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亦称“音符字”(图1),是一种曾流行于我国湖南江永等地、并只在女性群体中流传使用的文字。目前已经基本认定女书是一种借源文字,它记录的江永土话是一种汉语方言土话,因此可以说女书是一种汉字的变体,属汉字系文字。它是在汉字和汉文化的长期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孕育、萌芽、衍化、发展而最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汉字系女性文字。 小众文化是一种不隶属于任何形式的团体,游离于流行事物之外,呈现一种封闭甚至保守的形态。小众文化拥有一种外人不能详知的神秘的内聚性,它不是大肆张扬的,往往仅用只有少数人能够心领神会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它强调“近亲性”,强调知心朋友间的彼此了解。这些迷醉在小圈子里的人,相互出示自己的情感、技巧、创作和收藏。自言自语、自我创作和自我认识是小众文化自我陶醉的不同表现,是一种个人的自我观照,一种个人的精神休息方式,一种不用他人协助的自我游戏。它的语言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公共的性质,仅成为个人独白或少数人之间的通讯密码;它的创作慢慢地失去了社会交流和谋求公认的功能及意图,仅成为个人想象力的映照或少数人之间的传阅品;它的自我认识慢慢地失去了对人类一般认识的含意,仅成为个人反省或少数人彼此理解与默契的一个倾诉。这一切,也许使它变得狭隘了,丧失了公众心,但是另一方面,它又绝不至于像追名逐利之徒那样思想不深,感情不纯,观念易变。 女书就是一种典型的小众文化。女书流传的范围并不很广,这是由于女书是凭借方言传唱的表音字,如果没有语言环境,它便不能存活,因而就造成“女书流传之地,即三寸金莲所到之处”的情况。妇女们不用“男字”(汉字),客观上是因为她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主观上是因为她们不愿意向男人们透露自己的心声,这就给“女书”赋予了一种超乎书写工具之上的意义,成为江永民间妇女之间私密交际和娱乐的工具,更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自然与人文环境巨大的变革,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迅速普及,女性获得了更多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与女书当初使用环境有了天壤之别。按照社会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小众文化的女书也许会迅速走向消亡,但更多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小众文化必然会诞生,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 2006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网民”评为了年度人物。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时代》周刊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以博客、视频、社交、论坛等为代表的Web2.0网站的迅猛发展,使得网民自创内容爆炸性地增长,影响力日益增加,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的确,Web2.0模式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网民被动接受网站信息的地位,开始自主表达自我,传播信息,使得互联网真正可以展示个性。Web2.0不仅促进了大众群体,而且形成了某种小众群体。它使得“网民”这个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和微妙。人们相互交流更为便捷了,个性凸现的方式更为多样了,但这恰恰使得每个网民都在网络空间中朝向自己的志趣偏好去投入注意力,不断深入,从而构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型同盟,换句话说,网络空间日益部落化。 为什么Web2.0容易形成小众文化呢?“长尾理论”提供了绝好的解释。长尾理论可以这样表述: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Google.com、Amazon.com就是比较典型的利用长尾理论进行经营的成功模式。按照这种原理,Web2.0之下,小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也可以并存,互联网的大众文化,日益变成一种由许许多多小众文化为基本元素而构成的大众文化。 可以说,网络时代将是一个小众文化绽放的时代。把握小众文化的时代趋势,体验小众文化的精神特质,创作小众文化的经典作品,将成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创造都市文化潮流的风向标与关键词。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著名设计师浅叶克己先生成功设计出电子版的东巴文字(图2)。虽然当地已很少有人认识这种文字了,但由于它字体朴素、招人喜爱,很适合电脑和手机上使用,所以在日本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目前收录有1362个东巴文字的配套软件也已经开始公开销售,其输入方法与汉字输入方式类似,很适用于网络传播。一种濒临死亡的边缘文字在脱离了原有文化母体后,依托电脑数字平台,使古老文化重获新生,不能不说这是网络时代小众文化流行的典型注脚。 对于女书字体的电子化设计本人做了类似的尝试,在总结归纳女书字形构成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女书字体的规范化设计(见图3)。但其终究是一种表音文字,与类似图画似的象形文字还不能等同视之。更有可能的是,用户可以用女书文字代表常用音节,整段文字的语义皆用表音的女书字符来表达。比如把数字翻译成女书文字,这样就不容易在互联网上透露密码;再如一些团体在互联网上交流,不便于被外人知道其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女书文字作为秘符文字。由此可见,女书等边缘文字的存在可以说是对网络媒介资源开发的文化基因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原载:《文化月刊》2009/05 原载:《文化月刊》2009/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