺术形象的象征对象揭示出来。书中所有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可以在可考的史料框架上,还原真事隐的主体框架,而且可使一些史料中不记录的家常琐事也能基本还原。这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性",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对艺术形象的"象征性"进行推理考证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考证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取其事体情理"的考证方法。这种方法考证出来的真事隐,具有全面性和统一性。它可以将并行于假故事的所有真故事,有序不乱地揭示出来。而不会象那些"以假证假"的科学考证,这里摘个情节,那里摘个片段,再弄句脂批,七拼八凑后,断章取义地与某个史实相附会。那样的考证,虽然自吹为严谨的学术文章,但它终将在无法全面还原作者的亲历亲闻上,越证越离谱。 我们说谁是《红楼梦》的作者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考证方法。但作者有一道检验我们的关卡,不是谁都能通过的。这就是作者开卷之际所说的,这书写的是他自己的亲历亲闻。这书是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隐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假语村言上,全部地还原作者亲历亲闻的真故事。我们确立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却不能从假故事上一一对应地全盘还原他的亲历亲闻,不能从作品的隐情上,全面有序地展示作者都经历了哪些事,又怎能解决作品自身种种矛盾呢?又怎能从作品本身验证我们确定的作者呢?笔者所确立的"<红楼梦>作者是弘晈"说,恰恰能经得起作者这一关卡的检验. 曹雪芹的著作权受到质疑,就是因为确立他是作者的学说,从作品的假故事上无法还原曹雪芹的亲历亲闻。更考不出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谁另立新说,都是基于曹雪芹的自传说站不住脚儿而来的。那么,我们重新定位的"作者",同样要经受自传说的检验。我们不能从作品的假故事上,全面有序地还原"新作者"的亲历亲闻,这个新说只能新鲜一时。尽管我们的考证非常"学术",可实际上走的还是老路。不能全面还原"真事隐",任何作者新说都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所有另立新说的探索者,都是从喜爱《红楼梦》起步的。正因对它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才使人们涉猎了一些"红学"方面的论说。从而使人们从中长了不少见识,甚至也弄几本影印抄本看看。在人们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有所发现,或者有了新的见解。将其发表出来,无非是为了促进红学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谁要故意地去误导读者和歪曲事实。因此不可用恶语去中伤,要肯定人家极积和对的东西。认为不妥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说来。 关于<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谁,目前就有几十种说法.有人主张用"证是"和"证非"来评断,但没有衡量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拿敦诚挽曹诗中的"四十"概念来说,主张是四十岁的人引用了几十首诗来论证,而主张四十至四十九的"成数"说者,也举出几十首诗来加以证明.谁"是"谁"非"是很难证出来的.这说明只靠单一方法去论证复杂问题是很难确立"是非"的.如只以"方言"论,只以"满汉"论,只以"明清"论,只以"谐音拆字"论,只以"南北"论等,都难以确立真正的作者是谁. 不从假故事上一一有序地-------对应地-------全程地------破假识真地还原“真事隐”,任何新作者说都毫无立足之地。 《红楼梦》中的假故事与隐藏的真故事,是“处处并行的”。但是,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关系,则是随时变换的。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也只有将作者“处处并行”于假故事的亲历亲闻都还原出来,才算真正揭开了“真事隐”。这样,我们所确立的作者,才会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当今的几十种新旧作者说,都没能达到还原真事隐这个程度。大多是在假象上进行七拼八凑的解读。读者们最常见的就是:在解读某个情节时,总是在前、中、后等多处不同章回中,抽取毫不相干的内容,拼凑成一个说法或一个事件。这就是典型的“以假证假”的牵强附会。 书中的情节事件,是由先到后有序进行的。作者决不会将某一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人物身上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分散在前前后后的多个章回中去隐写。这样的话,作者本人都将找不到头绪,我们又怎么可能解读出来呢?作者既然用了“狡猾之笔”,用了换演员,换替身的艺术手法来著书,就完全可以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将这个隐情,用这种艺术手法,继续完整地隐写下去,又怎会分散到其它章回中去隐写呢? 假故事是以作者的亲历亲闻为蓝本设计的。作者说:“不过实录其事,并非假拟妄称------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那么,他并行在假故事中的亲历亲闻,就一定在时序和事件进程上,是非常有序和严谨的(除个别错综补笔外)。所以,不同章回的真事隐时序,是各不相同的,在事件性质上,也是相去甚远的,怎么能往一起拉扯呢? 之所以很多人都这么去解读,是因为这样做省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能达到“自圆其说”的绝佳效果。但是,这只能圆自己的牵强附会,决圆不出所确立作者的亲历亲闻。 为什么很多另立作者说的人,都做不到[从假故事上,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的还原“真事隐”]呢?其原因在于,有的连书中有隐都不承认,连作品艺术形式的皮毛都没摸着。有的对作品的自传性和真假辩证艺术形式理解不够。更在于对作者“换演员”的艺术手法认识不足。尤其在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找不到感觉。更对“满纸荒唐言”视而不见。 这样,就难以驾驭和应对作者频繁换演员的节奏和频率。因此,在确定某个章回中的某情节的“所谓象征性”后,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就找不到两者在真事隐中的紧密联系了。只好到其他毫不相干的章回情节中去凑证据,以其表面假象进行互补。 其实,他们在每个情节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都缺少分辨和确认过程,这就找不到真正的象征关系。而且,这是要随着作者时时换演员,来时时加以区别的。但是,在七拼八凑者的解读下,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人物象征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拿过来就说,某某回某某人的那个事,也指这个情节之事说的。又说,那回那个事,也是指这说的。其实,这种解读方法,是找不到真作者的。这种解读,也是绝大多数另立作者说者的致命伤。 我们只有一个情节紧接一个情节,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地还原真事隐,我们的解读,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才会在事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鲜明而又合理的因果关系。才能使作者有扎扎实实的立足之地。 而那些看不到书中有隐的以假证假者,和那些只发现星星点点的影射迹象,便以其为据者。大多将书中不同章回的情节,进行七拼八凑,这里摘句脂批,那里引个史料或野史传说,再断章取义地附会其一孔之见。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根本还原不出真事隐的。这样的立说,无论有多大学问,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论体系,无论有多么自鸣得意的几百万字专著,无论炒作手段多高明,无论自吹自擂得多么动听,也给不了所立作者以丝毫的立足之地。 作品的自传性,决定了作品内证的权威性。所有的外证和所有的作者说,都必须由作品“自传性”的内证来验证。还原不出作者亲历亲闻的自传(真事隐),我们拿什么给作者立足之地呢? 《红楼梦》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恰恰是从作品的"象征性"上体现出来的。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作品中这种无处不在的"象征",才能真正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书中人物、景物的象征关系随时转换,我们刚把这处的象征关系确定准,可随之又变了。因此掌握"取其事体情理"和"形象特征"的推理考证原则,就极为重要。实践证明,用"艺术鉴赏"的推理考证方法,要比"学术"的外证方法,既有效,又实用。但这不等于排斥外证,有外证岂不更好! 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回到作品之中,在探明作品艺术形式是"真假辩证"艺术形式后,才能找准考证目标,否则,只是空唱"学术"高调的自欺欺人。"艺术"才是作品的灵魂!多着眼于"艺术",少空谈"学术",不应再"本末倒置"了。 《红楼梦》中所隐藏的真人物,都不是用假故事人物单一死板进行象征的。单一死板地象征,是隐不了真情的。也称不上"真事隐"。我通过识别荒唐言和变荒唐为不荒唐,才渐渐地品味出作者这种随时换演员的艺术手法,这是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脂砚斋所说的"分述单传"的艺术形式,就是指"换演员"说的。 作者频变象征对象的艺术手法,不知绕晕了我多少次,甚至晕得我"走火入魔"。正是多年的魔炼,才有了点悟性。才将作者频繁变换的象征对象,渐渐地对上号。有的可能还没对准,还要不断重新定位。看来不"走火入魔",认识上难有升华。 对于不承认书中有隐者来说,对于没有深入到这个探索层次者来说,对于对作者的艺术手法毫无认识者来说,对于只局限于"以假证假"者来说,必将认为我为了生搬硬套,弄出个"万能演员"的滑稽招法,而加以耻笑。这是认识上的巨大差异所决定的。这样的认识面层,只停留在简单、死板、直观地看问题上,根本不愿费丝毫力气,用辩证的方法,用取其事体情理的方法,通过破荒唐言,去识别出假象对真情的象征性。这样的学术面层,是认识不到作者随时换演员的艺术手法的。因而这种美好的艺术形式,便被僵化的"学术"观念道貌岸然地嘲笑了。 我们"评红"的文艺理论,没有一个是用于识破"满纸荒唐言"的,更不用说"取其事体情理"地分析作品了。而是利用外来僵化的文艺理论,随意曲解作者的创作方法。不但不去揭示作品的"真假辩证艺术"结构和作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反而用一句"《红楼梦》是小说!"去堵他人探索隐情的途径。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误导了广大读者的同时,也堵死了自己的"红学出路"! 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象征性"艺术内涵。古往今来,很多诗歌,寓言,传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大量地使用比喻,借喻,隐寓,拟人,象征等艺术手法,来寄托作者的真实意图。而"象征艺术",就是《红楼梦》的灵魂。 "单一指向"的象征手法是容易做到的,而"随时变换象征关系"于作品始终的艺术形式,则被认为是世界性文学难题,是绝对办不到的。可二百多年前的弘晈,弘昌,李氏和曹雪芹等人,早就在《红楼梦》中成功地创造了这种艺术形式。这种超时代,超时空的创举,在全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红楼梦》的"新奇别致"之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决定着其它任何文学名著的艺术形式,都无法与《红楼梦》的"象征性"艺术形式相媲美。拿任何外来的文艺理论来解释《红楼梦》,都是无视《红楼梦》诞生时的国情。强搬这些文艺理论解释作品的人,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连皮毛都没摸着呢,其根本就不懂《红楼梦》的真假辩证艺术形式。 作者弘晈著书时所处的年代,是清代文字狱最残酷之时,弘晈决不敢直书自己的亲历亲闻,便创造了"以假隐真"的辩证艺术手法,将自己的亲历亲闻,隐进了假故事之中。作者圈子中的人和宗室少数深知内情的人,都不会留下什么史料等我们去考证。著书真情如果有丝毫的泄露,作者圈的人和书,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这种真相可以轻易地暴露的话,弘晈又何必设计出个"真事隐"呢?弘晈这种不敢暴露自己真相的行为,就说明了在作品之外,是没有"直接外证"可考的。那些只等直接外证出现的科学考证方法,只能堵死自己的"红学出路"。 弘晈的亲历亲闻与雍正帝和乾隆帝密切相关,影响了他一生的命运,其中牵涉到朝廷很多见不得人的内幕。弘晈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不敢暴露(批者脂研斋也是他的化名),又怎么敢直书其事呢?他和他圈子的人,又怎能留下"史料"说这书的真作者是谁,书中都隐写了什么事呢?除"己卯抄本"、"庚辰抄本"来自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处的旁证外,在作品之外想找直接外证,希望值太小了。近百年来的考证,就说明了从外证上去考真正作者是谁,及书中写的谁家事,是找不到直接证据的。 直接的外证不可考,不等于作品中的内证不可考。甄家四次接驾的内证,不是被胡适先生考出来了吗?大观园和宁国府本身特征的内证,不是被冯精志先生和霍国玲考证出来了吗?一说到证据,人们的观念总局限在"外证"才是证据上,正因为这种僵化的观念,使研究脱离了作品。那么,什么是书中的内证呢?《红楼梦》中所有的"象征性"就是内证。象征性的内证同样是重要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考证这些象征性的指向,找到对应的史料,揭出真正的"本事"。 书中的"象征"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断章取义地拿过来与某些史实相附会。而要用作者告诉我们的"取其事体情理"的方法去识破荒唐言,变荒唐为不荒唐后,再根据象征取向去考证与谁家事贴切。根据全方位象征取向锁定考证目标,才能考准真事隐对象。并使处处并行于假故事的真故事,都得到完整统一的揭示。只有完成这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和探索过程,才能"证是证非",才能证出真正的作者,才能避免再走"断章取义"、"以点带面"、"以假证假"的老路。 红学界给大家定了个“学术规范”,叫做“实事求是”。可他们一点点的“求”都没做,更不承认书中有“隐”。他们对作者开卷声明的真事隐,完全持否定态度,这就是反作品、反作者的霸道行径。 什么叫“实事求是”?怎么“求”?必须对复杂事物和重重迷团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些过程他们丝毫没有做,他们“求”什么“是”了?这个“是”,可是指《红楼梦》本质性的“隐”说的。 对《红楼梦》而言,“实事”,就是作者隐于书中的“亲历亲闻”。红学会根本就没去“求”这个“实事”的“是”,这叫什么“实事求是”?这种丝毫没有“求”的“学术规范”,就是喊着学术反学术,喊着规范反规范。可人家地位在那呢,人家是“名正言顺”的权威。因此,这种“自欺欺人”的“学术规范”,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来误导世人的。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弄清其“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才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对这样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至今连它的艺术性都不懂,难道不可悲吗?我们抛开了“艺术”去谈“学术”,是“红学”上最大的结症和误区。抛开了“内证”去谈“外证”,恰是反《红楼梦》的,也是根本不了解作品艺术形式的表现。 我们应当学术与艺术相结合,外证与内证相结合,考证与索隐相结合,专家与草根相结合,才能使“红学”得到健康发展。《红楼梦》是全中华民族的,乃至全世界的,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只要是健康的探索,谁对它都有话语权。 时至今日,已出现几十种作者之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的“红学”,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这种大好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红楼梦》作者是谁?才是红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虽然各自的“作者说”,其论证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故意去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其中都有一些可取之处,不可攻其一点,全盘否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从中受益。 然而,在索隐和考证上,如果不能对作品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入探索,就会走上一条“以假证假”之路。这种方法,只能发现点蛛丝马迹,并不能找准真正作者的目标。人们便会在“以假证假”认知层面的理解想象下,牵强附会出各自不同的作者说。 有的只满足于自己的一孔之见,以点带面、以假当真,这里摘一句脂批,那里摘个情节,七拼八凑、断章取义地去附会其“一孔之见”,再披上“学术”外衣,就能“出师有名”了。从此“故步自封”,不再深入探索研究。整天忙于给“漏洞百出”的立说打补丁,可越补洞越大,最终还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有的是自我炒作的高手,弄出一大堆理论体系去懵人。最具欺骗性的是,鼓吹自己的体系能“自圆其说”,并沾沾自喜地引以为荣。进而把“突破”、“里程碑”的光环,厚颜无耻地套在自己头上。可是他们连“突破口”都没找到,何谈“突破”?他们连红学的“出路”都没找到,没有路,在哪立“里程碑”? 这种“自圆其说”的本质,说穿了,就是“自欺欺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圆的只是自己的“牵强附会”,并没有“圆”出作者的亲历亲闻,既:真事隐。他们没有“破假识真”的分析探索过程,也不识作者象征性的真假辩证艺术手法。这样的“自圆其说”,是考不准“本事”目标的。“自圆其说”的欺骗误导性,与“实事求是”的欺骗误导性,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怪圈,不知套牢了多少才华横溢者,使其才华酿出一堆堆学术垃圾,实在可惜。
我这种将"真事隐"全部还原的探索方法,走的是前人从没走过的路,还没被人们所认识,一定会有很多读者朋友看不惯。在人们还没认识到作品的"真假辩证艺术"手法后,便会对作者随时变换象征对相的隐写手法,感到滑稽可笑。这是因为世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万能演员"的艺术形式,也没深入到这一探索层次所至。尤其是那些只注重直接外证的人们,更会耻笑我的探索方法荒唐,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有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识破"满纸荒唐言"了,并确信书中有隐后,才会渐渐认同我的探索。
沈阳_孙华天
2011-2-6 2011-10-1(重新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