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三国演义》天命空间叙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艳蕾 参加讨论

     新时期以来.西方叙事学理论不断引入中国.并逐渐应用于文学批评中。到如今.己经到了没有叙事学理论作为工具几乎就无法分析作品的地步。不过西方叙事理论体系依据的是西方叙事作品.而中国的叙事作品与西方作品相比.由于各自的文化系统不同.显然它更有自己的独特性。与西方叙事文学、叙事理论侧重时间性相比.中国叙事作品更具有空间性倾向。浦安迪曾说过.“在中国文学的主流中.……空间感往往优先于时间感。从上古的神话到明清章回小说.大都如此”[1]。可以说.空间化叙事.即叙事中讲究空间画而的构建排列.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基本特点。那么.由空间这个角度入手,研究中国叙事作品的本质特点不失为一个可行的路子。①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二国》)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叙事文学空间化的倾向。从这部作品入手研究中国作品的空间叙事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这里限于篇幅.只对《三国》的天命空间叙事进行分析论述。
     经粗略统计.《三国》中约有120处关于灾异、祥瑞、星相、梦兆的描写.它们细密均匀地分布在叙事过程中.通过预兆国家兴哀.暗示人物命运.显示出在以武力智谋相争逐的茫茫人群之上还有一种异己的力量在支配着人世的沧桑变幻。在《三国》的叙事中它是笼罩在现实历史之上的一个空间.我们称之为天命空间。作为一个空间.天命在叙事中有一个独立的存在姿态.它高于并控制现实空间。然而其本质则是人头脑中的一种意识.它来自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了解一下出土资料和文献典籍中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对于了解三国世界里的天命空间来说.有一个类似于同理可推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天命空间叙事在《三国》叙事中的存在意义。
     中国人很早就通过经验和想象来构筑自己的宇宙观了。近年地下出土的玉踪、玉龟、玉版之类的东西.透露出在公元前两三千年我们己经拥有了初步的天地四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随着时间的演进.它的发展越来越完备、精致.形成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玲珑模型。对此历代典籍皆有表述.《左传》中“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耜耦”,[2]。《老子》亦言“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3]天地人同源同构.古人从来就感觉人是天地的从属。到秦汉时代.有更精详周密的表述.从《史记·封禅书》 、《汉书·郊祀记》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天、地、人作了多么细致、繁琐的想象和规定。而董仲舒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宇宙法则上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集大成者。他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涵而无所殊.……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人的形体、血气、德行、好恶、受命都是由人而来。[4](p2515).天是人的本质和依据。不仅如此.一个国家的得道失道与天象也直接相应.其《贤良对策》里说:“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己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去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4](p2489)在古人的观念中.宇宙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天、地与人之间有一种深刻而神秘的互动联系.它们在精神上相互贯通.在现象上互相彰显.在事实上彼此感应[5]。擅长由抽象形上向形下具象推衍的中国古人对心灵中宇宙模型精致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出一套套实用的数术方技.以适应天人关系.揣测天意.窥探命运。这种宇宙模式及由此衍生的数术方技.就人的时空意识来讲.我们称之为宇宙观;就其命运意识来讲.这种由天来定义人的规则.由天地之变昭示国家个人命运的观点.我们称之为天命观。这种将人间投射到天上.同时也将天上投射到人间的人化一切宇宙现象.从而解释人间一切现象的方式在古籍中屡见不鲜。《汉书》言:“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凶吉之事.圣王所以参政也”[4](p1765)。读《左传》常常遇到记述异事.为人事找寻解释的情况.如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6](p196-197)这里就是叙述事前的灾异之兆来暗示日后将要发生的权力纷争。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