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称和用法:一个比较文学的分析主义分析 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主义哲学,认为语言是生活的边界,生活的意义来自于辨别其语用学用途;分析主义的有限理性主义追求理性的客观性,不同类型的知识构成交叉重叠的家族类似集合体的基础,但是,完善而有效且易于传递的知识还是要上升为基本的概念逻辑系统,并经过语用的过滤。本文运用这个分析主义的基本方法,对比较文学的命名、用名和辨名三方面及其学术关联做一个历史的回顾。分析主义认为命名与其意义或本质相关联,命名即理论来源于特别术语的起始指称及其指称着的用途。比较文学命名及其学科可能性具有三个规定或三个条件。 1、命名的人为起始意图——历史用法或客观用法 比较文学起源于十九世纪实证主义思潮。借助于启蒙时代以来西方人的理性对自然的持久有效的胜利,实证主义认为从自然及其规律的领域可以推导出人类思维规律,人文科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达至实验的严谨和结论的严密,为理性世界增加另一可以逻辑地说明的人文规律;相邻学科因为得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致性支撑,因而有了类比的原始知识欲求;另外,当时的人文学科借助于西方工业革命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和革新,形成了对近邻的同文化圈民族国家以及遥远的他乡文明获取异域知识传递的物质基础。因而,一个发达的西方民族国家及其既有的人文学科规律指向,与一个西方屡试不爽的科学主义的进步规律论,构成了最初的比较学科的共同知识基础——唯事实的实证主义科学根据的外部表现。如比较解剖学、比较人类学、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学,它们从一般相似性出发给出名称。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的研究方式简单而直接,它只需为了说明法国文化对异国文学的塑形或反之说明异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被影响关系,而准备充足的事实材料就行了。因而,辨别比较文学彼时的学科概念,要采取历史的描述,指出学科肇始时的历史规定与物质条件。而这一起始命名决定了那时的比较文学属于实证科学的一支,遵从着自然科学的规律目的论。 2、用名的工具经验意图——发展用法或主体用法 法国学派的19世纪,仍然是大交通未成大气候的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充分的思想交流的物质基础尚未完全达到,哲学上仍然以古希腊逻格斯为中心建构欧洲文明中心论,英法德等老牌民族国家地位不可动摇,证明欧洲文明内部地方文学文本的相似性和区域性影响的本源,文明统一性构成了其追求同一性规律的正面形象。美国学派诞生于反叛科学主义的人本主义时代,欧洲文明中心有可能在交通发达甚至信息化的物质条件下,变为欧洲—美国中心,这是美国学派破欧洲中心的正面形象的内在动因;另外,二十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已由实证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向,在具体学科研究上亦体现为从唯事实转向理论反思和重构;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的哲学、美学研究,体现出由本体论美学向实验美学的审美经验论,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思想潮流;五十年代结构主义一体化的系统整体论是美国学派构建世界文学的元理论的雄心之源。实际上,在同期的比较人类学已经实现尊重差异和地方知识的有效性的方法论变革时,美国学派未能及时汲取临近比较学科的思想精华,未能在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思潮兴起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结构主义过气思想,宣布美国学派解构主义时代的来临,理论指导思想上整个慢了一拍。但当美国学派由70年代解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去中心后,已经渐趋去中心和多元化时;再过多强调美国学派用理论对事实的反驳,而忽视了其哲学思想上与法国学派同一性研究的一致性,显然是偏颇的。不过,在物质历史和理论历史的双重发展中,美国学派形成了对应其新帝国主义霸主主体的同一论比较文学,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变欧洲中心为西方中心;2、变外部事实为文本细读;3、变局部文化圈证明的同一性位全球为证的同一性;4变事实影响为可能性、倾向性影响;5、变国家间实际因果关系的文学关系史为国际间遵守共同规律的总体诗学。这种学科实践转向的主体规定与思想条件在于文化沙文主义,它决定了比较文学从绝对相似性出发的向内视的文化单向性。 3、分辨名称及其所指的实在意图:本体用法或扬弃用法 比较研究的历史出场伴随着工业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关注于辨别命名与其客观本体论指称的关联性,与沙文主义的单向性决然不同,通过差异性双向和多向对比的规则重建文学理论。而比较文学的现代出场则有待于特定学科取向体现的本体规定与学科外部条件的更新,两方面促成学科命名的扬弃。 本质的东西只有一个,没有几个。折衷主义往往是综合主义冠冕堂皇的口实后面掩藏的真实理论困境。西方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史就是一部有关基本定义的否定史,一个关联真实的定义对一个虚妄的定义的否定。比较文学如果也是追求准确性的学科,它必然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正如它面对的文学对象是跨文化视野里不同的文学及诗学一样,诗学史上的真假定义否定史也要显现于比较文学学者视野中。比较文学面对差异诗学史的态度,到底是平行研究的总体文学的比较文学取消论呢?还是差异研究的比较文学学科建构论?这完全取决于一个非真即伪、非综合的分析主义本体论。维持多样性的文学文化圈是人类世界存在的前提,共同语的设定和共同游戏规则的操守是理解、谅解跨文化传递多样性的必要前提。但共同语、共同游戏规则仅此而已,并不能偷换成共同诗学。传统的同一性影响和同一性解释,由于跨文化圈的巨大的差异,并没有给己方和对方的差异性理论增加一个充分的例证,也不能为己方和对方的接受过程的复杂机制既接受趋向做出有效的说明,反而造成了误读、误会、隔离。如果说历史上的影响研究还是尊重原样事实材料重述的话,那么平行研究重述过程先定的同一性则给二者找上了先验、虚妄的定式,一个属于文学史,一个属于文学理论,此言不虚,只是不是比较文学。其实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为了避免命名上的先入为主,应以传递研究和并置研究(Transmission Study、Juxtaposition Study)替代为好。传递研究关注发生实际影响行为的文学、诗学差异性的本土化和认同化过程及趋向,特别注意影响的科学和实用的倾向;并置研究关注未发生实际影响的文学、诗学的差异性,在一定共同语的规范下,围绕共同语的可能性传递趋向,特别注意形而上学和美学的概观,为总体文学即文学理论提供量化的同一性求证实例。 以比较思维暨比较思想的历时出场为例,可以看到一个以比较研究模式为表征的一个思想系列。前现代模式1:原始辩证思维。前现代模式2:19世纪黑格尔、马克思的古典辨证统一论。现代模式3:19世纪科学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比较语言学、比较人类学、比较解剖学、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现代模式4:20世纪中叶的比较文学的美国学派。后现代模式5:20世纪后半的反思人类学、比较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当比较仅仅是方法,甚或不仅仅是方法或方法论,此时,一般文艺学并未改变它的学科特性,比较仅仅是其学术方法的一种;然而当比较既是内在的思维模式,又衍化为中间的比较规则和外在的差异性现实的时候,比较文学才真正出现。直到此时,比较文学不是比较的断言才有了意义。相比而言,比较文学的比较也有三大特性:1作为一般比较方法;2作为比较规则;3作为差异性现实。可以看出,比较文学的比较特性与比较思维的特性是一致的。 比较一词用在比较文学中确实容易引起缪想,导致对跨文化双方的平衡对待和同一性考虑;然而此处的比较恰恰不是平等地对对方的观照,而是以差异性的方式进行偏离式的观照;因此,跨文化、跨文明的术语也许确实能避免这一因比较而引起的缪想,有效地替换约定俗成的学科命名。这样来看曹顺庆的异质性和跨文明概念,其对命名的学理或本质的求证,就有了极其深刻的意义。异质性的使用,重在揭露差异性在跨文化并置和跨文化传递中不能必须将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及不能实现有限适配的认同性的那一面根性。由此而看,跨文明正是要找到中国现代文化、诗学所丧失的华夏文明之根,而那部分并未在几乎全盘西化的臆断中隐秘存留,而是悄悄地拨动着中华民族的心弦,那是他们独有的审美倾向,贯穿于现代文学艺术的语言媒介形式中。跨文明正是注意到了比较文学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倾向。以此看待曹顺庆针对和而不同论所指出的“和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怎样的和”的论断,对差异性的建立具有同样深刻的意义。尽管和而不同的思想资源中包含了不同的必要关联,然而不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却是以平等、平均、平衡这样的均衡思想表述的,应该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而缺乏思想革命的凝滞不前的逆动力,是以牺牲不同的差异性个性的张扬为条件的。比较文学如果以解释学文化相对主义的主体价值优先为出发点,又以和而不同的和同为旨归,将更多地必然表现为相对同一论,最终目的必然是建立共同诗学。当差异性A与差异性B并置和传递的时候,差异性的向内倾表现为本土化的拒斥效应,差异性的向外倾表现为认同化的交叉效应,外倾的交叉的条件是以差异性的主体认同和有限丧失为背景,内倾的拒斥是以差异性的主体扬弃为背景。异质性即取差异性牢不可破的根性拒斥特质,这就是中华文明历经古代和现当代的转型而不会彻底丧失根性的生态学原因。这种异质性比较文学的必然指向正是发展和建构民族差异性诗学,而不是什么总体诗学。还要注意到差异性的这种可类比生态学的另一面特性,差异性A的发展、进化、生存是以非进步而演化的新进化论为准则的,它必然在与差异性B的异质性因素的认同化和本土化过程中营养自己、使自己保持不断的进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根性差异要以发生认同化和本土化过程中的相似性因素为必要条件。这就是差异性机理发生的基本事件。 显然,两个研究领域的任意碰撞有助于产生比较思维的特例,而只有跨文化研究领域内的有意图的碰撞才会把比较思维置入一个特别研究学科的规则系统即理论之内,并同时将此理论附诸实践。因此,对于比较人类学来说,有文化区域的比较模式,对于比较哲学来说,有思想和哲学的比较模式,对于比较文学来说,有文学和诗学的比较模式。而一定模式的特质,存在于一系列的必须且充分的条件下,并决定着符合特质的特殊的系统规则;一部分学者发现了这些规则,从而引导了研究规则和模式特质的相遇。特质、条件和规则三者所构成的理论有助于达到研究对象的具体细节,这样,研究所属学科的功能才能得以明确。因此可以得到如下口诀:首先是具备学科的必要条件,第二是寻找学科的特质,第三是付诸一定的研究规则,第四是推断有限的概念和理论。 |
这张图说明了三学科的关系,国别文学可以同时作为同一性概念和差异性概念的例证,比较文学同时对差异性进行哲学对话式讨论,对总体文学同一性的反思。
比较文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大多来自并非专门的比较文学学者,而来自于比较文学之外的人文学科的跨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也是二十世纪人文学科的共同实践,不具备学科的唯一性,不是比较文学学科的根本性质归属。同样还可以这样看待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它也同时是其他跨文化研究的属性。比较文学关注文学性——关注话语是避免学科跑题的强制措施。比较文学既是历史的如传递研究和文学史,又是现实的如并置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竟然与国别文学史划为一个学科,不仅在理论上是失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没有做到两部分学者说到一起。国别文学没必要非得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跨文化和理论批评姿态使其堪与文艺学携手,差别在于文艺学追求同一性,而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当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愈其发展成熟后,在中国的学术体制上,势必会尽早地以学院派的学科理论说话,而不会过于粘附于行政话语权,国别文学将会郑重地离开比较文学,叙述自己本来的话语,国别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科,与各民族文学一起,一体两面地构成了世界文学的历时和共时性态,只有在其处于跨文化传递时,才具备了向比较文学转化的延伸桥梁。比较文学的目标不是把世界文学作为总体的表象,而是处于跨文化传递中的国别文学,国别文学处于跨文化传递时的差异性表象和特质。比较文学可以比国别文学更能凸显其原创性即差异性,或在传递研究中凸显差异性的认同化和本土化。世界文学作为总体现身时,是文艺学的例证来源,是文艺学概念和规律的外在表象。在比较文学内部,还存在着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内部关系。比较文学多在文本与现实的联系层面谈话,既可以体现为传递研究,也可以体现为并置研究。比较诗学则在文本与现实、文本与诗学、诗学与哲学、美学等观念层面谈话,跨文化诗学核心概念之间不可同约,诗学外围命题可以互相影响,一般体现为并置研究。
三、差异性概念要义和比较文学的整体结构
差异性论是异质性的基础主义和和同论的相对主义以及比较思维本体论,在认识论进程上的理论扬弃。差异性自身要求与相似性一体两面地处于跨文化场中,构成家族类似的世界图景上的网络区域和网络结点,差异性以具体实在的亲历性现身,相似性以一定程度的自然语共名现身;差异性的认同化和本土化所显示的相似性结点可以如生命基因研究一样,通过考察其随机组配的有限定律来有效地解释差异性的生命进化样态,差异性因此而成为比较文学的核心概念。 同一文化系统内的两个对象,如李白、杜甫,属于同一性概念的分述和例证;相近文化系统内的两个对象,如中日、英法研究,属于分述和例证同一性概念的区域变异;二者都是元学的对象。远文化系统内暨跨文明的两个对象,如中英研究,属于跨文化差概念的外延伸展,结果会使差异概念的边界出现不同程度的漂移,属于跨文化比较研究。艺术哲学/诗学/文艺学/美学等元学←—比较文学—→国别文学:这个知识结构图示表明,静态的认识对象的概念描述和静态的国别文学描述二者双向展开的动态结果就是比较文学。
差异性要义有三:1、差异诗学本体概念的不可同约。异质性概念的特殊性核心是不可改变的,如果改变就是整体改变,就像科学革命说。2、面向共同问题的不同的跨文化概念和命题。表现为核心概念的异质性或特殊性的普遍性倾向,是核心概念的外围命题,可以在倾向性表达上与差异诗学发生交差传递,这种跨文化交差和传递可以改变诗学系统的外观,使其与内核再发生内部质量上的调整,形成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性、外侵性、生存性渐变。3、意义分析框架的共守规则。分成两种规则,自我解释规则:在本文化系统内,A文化的特殊性(异质性)包含A’文化普遍性;他者理解规则:A普遍性(相似性)与B普遍性(相似性)的相似性。
首先从概念和知识的划界,使比较文学的差异性质凸立,及其非元文艺学的性质凸立。已有的文艺学是民族的文艺学,比较文学在共同语的差异及趋向上为真正的非民族的同一的文艺学提供缺凿的材料。文艺学研究文学的普遍性质。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状态下的民族文学特性的变异和传递,即从输入或输出一方考察差异性的本土化和认同化过程,重在变异。
1、哲学问题与比较文学问题的概念分界:哲学、美学、文艺学同一性规律的区域性变异
绝对同一、绝对差异、同一性、异质性、同一与差异的关系等等,都不是比较学科中的问题,而是哲学、美学、文艺学等一级学科的问题,属于总体理论。哲学、美学、文艺学追寻学科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的同一性规律和包容性概念系统。相似性、有限的同一、有限的差异、相似与差异的关系等等,是比较中的问题,是比较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问题,处理同一性规律的区域性变异和包容性概念的区域性变异。理论的本质就是解释一切的雄心,但差异现实却拒绝企图解释一切的理论,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悖论,但在理论的圆融程度上还是有一定的努力余地的。
2、共同语的跨文化动态趋向
用接近实地形象的非抽象话语来表述,就是相似性的文化区域变化特征和趋向,相似性以关键词为特征体现为一定的共同语涵盖力。区域变革的根源为文化根性的决定性作用,表象为解释语词的跨文化动态和趋向。由此看来,比较文学研究更像是翻译学研究,但由于翻译学处理的是所有类型的交际语,而比较文学处理的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文学语言,因而,比较文学的翻译学特性可以用新的术语加以表达为比较文学的传递研究,重在单向的输出或输入行为。面向交际语的翻译与交流经常被外语界称为跨文化交际或语际交流,重在双向交流和认同。
3、比较文学的整体结构
同一性体现出总体理论有助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并且有赖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的双重提高和扩大。差异性体现出比较研究是人类构建知识系统的不可或缺的层次。逻辑学把差异和同一表述为逻辑学中的两个不确定变相。比较文学中把差异和相似视为两个难以确定的游移变相。当要对概念内涵界定时,概念的边界趋于确定;当概念内涵漂移时,概念的边界开始模糊;当概念的外延伸展时,概念的边界就发生漂,图示如下:
内涵界定
内涵漂移
外延伸展
边界确定
边界模糊
边界漂移
参考文献:
[1] 张志林. 反本质主义和知识问题.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
[作者简介] 刘圣鹏,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副教授,曾在杭、粤、苏、京高校任教,研究领域为文艺学、比较诗学。本文是本人博士后项目《差异性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一章,指导教师曹顺庆教授。
[通讯地址] 刘鹏,610000 成都市四川大学文学院 电子信箱:lp62@sohu.co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