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社会形态是通过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包容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获得生存的机遇。可那是因为有爱、有信仰、有美,也是因为有生存的快乐。但是,中国不可能作到,因为在中国没有爱、没有信仰、没有美。因此中国也就没有生存的快乐,而只有生存的恐惧。你们一定要注意,正是我得你失、我失你得、我全得你必然全失、我全失你必然全得的拼抢、争夺,使得中国人深深地陷入了一种生存的恐惧。司马迁总结得很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限资源是一个常数,因此,没有当然想有,有了又怕丢失,想得到的时候最关心的不是 "我怎么得",而是"我怎么不让你得",要失去的时候最关心的不是"我有什么失误",而是"肯定是你把它夺走",于是,中国人就无休无止地生存在一种生存的焦虑之中。你看中国的诗文里最典型的就是哭泣,只会哭,怀才不遇要哭,皇帝不重用要哭,每一个人都在哭。这正是生存的恐惧的典型表现。至于拼抢、争夺,则是生存的恐惧的必然结果。而暴力,就是拼抢、争夺的最佳方式。 所以,中国的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中国人掠夺资源的二十四次血腥洗牌。我们仔细看看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的历次改革都无不以失败告终,成功的都是改朝换代的血腥洗牌。它的残酷程度我们可以以《诗经》里那令人毛发耸然的8个字来形容:"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里面不包含中国历史的进步,也不包含道德的评价,无非就是谁抢到手和谁没抢到手的不同。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一次洗牌之后,就是新的不公平的出现,因此又要出现新的争斗,而且这种争斗必然是一条路走到黑,绝不妥协的。这就是中国的二十四史,如果不是西方近代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的历史行程,它将永远是争来抢去的继续下去。其中的前提都是,绝对不能允许别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说,我要追求,那你就是坏人;而且,我不追求你也不能追求啊,我不追求,可是你追求了,那还不是等于我失败了嘛。所以,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被拖入这样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漩涡。中国有一句话很形象,叫做"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特有的生存恐惧。你要争夺,你的生存有恐惧,你不争夺,你的生存还是有恐惧啊。你不争夺,可是别人争夺了,那你睡觉就还是都寝食难安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所有的中国人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都喜欢讲的"狼外婆的故事",其中告诫的就是:生人就是坏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首先要从防人开始,而不能从信人开始。只要你得了江苏,我就没有江苏可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所以,中国人在他着眼于有限资源的时候,他肯定首先考虑的就是别人会不会伤害我。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以,也必须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别人。这是中国历史最可怕的一幕。 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就往往表现为一个著名的"囚徒悖论"。囚徒悖论是什么呢?有两个罪犯一起干坏事,被警察抓去以后,分别关在两个独立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然后分别进行审问,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囚徒做出的选择是什么呢?或者供出他的同伙,这意味着与警察合作,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说和他的同伙合作,而不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心里都知道,他们两个都保持沉默,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察就没有办法定罪。但是警察也很狡猾,他知道他们存在生存的焦虑,于是他们就暗示说:你们中的谁如果揭发了同伙,就可以被无罪释放,而且还能得到赏金,而你的同伙就会被判重刑。这两个囚犯怎么办呢?双方都不是傻子,都马上就想到了:如果我不说而对方说了,那我不就倒霉了吗?这样,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他就必须要首先揭发对方。这种首先揭发对方的结果造成的恰恰是彼此互相揭发,结果就是彼此的"双输",都共同进入一个逆反馈和逆淘汰的恶性循环。 中国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囚徒社会"。 连吴侯把妹妹嫁给刘备,也被怀疑是"美人计",中国人哪里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我不择手段只是因为担心你不择手段,是因为担心你先下手为强。但是其他人不择手段是因为什么呢?也是因为担心我不择手段,也是因为担心我先下手为强。除非你退出竞争,否则就只有不断地通过使坏以战胜对手和保存自己。而且,在中国是没有退路的,退出竞争就意味着死亡和毁灭。因为你没有地方可躲。所有的人都是"先下手为强",都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是把别人视为自己潜在的敌人和未来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就都成为了人性的囚徒,不管是"治人"者,还是"治于人"者,都扮演着囚徒的角色。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排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嫉妒,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怨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争斗,中国人的天赋,中国人的精力,中国人的时间,中国人的财产,中国人生命创造的能力,都在这种互相猜忌的内耗中被虚掷,被浪费,争斗的结果则是满盘皆输。《三国演义》不就是"三输"?三国皆输。如果你不懂这个"三输",那你永远看不懂《三国演义》。 这种生存恐惧在政治上表现为什么呢?权力恐惧。权力得之于暴力,奉行的是暴力的原则,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合法性。结果,每一个得势者就不能不害怕别人也如法炮制。这样,掌握权力的人也就每天都处于恐惧之中,权力越大,恐惧越深。中国人经常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是这种心情的描写。我们看到,历朝历代的皇帝,疑心都特别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处在权力的恐惧当中。孟德斯鸠曾经说: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惧。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看一看中国我们就知道了。在这种情况下,敌人意识就成为最主要的一种意识。到处都是敌人,如果没有敌人,那就不惜去制造敌人。至于谁是敌人,那就要看运气如何了。同时,有权力者有恐惧,无权力者也有恐惧。为了死里逃生,他必须以各种机会用更残暴的方式推翻统治着,建立他自己的政权。中国最形象的话是"翻身得解放"。对这句话西方人会听不懂,"解放"不是应该大家一起"解放"吗?你怎么是自己"翻身得解放"呢?可惜,中国的"解放"偏偏是,我如果"解放",你就不要想"解放"了。所以是"翻身",也就是自己本来在下面,现在是把别人翻在了下面。我们看一看黄巢是怎么说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是何等的残忍啊。 我要说,这样一种生存恐惧实在是人间的大悲大恸,也实在是失爱的标志,一个有正常美学眼光的作家,必须去也只能去呈现这里的失爱,以唤起人们对于爱的关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特别强调,在三国大战中的所有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罪犯,都是同谋,都是乱世的劣根所在,他们的表现有所不同,只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但是没有一个是丧钟不为他而鸣的。这实在就是人间的大悲与大恸。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先找回这种悲和恸的感觉,必须能够感觉到别人的悲和恸,也必须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悲和恸,然后,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去为这样的大悲与大恸作证。你们不难想到,作为文学作品,其实《三国演义》理应从这个角度去写作,并且使得中国人能因此而获救。这样,借助《三国演义》,中国人也可以恍然大悟:原来对于这个乱世我也负有一份责任,也与我的人性的向恶有关。遗憾的是,《三国演义》却不是这样。大悲和大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竟然没有了大悲和大恸的感觉。《三国演义》就是完全丧失了悲和恸的感觉。乱世明明已经大悲大恸到惨不忍睹的地步,但是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里你却什么都看不见。你看见的就是作者心灵深处的麻木不仁。他告诉你的就是"有坏人",大家都去抓坏人,为此,哪怕是天底下最荒唐、最疯狂、最无耻的血腥,最恶毒的屠杀与阴谋就都是合理的,不但有人"鞠躬尽瘁"地提出,而且有人"死而后已"地执行,每个人都在以最坏的恶意推测别人,都在勾心斗角,都在你争我夺,都在拉帮结派,都在结党营私。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个体的生存机遇,没有谁能够保全清白之身,没有人可以保全干净之手,每个人都不惜诉诸阴谋,诉诸背叛,诉诸投机,诉诸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无耻的方式,处处都是战场,事事都是武器,人人都是敌人,时时都有阴谋,刻刻都有罪恶,天天都在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而"先下手为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三国演义》不仅没有"补爱",甚至也没有"补德", 我们只能送它四个字:不仅"缺爱",而且"缺德"! "胜利,是除失败以外最大的悲剧" 战争是人性的试金石,也是美学的试金石。《三国演义》跟战争有关,甚至可以说,就是中国的战争全书,因此,我还有必要专门从战争的角度再说几句。 暴力和暴力之间的相遇,暴力和暴力之间的拼搏,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暴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暴力也比其他任何现象都更加敏感地牵动着人类的神经。一般而言,人类暴力的出现应该是有底线,有限度的。只有当暴力出于正当防卫或者除恶的时候,它才具有道德的正当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即使是用于除恶的目的,暴力的正当性也必须是被限制的。换句话说,只有当非暴力手段已经没有办法除恶的时候,才有理由、有权利使用暴力来除恶。这是第一个限制。第二个限制,即使是不得不除恶,也不能成为歌颂暴力的理由。即使在除恶的时候,暴力也还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不得以而采用的手段。所以,暴力的合理性只是手段的合理性,但是暴力永远不具备目的的合理性。战争也是如此,战争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区别,但是所谓的"正义战争"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它是以战争的方式来制止战争,但是绝不能进一步以战争的方式获得国家政权。制止战争以后,大家还是要谈判、协商、选举。这是正义战争的界限。但是,正义的战争也并非就是可以被无条件的加以歌颂的理由。正义的战争在文学上也有它的非正义性。因为暴力只是一种手段,暴力永远不可能成为目的。不能成为人类追求的价值本身。所以,我们知道,战争使用暴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胜利,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胜利就是战争的合法性。我们不能说:我打赢了,所以,我就是合法的。我们永远不能这样说。西方有一个公爵,他在一次大战的胜利之后,说了一句比这次战争更加著名的话:战争的胜利是除失败以外的最大悲剧。确实,哪怕是正义战争,它也是除失败以外的最大悲剧。它也仅仅强于失败。因此,哪怕就是正义战争,也并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在战争中的爱的觉醒、人性的提升。即使是正义的战争,文学作品在描写的时候,也不能仅仅去歌颂怎么"杀敌无数",而要去写在战争中人性的变化。比如说,在战争中人性是更美好了还是更丑恶了?也就是说,战争还只能是爱的见证,或者是失爱的见证,这是我们在写正义战争的时候也必须保持的美学底线。因此,我始终主张,对于战争来说,战争的美学演义,必须是人性的演义和爱的演义。是有爱的战争还是失爱的战争?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文学作品应该面对的是人性和战争的关系,是人类和战争的关系,而不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关系。 《三国》鏖战:大型屠杀的团体操 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的战争呢?我必须要强调,三国的战争是没有什么正义性存在的,既不是一场进步和落后之间不得不打的战争,也不是一场抵御外侮的战争,无非是为了生存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彼此之间的倾轧和争斗,无非是为了争最后一把椅子而去拼个你死我活。比如说曹操和袁绍打仗,曹操说我是奉皇帝的命令来打仗,袁绍说我也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来打仗。因为皇帝曾经给曹操一个命令要他帮他,然后他又给袁绍一个命令,也要他帮他。结果双方都是拿着皇帝的红头文件打仗。可见,其实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大家都是争权夺利。因此,"三国无义战"!而且,也正是这场战争中的各方,把中华民族拖向了死亡的边缘,拖向了悲剧的深渊。因为,我们知道,以血还血,血只能留得更多。因为不到对方流完,你是不可能罢手的。而对方不把你的血放到最后一滴,他也不会罢手。同样,以暴易暴,得胜的只是暴力。而以残忍消灭残忍,它的结果也无非是让施暴者所使用的暴力手段完全覆盖最终的目的。在这种时候,暴力一旦成为双方的自我表达的手段,整个社会就面临完全的失控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乱世"。当社会失去道德和良心成为一个大的角斗场的时候,暴力就开始迅速地自我复制,迅速地开始蔓延和传播,中国人就是这样蹒跚在三国大战的道路上,这是一条空前惨烈的战争兼并之路。显然,《三国演义》在这样的"三国无义战"的人间残剧中采取"帝蜀寇魏"的或褒或贬的态度,是完全错误的。 还要讨论一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谈到《三国演义》时,很多学者,包括很多中国的政治家特别喜欢说到这个问题,首先我必须承认,这些话从道理上说都是对的,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许多例子,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样的话不适宜用来解读《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无义战"!我们设想一下就可以知道,一块土地上有多股军阀,今天你来抢一下,明天他来抢一下,最遭殃的是谁呢?老百姓。结果,后来有一股最有实力的也是最凶残的军阀,他把其他的军阀都打跑了,于是他和老百姓说:以后,你们不会被其他军阀搜刮了,所有的保护费统统交给我。这个时候,这个得了天下的军阀,他为了得到更大的回报,他当然希望这块土地上经济发展。因为这符合他的利益。谁都知道,杀鸡取卵是最愚蠢的,他当然希望老百姓能够安定。再进一步,当这个军阀有了进一步的实力以后,他不满足于做小地方的统治者,他要打天下,要打江山、坐江山。这个时候他就要找一面旗帜,比如说"耕者有其田",比如说"闯王来了不纳粮"。然后,把他原来的彼此之间的争夺、掠夺和倾轧的真面目弄一个道德的旗帜包装起来,而那些作为弱者的百姓,当多方在拼死争夺利益的时候,他们当然希望那最后一个抢到椅子的人早一点儿获胜,为什么呢?因为他获胜以后就会转过身来维护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他就要想办法让你有一口气,让你能够生产。因为你只有能够生产,你才能够把生产出来的大部分给他。如果你又不生产了,他也就得不着了。所以,中国老百姓都是站在这个角度来希望天下统一的。中国老百姓怕的就是天下大乱。总之,三国大战就是暴力和战争的强权博弈。它没有任何的是非存在。我们绝不能说谁是谁非。更绝不能说谁好谁坏,在"囚徒困境"里博弈到了最后,实在不可控制,于是打成了一场乱仗,这就是三国。至于"帝蜀寇魏"之类说法为刘备脸上贴的那些金,就更是荒诞了。"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连老百姓都已经看出刘备并不是"得人心",而是"收买人心",我想,我就不必再去多说了吧,否则,那会是对你们的智力的亵渎。 所以,《三国演义》里面的战争既不是人性的演义,也不是爱的演义。它写打仗,写的是"将",它写权谋,写的是"相",生命成为道具。《三国演义》里面写来写去,除了几个砍砍杀杀的头面人物,你还看到一个士兵的具体的脸和身体了吗?你还看到一个士兵的具体的喜怒哀乐吗?我们确实看到了千军万马,但是,他们都是活动工具,他们没有面孔,而且,作者也从来没有描写任何一张面孔。他们的待遇还不如"文革"时候的样板戏,"文革"时候的样板戏还有"匪兵乙"、"匪兵甲"这样的名字呢。《三国演义》写的是一种大型屠杀的团体操。这种大型屠杀的团体操对于中国人来说,结论就是一个:英雄越多,百姓越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发出最悲愤的喊声--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就是说,他宁可给最后一个军阀当狗,他也不愿在军阀混战乱世里当人了。实在是当不起,成本太高太高。遗憾的是,为了成全"英雄"们的大业,《三国演义》却还要逼着百姓们继续当下去。不但要当下去,而且还要无条件地支持军阀混战。为此,它甚至为我们塑造了全书里面少有的一个百姓的形象。这是个猎户,名叫刘安。因为"大救星"刘备到他家来避难,他拿不出美食野味,于是就把自己的的妻子杀了,用妻子的肉招待刘备。这种军阀与百姓之间的"鱼水之情",只能令我们作呕。 诸葛亮:战乱首席策划师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的名声太大。如果我们说"丞相",前面不加"某某"丞相的话,那么大家很快想到的就只是诸葛亮。所以,我对《三国演义》所塑造的诸葛亮形象的批评你们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对此我有充分的准备,可是我还是要讲。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塑造的核心人物,从第三十七回到第一百零三回几乎完全就是"诸葛亮传",诸葛亮战无不胜,诸葛亮所向披靡,诸葛亮神机妙算,等等。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诸葛亮从出山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七出岐山,都始终是一个内战的发起者。他是一个战争狂,也是中国乱世的战争罪人之一。诸葛亮出山后的出名和成功,就是得益于"分裂中国"。在这方面,他是三国时期中国政治家里最早的觉悟者之一。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上就是分裂中国的总策划书。这样的"隆中对"对中国社会没有任何的好处,带来的也是百年的灾难。赤壁之战更是他一手策划的历史悲剧。当时,曹操讨伐乌桓已经取得胜利,军阀混战的国家也已经面临着即将由北方统一的大好形势,就在这时,在诸葛亮、鲁肃等人的挑唆下,出现了赤壁大战,其结果,就是中国的重新洗牌。208年的长江边,刘备47岁,曹操43岁,周瑜33岁,诸葛亮27岁,鲁肃37岁,孙权只有26岁,就是在这些人的手上,整个神州瓜分豆分、山河破碎,历史也只有继续维持着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而且,诸葛亮的穷兵黩武正是在三国大战中蜀国首先灭亡的根本原因。诸葛亮的七出祁山,人们往往总是从将战争进行到底的角度去表彰,甚至恨不得他十出祁山、二十出祁山才好。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要你去七出祁山,而且诸葛亮是统帅,你只是送死的兵卒,或者你父兄是,或者你儿子是,那你还愿意说这样的话吗?不愿意了吧。其实,诸葛亮七出祁山完全就是为了自己争权夺利,对蜀国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处。连他自己都已经承认:"民穷兵疲","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竭尽全力七出祁山去北伐,与"兴复汉室"无关,而是希望借助北伐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以便实现刘备白帝托孤时许诺的"君可自取" ,最终晋爵封王。诸葛亮自己不就曾经说过?"若灭魏斩(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难得老谋深算的诸葛亮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啊。而蜀国亡国的时候,只剩下了九十万人。《三国志·卷三十六》记载,打下成都后,刘备曾经拿益州的钱财"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500斤,银千斤,钱5000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但是在四十多年后的263年,蜀国投降时,蜀国国库金银的数量,根据《蜀记》的记载,总共也只有各1000斤。诸葛亮就是这样把蜀国整个儿地弄到倾家荡产。至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尽管在历史上声名显赫,但是其实却是他的战争宣言书。就类似于他一再要挑起战争,蜀国百姓怨声载道,于是他就在《蜀国日报》发表社论:《论战争的伟大意义》,《再论战争的伟大意义》,如此而已。"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是谁在"坐而待亡"?肯定不是百姓。显然,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分裂集团不肯"坐而待亡",因此即便是"民穷兵疲",也还是坚持"事不可息",不惜血战到底。而且,仔细看一下《出师表》你会发现它只有七百多个字,但是其中用"先帝"这样的口吻就用了十几个。为什么呢?就是要教训阿斗,你知道吗?是你老爸叫我去夺取全国江山的。我不能不打。然后他频繁地说,你不应该这样干,你要那样干。为什么呢?还是要教训他。其实我们看一看诸葛亮在蜀国的表现,就应该知道,他在蜀国的表现是很糟糕的。蜀国灭亡的时候,它的政府官员的比例是最高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蜀国政权人才缺乏的普遍评价,可是,责任在谁?"吹捧关羽、纵容法正、压制黄忠、诛死彭羕、残杀刘封、误用马谡、怀恨向朗、冷落费诗、废黜李严、冤斩魏延",这十宗罪是后人对诸葛亮的指责,是否有些道理呢?诸葛亮死后,蜀国再也不设丞相一职,而且刘阿斗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我们从中也应该可以看出点什么蹊跷了。因此,诸葛亮个人的魅力与工作态度固然堪称楷模,但是,他的大节是无论如何也站不住的。 与批评诸葛亮相反,有两个人我倒是觉得应该肯定。一个是刘阿斗。魏兵兵临城下,他的儿子刘谌劝他说:"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可是他不听,并且痛斥他说:"欲令满城流血耶?"(第118回)刘阿斗作为蜀国的皇帝,愿意放弃他的荣华富贵投降,使得蜀国的九十万人没有生灵涂炭,而没有拼到最后的一兵一卒,拼到最后的一口气,还是应该肯定的。刘阿斗是从战争的血泊里走过来的,所以,刘阿斗对战争的了解其实是非常深刻的。你不要看刘阿斗最后采取了不反抗的做法,在战争当中了败将,但是在人性上,他却应该是打了胜仗。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劝诸葛亮的:"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第101回)但是诸葛亮却一再批驳他,而且叫嚣一定要血战到底。而且,他领导蜀国41年,从传统的角度看确实伐善可陈,但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动辄打仗,天天运动,难道只有这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1999年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来大陆,当记者问克林顿对90 年代新经济的贡献时?人家怎么回答呢?"看在克林顿没有做过什么事的份上,给他打个8分吧。"从这个角度看刘阿斗,应该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除了刘阿斗以外,还有一个不错的人,就是益州的刘璋。这也是老刘家的好人。你们可能还记得,当刘备来打的时候,他也是不打,他怎么说呢?"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又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第65回)《三国志》也记载说:"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刘璋像刘阿斗一样,还是有一个正常的有人性感觉的人。你看他说得多么精彩,起码比前后"出师表"要精彩! "永别了,武器":战争的墓志铭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让你们对《三国演义》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把握,下面我还想给你们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学名著。看一看西方是怎么写的,我相信,会对你们提高美学修养,更深刻地了解《三国演义》起到很大的作用。 西方文学名著中写战争最好的,我认为是三本书:《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还有《永别了,武器》。《荷马史诗》写特洛伊大战,写出了战争中的人性眼光。它的战争是因为爱情而引起的,堪称圣战。这就意味着,战争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人性的原因,因为爱的原因,这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从来都是为利益而战,为生存恐惧而战,无聊之极,也庸俗之极。至于后面的两部作品,我认为则是都从战争的形而上学视角出发,但是又做了新的突破。《永别了,武器》突出的是个人角度,写的是"战地春梦"。 当炮弹呼啸而过的时候,作品突出的是你的个人感受;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作品突出的是你的那种恐惧,当作品这样去透视的时候,就是个人的角度。这个时候你就会说:战争不好,战争我不喜欢,就是正义的战争我也不喜欢,我渴望爱情。这也正是海明威的回答。战地爱情,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在中国是"战争,让女性走开,也让爱情走开",像貂婵这样的人,如果参战,那就只能去当间谍,但是在西方恰恰不是,是爱神战胜了死神,因此,《永别了,武器》,才被西方人看作战争的墓志铭。 更值得关注的是《战争与和平》,因为它与《三国演义》之间的可比性更强。《战争与和平》在历史上号称是最伟大的战争小说。--当然,没有人这样说《三国演义》,你们放心,以后更不会有。以后对于《三国演义》的评价只会越来越低。同样都是形而上学视角,《永别了,武器》突出的是个人角度,《战争与和平》突出的是上帝的角度。也就是说,它突出的是对战争的评价。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战争与和平》里有一个人物叫安德烈。他打仗负伤了,躺在战场上,就在这个时候,他抬头一看,看见了美丽的天空: 在他的上面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高高的天空,虽然不明朗,却仍然是无限高远,天空中静静地漂浮着灰色的云。"多么安静、肃穆,多么庄严,完全不像我那样奔跑,"安德烈公爵想,"不像我们那样奔跑、呐喊、搏斗。完全不像法国兵和炮兵那样满脸带着愤怒和惊恐互相争夺探帚,也完全不像那朵云彩在无限的高空那样飘浮。为什么我以前没有见过这么高远的天空?我终于看见它了,我是多么幸福。是啊!除了这无限的天空,一切都是空虚,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它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天空也没有,除了安静、肃静,什么也没有。谢谢上帝!......9 我特别想问,在《三国演义》当中,为什么就没有这种"无限"的天空。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安德烈的天空"?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诸葛亮的天空"、"刘备的天空"和"曹操的天空"。那从来都是一个硝烟密布,弹片横飞的天空,这实在是《三国演义》的一大失败。 再如,看《战争与和平》,你会发现,当它写战争的时候,主要是写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义的人们突然进入战争的时候的那样一种对战争残酷的觉察,比如说,作者本人一开始就亮明自己的观点:战争是"一个违反人类理性和人类天性的事件"10。面对战争的情景,他也疾呼:"行啦,行啦,人们。住手吧......清醒清醒吧。你们在干什么呀?"11沙皇面对伤员,也感叹:"战争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多么可怕的事!"12这种当进入枪林弹雨的时候,对那种生命的转瞬即逝的战争的觉察,大家可以试着在《三国演义》里面去找,我保证你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看不到。你看到的永远就是那种"视死如归",就是砍头像砍西瓜一样。托尔斯泰写的是"战争",可他呼吁的是"和平"。但是在《三国演义》里,我们却不但看不到"和平",而且也看不到有人去呼吁"和平"。 在《战争与和平》里,我们还看到描写正义者一方在参与战争以后被战争把人们的感情加以提纯的过程。例如安德烈的感受:"战斗开始了!""战斗开始了!又可怕,又快活!"13皮埃尔赞同的是:"现在什么都不分了......要老百姓都一齐冲上去"14,"在集体中死也美丽"。本来大家是天各一方的,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彼此并不认识。但是当侵略战争打入了俄罗斯的土地之后,俄罗斯的人民开始团结起来,这个时候,托尔斯泰就描写,在正义的战场上,人们的那种爱的激情,人的感情是怎么被激发出来的。然后大家投入战争的那样一种热情是怎么样一点点儿高涨起来的。例如皮埃尔在被俘后所发现:"我们总以为,我们一旦被抛出了我们走熟了的道儿,就一切都完了;其实,美好的、新的东西才刚开始"15。托尔斯在1854年写于高加索的日记中也说:战争是那么不公正的一件事情,但是,人类将在战争中获得新生。他断言,人类"将是这样,总是这样,只能这样"。但是,我们现在如果问一问,在《三国演义》里,我们什么地方看到了那种跟人类的爱,跟人类的美好感情有关的那种东西?我可以说,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我一点儿都没看到。顶多是看到刘、关、张那样一种结义之情。但是超越兄弟之情的人类之爱,在《三国演义》里,我们可以说,一个字都没有!我们还是没有看到爱,没有看到那些"新的,美的,好的"东西,没有看到那些"将是这样,总是这样,只能这样"的东西。可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如果不去描写这些东西,那无疑是他的失职。 再看第四个例子,西方人是怎么评价《战争与和平》的呢?我很喜欢赫胥黎的一句话,他说他看了《战争与和平》以后的感受是什么呢?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标准,其实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我们读了《三国演义》以后,我们还是不是"原来的人"?我想,可能我们也不是原来的人了!但是我们和西方作品之间的很大区别在于:我们读了《战争与和平》以后,我们更像一个人了,但是我们读了《三国演义》以后,我们更不像一个人了--我们更像动物了。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作品,都要看在看了它以后,是让你变得更美好了,还是让你变得更不美好了。是让你变得更有爱心了,还是让你变得更残忍、更冷漠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所以,我说真正的快乐只能来自爱和美,而我们文学家能做的也就是让人们接近爱和美,而且回归爱和美。如果没有这样的对于爱和美的回归,我们说,人就必然没有人的尊严,人也就必然活得像动物而不像人。这样的社会,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都不是"人世"。同样,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也必须让我们接近爱和美,而且回归爱和美。可惜的是,它没有这样去做。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不管它写的是乱世,还是盛世,其实都不是人世。 中世纪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奥古斯丁,他说了一句很好的话,我很感兴趣,他说:"爱在我们体内造成了一种死亡。因为凡是爱觉醒的地方,罪恶的暴君Ego(我)就死亡"。但是,我们看一看《三国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在《三国演义》里没有这种爱。因为在《三国演义》里没有爱的觉醒也没有罪恶的死亡。你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爱的觉醒了吗?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没有看到。那么,你看到罪恶的消亡了吗?在任何一个地方,你也都没有看到。而且,《三国演义》不管怎么"演义"当时的"三国",它都永远没有办法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九十六年三国的分裂。之后又导致了三百年的中国内战。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爱的觉醒。结果罪恶就永远没有消亡。在一个休戚与共的世界,如果我们灵魂不得安宁,说明我们的良知尚在,如果我们心安理得,说明我们的良知已经麻木。哪怕是对于战争的沉默,也是战争的同谋,也负有战争责任。但是中国却仅仅以不说为荣。甚至宽慰自己说:"受蒙蔽者无罪"。 面对罪恶的历史,当我们在写"三国"和我们今天在看《三国演义》时,偏偏都没有在现场。也就是说,我们到现在都不想去考虑自己和这种罪恶的关系。我们都宁肯做一个不在现场的旁观者。三国给中国历史造成了三百六十余年的苦难,但是却至今也没有一个中国人出来道歉,不但没有道歉,而且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于三国的那些内战高手,结果,那些遥远的罪恶就通过历史的风云传到了今天。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也都成为罪恶的承担者。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手里,罪恶仍旧没有结束。 有一个西方人说过一句我觉得很精彩的话,他说:千年易过,德国法西斯的罪孽难消。现在,我也想说:千年已过,三国时代的罪孽至今未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引起深刻的反省。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四 由谁促成"乱世"的结束? 靠得住的"无赖假设":"主公"是靠不住的 下面我们来看《三国演义》回答的第三个问题:由谁来完成统一? 由谁来完成统一呢?《三国演义》的回答非常简单:"有德者"。《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就是: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这也就是说,在这场 "抢椅子"的游戏中,谁应该"抢"到最后一把椅子呢?谁应该是那个厮杀到最后一个的人呢? "有德者"。《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诗句你们都很熟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有德者",显然就是《三国演义》推崇的英雄。 可惜,我要说,这种概括是完全不正确的。实际上只是一个美学的欺骗。或者是一个美学的自我欺骗。因为连罗贯中自己也被自己陶醉了,自己也被自己忽悠了。他觉得他找到了一种走出乱世的道路:在有德者的带领,就可以得到拯救。但是,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前面我讲了国家的原罪。国家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太坏了而不得不以国家的方式来约束自己,可是这种约束却不可能因此就成为最好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最坏中的不坏,也是最坏的选择中的最好的选择。但无论如何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还不是问题的结束。西方还有一个说法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 "无赖假设"。西方人发现:除了国家有"原罪"之外,领导者也有"原罪"。任何一个领导人,你是把他假设成"尧舜"呢?把他假设成"圣贤"呢?还是把他假设成人类最坏的坏蛋?中国人的选择肯定是前者,但是,西方人的选择却是后者。所以,西方所有的法规,所有的法律,都是意在限制这些人的,而不是再给这些人以自由。为什么呢?因为手握权柄的他最有可能成为坏人。人有了权力最有可能变坏。如果这个权力是不加约束的,那任何一个人都会是坏蛋。而且,这种人一旦变坏,他就会无敌于天下。 这样,如果有人说好人如果当政,社会就不会乱,坏人如果理事,社会就会乱,我们就要马上意识到,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而且,这种解释一旦进入美学,我们就会失去美学的眼光。也就是说,失去在文学作品里深刻地洞察人性,深刻地认识人性的可能。本来,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里发现: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在领导岗位上就很可能成为坏人,于是,我们就去呼吁一种根本的东西,呼吁人性的觉醒,呼吁爱与美的回归。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会走到《战争与和平》的道路上去,但是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偏偏假设说,在领导者里有好人和坏人,我们跟着好人就行了,好人就永远是好人,坏人就永远是坏人,那你就会落到《三国演义》的地步。 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口唇期的人格、生存的恐惧,对于有限资源的拼抢,诸如此类的特点使得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是对上帝负责,更不是以爱的名义行动,而是只对自己的小团体负责。一旦进入现实,所有的中国人犯错误的几率无疑是太大、太大了。因为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就更担心失去手里本来已经很少的东西。所以,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能会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而去迫害别人。因为不会失去手里本来已经很少的东西的前提是:先下手为强。我实在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害我,我实在不知道别人会不会给我使什么阴谋诡计。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够做的是什么呢?能够做的就是首先置别人于死地。因此,实际上历史上中国人的很多很多的人际矛盾其实都是误会。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得不"弄假成真"。因为只要有一次错误地相信了别人,他就会丧生。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消灭别人。《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的非常著名的各种各样的"杀人", 杀吕伯奢一家、杀管粮官、杀吉平、杀贵妃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他不得不采取先下手为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在中国的文明的土地上,实际上长满了野蛮的丛林。这种生存环境的残酷,使得任何一个中国人连瞬间的人性的清醒都成了一种奢望。每天需要重复的就是一件事情:如何去吃人和如何提防不被人吃。本来,这种整天算计如何去吃人和如何提防不被人吃的人性环境是应该在《三国演义》里受到批判的,遗憾的是,偏偏没有。不但没有,《三国演义》还煞有介事地在这些人里面勉强区分出一些"有德者",供我们膜拜和景仰。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有意思的是,《三国演义》还不惜在身高上大做文章,"有德"的刘、张、关一出场,身高分别是"身长七尺五寸","身高八尺","身长九尺",呈逐渐上升状态,但是曹操一出场马上就把身高降低到了"身长七尺"。这真有点像是儿戏。似乎如果"有德"的话,那就会连个子都在长高。当然,我们如果说得更根本一点儿,那就还应该说,这个"有德"的"德",事实上还是无德。为什么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中国的历史就知道了。其实《三国演义》里面主要是两种人,一种人我在前面把他们叫做"袁绍们"。就是以袁绍为代表的人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干部子弟,因为当时在三国的环境下,你如果不是干部子弟,你是根本没有当官儿的机会的。它都是世袭制。"袁绍们"都是世袭来的,并且当到了各省的省长、军区司令和各市的市长、军分区司令。这批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浑水摸鱼"。这批人的传统道德约束都比较多,尽管当时已经是天下大乱、黄巾起义了,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去夺取国家政权,而只是想在里面渔利,他们想的就是打着维护中央的旗号,起兵闹事,然后好再升官和多发财。这就是当时的"袁绍们"。其中甚至也包括董卓。袁绍当时曾经建议董卓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董卓当时就拒绝了。为什么呢?他认为这个事太不道德。董卓那么坏,他都不敢。袁绍做联盟的总司令,但是却连颜良、文丑都没有带来,可见他并不太认真。你再看袁术和吕布打仗的样子,就更会明白,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想去篡夺国家政权的人,他完全就是个花花公子:"身披金甲,腕悬两刀"(第17回),看看那阵势,不完全就是一个丑角形象?难怪李渔评点《三国演义》时也为他这身打扮而大加讥讽:"形容呆腔甚好"。"腕悬两刀"?刀吊在手腕上,请问:这是武器还是装饰?而当时的十几路诸侯去反汉献帝,除了曹操一路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无能之辈,以致曹操发失所望,道理也在这里。 还有一种人,我在前面讲了,他们可以说是当时的少有的"清醒"者,这就是"曹操们"、"刘备们"。你们都熟悉这首诗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确实如此。而曹操青梅煮酒时仅仅引刘备为"英雄",也确实是独具慧眼。宋人叶适认为汉末的败亡不同其他朝代,其显著的特色是:"兵民未叛而吏士大夫先叛,此前后所无也。"(《习学记言序目 卷二七》)曹操和刘备所扮演的,就是"此前后所无也"的"吏士大夫先叛"的角色。 曹操的"奸雄"盘算:"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曹操的"清醒"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知道了中国历史最深刻的奥秘。这个"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第16回)的战争发起者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有德,而是因为他"失德"。也就是说传统的道德他都完全丢掉了。他是干部子弟,但是却没有人承认。因为尽管说起来他父亲也是个宦官,但是他父亲的宦官是花钱买的。那个是不算数的,而且当时的人都知道他父亲的官儿是买的,因此都看不起他。所以实际上没有人认为曹操是什么干部子弟。顺便介绍一下,当时三公九卿都可以待价而沽,"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后汉书 卷五二·崔骃传》)。例如你想做个郡守的话,就要拿出二千万。当时的换算标准是每石一万钱,据说,其中还有折扣:"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后汉书 卷八·灵帝纪》)。曹操的父亲曹嵩,据说就是向西园花钱一亿,才做了太尉的。可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曹操也就最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这使他得以第一个看清了中国社会的奥秘: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什么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呢?无非就是"皇帝轮着坐,明年到我家"。而袁绍们却认为,皇帝就是该他刘家人坐的,我只能是多分他刘家一杯羹。而曹操却最早意识到了,谁手里有军队,谁手里有武器,谁就可能得天下。最早的时候,有人评价曹操,说"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如果袁绍听见这个话肯定很高兴,如果董卓听见这个话也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挺好,以后我不就可以辅佐皇帝了吗?但是曹操听到这句话却并不高兴,后来有人就猜透他的意思了,于是给他送了这样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话,如果是别人,那肯定是很不高兴了,可是他反而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曹操的最后一次和袁绍们的合作就是十八路诸侯的向中央请愿。是曹操发起的这件事,但是,他觉得他不是真正的干部子弟,当不了总司令,就让给了袁绍。结果他发现这十几路诸侯根本就不行,于是他就和这些人决裂了。临走时说了那句著名的话:"竖子不足与谋"(第6回)。那么,他去干什么了呢?跑到了山东的一个偏远的地区,自己出钱组织了一个武装,而且发明了历史上很出名的练兵方法--"屯种"。我不要你皇帝的钱了,我也不要你皇帝的什么委任状了。我自己干,我自己招兵,我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一只体制以外的自食其力的地方武装,曹操能够这样去做,正是他的清醒。你们还记得吗?荀文若弃袁绍去投奔他,他说:"此吾之子房也",这充分表现了他以汉高祖自诩的野心。再往后,就是官渡之战。《三国演义》写曹操,可以分成几个时期。第二到第九回那是曹操的觉悟期,那时候曹操到处联络各路诸侯,想办事又办不成。后来发现 "竖子不足与谋"。第十回到第三十回是他的成熟期。其中官渡之战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他自己独立操盘,以几万兵就打败了几十万。从此他就开始夺取全国政权了。而他也很不客气。他说:"天下唯有能者居之"。这个时候的曹操,只要能够得到天下,什么道德他都是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是他的座右铭。屠城,杀俘,坑降,纵火,掳掠,奸淫,以杀戮为乐,以杀戮为功,都是出自他手。"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曹操语),则是他眼中的英雄。 刘备的"道德"招牌:把假仁假义伪装到底! 第二个"清醒"者是刘备。对于刘备,历史上一般都称他为"有德者"。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刘备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德者"。跟曹操一样,他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有德,而是因为他"失德"。吕布临死前痛斥刘备的:"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是儿最无信者!"(第19回)应该是可信的。刘备一开始确实强调道德,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第36回)而曹操一开始就想清楚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第4回)但是这只是不得已。原因在哪儿呢?原因在于他始终是站在别人后面的。今天他们弟兄三个投降这个人,明天他们弟兄三个投降那个人,然后每次都是站在人家身后,动辄从别人身后闪出来。例如从公孙瓒的身后闪出来。袁绍赏他一个座位,还要外加说明,"非敬汝名爵,吾敬汝乃帝室之胄也!"(第5回)打"道德"招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刘备一开始很胆小,他的老师鲁植犯了错误,然后被纪委"双规"了。张飞要去救他,他就说:绝不能救。他可不像曹操,一开始就动不动抄刀杀人。后来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也说不能杀。显然,那时的刘备只是想进入主流社会。很关键的是在第二十回。朝廷给刘备任命了一个县级干部的官职。刘备总算"具朝服拜于丹墀。"(第20回),也就是说,刘备终于能够穿上中山装去开干部会议了。所以,当时刘备已经很满足,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成功了。而他的劝说曹操杀掉吕布,很明显的就说明他还并不成熟,实际如果他已经想自己打内战的话,让吕布,采取养虎遗患的方法牵制曹操,才是上策,可是他却主动替曹操着想,再看他后来叮嘱关、张"勿犯曹公军令"(第19回),说明他还没有觉悟,而且也非常惧怕曹操。 刘备的"觉悟"是从哪开始的呢?荆州。他在荆州时,荆州的蔡夫人和她的儿子要害他,他骑的卢马飞渡檀溪,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件事情以后,他发现,原来曹操的路数是对的。也就是说:我今天靠这个,明天靠那个,可是都靠不住。当他的马从涧上飞过去的时候,他的境界也"飞升"了。所有的旧道德都束缚不住他了。他发现,我也可以自己去建立一支武装,自己去夺取政权,而不要今天站在谁谁谁后头,明天又从谁谁谁身后闪出。这个时候,他就最终越过了自己。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已经是他参加反黄巾起义的二十年以后了。确实,他的"觉悟"是很晚的了。顺便说一句,就在刘备"觉悟"的时候,,曹操也已经到了长江边上,但是曹操却放过了刘备去打孙权。因为当时曹操看不起刘备,他认为小子就会站在人家身后,就会假仁假义。但是没想到刘备这个时候已经变坏了。结果,曹操犯了大错误。当时曹操如果把刘备灭掉,也就没事了。这样,也就从这时开始,我们发现刘备就开始不要道德了。他就开始"抢"了。而他后来所有的所得也都是"抢"的,都是"无德"的成果。荆州他是抢的,益州也是。人家遇到困难,让他去帮忙。他就带着兵进去了。可是进去以后,他就想尽办法抢了益州。 刘备一生有三次失态。这三次失态都是他"觉悟"的表现:当初甚至曹操说他是个英雄的时候,他都没失态。可是后来他却三次失态。在荆州是他第一次失态,他跟刘表说了一句很不该说的话,他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第34回)很明显,他是在打荆州的主意了,那人家当然就要杀他,结果他逃跑了。第二次、第三次是在夺益州的时候。他开始假惺惺地说,我帮你打张鲁,结果刘璋就把他请去了。可是去了以后,他就压抑不住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想灭刘璋的。后来刘璋只给了他一点儿粮草和兵马,所谓米一万石,老弱军兵四千。刘备就不愿意了,他说:我帮你打张鲁,你就给我这点儿钱和人?不行!于是他就拍了桌子。(第62回)吓得庞统赶紧说:你不能拍啊,你一辈子都装得这么像,这一次还是要装下去,你怎么能拍桌子?!结果刘备马上就意识到了,就掩饰说:哦,刚才喝多了,给得少了就少吧。还有一次是攻打成都攻到了城门下头,刘备跟手下怎么说呢?他说,还有什么比今天更快乐呢?(第65回)结果他的手下又赶紧跟他说:不能这样讲啊,还是要假仁假义地装到底。于是,刘备就又开始装了起来。由此,我们看到,刘备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失德",而不在于他的"有德"。 刘备的带百姓逃跑。这一点曾经让我们中国的后人很感动,说刘备不简单,每天只逃5 公里,尽管曹操以每天100公里的速度追。但是我今天一定要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从来就没有爱民的皇帝。刘备此举也不是因为爱护老百姓。坦率地说,这是因为刘备太小器。刘备的小器是经常会表现出来的。例如他得了荆州、南郡、襄阳以后,觉得比周旋于下邳、小沛,亡命于新野、樊城好多了,就曾经心满意足地想洗手不干了。建安十四年冬十月,他去东吴结亲,一住就是一年,也是又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作平原相时,孔融派太史慈去请他出兵救陶谦,他又小器起来,马上就问:"孔北海知世间有刘玄德耶?"(第11回)李渔曾经用六个字讽刺他:"自负语,肮脏语。"至于他带百姓逃跑的事情,仔细看看中国历史你就知道了。汉代时候军事管理者称为"州牧",古代的省长市长,实际就是牧羊人,而老百姓就是他赚钱和卖命的工具。在中国历史上,我们要知道,中国总是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时候就开始讲了,"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中国当皇帝的人,他手里的财产有两个,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有了土地就有了财产,土地可以生产出财富。可是有了土地以后还要有人口,因为要有人耕种。所以,中国古代真正的财富就是两大标志。刘备一开始什么也没有,后来意外地得到了十万百姓,这就是他的生财之道、他的银行。我们逃跑的时候能不带钱吗?他的钱就是这些老百姓。这是他一生中第一笔意外之财。好不容易才得了一笔钱,能不带走吗?因此刘备带百姓逃跑不能说明他的爱民,只能说明那个时候他的眼界还没有那么高。如果是其他的政治家,就不会这样,就把这些钱扔了算了,逃命要紧。可刘备就觉得,我逃了命没有钱,这个"命"还有什么可以逃的呢?所以,他要带着百姓一起逃。 这样看来,事实上,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乱世的只有一种人,就是"有爱者"。尤其是站在文学的角度。当文学去写内战的时候,当文学去写乱世的时候,它都只能去赞美一种人,就是"有爱者"。这种人当然不能直接地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但是这种人可以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也就是说,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一个民族的困惑。所以,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三国英雄。也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英雄。"天下唯有爱者居之"应该是我们评价三国的一个真正的正面的基本思路,所谓"爱心英雄"。但是,在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爱心英雄。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些靠厮杀起家而且拼到了最后的人,那些最没文化、最没爱心而且最残暴的人,那些战争屠夫,我们就把他称之为:"英雄"。 西方精神天空的爱心英雄:摩西、耶稣、特雷莎 但是,当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转向西方,我们就会发现,西方人在面对乱世、面对动荡的时候,又是怎么去推崇自己的英雄的呢?他们的英雄从来就不是战争领袖,而是爱的响应者,或者说,是为爱而战,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英雄。所以,只有对百姓充满了爱心的人--他可能不是军事首领,可能也不是什么总司令,也不是什么三皇五帝--才有可能是英雄。这说明,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内还是生存在"丛林法则"中,还是生活在一种动物法则之中,弱肉强食,强者就是英雄。而在西方,却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文明的世界里,在现代文明的世界里,靠的不是弱肉强食,而是爱心。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一个是特蕾莎修女。她一辈子就是为人类贡献爱。令人难忘的是,她得了世界大奖,一出门就问,哎,这个奖牌到哪儿可以卖啊?我要去买鞋,送给那些连鞋都没有的受苦的人,可她自己却一生都不穿鞋。因此,她到哪个地方去,那个地方对她都非常崇敬。她曾经去过南斯拉夫,当时不是科索沃在打仗吗?她去了以后,两边一听说她来了,就都马上停战,让她安全走过。因为两边都尊她为爱的圣女。一直等到她把妇幼儿童都带走以后,两边才又开打。她死的时候是在印度,印度所有的人都当场下跪,包括总理。她的遗体抬过大街的时候,两边儿的楼上的印度人都飞奔下楼,因为哪一个人都不敢站得比她高。没有人敢站得比她高,因此都飞奔下楼,统统跪在地下,在西方,这样的人就是大英雄。但是在中国,可能很多人都会看不起她。想想中国的武训的下场,就不难想象特蕾莎修女在中国的结局会是什么了。 还有一个是摩西。在西方,阿喀琉斯曾经是英雄,在《荷马史诗》的时代,阿喀琉斯是当时西方的"天下第一杀手"。相当于我们中国三国时代的吕布和赵云。但是,看一下西方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荷马史诗》的时代毕竟只是西方人的童年时代。那个时候,好勇斗狠,充满了杀气,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当西方人进入了一个成熟时代,进入中世纪以后,我们就发现,阿喀琉斯的影子已经没有了。这种类似于中国的吕布和赵云的影子,在西方文学里基本上也找不到了。被谁取代了呢?摩西。他是《圣经》推出的第一英雄。摩西是手无寸铁的。摩西是不带兵器的。他带领犹太民族出埃及的时候,是凭借爱心,而不是兵器。不提青龙偃月刀,也不骑赤兔马。可是,摩西如果是在中国的三国,他又会是什么命运呢? 第三个。西方有两个人是很有名的。一个是尼禄。古罗马晚期的最后一个"恺撒"。另一个是耶稣。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人非常一致地推崇耶稣,而不推崇残暴的统治者尼禄。这就是西方人对于英雄的一种选择。但如果是中国人,那么他会推崇谁呢?耶稣只是个木匠,一生没有什么作为,只是拯救了一些人的心灵;而尼禄是罗马皇帝。如果是中国人,他会推崇谁呢?我想,肯定是尼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在英雄观上的一个很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中国人只承认一种英雄,就是战争英雄,也就是"暴力英雄"。这一点孟子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他说:今夫天下人物,未有不嗜杀人者。而西方人也只承认一种英雄,那就是爱心英雄, "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 我们在三国时代看到的,正是这样一批"嗜杀人者"。这批"嗜杀人者"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家鼎足而立。然而这三家鼎足而立后还是要刀兵相向,毫无宁日。强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弱者呢?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强者杀人,弱者也杀人。于右任,大家知道,是国民党的精英人物。他曾经写过一首七绝诗: 风虎云龙也偶然, 其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 各苦生民数十年。 三国英雄不就是这样吗?"各苦生民数十年"。而我们现在还在拼命地赞美他们,还在电视上大讲特讲:曹操是怎么成功的,诸葛亮是怎么像炒股票一样经营自己的。这样的英雄到底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应该真正有了答案。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就是唐德刚先生写的《晚清七十年》。这本书写得很不错。他说,"--我们写历史的人,都是英雄崇拜者,坐在皮椅之上,香烟缭绕,满口大话。你可知道革命功成万骨枯?制造一个革命英雄,和三、两个潇洒风流的高干子女,要多少斛无辜者的鲜血来加以灌溉?"16这是一个老历史学家的心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具体来看,《三国演义》所歌颂的英雄,首先无非是杀人。不过这里的杀人又与《水浒传》不同,不是因为打抱不平而杀人,而主要指的是为战争而杀人。《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有一个细节,相当于武松故事,写的是庞德。庞德过去在故乡时,"与兄同居,嫂甚不贤,德乘醉杀之。"这是一个典型的《水浒传》里的故事,如果是在《水浒传》里面,是肯定要浓墨重彩地写上几回的,可是在《三国演义》里却算不了什么,一笔带过。《三国演义》的英雄都是为战争而杀人,而且要杀人如麻,要铁石心肠。在长板坡大战里:张飞带病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却被曹将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这是《三国演义》里面少有的一个真实场景。文聘能够知道"羞惭满面",真是难得。可惜,《三国演义》并不以这样的人为英雄。它推崇的英雄,恰恰都是从来就不"羞惭满面"的。大家一定都知道一个关于《三国演义》里武将排名的顺口溜:"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后来又改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但是不论如何排名,以杀人为主要业绩,则是其中的关键。可是,人的脑袋并不是西瓜,并不是说砍就砍的。所以,无论如何,以杀人来论英雄是没有道理的。因此,我不希望看到他们的杀人,而是希望看到他们的因为杀人而"羞惭满面",可惜,我没有看到。可是,在西方的文学名著里,我却会经常看到。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他在小说里就描写了一个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他禀赋着拿破仑式的理想,为此,他不惜杀死放债的房东老太太和她的妹妹。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杀人之后的人性震撼,而不再是"手起刀落"、"提头领赏"。拉斯科尔尼科夫精心设想了杀人的全部细节,没有任何的疏漏,但是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他却没有想到:在杀害别人之前,他已经先杀死了自己。杀人的屠刀斩断了自己与人类之间"爱"的联系,杀人这一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不再是人类而只是动物,从此他的灵魂再也得不到安宁。甚至,他突然发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离自己而去,也都与自己再无关联。在杀死他人之前已经先杀死了自己,这,才是最大的也才是真正的"不幸"。我要说,这才是美学大家!沿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思路,你们再对比一下《三国演义》,相信已经不难发现其中的根本不足了。 "运筹帷幄"的英才:他们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三国演义》所歌颂的英雄,其次无非是耍阴谋诡计。有人说,战争是流血的阴谋诡计,阴谋诡计是不流血的战争,确实是这样。可是《三国演义》所歌颂的就是这样的"运筹帷幄之中"的英雄。《三国演义》主要写的不是暴力的力量,而是阴谋诡计的力量。其实《三国演义》写暴力写得并不多,写暴力写得多的是下面我马上要讲的《水浒传》,而在《三国演义》里,它主要写的是阴谋诡计的力量。有时候 我会觉得十分奇怪,中国人特别喜欢讲"人才",动不动就呼唤人才。到了龚自珍还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可是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啊。为什么会呼唤人才呢?西方为什么从来就不呼唤?后来我发现,关键就是中国的官场迫切需要。说得更明白一点,中国的官场需要耍阴谋诡计的人。需要非常熟悉官场规则的这些人。而这些人不"呼唤"是不可能出来的。所以,只有在中国这种情况下,才需要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用阴谋诡计的"材料"制成的人。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治"社会,所以,它特别需要这些人才。而中国的动乱更需要这样的耍阴谋诡计的人才。中国有一句话叫"老不看《三国》",很有道理。 "老不看《三国》"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到了老年,他肯定已经学到很多阴谋诡计了,你再去看《三国演义》,那就应了中国的四个字--老奸巨滑。所以,到了老年就不能再看《三国演义》了。这说明,中国人也知道《三国演义》里面突出的甚至也不是暴力的力量,而是阴谋诡计的力量。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它是乱世之因,也是乱世之果。当然,"阴谋诡计"作为一种军事谋略,也并不应一概反对,然而,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的却是作为生存态度、生存理念、生存观念的"阴谋诡计",这无疑是必须加以反对的。我们看到,《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没有一个有人味,没有一个有爱心,他们都是靠阴谋诡计起家,也是靠阴谋诡计误国的。比如说曹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有一次打仗,他到阵前叫嚣说:你们不是想看看我曹操什么样吗?我鼻子眼睛跟你们都一样,只有一条跟你们不一样,就是我的阴谋诡计比你们多。这真是实话。我觉得曹操这个人倒是尽说实话。他不像刘备那么虚伪。再看孙坚的例子。他得到了皇帝的玉玺,结果被其他军阀阵前追索。我们来看看他的表演: 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第6回) 你不服还真是不行,这些英雄说起假话来就是这样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啊。黄石公的《军势》说中国政治只用四种人:"使智,使勇,使贪,使愚"。看看《三国演义》,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总结的完全正确。所以,在《三国演义》里,从一开始就公开强调不要光明正大,而要耍阴谋诡计。因此,《三国演义》里所有的"英雄"都是鬼头鬼脑的,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你们一定都还记忆犹新,《三国演义》里的第一计就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这是阴谋诡计的第一计:美人计。"美人计"是利用了人类最本能的本性去施展阴谋诡计,也就是性竞争的意识。动物之间你挑逗它们一下,大王、二王之间也会杀得鲜血淋漓。我觉得,这是不是象征着《三国演义》一开始就从重演动物的人性倒退开始呢?至于那形形色色的阴谋诡计,《三国演义》里每页都是,我看到网上有人做了个归纳,我把它下载在这里: 反间计,二虎竞食计,驱虎吞狼计,疏不间亲计,声东击西计,攻其不意计,苦肉计,粮草诱敌计,骄兵计,空城计等。实例如,李肃说吕布,谋董贼孟德献刀,匿玉玺孙坚背约,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吕奉先乘夜袭徐都,贾文和料敌决胜,吉太医下毒遭刑,劫乌巢孟德烧粮,决漳河许攸献计,郭嘉遗计定辽东,郭夫人隔屏听密 语,玄德用计袭樊城,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群英会蒋干中计,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等。 具体的我也不去一个个介绍了。反正大家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除了阴谋诡计,除了砍脑袋像砍西瓜一样,我们也看不到别的。那么,我们也就会知道,在《三国演义》里,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英雄。 要讲阴谋诡计,我不能不再讲诸葛亮,诸葛亮是阴谋诡计的大师。诸葛亮实际上就是靠耍阴谋诡计出家的。诸葛亮一出来就先用"水",后用"火"。中国有首著名诗歌,叫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幸亏作者跟诸葛亮不在同一个朝代。诸葛亮一出来,不但要"国破",而且连"山河"也要"破"了,叫他这样一弄,生态环境肯定是很糟糕啦。我过去一再说过,在中国打仗要带军师,这是世界奇闻,全世界哪个地方打仗要带军师呢?大概只有中国吧,可是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因为这种阴谋诡计会使得战争成本更低。也会使得战争更为经济。因此中国才发明了这种东西。美军到越南打仗,美军总司令回国以后看到了中国的《孙子兵法》,不禁感叹说:我要是在去越南之前看了《孙子兵法》,我就知道怎么对付越南人了。说到底,无非是谁最坏,谁的人性丧失得最多,谁的诡计就越多。徐庶就比不了他的朋友诸葛亮。为什么呢?徐庶对他的老母还讲点儿人性。如果是诸葛亮,他肯定不去。如果是刘邦,他还会说:哎,我跟你拜过把子兄弟,你要把我老爸煮了来吃,那你也分我一碗肉。刘邦就这么耍赖。可徐庶就输在他还有点儿人性。如果一点儿人味儿也没有了。曹操还能弄到他吗?你看看诸葛亮多狡猾,徐庶多笨。跑到刘备的阵营里去了,还不知道把老妈带去,结果被程昱抓住了这个弱点,诸葛亮跑到刘备的阵营里,第一件事就把他全家九族都弄走了。曹操打到诸葛亮的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要诛诸葛亮的九族,可是一族也找不着。诸葛亮的阴谋诡计就是这么厉害。 说到这里,我要为吕布说几句公道话。《三国演义》不以他为英雄,可是我倒并不觉得他是个坏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个来自草原的"天下第一杀手"实在是太天真了,他曾说: "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允急掩其口曰:"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9回) 这样的口吻,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坦率。而且,后来李、郭破关的时候,他也没有扔下王允逃命,而是喊上他一起走,并且还是一通"苦劝"。这也让我们看到他的人性。像关羽那样嘴上说把什么都还了,但是赤兔马却不还的事情,我想象,吕布毕竟是干不出来的。像刘备那样几次把老婆都丢掉的事情,我想象,吕布也是干不出来的。当然,他先后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给人的感觉是见人就恨不得拜为义父,而且给人的感觉是到处投靠,但是刘备就不是这样吗?他也投靠过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而且几次抛弃妻子家室。陈寿评价说: "吕布有众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当时的人无不如此,倒是有"勇"无"略"说到了要害,说白了,就是他这个人还不够坏,还太诚实,还没有学会虚伪,而且只想凭本事吃饭,没有想打内战,没有想到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更没有想过问鼎九五,自以为用在草原上的那一套就可以驰骋中原,可惜,这里是中原而不是草原,"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结果身败名裂。 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就整个人类而言,将'狡诈'、'机智'、'工于心计'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总是那些内心最为恐惧,最为压抑的人种和民族。17这个总结实在精辟!《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就正是"那些内心最为恐惧,最为压抑的人"。而这些阴谋诡计的英雄给我们民族带来的,也主要是负面效应。刚才我说到了历史学家唐德刚,还是在《晚清七十年》里,他说,慈禧太后这个人不怎么识字,但是她把《三国演义》背得滚瓜烂熟,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一整套的阴谋诡计。还有她的前辈多尔衮,在进关的时候,他也不怎么识汉字,但是他的教科书就是《三国演义》。再看我们的东邻日本,甚至把《三国演义》捧为商界圣经。这种商界圣经能够用于商业竞争,用于经济实践,但是,我就要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人没有用它来做爱的圣经?为什么日本人没有用《三国演义》来进行爱的实践?原因很简单,在《三国演义》里面的任何一行,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都与爱无关。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一个民族只能用爱的乳汁哺育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偏偏是仇恨的教育。这真是太遗憾、太遗憾了! "问天下谁是英雄?"一个有待重新追问的问题 我们知道,英雄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是制造规则的人,也是打破规则的人,但是不论是"制造"还是"打破",他都应该代表着人性的向前与向上,都应该给人类以爱的激励、给人类以美的慰藉。刚才我讲到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里有一个知识分子叫比埃尔,他不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他却代表着人类的良心,因此在人们的眼里,他才是一个真正令人敬重的英雄--爱心英雄,并且能够给人以爱的激励和美的慰藉。小说里有一个美女娜达莎就曾这样跟自己的朋友介绍他: "我说,玛丽,"娜塔莎说,突然从她脸上露出玛丽亚公爵小姐好久没看见的顽皮的笑容。"他变得是那么干净,光彩,新鲜,就好像刚从浴室出来似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18 我不想掩饰自己的感觉,我必须说,每次看到这句话,我就会哀叹不已。我在《三国演义》里翻来覆去地找,颠来倒去地找,字里字外地找、行里行间地找,但是最后我还是只能痛苦地宣布,在《三国演义》里我找不到这样"干净,光彩,新鲜"人,找不到这样"就好像刚从浴室出来似的"人,找不到这样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的感觉的人。我们在《三国演义》里只能学到阴谋诡计,只能学到杀人如麻,只能学到对于人类尊严的蔑视、对于人性本身的蔑视。"动物凶猛",这就是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所看到的所谓英雄的真实面貌。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而这奴隶又分为"暂时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可得"19两种,这话确实精辟。从表面上看,《三国演义》所歌颂的都是威名显赫的"帝王将相",可是一旦揭开他们的面纱,我们所看到的真实面孔却是:"奴隶"。而且还只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遗憾的是,他们对此却浑然懵懂不知,竟然还自以为已经从"奴隶"成为"将军",更遗憾的是,我们也对此浑然懵懂不知,竟然也世世代代咏叹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还是再听听鲁迅先生是怎么说的吧:"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成奴隶以后还万分欢喜。" 20 《三国演义》,就是那些"暂时做稳了奴隶"者在"变成奴隶"以后"还万分欢喜"的自白。 "问天下谁是英雄?"看来,对于《三国演义》来说,这还是一个有待重新追问的问题! 注释: 1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以下凡引此书均只标示章回。 2 雅斯贝斯:《悲剧的超越》,10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 3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29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钱穆:《国史大纲》,214-21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26-29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2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黑格尔:《历史哲学》,220-222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8 约翰·堂恩诗句,见海明威:《战地钟声》,程中瑞译,扉页题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9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3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67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1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90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2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28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3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1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4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8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5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12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6 唐德刚:《晚清五十年【贰】》,163页,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8。 17 转引自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15页,华夏出版社,2007。 18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刘辽逸译,123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9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2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0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2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原载:学术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