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萨冈是契机 《文》:您开始大量阅读书籍,大概是从几岁开始的呢? 青山:上小学的时候,班里设了一个学年文库,真的读了很多那里面的书。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记得有一本特别喜欢,不想再给其他人看,就把它藏到了书架背后。遗憾的是,忘了是本什么书了。 正儿八经的小说,吉本芭娜娜的《甘露》大概算是最早读的一部吧。跟之前读的幻想世界完全不一样,我感到非常吃惊,即使故事不那么华丽,只要好好地写出普通人按他特有的方式活着,也能成为小说。上初中的时候,另外还读过太宰治的《斜阳》、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等作品,这些小说至今仍然非常喜欢。 《文》:听说您是在读了弗朗索瓦兹·萨冈的《你好,忧愁》之后,开始想到要写小说的,是吗? 青山:读这部小说,记得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那也是萨冈写作这部小说的时期。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而且后来一直在继续创作,我感到既羡慕又不服气。现在想想真是够狂妄的,可那时候我就想:“我也要在十几岁出道。”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跟谁都没说,也没付诸任何行动…… 《文》:《你好,忧愁》的主题是,主人公寄托在父亲的情人、一位年长女性身上的复杂情感。也许纯属偶然吧,青山小姐迄今为止的两部作品里,都描写了几代女性的关系。 青山:是啊。在《你好,忧愁》里,主人公少女塞茜尔认为父亲的情人是一位非常棒的女性,强烈地恋慕着她,但又会因一点点小事对她产生敌意,然而在下一个瞬间,她甚至对心怀敌意一事感到羞耻、惭愧……我认为,要对某一个人一直保持同样的情感,很难做到,毋宁说,相反的情感不停交替出现才是人之常情。这部小说细腻地描写了这种微妙的地方,我感到很了不起。那种心绪并非针对男性而生,而是针对女性,这一点也很有意思。与恋爱情感稍有不同,像是女性对女性的一种执念,这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我正在写的。 不执著的小说人物 《文》:你谈到感觉人际关系也像河流,这部小说里的人物不会强拉硬拽别人,也不会苦苦挽留要离去的人,感觉上缺少一种执著。年轻时代,应该是认为凭一己之力能够控制一切的,他们好像完全不一样呢。 青山:是啊。大概因为我自己本身就属于不会特地逆流而行的那一类吧,怕烦。哪怕逆流而行,退一步来看,我认为,那也是顺着另一“流”在行事。 《文》:也有的作家会保持一种全能感,认为自己能够支配书中人物和小说世界的一切。青山小姐不是那样的吗? 青山:嗯——尤其就小说而言,我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人为控制人物和故事,创造有意思的情节。至少,《一个人的好天气》的主人公知寿,和我一样不是会逆流而行的类型。 《文》:知寿寄宿的那个远房亲戚、荻野吟子老太太这个角色很有魅力。吟子是一个认命的人呢还是逍遥派? 青山:在20岁的知寿看来,71岁的吟子是把痛苦全部终结了,如今活得很逍遥。不过,走到这一步,她肯定也是放弃了很多,伤心过无数回。吟子超越了这许多麻烦事,知寿是既羡慕又愤然,认为吟子狡猾。同时她也意识到,麻烦事不会因为年岁的增长而消失。 “放弃”的必要性 《文》:仔细阅读《一个人的好天气》,会发现里面到处埋着“死”的意象。比如,吟子在脸前摊开一块蕾丝边手帕,知寿见了联想到蒙在死者脸上白布。又如,知寿和藤田在车站遭遇卧轨自杀。都是没有伏笔,突然而来,让人觉得很巧妙。像卧轨自杀的场面,完全可以写得更丰满一点。 青山:我在现实生活中就曾经目睹卧轨自杀后的现场。站台上血迹斑斑,人们吵吵嚷嚷,残留着人刚死不久的气氛。自从祖母去世以来,我还不曾这么近距离地面对人的死亡。事隔多年重新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空气,我又再次想到“死亡”什么时候发生都不奇怪。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到了第二天,自己心里对那个死的感觉已经完全变平淡了。我心里对它的理解就是,那是昨天发生的事,我能接受了…… 《文》:死是终极的离别,《一个人的好天气》里的人物,连这个也要放弃吗? 青山:呃——不放弃是非常需要能量的一件事。相反,接受、接纳感觉上更轻松。“放弃”这个要素,这本小说中嵌入了很多。我自己,自从走上社会,也经历过许多放弃。反过来看,放弃什么,也可以说是自己选择了其他选项,所以也并不算怎么消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认准一个地方的固执,就能自然而然地顺流而行,这种感觉是有的。 《文》:《一个人的好天气》这个书名,是自然浮现的吗? 青山:不是,是最后绞尽脑汁起的。记得当时是这样思考的:我要写的主题是一个人生活,但这个一个人并不伴随孤独或寂寞之类消极色彩,也并不全是坏事,能表达这个意象的语言有什么呢? 《文》: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并非顽固地拒绝和别人产生交集吧。 青山:是啊。想要和人接触的想法是有的。应该说是一回神,发现自己走在通向独自一人的路上,但也并不后悔的感觉吧。他们也打算接受这种欢喜和悲伤。 《文》:村上龙先生盛赞道:“语言的选择很严密。”您是不是有所参考呢? 青山:我是想,总之尽量不放多余的文字。我希望能写出简洁中体现立意的文章。喜欢的作家有很多,但没有特别拿一个作家作为模本来参照的。“想要像这个人那样写”,从而变得和那个作家一模一样,这是很可怕的。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11-3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