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过处,风声阵阵,花影萧疏。曳不住四季轮回里那些温温软软的花香,只能拾起散落一地的花瓣,将其埋葬。那个伫立在时光深处的葬花人,埋葬的到底是无处栖身的花瓣还是一腔孤寂飘零的哀伤?在拜读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的王勇(笔名潇湘)的散文集《红楼花影》之后,心里诸多情思,一时难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归结。 自《红楼梦》流传于世三百多年来,颇多大师级人物为研究此书倾其一生,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红学研究派别,为读者更好地阅读和体会《红楼梦》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为中国经典的“入世”与传承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样,派别多了,思想便活跃起来,为后世留下的经典颇多,却又有各种争鸣声不绝于耳,今日的红学研究亦是如此。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有着浪漫情思的人,他更愿意离开这喧闹的尘世,隔着时空问候一下开在红楼里那些风姿绰约的花儿。就像有的评论者所说的:“解读红楼的作者似乎很多,潇湘先生独辟蹊径,解读花影,体现了自身的深刻思考,不跟风,不流俗。上善若水,静水流深,达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令人敬佩!” 诗情是一杯酒,一杯潜存在诗人内心深处,遭遇万事万物都会散发出弥久浓香的陈年老窖。这是文人独有的情怀。近几年来拜读过潇湘的许多文学作品,也深为其清新质朴的文风,质朴婉转的笔调所深深吸引和感染。散文集《耕云播雨》《挺胸抬头》《花吹雪》等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一条巴河深深的乡恋,景中情中无不抒发着对故土浓浓的爱恋。大巴山深处的小镇一派山水秀丽的景象,各种奇花异草无数,想想这些花草该是作者幼年时期最亲密的玩伴,否则何以生出潇湘如此敏感多情的文人?经年之后,再一次于《红楼梦》中与这些花草邂逅,我想潇湘的心定是无法平静的,那山水间的花草,如今俨然成了红楼里一位位清丽的女子,纵然一曲红楼有尽时,花落人亡两不知,我也只愿,在花影斑驳里守你生生世世!难怪有人说,《红楼花影》的阳春白雪里,有地气。 散文集《红楼花影》一共选取了二十七种花作为描写对象,朵朵皆有花语。每一种花都代表红楼中的一位女子,“那些花不仅是花,它还是大观园里那些女儿,那些花语隐含了大观园里各位少女的来世今生”(《红楼花影》小引)。花有花的气质,人有人的品性,当花的开落预示着人的命运的时候,我们便不能再忽视那些花儿。晴雯是那一朵清丽脱俗的芙蓉,“活着时,你既与兰蕙为伴;死了后就请你当芙蓉主人。只是那痛彻骨髓的痛啊:‘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手指玉环,冰冷彻骨,如今谁能为你执手而温?”(《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芙蓉女儿诔》本是宝玉为晴雯写的祭文,但黛玉更是这一朵风姿绰约的芙蓉,是否可以说,宝玉诔晴雯实质上是在诔黛玉呢?一朵芙蓉遗世独立,它是否知晓,它的荣枯预示着一个红楼女子的命途坎坷? 喜爱这些花儿,所以疼爱大观园里像花儿一样的女子。作者在《红楼花影》中着重于描写各种花的品性,“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谁会对桂花陌生,桂花以其淡然贞定的品格为世器许”(《桂花:情疏迹远只留香》)。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赞许像桂花一般心地纯良的袭人,却厌恶枉费了桂花这一美名的毒辣的夏金桂。这才明白,一个美好的物事同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其背后也可以那样的不堪。这些,好像并不关着桂花本身什么事。 做散文,我以为,本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件事,心有所想,情有所感,落笔即成文章,只是不要负了“真性情”才好。潇湘留连于红楼之中,看着就连宝玉也看不透的女儿心,问候着大观园里的众多花草,花影重重里,满是对红楼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情。“千丝万缕终不改,随他缘聚缘分”,这是宝钗的词作,宝钗和宝玉的婚姻中始终都隔着黛玉这一堵墙,所以恨无缘,只能任其自然,看缘起缘散!(《蘅芜:淡极始知花更艳》)。处事得体的宝钗,才华横溢却弱柳扶风的黛玉,大方爽直的史湘云,性格率直的探春……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与各类花卉联系在一起,又有了一个别致的解释,“柳者,谐音留也。那如浮萍一样漂泊无根的柳絮,留不住春光,也留不住青春,大观园里那些美好的女儿的未来也只能像柳絮一样飘散,这不正好是悲剧的象征意味?”(《柳絮:韶华休笑本无根》)。 一曲红楼终了,无人真心寻芳丛,便也无人知晓花儿为谁红。只有潇湘,一个自认为是在纸张上耕作的农人,带着细腻敏锐的情思,看大观园里的悲欢离合,同时又不失理性的分析着剧中人物的聚聚散散。注重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思考,注重优美的文笔和浓郁的情调,这是一篇好文章所不可缺少的。“《红楼花影》的写法很随意,既有知识性,又有点趣味性,既有考证,又有评析,还有点个人的感悟和认识。”潇湘在《红楼花影》后记中这样提到。确实,《红楼花影》里每一种花都有关于它们各自的属性介绍,花种繁多,许多介绍也是引证据典,知识相当丰富,就像在读一部百科全书,感觉真好。这对读者细读和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是有极大帮助的。当学理知性与形象感性以及淡泊心境完美融合之后,写出的文章,就不可小视了。如今的文学界,不可否认,一些文学创作的初衷是和扬名于世联系起来的。所以我说,心无杂念的作品是受人尊敬的。“写作的目的,其实就是无目的。写作,就是坦然的说话。”潇湘一直这么认为,也一直躬行。寥寥数语,却是很坚定也很质朴的道出了文人应有的为文态度。 与以前的乡情散文不同,2012年出版的《红楼花影》更像是数篇内涵丰富的知识性小品文的结集,也像是对过去的二十多年阅读《红楼梦》的新颖别致的有感而发,再有的就是一个文人生于天地之间最纯粹的情思……总之,才疏学浅的我不知如何表达我读完《红楼花影》之后对于作者新颖视角以及优美文字的惊叹。 在潇湘被评为首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的时候,颁奖词这样写道:“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心灵的寄托,带给人精神的皈依,让人在俗世的平庸里疗伤。因此这种确信,王勇独立于文坛的各种潮流之外,默默地守护着心灵里的一片净土,奉献着充盈爱与温情的洁净文字。” 《红楼花影》呈现给我的是一个文人对红楼独具一格的见解,还有他在文学这条道路上对于世间万物温和而敏感的态度,以及几十年来始终淡泊如一的心境,那么,在此,我只能祝愿作家在文学之路上“林花谢了春红”! (作者地址:重庆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