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三国演义》看街亭失守的经验教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邓刚,邓慧云 参加讨论

    《三国演义》是以为、汉末年至晋朝初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典文学名著。由于它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作品具有再现社会生活的属性,尽管它存在小少虚构成分,但不少人,如毛泽为、、胡适和明代的蒋大器、清初的毛纶,毛宗岗父子等认为它“就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时至今日,小少人就是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的。所以,有人认为“《三国演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管理等多方面的价值和相当高的美学成就”。鉴于此,研究《三国演义》中的失败战争的案例,对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是有裨益的。囚此,本文从机会的角少支探讨一下“街亭之战’,的得失。
    机会,对于一名运筹帷幢而决胜千里的指挥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要正确判断和把握机会,全靠指挥员和部下的咎了。当机会来临时,如果判断准确,并及时抓住战机,出奇制胜,不仅能够掌握战局的卞动权,而且还可以使战局朝右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汽到把战争引向胜利;如果判断失误,战机就会从自己的身边悄悄溜走,不仅错过了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时机,而且还会使战局朝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乃至走向失败。在历史上,像这种坐失良机的指挥员不胜枚举,《三国演义》中的袁绍便是其中之一。
    小说详细描管渡之战。在这次战役期间,曹操因军粮告竭,便派使者一前钊许吕催粮。“行小止份十里”,使者就被哀军抓住,并搜得催粮书信一封。许枚拿右书信来见哀绍,并献计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吕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卿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哀绍曰:“曹操诡计多端,此书乃诱敌之计也。由于哀绍的判断失误,失去了消灭操的最佳时机,从而也就失去了战局的主动权,反而被曹操占得先手,乌巢粮仓被烧,七十力大军顷刻之问便十崩瓦解了。
    由此可见,机会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来。不管以后多么努力,也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作者一生动描绘了诸葛亮七次试图统一中原匡复汉室的北伐战争。在这七次北伐战争中,有一次天赐良机,但由于诸葛亮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次机会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悄然消失了,并使以后的战局朝右小利于他的力一向发展,不幸英年旱逝,致使后人‘借战沦中路,怨者一为悲伤”。
    究竟是一次什么机会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而被诸葛壳疏忽了?这次机会就是街亭之战!
    街亭之战的结果是以川军的失败而结束了诸葛壳的第一次北伐。但是,关于街亭失守的原囚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罪在马逻。由于马谡刚腹自用,不听诸葛承相的“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告诫,又不听副手王平之言,而是把兵屯于山上,还认为“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结果被司马懿团团围住,惨遭失败。另一种则认为是诸葛壳用人不当。先帝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时曾对诸葛壳亮及马谡。诸葛亮认为“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则曰:“不然。
    联观此人,台一过其实,不可大用。承相宜深察之。但在南征孟获和北伐前夕,马谡曾献“攻心计’,和“反间计’,,囚而深得诸葛亮的宠爱,于是便把守卫街亭的重任委托给他,以致失败。事后,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也是这样说的:臣““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闪,箕谷小戒之失。咎皆在巨小明小知人,虑事多暗。《春秋》责帅,罪何难逃?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综上所述,由于作者一在《三国演义》中对街亭战役中的咎斗描绘得有声有色,其中的“空城计”就是这场战役坐智斗的高潮,也是对诸葛亮最好的褒奖。但是,蜀军在街亭战役中的失败,是诸葛亮对机遇判断失误的结果,却给后人有右十分重要的启迪:1.凡欲成大事者一,无论是创业,还是守业,制定的训一划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如果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计划也应随之而变化。2在决策时,不论是圣人,还是哲人,或是咎者一,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有时考虑就不会那么周全,免不了会有疏漏。只有善于运用天下人的智慧,才能对发展、变化着的事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就能预测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即使遇到,解决起来,也会得心应手。3对自己和对手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轻视对方,就容易犯冒险主义的错误;如果小看了自己,过高地估计了对手,就会犯悲观主义的错误。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4对机遇的判断要准确,并及时抓住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研究《三国演义》中失败战争的案例,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找出其原囚,目的在于使后人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可见,失败也是人类文明的财富。如果把失败同某个伟人联系起来,就认为是在否认他,那就是人类文明的悲剧。
    原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