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炒炒冷饭,老调重弹——评《蔡义江新评红楼梦》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zhangwuyan 参加讨论

    (一)
    蔡义江先生乘“新版红楼”大热时,炒炒冷饭,老调重弹,近百万字的《蔡义江新评红楼梦》换个标题,又隆重推出。顾其名曰《新评》,究其实又何新之有?不过絮絮叨叨,三句不离本行,总拿后四十回伪续说事。且看他说:
    续书中有些故事情节,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书本。说得好一点,就像诗文中在用典故,你可以找出它的出处来;说得不好一点,则是摭拾前人唾余。比如宝钗替代黛玉做新娘的“调包计”,不论其是否穿凿,是否真实,情节的故事性、离奇性总是有的,所以也就有了一定的可读性。但那是续作者自己构想出来的吗?倒未必。比曹雪芹早半个多世纪的蒲松龄,其《聊斋志异》中有《姊妹易嫁》一篇,……这一情节,还不是蒲氏首创,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谓:“编中所载事迹,有不尽无征者,如《姊妹易嫁》、《金和尚》诸篇是已。”的确,冯镇峦评此篇时,就提到姊妹调包的出处:唐冀州长史吉懋,取南宫县丞崔敬之女与子顼为妻。女泣不从。小女白母,愿代其姊。后吉顼贵至宰相。可见,“调包”之构想,已落前人窠臼。
    蔡先生绕了个大圈,不外要证明∶《聊斋志异》中有《姊妹易嫁》一篇,"摭拾前人唾余",而后四十回“调包”之构想,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聊斋志异》,因而后四十回已落前人窠臼,倒未必是续作者自己构想出来的。
    照蔡先生的逻辑,《聊斋志异》中有《林四娘》一篇,则前八十回"林四娘"亦当"摭拾前人唾余",其构想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聊斋志异》,因而前八十回亦落前人窠臼,倒未必是作者自己构想出来的。通部红楼,不特后四十回伪续,恐怕前八十回也是伪作,一无是处。请问你我诸人,又何须苦苦研红呢?
    (二)
    蔡先生又云∶
    再如黛玉焚稿情节,全因袭明代冯小青故事。小青嫁与冯生为妾,冯生妇奇妒,命小青别居孤山,凄婉成疾,死前将其所作诗词稿焚毁,后其姻亲集刊其诗词为《焚余草》。记其事者有支小白《小青传》等多种,亦有好几种戏曲演其故事。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初焚"那块题诗的旧帕",接着:
    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 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蔡先生应该看过刘谦眼急手快的魔术表演吧,,这里烧的,并非诗稿!诗稿明明"瞧了瞧又撂下了"。"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的,乃"不知何物"也。"已烧得所余无几"的,不过"那纸",说白了,废纸!
    真正的诗稿哪里去了呢?请看七十回∶
    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宝玉和紫鹃作了一个揖,又亲自来道谢。
    这"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正是黛玉诗稿??《红楼梦》第二作者吴玉峰回忆录。
    紫鹃又名小红,其"私掖偷携"黛玉诗稿,有证据链,有诗为证∶
    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三)
    蔡先生又云∶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则套的是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差别只在恶棍张驴儿欲毒死蔡婆,而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而悍妇夏金桂欲毒死香菱,而结果反毒死了自己。
    金桂明明是喝药毒死,回目却云"自焚"。自焚的却果有其人,且在同一回次,甄士隐也。观此可证,夏金桂即甄士隐。作者巧妙地移花接木,"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敷华(扌炎)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何来什么套的是关汉卿杂剧呢?
    (四)
    蔡先生又云∶
    最能说明问题的其实还是诗词。明清时,小说中套用、移用古人现成的诗词,作为散文叙述的点缀或充作小说人物所作的诗词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红楼梦》续书也如法炮制本算不了什么问题,只是曹雪芹没有这种写作习惯,《红楼梦》前八十回也不用此套,所以置于同一部书中,前后反差就大了。
    比如写黛玉见旧时宝玉送的手帕而伤感,说:
    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
    对句用的是秦观《鹧鸪天》词:“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我要提醒蔡先生的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也用此套,而且比比皆是!如宝琴《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第一句用的《牡丹亭》原句:
    近者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观此,作者有没有这种写作习惯?用此套置于同一部书中,一百二十回前后一致,何来反差?   
    宝琴十首怀古诗已成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红学热门,放到今日知识产权语境下来说,一些号称打假的无聊人士,大可以将其渲染为抄袭剽窃。诚如蔡先生所云, "明清时,小说中套用、移用古人现成的诗词,作为散文叙述的点缀或充作小说人物所作的诗词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岂不闻∶"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蔡先生莫不要又以为是史记抄袭汉书便好。细究之,原句照套"不在梅边在柳边"之意,关键是要提醒读者一个"三岁孩子也知道"的连缀语:他年得傍蟾宫客!书中蟾宫折桂者为谁?,非贾宝玉,而是宝蟾。《易》曰:"圣人之大位曰宝",书中有六个宝字号的人名,均为关键人物。宝蟾是第八十回出场的人物,又是毒死金桂的真凶,何以会突然不知所踪,不作交待呢?全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机联系,而宝蟾,恰是"蒙恩还玉阙"的甄宝玉。湘云阴阳论告诉我们的是此书的游戏规则,人物忽阴忽阳,忽老忽少,忽男忽女,忽主忽仆,今人则谓之分身法、合身法。
    蔡先生还举例: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也不说明出处,令读者误以为是续作者代黛玉拟的。其实,它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题沈隐侯八咏楼》诗中的原句。
    蔡先生以今绳古,大概以为新近由西方引入的知识产权概念,适用于《红楼梦》,作者引用唐代著名诗人崔颢诗中的原句,应该"说明出处"?我们知道,脂砚誉《红楼梦》为千古未有之奇书,作者虚晃一枪,借名人名言说事,堪称一奇也。逆向思维,则其意亦明,其变亦通矣。中国几千年历史,历朝历代皆有史籍留传,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记载,怎能说"古人空"了呢?《红楼梦》写的既是明清之交的历史,如果将"青"字加上三点水,变成"清史古人空",会怎样呢?事实胜于雄辨。当我们解读红楼的时候,会发现清朝的史籍是篡改了的。史载的康熙皇帝,是一个篡位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康朝的正史,包括稗史、野史,又成了《红楼梦》这面《风月宝鉴》的正面,而《红楼梦》则成了《风月宝鉴》的背面。当我们"追踪蹑迹",抽丝剥茧,逐回解开红楼之谜的时候,一切就会水落石头出??这就是《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的潜台词。
    "世祖游而演红楼",恐怕诸位会大感愕然了。书中石头,正是"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的福临??清世祖顺治皇帝,是这部永垂千古的鸿篇巨著的第一作者。
    《红楼梦》是一部真实的史书,写的是明清之交凡四十八年的历史,与同一时期的所谓正史、稗史、野史的记载,截然不同,大相径庭,泾渭分明,甚至可以说是对于所谓正史、稗史、野史的有力驳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