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虎威将军 光彩照人——论赵云形象之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邓承奇 参加讨论

     在《三国演义》的刘备集团中,有许多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赵云。多年来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因种种事情延误了,至今方才动笔。
     通观《三国演义》全书,结合成书的时代背景,我认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创作意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渴望国家统一:二是推崇“忠义”:三是赞美武艺高强、勇敢善战的名将:四是歌颂智慧,尊重人才。单就刘备集团来说,渴望蜀汉统一中国,是这个集团所有成员共同的理想论智慧和对刘备蜀汉的“忠”,应首推诸葛亮,赵云跟他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就诸葛亮的整体形象来看,给读者的感觉过于理性化,甚至有点香烟缭绕的味道。讲“义”,关羽是当之无愧的典范,他在中国老百姓中的威望很高,几乎村村有个关帝庙,人人心里有位关二爷,真是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似乎赵云跟他不能同日而语:不过,关云长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为了坚持他所谓的“义”,可以丧失立场、放弃原则、不顾军法,许多读者对他不尽满意。论“忠”、讲“义”、比“武”,张飞的名气都比赵云答:然而,张飞鲁莽、简单、任性,为部将所杀,赵云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遭遇。
     现实生活中,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完美无缺的艺术形象却是有的。因为艺术形象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塑造的,正面的艺术形象是读者学习的榜样,越是圆满型的人格,越受欢迎。我认为赵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
     一
    人们常说“胜负乃兵家常事”,然而,中外战争史上,不打败仗的将领也不乏其人,赵云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无不机智勇敢,敏捷取胜。在《三国演义》里,赵云第一次露面是第十七回袁绍磐河大战公孙瓚 ,袁绍令颜良、文丑、麴义带兵前后左右围攻夹击公孙瓚,当公孙瓚的绣旗被麴义砍倒,回马下桥而逃时,赵云赶到,“挺枪跃马,自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瓚引军杀回,绍军大败”。[1](p58)
     当时袁绍有名将颜良、文丑等,其军事力量大大超过公孙瓚,再加公孙瓚是无能之辈,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那么这次战役为何袁绍败于公孙瓚呢了?显然,赵云之功也。赵云是出手不凡,武艺高超,难怪刘备初见赵云,便有不舍之心。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给人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产生了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他的魅力。
     赵云勇敢善战,敏捷取胜的战例举不胜举,最使我激动不已,难以忘却的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刘备携带10多万百姓和3万军马,从新野出发往江陵奔逃,行至当阳县,曹操的大军追上,刘备、张飞死战,杀开一条血路往东而走,手下随行人员只剩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而赵云受刘备之托,保护甘、糜夫人与小主人阿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赵云发誓:“我上人入地,好夕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子不见,死在沙场也!”[1](P361}赵云找到了甘夫人,又挺枪纵马刺镣一阵,救了糜竺,让糜竺保护甘夫人先行,自己返回冲入重围,寻找糜夫人和阿斗。当他找到糜夫人和阿斗,三番五次劝糜夫人上马,自己步行掩护,保夫人闯出重围,糜夫人坚决不肯,曹军追喊声又起,糜夫人“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上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1] ( P363)这时,已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赵云先刺倒曹洪部将晏明,又惊退名将张郃,紧接着杀退了后面赶来的马延、张觊和前面阻挡的焦触、张南等四将,刀飞剑舞杀得血如涌泉,突破重围。不料刚脱虎穴,又陷龙潭,钟縉、钟绅等人在前面拦住支路,赵云抖擞精神一鼓作起,把拦路虎一一除掉。赵云怀抱阿斗,飞马往长坂桥而走,在张飞的援助下,脱离了危险。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赵云不仅救了阿斗,还“砍倒人旗两面,夺架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真真是舍生忘死,坚贞勇敢,武艺超人。同时,也表现出赵云对刘备的赤胆忠心,有诗赞美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1](P364)
     从此,一个英武超群、不同凡响,光彩照人的战将形象一一常山赵子龙便威震天下,永远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