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全球化时代的直面与梦想 ——读《假期伴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芳芳 参加讨论
 
    文学到底有没有国界?把视线移向国外其实也是无可奈何。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片土地,文学早已缺席,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患上了选择性失语症。瑞士,遥远的阿尔卑斯山下的那个富裕民主之国,永久保持政治与军事上的中立,世界金融中心、旅游胜地、钟表业基地……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对它的了解差不多如此,对瑞士当代文学更不了解。这种陌生感,以及身处发展中国家而对第一世界人们生活状态的某种程度的猜想与嫉妒,让我有点怀疑,我能否顺利接受胡戈·罗切尔的这部短篇小说集,而不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些隔阂?
    事实证明这是过虑了,确如书中译者序所言:这是一位充满世界性情怀的作家,他的思考与文字所指,其广度与深度不受国界限制。瑞士人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这样的瑞士产生罗切尔这样视野开阔的作家理所当然。长篇小说首先需要的是耐心与体力,而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智力,这包括洞察力、敏捷性、直感,以及更熟练的语言操纵能力。《假期伴侣》中的大部分篇章,都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的小品,精巧精炼,但又不同于欧·亨利、契诃夫这些短篇前辈所拥有的叙事传统,它们的故事性已经被削弱,文体具备丰富的实验性,在多风格的尝试下,最终被严重突出的是事物与人的“核”,那位于表象之下,某些事物荒谬的本质以及因真实而显得可悲可笑的人,所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可以超越一时一地,放之四海而皆准。
    胡戈·罗切尔的笔端流泻着讽刺,他对中产阶层也就是西方世界主流阶层人们生活中的虚伪、造作、僵化、无趣等毫不留情,大加嘲弄,《洗衣服的钥匙》、《假期伴侣》就是这类作品。
    《金鱼、猫、狗、青蛙和鹳》中小镇人们面对生态环境与动物保护所采取的“政治正确”,因之而带来的种种尴尬倒让我心中别有滋味,和我们这里对动物采取的态度相比,他们的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倒显出可爱了。
    关于动物的故事有着深重的悲凉。卡夫卡笔下的甲虫诉说了异化的人,而在这里,则将动物反过来同化于人的世界,于是,连苍蝇都变得有爱且情状哀婉了。这些深陷在命运陷阱里的动物,让我想起在微博与豆瓣上都曾风行过的段子,关于一只有上进心的螃蟹:“在超市里,看见一只五花大绑的螃蟹,努力从18.9元的冰柜里往28.9元的柜子里爬……”被日益物化的人生里,大家讶异地从供人类消遣或食用的动物们身上,找到了与自身境况的共鸣。
    《枕头鹅》则是一则悲凉而诗意的童话,将谴责指向了全人类对生态环境与动物生存的破坏。轻灵的想象力使这谴责在沉重中,又有着温暖纯洁的微光。
    《离开亚马逊》和《楼管谋杀计划》是比较长的两篇,不过劲道很足。前者描述一次茫然的亚马逊河之旅,主角逃离现代文明,试图以在莽荒地带的旅行来寻找到些什么,结果证明这只是全球化背景中,现代人又一个一厢情愿的徒劳幻想。旅行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乘客,来自于世界各地,出身各不相同,然而他们收获的是同样的萎靡与空虚。后者风格悬疑,有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主角以媒体为借鉴研究各种谋杀方案,仿佛一架万花筒,从一管之内看见了大都市的光怪陆离,人性堕落的危机。总之,在当今时代,不管你逃往哪里,多么处心积虑要改变生活,你都会失望。
    胡戈·罗切尔于去年8月去世,他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不知道在瑞士文坛是否后继有人。但对于写作者来说,人类的情感与心灵永远是共通并驶的,不管具体面临的社会现实如何,直面相对,不回避不失语,才是文学的希望所在——这也是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启示。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08-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