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法国作家阿兰•儒弗瓦和他的《生活重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钱林森 参加讨论

    法国20世纪文学以丰富、多样的创作风采而饮誉世界,它作为引领世界文学航向以及诸多新思潮、新流派之摇篮的影响,已是人所共见的事实。其丰厚的实绩、独树一帜的创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耀目的部分,因而为当今思想文化界不断探索,成为他们在创新道路上或进行再思考中不断议论的、极富魅力的话题。
    《 生活重塑——巴黎20年代的爆炸》(La Vie réinventée, l'explosion des années 20 à Paris,现已有中译本)便是其中一部探索20世纪法国文学新思潮、新流派的重要著作。它于1982年在巴黎首版,2004年再版,作者阿兰·汝弗瓦(Alain Jouffroy),是活跃于法国当代文坛的多产作家、多面手,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迄今为止,已发表诗集、小说、散文、文艺论著、文学评论等多部,并有电影作品问世,曾获龚古尔诗歌奖,为当代法国颇具声望的诗人、作家和批评家。
    阿兰·儒弗瓦1928年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托洛茨基极左派,从小受到一种“革命思想”的熏陶。年轻的时候,阿兰就崭露头角,阅读了超现实主义领袖安德烈·布勒东的作品,由此而开启自己的文学生涯。1946年,他与布勒东相识,在后者鼓动下,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员,结交了不少名重一时的前卫诗人和艺术家。1948年,儒弗瓦被开除出超现实主义小组,此次痛心的经历,使其意识到个性独立的重要性,促使他在艺术探索中,努力寻找“参与集体运动和保持独立创作之间的平衡”,为日后确立、彰显“革命个人主义”说(individualisme révolutionnaire)作准备。
    50年代,阿兰与《艺术》(Arts)和《眼》(L'il)期刊密切合作,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批评都获致首肯。60年代是阿兰思想艺术发生转折的时期。作为超现实主义的一种回应,他于1960-1961年间组织了“反诉讼运动”(Anti-Procès),倡导对一切论断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开始对前卫艺术产生着影响。1965年,他推出一部“垮掉的一代”诗选,是当时将波普艺术和“垮掉的一代”诗人介绍到法国的先行者之一。随之,他与安德烈·布勒东重修旧好,在其主持的加利玛袖珍诗丛,首次收录超现实主义诗歌。他和路易·阿拉贡过从甚密,后者给予他极大自由编写《法国文学》(Lettres Franaises),使之得以力推叙事具象(Figuration narrative)的画家和年轻诗人的作品,重振十年内被破坏的创造性。在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后期,他与友人一起先后开设“海外出版社”(ditionsétrangères),建立“作家联盟”(Uniondesc rivains),创办《国际作品》(Opus International)、《20世纪》(XXe Siècle)学术杂志,积极投身各种文化事业的组织活动,并致力于各种文体的创造和探索,在思想和创作上都有重要突进。1968年“五月风暴”期间,他曾带领作家联盟跻身其间,但“五月风暴”过后,他又长时间远离巴黎知识分子圈,“重拾自我的独立”,走向“独思”。1983-1985年,他被任命为法国驻日使馆文化参赞。在任职期间,他组织了两次法日文化高峰论坛,并由此对东方禅宗产生浓厚的兴趣。返回故国后,阿兰与友人在文艺界创设“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曾一度聚集了几十位艺术家和作家,他们中不乏与众不同的创作。但他本人仍远离知识界,守望独立、孤寂的探索:一方面与远东世界保持着积极的对话,另一方面,将思考的焦点集中在继承了尼采和兰波精髓的诗歌美学探讨,试图在“前后运动”(lemouvement Avant Post)的年轻一代作家身上找到新的精神共鸣。
    《生活重塑———巴黎20年代的爆炸》是阿兰描述和反思超现实主义的著作,写于上世纪70年代,它熔铸了作者亲历的真切体验和深刻的思考,可以说,是这位致力于艺术探索和思想开发的守望者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知道,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萌发于20年代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运动,是20世纪思想文化领域一场富有“爆炸性”的革命,这一革命不仅开了20世纪现代派文学先河,直启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以至魔幻现实主义,其影响所及,几乎包括了绘画、雕塑、戏剧、电影、舞蹈、音乐等各个领域,波及到欧洲之外的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乃至亚洲。超现实主义在世界文坛所引发的振聋发聩的轰动效验,及其所产生的超越文学本身、超越法兰西本土的“爆炸性”影响和声誉,使其从诞生起便引起世人的注目和议论,或褒或贬,从未止息过。不少圈内和圈外的西方学者、批评家、史学家,都先后撰文加以描述、评说过,发表过为数甚多的研究著作。和这类著作相比,《生活重塑——巴黎20年代的爆炸》是一部卓具特色、富有创意的作品。它不同于枯燥乏味的大学教科书,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也非定规定格的史学著述,以“撰史”、“注史”为指归,而以“生活重塑”(La Vie réinventée)即“生命重塑”,再现超现实主义“巴黎20年代爆炸”的事与人为宗旨。它的作者作为坚守独立思考、不断求索的艺术家,作为和超现实主义血气相通的“过来人”与独立自主的同路人,他在重温过往的岁月,重议自己似曾信奉的“主义”这一话题时,势必有他独特的追求、独立的叙说角度与方式,他赋予了描写对象以不同的基调和色彩,注入了自己的激情和思考,因而使这部作品呈现着同类著述所没有的风致。
    用史学的眼光来看,这是一部不写史而胜似史的历史著述。虽然它的作者申言他“不是历史学家,也不希求成为历史学家”,无意写史,但从作品所描述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萌生、爆发的历史进程,所展现的真实的历史场景来看,你不能不惊叹,它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描写同类题材之血脉充盈、气韵生动的历史著作。作者选取一次大战后的巴黎作为叙事展开的中心地点,以蒙帕纳斯及其周边街巷的咖啡馆、小酒店为舞台,生动地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刚刚熄灭的1919年,流落在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族类的年青艺术家,怎样从四面八方涌进巴黎,汇集到蒙帕纳斯——这一人人趋之若鹜的艺术之都的标志性场所,开始新的生活、新的梦想。先是意大利犹太人画家莫迪利阿尼,接着是古巴血统的艺术家毕卡比亚,再是“达达运动”的首领罗马尼亚诗人查拉,手持“破坏一切”、“反抗一切”的造反大旗,从瑞士苏黎世赶来,与巴黎文学前卫的“三剑客”布勒东、阿拉贡、苏波汇合……作品一开头就拉开了巴黎20年代文化生活的历史大幕,这些饱经战乱之忧,身怀“绝技”,心怀抱负、焦虑不安的诗人、画家、雕塑家、摄影家、梦想家、冒险者、男人和女人,便一个个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里策动着一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爆炸性的革命,创造着令后世难以拒斥,也难以忘却的历史。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是为超现实主义先驱者“立传”的著作。作者采用了创作小说的方式,力图重现巴黎20年代文学界那段变化莫测、异军突起的历史生活,写出为陈规偏见所窒息、湮没的事物,为社会时代所遗忘的人物,着眼于“生活重塑”、“生命重塑”。他在这里,竭力表现出主人公的心理个性,赋予本书以“自传”性的特质,“蕴含着各种声音的自传”。于是,从“错位的天才画家”莫迪利阿尼、苏丁,到引领“视觉革命”的摄影家曼雷;从“虚无的摩西”查拉、“二十世纪最怀才不遇的法国诗人”兼新潮旗手布勒东,到高傲多才的阿拉贡、艾吕雅;从优雅享乐、轻松随意的毕卡比亚、苏波,到幽默谦逊的恩斯特、孤独执著的帕金斯;从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的马松,到“对伊甸园过度渴望”的米罗;从“反抗愚昧、反对向往富人生活”的南希,到“游荡的灵魂”——蒙帕纳斯的琦琦……所有这些活跃于当年历史舞台上的男女主角,便以他们各自鲜明的个性和清晰的身影,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作者以巴黎20年代文化人的生活为依据,写出了这群艺术家、冒险家在那一时代的梦想与创造、苦闷与追求、亢奋与迷茫、拘谨与放浪,写出了他们的挣扎与呼号、希望与绝望、爱与仇、生与死,而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个性纷呈、多声部的绝唱。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一部真实的生活教科书,革命教科书,它倾注了作者人生激情和生命反思,是一部充满思想前瞻性的著作。超现实主义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发起者和参加者,不仅是文学艺术上开创新潮的先驱、旗手,也是那一时代以改造社会、改造生活为己任的革命家,它的主要领导人后来不断介入国际政治斗争和社会民主运动,有的还一度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加入法共,如阿拉贡、布勒东、艾吕雅,有的还为反法西斯斗争献出了生命,如德斯诺。作者通过对超现实主义革命团队的思考和描述告诉我们,不管这一团队成员有着怎样不同的来历、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不同的天分和智力,他们骨子里都是孤独的个人主义者,孤独是他们共有的精神特质。作者还特别强调指出,20年代超现实主义先驱,“作为革命的第一批人所突显出来的能量,并不仅仅局限在历史的一个时期。”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先驱尽管受到各种各样的误解和曲解,“他们的音容笑貌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指导我们,使我们的影像与他们近似。”千真万确,我们在1968年五月风暴的勇士和挑战新潮的《如是》派(Tel Quel)先锋作家身上,不是清楚地看到了这些先驱者身影吗?
    以上便是作者对超现实主义这一主题所作的全部描述和思考。他在本书的结尾还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希望所有我的回忆和他人的回忆、我的想象和他人的想象、我的研究和他人的研究带给鲜有成见的男女读者们的不受约束的全新的意识……让思想的甘露挥洒心头。不过,我也希望读者能自由地走进我的书中,然后更加自由地走出来,在没有结局的结尾中得不出任何结论,却能令结论像无名的游牧民一样重新散居世界各地。”显然,这是作者精心构建并再版《生活重塑——巴黎20年代的爆炸》之初衷。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7-1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