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令人鼓舞。 文化强国需要发挥和提升文化想象力。现在很多人强调文化的传承,以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的建设。文化的传承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但文化如何创新呢?文化创新的困难,不在于具体形态的创新,而在文化态度、文化精神、文化思维的创新。其中文化思维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想象力又是文化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文化想象力是指利用现有的各种文化材料、观念进行文化想象以建构新的文化形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能力。现有文化材料、观念是进行文化想象的基础。现有的文化材料、观念既包括历史的、传统的文化材料和观念,也包括当下的、外来的各种文化材料和观念。在这里,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和我们联系最为紧密、深入到我们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的东西,是与外来文化构成异质关系的东西。而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为文化想象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观念来源。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文化创新是促进民族文化自强的必经之路。 文化想象力具有指向未来、构建世界、达成理想的特点。 文化想象力往往指向未来。它拥抱未来更甚于拥抱现实和过去。指向未来,也就是说,是关于未来情景的一种虚拟和想象。真正的文化想象不是那种以摹仿为特征的再现式的想象,而是通过想象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于是在意念中在时间上就往往将其实现放在了未来,从而成为未来的东西。而现实中的很多事物,其实就是人们当年想象的结果。人们想象出这些事物,到一定时候这些想象之物就变为现实之物。可见,想象力具有某种“遥视力”:虽然没有变为现实的想象之物还很多,但也确有很多想象之物变为了现实。当现实不可更易的时候,想象却能够打破现实维度的惟一性,创造出指向未来的对象。这不啻是对当下、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从哲学上讲,现实和过去都是不可更改的存在,在这方面人已无能为力了。而对于未来则存在无数的可能,人们可以充分去想象、去虚拟、去构建,在将各种可能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未来的现实。也只有未来才更能发挥人们的想象,因为未来不仅未然,而且未知,甚至可以改变、可以创造。但未来的创造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付出代价的,在这一点上人们似乎更乐于生活在当下、现实中。这一点限制了文化的想象力,不利于人们对未来的把握和创造。每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不缺乏想象力,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对于想象力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很多民族和文化中对于传统和现实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于未来和想象的重视,甚至发展到压抑、否定这种想象的程度。某些宗教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些宗教倡导对现实的超越、对未来的向往。这些宗教具有虚幻性与超越性结合的两面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在某些宗教里能发展出灿烂的科学来。文化想象力可以说是一种不满于现实、不安分守己的思维,它通过对未来和未然的构建来超越现实。 文化想象力具有非凡的建构能力。想象力所创造的对象,是观念性的事物,是虚拟的对象,并非实体性的事物。但这种创造观念性对象的能力,却是人的一种非凡的本领。马克思曾说,再蹩脚的工程师也有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在建造一个房屋之前就有关于这个房屋的设想,而蜜蜂只是出于本能来建造蜂房。人关于一个尚未成形的房屋的设想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想象力,只不过这种想象力是一种极普通、极常见的能力,往往只是属于再现性的想象。而文化的想象力较之则更加复杂、更加抽象、更加超越当下,也更加自由。它不创造具体的、现实的东西,但却为具体的、现实的东西的创造做准备,也为具体的、现实的东西的创造提供精神的导向和动力。典型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陶渊明的“桃花源”,就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尽管不具有现实性,但却成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世界。哥伦布时代对于世界的想象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没有这种想象,哥伦布们恐怕就不会去冒险探索环绕地球的新航道了。人们对于宇宙的想象促成了现代科学对于宇宙的探索——谁能说宇宙大爆炸理论不是一个想象的结果呢! 关于未来的想象是文化理想、愿望的一种达成。文化理想的主要特征就是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文化价值。当一些人对现实除了不满还是不满、除了抱怨还是抱怨、除了批判还是批判的时候,具有文化理想的人们却能立足现实、超越当下,将目光投向未来,构建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理想世界。这种理想世界哪怕看起来是多么的不现实,但也往往能激发人们对于未来的兴趣,因而对于现实的改善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建设性。人文关怀、社会情怀与文化建设是文化想象应有的特点。想象与理想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想象来满足愿望、实现理想,典型的如“精神会餐”、“白日做梦”、“畅想未来”等;一方面理想、愿望激发想象,特别是当理想、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时候,人们往往就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想象来虚幻地实现愿望的满足。文化想象能够建构出一个文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又可以和现实世界并行不悖、相映成趣。想象力也与兴趣有关。按照兴趣来建构对象是想象得以发生和延续的动力。兴趣本身是脱离功利实用目的的,与之相关的想象当然也是脱离实用功利目的的。 因此,文化强国,必须重视文化想象力的发挥和提升。 重视文化想象力的发挥和提升,应当克服我们在文化思维上的传统习性。总的来说,我们的文化思维是务实性的思维。看起来人们对于各种新奇、怪异的事物或文学艺术形象感兴趣,一旦回到现实,人们又不免排斥新奇、怪异的东西。这种务实的本性,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精神一脉相承。关于未来的设想在我们看来往往是不现实的、怪异的东西,不予承认甚至加以挞伐,这就压抑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着力于事实的把握,其思维往往指向当下和过去,在想象的发挥上重在事实的还原。这种想象可谓之再现性的想象,不同于那种指向未然的创造性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想象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和实用功能。因此,在我们这个务实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多嘲讽这种不实际的想象力的词语,如黄粱美梦、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杞人忧天等等。我们可以对中美大片做一个粗略的比较:当《星球大战》《变形金刚》《2012》等科幻片大行其道的时候,国内的影视剧流行的无非是历史剧、生活剧、武侠剧等,其时间向度一直是向后的;即便是所谓的“穿越剧”,也多为过去与现在的“穿越”,而不是未来与现在的“穿越”,而且这种“穿越”也大多没有几分道理。这种以再现为主的作品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要,但却不能激发人们关于未来的向往和创造。这种文化传统态度只看到了想象力及其想象的无用性、非现实性,没有看到它对现实的超越及向现实的转换。对当下和过去的把握是对已然的把握,而不是对未然的把握。当我们执著于已然的时候,当我们对“历史”兴味盎然的时候,其思维的指向和意向都是往后的,而不是往前的。这就制约了我们的思维超越当下和现实。 重视文化想象力的发挥和提升,还应当克服我们面对西方文化时的摹仿定势。如果说在封闭的情况下是文化传统本身对于文化想象进行了压抑的话,那么,现在则是外来文化对我们的文化想象进行了压抑。由于百年来的落后,我们的眼光总是瞄准西方先进的文化,西方先进的文化成为我们思维的最大长度和最高限度。由于有了西方文化这个现成的成果,它们也确实比我们在一些方面先进,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对其引进、吸收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赶上和达到西方文化的高度。这种引进、吸收在我们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广泛进行,以至于在过去30年里西方300年的各种文化理论和思潮以罕有的密度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响应和涌现,大大扩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从表面来看,我们跟西方文化已经实现了高度接轨。于是形成一个文化的思维习惯和定势,那就是复述和摹仿。我们总是处在别人的后面,重复着别人。我们可以以惊人的速度甚至同步上演西方的文化事件,有人甚至以这种同步为快、为荣;但在这种文化的盛宴中却不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又无奈的事情!这种思维习惯的结果,是一方面限制了我们的思维高度,一方面限定了我们与西方文化的距离,而且形成与西方文化的同质性。这种摹仿跟进的特点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自我矮化、自废武功。它把现成的、已有的东西当成惟一的东西加以接受,从而放弃了对其他可能性的探索和思考。为什么不能把目光投向一个无人的领域、未知的世界呢?缺乏文化的自信、缺乏文化创新的勇气、更乐于接受现成的成果,这是文化惰性的体现。我们模仿、重复、跟随的能力尽管很强,但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的强大。 重视文化想象力的发挥和提升,还应当克服信息拥塞的遮蔽性。当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当人们忙于传播和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某种程度上讲,只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甚至成为信息的消费者。这种信息的充塞一定程度上也阻塞了人们文化想象力的发挥。如何利用信息的便利条件创造新的思想,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们的文化想象既利用信息又超越信息,从而创造出新的思想和作品。 原载:《文艺报》2011年10月21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0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